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漠南蒙古人口百万,可起劲骑十万,纵横天下。可惜各个部落四分五裂,各自防备对方,形不成气候。黄金家族的林丹汗又无力征服众多部落,否则以蒙古骑兵的精湛骑术,怎么会成为建州女真的附庸?楚云安置完各位蒙古部落头领后,感叹道。
来人,让昌义和徐继过来。楚云马不停蹄地召集第五步兵旅和第六步兵旅两个旅官,一路追随楚云到现在的心腹。
不一会儿,昌义和徐继在楚云的府邸门口碰到。
昌义,你说军主召集我们两人是要作甚?
还能作甚,多半是海西女真那一档子事。他们也真是不长眼,还敢反抗。估计军主又要出兵了。
我们两个旅都是最新成立没多久的旅,战斗力不强,军主会先想到我们?
两个人嘀咕着见到楚云。
昌义徐继,你们两个步兵旅在补充完兵力以后,一路部署于辽东以北,一路部署在建州以西,开始对海西女真进行轮战,要一点点拖垮他们,使他们臣服。顺便练练兵。楚云说道。
他也不能什么事情都自己亲历亲为,而且他在弄完后金以后,准备休养生息一段时间,然后发展海军,向更广阔的世界进军。
第二百一十二章 皇家造船厂(上)
大连港,经过一年的建设,颇具规模。楚云开启风帆战列舰技术的时候,系统曾经召唤了一个大不列颠的皇家造船厂,就在大连港。
现在随着大连港发展起来,楚云又重视海军对外贸易的发展,所以皇家造船厂规模越来越大,甚至开设了第二造船厂。两个造船厂的人员足足有两千多人,其中数百人是原大不列颠皇家造船厂的船工。楚云还专门设立了船舶学堂,大规模招收辽南本地的劳工,进行为期三个月到一年不等的培训,才有了两千多人的造船厂规模。
除了风帆战列舰护卫舰大大小小的炮船,造船厂有时还会接收商人们的订单,为他们建造空肚子的海运船。由于复辽军的船只更加坚固又适合海运,所以受到商人们的追捧,皇家造船厂因为造船大为获利,造船厂工人的工资也普遍比其他厂子的工人要·高一些。
不止是新培训的船工,还有一些在东南沿海,祖辈相传的手艺人,从江南商人那儿听闻辽南的复辽军在招募船匠,不远千里而来,使得自己的手艺有用武之地。
这是我们从福州到大连港以来,参与建造的第二艘炮船了吧?造船厂工人用粗布擦了擦额头上的汗水,大汗淋漓。
一艘长达二三十米的海战炮船,与内河里运行的简陋船只不一样,建造起来并不容易,从铺设龙骨,到上漆下水,少说要几个月,要是搭载百门巨炮的一级战列舰,没有个三四年是无法建造不出来的。为了加速建造,皇家造船厂分成了第一造船厂和第二造船厂,每个造船厂又有不同的造船小队,人数从数十人到数百人不等。
看着高耸如巨兽般的战船已经颇具规格,纵使辛苦,这个老船匠还是颇为欣慰地笑了笑。
多亏有老师傅您不辞辛苦地带人加班加点,这个编号为十二的护卫舰才算是准时完工,否则迟缓了上报上去,我们小组的奖金就少了不少。负责建造十二号护卫舰的小组组长提着几笼包子过来,辛苦各位了,大家都过来尝尝,这是天津卫来的厨师做的包子,味道鲜美。
数十个船匠听闻有吃的,都围过来,不一会儿就将包子抢掠一空。休息间,船匠有说起船厂里的事情或者寻日里的一些琐事。
老师傅您看船坞里那个叫做战列舰品级的船只,计划配置五十六门大炮,还有三十六磅的巨炮,那才叫真正的炮船。我们造的这个中小炮船,只是给他们当护卫舰用的。一个年轻的船匠嘀咕道。
负责建造战列舰的是船舶学堂里的那些个西洋人,他们熟悉战列舰的建造,我们也不得不承认目前只有他们能够造出那般的大船。不过等我们多建几艘中小炮船,积累一下建造新式战船的经验,便可以向厂长申请建造大型战列舰。从东南沿海来的老船匠说道。
你们说军主为何要建这么多的船舶,我们造的这个是第十二艘炮船。我私底下与其他组那些人讨论,还有好几艘与我们一样的炮船正在加急建造,编号为十五的炮船的龙骨都搭好了。除了中小型炮船,还有两艘被评定为三类的战列舰在赶工。要是将这些个船只全都按照规格搭配火炮,起码要有三四百门大炮,弹药更是要成千上万。一个船匠说道,有这么多火炮,可以在海洋上横着走了吧?
哪有那么简单的事情。你也不想想,我们造船厂是火力全开,昼夜不停地生产战船,才有这些火炮。但是军械局生产的大炮,可不只有我们海军船只的舰炮,还有火炮旅使用的野战炮。除了大炮,还要生产火枪刺刀,以及其他军械,要在那么短的时间内生产出三四百门大炮是不可能的。估计现在只有一半的战船搭配了火炮,其他战船只是用来训练的。另一个船匠说道。
即使只有两百门左右的火炮也已经很可怕了。还有原来从西洋到来的胜利号和之前的四艘护卫舰,也有两百门左右的火炮,合在一起就有四百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可扬帆起航的大中型船只有近二十艘。这样一支船队,就是福建水师遇到了,只能饮恨。老船匠说道。
老师傅,你是从福州逃难过来的,难道朝廷水师还比不上我们辽南一地生产出来的炮船?说起船只之类的事情,这些船匠一时间来了兴趣。
也不能这么说,朝廷的水师有船只上百,数量很多,只可惜火力太弱了。主力的战船的火炮还是从西洋人那边买过来的或者仿制的,一艘战船能有几门火炮就算好了。说起来,朝廷水师还没有东南那边的海盗强势。你们听过‘十八芝’吗?
