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刘备的日常

时间:2023-05-25  来源:  作者:熏香如风

    故而,说书人才说:大汉之赦,亦养大汉之风。

    杀人不过头点地。更何况还有大赦。今年杀人入狱,明年便得赦而出




1.185 抛砖引玉
    于阗王尉迟安国,设宴王宫大殿,为长史一行接风洗尘。

    时下于阗国,已转信小乘佛教。从人种上说,于阗国人,乃是南迁后滞留在昆仑山北麓的塞人。

    汉化程度颇高。城内佛塔耸立,民居多汉式风格。衣食住行,亦与中原相近。

    正如刘备所说,域外诸国口中的遥远绿洲。是东西方文明的熔炉。除去是玉料的主产地,于阗亦是丝绸胡服主要的加工地之一。从关内贩来的整匹丝绸,在于阗制成成衣,经由南道丝路贩运到贵霜等地。赚取巨额利润。

    手握丝绸成衣和于阗美玉。于阗国王,焉能不富。

    与丝绸来料加工不同。于阗美玉,多以原料贩卖为主。将从昆仑山上采下的玉料,转运关内。再由中原匠人,加工成各种美玉。

    究其原因。除去大汉对佩玉的仪轨相当严格外,缺乏技艺精湛的玉器匠人,也是原因之一。

    时下玉料多被做成挂件,或配饰。玉质器皿却非一般人可以享用。故而,遣人来昆仑采美玉的多是各路王侯。玉器可以传世。

    诸侯王,来采一次也就够了。所造玉器皆可传给下任诸侯王。

    于是,于阗王便以为,刘备此来乃是采为私用。

    西域诸国已有风传,长史大人即将获封王爵。

    汉庭的诸侯王,与西域各国的国王,其实是两个概念。

    西域诸国属于藩邦。诸侯王却是封国。

    酒过三巡。刘备这便道明来意:“下官此来,乃是为整顿玉石开采。”

    “不瞒长史,玉石开采之所以混乱,正因多方势力参与其中。背后之人皆汉庭贵胄,本王实在是有心无力。”于阗王这便言道。

    刘备轻轻颔首:“下官知大王所虑,此来便是为大王分忧。”

    “不知长史欲从何处入手”

    刘备微微一笑:“抛砖引玉,擒贼擒王。”

    “既如此,本王又当如何”

    “大王只需将消息传出,不出数日,便可见分晓。”

    “便依长史所言。”于阗王这便举杯。

    “请。”刘备亦举杯。

    宾主尽欢,于阗王又遣人将刘备一干人等送往驿馆。长史代天子行使西域,身份何等尊贵。如今亲临于阗,国人皆与有荣焉。

    刘备饮至微醺,出宫后见路上行人载歌载舞,阻塞于道。这便下马,趋步前行。

    行人见状,纷纷上前行礼。口呼:长史大人。刘备亦频频回礼。

    长史少年英姿,相貌堂堂。恰逢华灯初上,月满中天。君子如玉,英气勃发。举手投足,一身贵气。人群颇多钦佩,皆窃窃私语,果是汉家麒麟。

    史涣、阎行等人,护佑在刘备身侧。鲜衣怒马,目光如炬。警惕心怀不轨之宵小之辈。

    好在刘备来的突然。便是有宵小,亦不及准备。于阗民众夹道相迎,将长史一行送入驿馆。

    于阗国本与汉庭关系紧密。明帝永平十六年(73年),班超至于阗。以此为据点,北攻姑墨,西破莎车、疏勒时,于阗皆出兵相助。时南道诸国,唯于阗、鄯善最为强大。且一直与汉庭保持良好关系。

    奈何随班长史故去,形势急转。

    起初,前任西域长史赵评在于阗,因生恶疮而死。赵评之子前往于阗迎接灵柩,路经拘弥国。拘弥王成国和于阗王建一向有怨隙,于是便对赵评之子说:“于阗王令胡医持毒药涂创中,故致令尊死耳!”赵评之子信以为真。回来后,便将此事报告敦煌太守马达。时正逢王敬接任西域长史,马达命王敬秘查此事。

    王敬遂去往于阗。经过拘弥国,拘弥王成国又对王敬说:“于阗国人打算拥我为王,可用害死西域长史的罪名,将于阗王建诛杀,于阗一定归服。”王敬贪立功名,这便同意。抵达于阗后,王敬设酒席,请(于阗王)建赴宴,欲暗中加害。

