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7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镶黄旗
还别说,换了一个角度来解决问题,果然异常顺利。
医院可不像建筑公司那么让人晕头转向,目标明确又直接。
韩莹只需用“三联单”挂了号,剩下的事儿她就不用操心了。“大将”也根本没让她见大夫,自己就夹着一包海参,拿着她单据进了内科主任的屋。
医生毕竟是技术工种,并不像的当官的那么能耍心计、打马虎眼。经过关门的一番密谈,再出来后,“大将”腋下的三斤海参就不见了,等到出了医院大门,他就
第一百二十章 私语
?
这顿饭吃了一个多小时,菜都上完了,大家伙还依旧意犹未尽,谈兴甚浓。
让洪衍武没想到的是,“阿昌”居然偷偷把好几百块的单买了,这人还挺够意思。
于是他就有点不好意思了,索性把大家带去了“白天鹅宾馆”的“玻璃屋音乐厅”。
由他来做东,继续聊天喝酒。
尽管属于后起之秀,江边的“玻璃屋音乐厅”没有“东方宾馆”的“音乐茶座”那么有名。
可在格调上的确要更高一筹。
月上柳梢头,江风习习中,点上几杯鸡尾酒或啤酒,伴着菲律宾乐队的怀旧英文歌。
用句本地话说,那就是“潮人夜蒲之地,真系够晒梳乎”。
不过花城各种开放都领先于内地其他地方,洪衍武真没想到这个时候,这么高级的宾馆就已经有“鸡”了。
坐了一会儿,陆续看见好几个衣着暴露的女郎跟港客搭顾,那这种消费场可就有点少儿不宜了。
于是他就和水清耳语了几句,让她等孩子的冰淇淋一吃完,就把晓影带回去休息。
可惜他的建议虽好。
但孩子就是孩子,晓影还没玩够呢,来容易,走就成了难题。
任水清怎么好言好语地说都不行,她只要一拉晓影,孩子就开始哭。
别人要帮忙劝更完,那简直就是撕心裂肺的发脾气了。
不用问,这嚎啕大哭顿时搅了音乐厅里的气氛,惹得其他客人纷纷侧目。
水清作为孩子的母亲倍感尴尬。
幸好洪衍武有经验,这种谁都束手无策的情形他居然也有辙。
他开始忽悠晓影。
“宝贝儿,你可是个漂亮的女孩子。那你要是哭,得‘嘤嘤嘤’的哭,才可爱呢。像现在这样‘嗷嗷’的,就太难看了。别人会觉得你很丑的。不如这样,你‘嘤嘤嘤’地哭一下,要是能哭得好看,我就不让妈妈带你走了,咱们就留下来。好不好”
二十三对六岁,智商碾压啊,晓影果然上当。
这丫头含着眼泪,就真试着“嘤嘤嘤”起来,结果努力了好几次都失败了。
最后一次用力过猛,还打了个嗝儿,登时把大人们都逗乐了。
可孩子多难为情啊
晓影自己愣了两秒,张口就说不试了。
而且拽着水清的手扭头就走,水清连想拉都拉不住。
为此,大人们更是克制不住地笑了一气儿。
至于洪衍武呢,明目张胆的欺负了闺女,回过头来他又变本加厉地欺负老婆。
这天晚上,一直临近午夜,他才回去。
他没想到,水清竟然一直强撑着不睡在等他。
见他回来,这才放心。
跟着又因闻到他身上烟酒气味重,紧着忙和给他沏茶、放洗澡水。
可他倒好,等洗澡水放好了,死皮赖脸地一把抱住水清,非说他们俩想到一块儿去了。
然后硬是不顾已经困得直打哈欠的水清求饶,还是给人家拖进了浴室,耍了一回流氓。
不过这样一来,俩人倒都精神了。
一起洗完了澡,洪衍武打电话跟宾馆的“room sevice”要了两碗馄饨面。
穿着浴衣的俩人就相亲相爱坐拥在沙发上聊天,等宵夜。
这时候洪衍武开始“老实交代”了,他跟水清说其实他们今天喝到十点多就散了。
其实他没喝多少酒,回来晚,是因为和“阿花”、“大宝”、“锵五”在大堂又谈了别事儿。