    有人将阴谋密报于阗王建,建却不信。言道:“我无罪,王长史何为欲杀我”

    &n



1.186 鬼火焚街
    宫廷晚宴时,刘备与于阗王的对话。未等罢筵,便被宫中内线传出宫外。长史舍“假鼓吹幢麾”。骏马戎装,一人数马,领麾下精骑日夜兼程赶来。必有大事。

    果不其然。乃为美玉而来。

    断人财路如杀人父母,此仇不共戴天是其一。

    长史假美玉之名铲除异己,欲独吞玉石交易是其二。

    长史是否已阴知内情,别有所图是其三。

    尤其第三条。更让幕后之人如坐针毡。

    巨额利益,身家性命,军国大事。相互交织,来回踱步,不知如何决断。忽听院中鸡鸣,猛抬头见天已露白。当断不断反受其乱。这便痛下杀心:“来人!”

    “主人。”便有苍头(家奴),闪身入内。

    “速去。”

    “喏。”苍头领命退出,又听家主言道:“得长史首级者,赏千两金!”

    “喏!”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

    苦心经营三十载。眼看功成在即,却变生肘腋。岂能未战先怯,将这份偌大的家业,拱手让与他人。

    便是西域长史又如何。

    轻身涉险,远道而来。身边只有寥寥百人。老夫在城中各商肆作坊,藏有苍头奴兵数千。皆是西域路上亡命之徒。先前长史令麾下鲜卑虎贲,割头赎妻。路上马贼走投无路,纷纷来投。与长史有生死大仇,正可一用。

    只需着于阗兵甲,趁乱攻杀长史。便可如旧事,嫁祸于阗王。

    麾下得知长史被杀,又岂能善罢甘休。待大军来时,只需打开城门,迎接王师入城,便是大功一件。战后论功行赏,必得重用。那时,于阗国政尽入我手。再吞拘弥、皮山等周边小国,称霸南道,垄断玉石开采。待兵强马壮,大事成矣!

    越想越美,越想越热。心中只剩熊熊野火,再无半点畏惧。

    鸡鸣时分。

    便有大队人马,外裹黑袍,由城中商肆作坊,街巷里弄,鱼贯而出。很快便汇聚成一股洪流,向驿馆扑去。数千之众,如何能瞒过城中父老。眼看暴露,贼人索性脱去罩袍,露出一身于阗铠甲。

    见是城中守军,于阗父老不疑有他。皆临轩窥探。互相交头接耳,指指点点。却不知数千大军,星夜开拔,欲往何处

    “主公,有三千贼军着于阗兵甲,直冲馆舍而来。”史涣这便来报。

    “依令行事。”刘备微微一笑。

    “诺。”史涣领命而去。

    馆舍院落立于闹市之中,数条长街纵横交错。平日里车数马龙,交通便利。不料今日却顷刻间,被从四面八方而来的数千贼军,围成铁桶一般。

    有道是酒壮怂人胆,权涨小人志。

    见己方势大。便有一贼将,跨步出列:“奉大王命,抓捕长史刘备。尔等速速开门投降,跪地免死!”

    “开门投降,跪地免死!”贼兵齐呼,声势颇大。

    连呼三声。见馆舍一片死寂。贼将咧嘴一笑。正待拔刀,黑光一闪。

    砰!

    胸前火星迸溅。

    低头一看,一支乌铁箭尾正插在胸前,嗡嗡震颤。

    “嗷、嗷、嗷——”心头绞痛,贼将满脸惊惧,口鼻溢血,歪头气绝。

    砰!砰!砰!

    贼兵不及反应,弩发如雨。

    胸前火星飞窜,精工重甲竟如朽木一般。被强弩击穿。

    一时惨叫不绝,贼兵抱头鼠窜。

    “光武作飞虻箭,以攻赤眉。”

    飞虻箭,通体花铁所铸。弩箭,三棱箭头,箭身较短,穿透力极强。今又被绣衣吏使追魂弩射出、贼将便是身穿重甲,亦一箭穿心!

    此弩发此箭,射中既穿。不管射哪,皆射穿!射穿!射——穿!