他要订做一款腰包,把大概的样式画了给“阿花”看。
经过讨论,她说用尼龙材料能做。
然后又谈了些样品的细节要求和如何保密的问题。
这样他就决定从“大宝”他们这边的拨出九万块,先定做了两万个。
这活儿挺急,就是为了填补最近供需矛盾导致的空档的。
因此对“阿花”有点大。
恐怕她自己吃不下,还得分包出去呢……
水清以为洪衍武说的腰包是洪衍茹设计的作品,听着他自顾自的念叨也没插话,只是十分惊叹订货的数字。
“啊呀,怎么订了这么多呀刚才听你说给人家十二万做牛仔裤,就够让我心惊肉跳的了。一转眼,你又花了九万,这也太吓人了。你当初不是说只是负责联系批发,赚些劳务报酬吗我怎么觉得……”
“觉得都是我做主我才是真正的老板”
洪衍武接了一句,然后笑了,安慰似的拍了拍水清的肩。
“别怕别怕,你想的是对的。不过,我不是想要吓你,也不是想瞒你。你想想,如果一开始,我就把这些事告诉你,那你是什么反应你能接受吗我心里没底啊,真怕把你吓跑了,我不敢冒这个险。当然,我知道你对我的事儿一直挺好奇的,这不就向你坦白了。”
“那你……那你……”水清想问什么,却有点难以启齿。
洪衍武却看出了她的意思。
“我知道你想问什么我还有什么事瞒着你,对不对现在我都可以告诉你,批发服装的买卖,规模大约是八十来万吧。还有我表哥他们村办厂生产的旅游商品,也是我的人在京城负责销售。那个规模要小一些,只是长城和故宫有销售网点,而且有淡旺季。目前每月销售额,大约十万吧。当然,无论哪个,都是有执照,照章纳税的合法收入,这个你绝对可以放心。”
“一……一百万……”
水清真不知该作何反应了,脑子又懵了。
百万富翁这个词儿,对她而言向来只在里见过。
怎能置信,在今天这个连万元户都稀有的年代,居然自己的丈夫就是传说级别的大富翁
这么一大笔钱,已经堪比许多中型国有厂家的资本了,根本不是“外快”两个字再能概括的了。
“这……这……真的都是你的”
面对水清迷茫的
第854章 安排
1983年5月27日,周五。
这一天早上九点半,“阿昌”、“阿花”、“大宝”、“锵五”四个人,又都到“白天鹅宾馆”的大堂来候着来了。
这都是昨天说好的。
洪衍武除了要带“阿昌”和“大宝”去办正事。
他还让“阿花”来陪水清和孩子上街,“锵五”负责她们的安全。
不过最后这件事,洪衍武昨天倒是忘了跟水清说了。
水清早上意外得知,就有点不好意思。
她跟洪衍武直说,“我自己带着晓影就行了。何苦麻烦人家你不是还有两万个包要交给‘阿花’做吗就别让人家把时间浪费在我们身上了。你那兄弟也是,快让人家忙和正经事去吧。”
可洪衍武却说,“什么正经事儿对我来说,你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要是不把你们安排好了,我哪儿有心思干别的啊还是让‘阿花’和‘锵五’陪你们出去转转吧。都是自己人,跟他们没必要客气。包的事儿你也别担心,大批量生产不急于这一时。总得等样品先做出来,确定没问题才行。”
说完,他根本不容拒绝,硬是给水清的提包里又强塞了一千块人民币和一千块外汇券。
“喜欢什么你就买。只挑东西,别挑价格。花光了没关系,别老想着省钱。”
这自然让水清心里特别幸福。
但女人嘛,嘴上却仍要嗔怪。
“好啦好啦,瞧你能的。你这人,什么都是你说了算。”
要说“阿花”不愧是本地人,她来当导游比任何人都称职。
这一天,不但陪着水清和晓影好好逛了沙面,带她去了期待已久的“露德圣母堂”。
还租了一条小船带她们饱览了江景。
中午特意带她们去老字号的店家去吃汤粉小食。
别看便宜,味道却绝对是顶呱呱的。
下午呢,则应水清的要求,为了满足她的好奇心,又带她去逛了“高第街”。
至于洪衍武给的钱算是多余。
因为水清语言不通,根本争不过“阿花”。
这一天所有的衣食住行,竟然全是“阿花”来付账的。
哪怕就是水清把钱交给“锵五”,委托他来代付也没戏。
“锵五”毕竟不是纯粹的本地人,他的广东话会说,但也不利索。
人家“阿花”叽里咕噜几句,就没他事儿了。
最恐怖就是逛街的时候,水清根本就不能对任何一样东西表示出兴趣。
因为别说她谈好价钱的货色,“阿花”一如既往地买来送她,怎么反对也没用。
甚至就连她放下的东西也一样。
只要她问过价儿的,扭头一走,后面“阿花”就又把东西给买了。
这还怎么逛啊
还不多会儿工夫,水清就发现已经糊里糊涂就买了不少东西。
连“阿花”带“锵五”,手里都是拎得大包小包。
这样的热情,自然弄得水清是哭笑不得。
于是她都不敢问价了,赶紧打消了一切采购计划,匆匆离开了这里。
正好晓影渴了也累了,大家身上也有点汗津津的,几个人就找了家卖甜品糖水铺休息。
好在这次总算是水清抢着把钱付了,她才算心下稍安。
不过,吃东西的时候,她还是觉得不合适。
以她的道德标准,是不能这么白白占人家便宜的。
于是为了想要把人家给花的钱如数奉还,她就委婉地对“阿花”开了口。
“大姐,说实话,我认识的同事和朋友里,还从来没有一个人,像您待我这样好过。这次花城能认识您,对我真是一件幸运的事。托您的福,我们过的很愉快,我会把这美好的一天,和您的好处永远都记在心里。只是有一样,我和孩子已经让您受累了,给您添了不少麻烦,可万万不能受您这么多礼物啊,这钱……”
水清的意思,“阿花”立刻明白了。
她却不容她说下去,一摆手打断。
“你看,我比你大几岁,你又称呼我阿姐,那这些小意思算得什么啊。阿妹啊,你把话说反了,能认识你才是我的荣幸。哪里有麻烦啊何况你大老远地从京城来,又是洪先生的太太,那我招待好你本来就是应该的呀。你就莫要再客气了。只要你开心,那我就开心啦。”
可水清也不肯半
第855章 感触
同样的一天,就在水清、晓影出发去游玩的同时,洪衍武和“阿昌”、“大宝”则坐上出租车赶往了增城县的新塘镇。
早上十点半,他们三人的身影,出现在了“爱华制衣厂”的大门前。
这就今天的目的地。
他们来这儿,是为了寻找短期内可以取代“高第街”的货源的。
根据“阿昌”的介绍,这家制衣厂是镇商业合管会兴办的。
它和镇政府办的“杰华制衣厂”,是目前镇上仅有的两家有牛仔裤制造能力的企业,也是仅有的两家乡属企业。
而因为商业合管会在商业领域独具优势,渠道广,就经常能接触到外商的订单。
于是渐渐的,这家厂子也就和镇政府的厂子在分工上明显区别开了。
一个专门负责对外创汇,另一个专门负责对内销售。
不过照“阿昌”的看法,“爱华”厂生产的服装,尽管质量比“杰华”厂要好,款式也新颖,可想要在这里找到货并不那么太容易。
因为对外代工的贸易性质已经决定了需要用外汇结算,如果用人民币对内销售,厂长是没法跟上头交代的。
另外就是人家的生产任务安排得也很紧,因为质量把得牢,客户都是回头客,订单多得简直做不完,现在正谋划筹建分厂呢。
在这儿,费尽口舌,恐怕最多也就能搞到百十条库存次品而已。
倒不如把精力放在“杰华”厂上。
那儿可就不一样了,他不但跟厂长认识,那家厂子的库管主任还是他的远亲。
“力本儿”之所以还能弄到少量低价牛仔裤,其实走的就是这条门路。
而且如今季节也变了,广东在最南方,已经率先换季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