    一轮箭雨射罢。躺下一地尸骸。

    “速攻!东家有令,得长史首级者,赏千两金!”人群中有人高声尖叫。

    “杀——”

    贼兵乱举刀剑,向院门杀奔而去。

    不等抵近,院门大开。便有数人身背大旗,手持截柄龟兹斩马刀,迈步而出。

    为首之人,正是长史麾下前旗长,阎行。

    人不过十,却豪气冲天。视数千贼兵如无物。

    见阎行生得俊美。便有



1.187 都护西域
    旭日东升时。浓烟才渐渐飘散。绣衣吏头戴呼吸面罩,在屋脊上来回巡视。好在临街商肆,皆有前后两进院落,毒雾一旦越过高墙,便会被冷风吹散,加之躲避及时,所幸并无人员伤亡。

    不等街上浓雾散尽。绣衣吏便沿高楼房脊,四散而去。

    贼人各个据点,年前便探查一清。只需按图索骥,便可将一众幕后黑手捉拿归案。

    见时机已到。刘备又命阎行射出鸣镝。

    收到信号,于阗王遂下令,紧锁城门,只进不出。又令游骑在城外往来巡视,防止贼酋从地道逃生。

    刘备南巡前便向于阗王发来手书,令他依计行事。鸣镝射空,紧锁城门。

    三千精锐贼兵,尽数毙命。留下的皆是老弱病残,不堪一击。绣衣吏五人一伍,清剿残敌。再将手无寸铁的工匠杂役,悉数押入大牢。

    仓禀私库尽数封存。交由于阗守军日夜看守不提。

    很快便有人熬不过,将种种隐秘内情,悉数道出。

    正如刘备所料。

    此事果与太平道,脱不了干系。却也有不同。幕后主谋和太平道,更多是互相利用,类似一种松散的结盟关系。并非太平道中人。

    这让刘备稍稍安心。若太平道,见缝插针,早已暗中涉足西域各个方面。刘备老老实实,返回临乡。静待张教主寿终正寝,羽化升仙,吧。

    宗教信仰的力量固然可怕。但更多的却是一种个人崇拜。

    情形可参考鲜卑盛极而崩。大单于檀石槐一死,鲜卑立刻四分五裂,不复从前。

    黄巾之乱初期。势如野火燎原,席卷大汉。待张教主身死,便一败涂地,转瞬崩塌。

    为何败得如此之快。张教主突然身亡,便是主因。

    要说,是否天佑大汉,不得而知。

    前有鲜卑大单于檀石槐,盛极一时无故身亡。后有太平道张教主,形势大好忽命丧黄泉。

    都说苍天已死。刘备却说苍天有眼。

    纵然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却也抵不过树倒猢狲散。

    若论对人体的了解。刘备麾下的这些豪杰,当仁不让。何需用重刑,便是一根细细的绳索,便将贼人一肚子祸水,尽数倒出。

    交叉比对,将口供整理上报。隐藏各处的往来账目,交易流水,收支凭证,皆聚到刘备手中。

    粗略看过,实在是富可敌国。

    俗话说得好,马无夜草不肥,人无横财不富。

    刘备辛苦种田二十载。不如五辆机关驴车来钱快。

    机关驴车辛苦卖,不如抄家一日夜。

    人证物证具在。三千颗脑袋,正等着硝制装匣。胆敢袭击西域长史。等同于谋反。

    当夷三族。

    罪犯的家产,自要全部充公。

    刘备的心情如过山车一般。欣喜,欣慰,惊喜,惊喜莫名,乃至到麻木。全无感觉。

    盗采昆仑玉石,三十载。积累了多少财富。可与刘备辛苦种田,二十年相对比。

    须知,种田十倍利。经商百倍利。还有一种。号称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便是指玉器。何止一本万利。

    珍珠玛瑙,宝石玉料。全都不算。单单各国金币,便有千万枚。

    长长的车队,往来它乾与西城之间,将抄家所得尽数运回。

    身世清白的,匠人、杂役、仆从,管事。皆被留任,重操旧业。一切如故。只不过东家换成了长史刘备。

    当然了,那些原本见不得光的玉石走私生意。如今皆可借长史府之名,堂而皇之的拿出贩卖。品质更好,价格自然也更贵。

    三日后,幕后主谋一家老小被于阗游骑,在城外绿洲截获。果如刘备所料。狡兔三窟。主谋确是挖掘了一条密道,可直通城外。

    奈何刘备料敌在先。守株待兔。将这些从地底忽然冒出来的牧民,悉数拿下。

    押解入城




1.188 封大将军
    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恶贼伏诛,大仇得报。于阗王祭祀宗庙,告慰先王之灵。

    而后心结尽解。于阗国乱,起于前任长史。终于现任长史。

1...135136137138139...650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