老船匠开始讲起在福建周围海域发生的事情,周围不少船匠都好奇地聚过来听故事。连负责管理的组长也蹲在一旁的木料上,津津有味地听着老船匠的故事。
话说三年前,在夷洲北港溪出海口,郑芝龙为首的十八位海盗商人结拜,称为‘十八芝’。十八芝那可是纵横四海,两年便屡破明朝水师提督俞咨皐统领之福建浙江水师,声势所向披靡,官兵疲於奔命,却那他们无可奈何。就在去年,郑芝龙率十八芝的人马进攻泉州,再次击败福建水师。你说他们厉不厉害?老船匠绘声绘色地描述道。
福建水师和浙江水师怎么这么不禁打?年轻的船匠听着一阵郁闷。
谁说不是呢?说起来还是朝廷对大海不重视,现在福建水师的不少船只都是匆忙建造的,还是用旧船的木料,再加上水师人员多是半吊子,输给海盗也实属正常。现在十八芝有大大小小的船只七百,更是横行无阻,来往南洋的船只都要给他们交保护费,才能安全通行,你们说威不威风?老船匠继续说道。
在大航海的时代,朝廷却海禁,十八芝只是弥补了朝廷在海洋上的权力空白而已,不足为惧。
这个时候,众人的身后传来一句话。
第二百一十三章 皇家造船厂(下)
众人往身后看去,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已经有一群人来到他们的这个船坞内。
为首的一个人是一个青衫书生打扮的男子,而在他的身边跟着一群担任侍卫的大头兵,还有一群造船厂的高层。包括平日里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皇家造船厂厂长,此时都恭恭敬敬地跟在楚云旁边。
这是军主?绝大多数的船匠不由将这个男子和自己的最终上司造船厂的真正拥有者——楚云联系在一起。
拜见军主。一群船匠哆嗦着下跪。
不必多礼,我们复辽军不兴这一套。男儿膝下有黄金,要是再下跪,就要扣薪水了。楚云对这儿的人改不了下跪的习惯不由无奈。
谢军主。
我听你们说到海盗郑芝龙,听说他已经有七百船只,我们复辽军的十多艘是不是少了点?楚云问道。
不少不少。老船匠赶紧摇了摇头,虽然十八芝船只众多,但是很多都是些小船快艇,八丈以上的船只不过数十只,火炮数目也很少,据说还有一些火炮还是花重金从大不列颠国买来的。他的主力船,火力与我们护卫舰差不多。
楚云听老船匠说的头头是道,不由有些侧目:老人家,你懂的还不少嘛。听你的口音,是福建那边的人儿?
回大人话,老朽正是福州人,世代为朝廷建造船舶,是今年年初才携家带口过来辽南的。三宝公公下西洋时候的宝船,还是祖上参与建造的。老船匠说道。
哦?既然是朝廷的工匠,又是一脉相传,应食朝廷的俸禄,怎流落到辽南来了?楚云问道。
说起来话就长了。自从海禁以来,朝廷放弃南洋,船只越来越少,也不打算新建船只,只是仍由以往的船只腐烂,所以祖上没有了造大船的机会,只能造些小渔船过活日子。这造船的手艺,传到我这一代的时候也差点失传。去年福建闹灾荒,遍野赤土,许多村落连草根树皮都被吃尽,民不聊生,海盗又四处劫掠百姓。老朽实在是走投无路,才背井离乡。幸好辽南这儿重视建造船只,老朽才有重新施展才艺的机会。老船匠说道。
不曾想关内的局势竟然如此糜烂。楚云听说福建闹灾荒,不由替大明朝末年的百姓感到可怜。
放在太平盛世,朝廷还能从其他地区筹集粮食救济灾区,但是放在混乱的明末,却难以做到了,最终受害的还是百姓。
大人说的是,更无奈的是官员**,朝廷派来救济我们闽南的粮食有十万石,出了京城变成了五万石,等走到我们闽南变成了一万石,发放到百姓手中的却只有五千石了,可不可笑?我们那儿都流传,官字两个口,上面的口喂饱了,才能喂下面一个口。但是上面的口是不是太大了一些?老船匠说起来,义愤填膺。
楚云听到后都不禁摇了摇头。这是个千古难题了。
老人家尽管放心吧,在我们辽南辽东,凡是复辽军能够管到的地方,只要肯用心工作,就能过上好日子。厂长,他们的工资有准时发放吗?楚云对造船厂的厂长问道。
大人,每一个月的月初我们都会准时发放薪水,绝对不敢有丝毫的怠慢。每一个工匠领薪水时,都需要签字画押,确认无误。皇家造船厂的厂长赶紧答道,我们这里的工匠分为五级,刚开始两年是一级工匠,月薪三两银子。两年后进行评级考核,若是通过则可以成为二级工匠,月薪五两银子。对于一些在进来我们造船厂之前就身怀技术的熟练工人,我们会考虑直接给他们二级工匠的待遇。如果小的没记错,这位老工匠,由于他之前建过不过船只,所以一进来就是二级工匠的待遇。
厂长记得不错,回大人,老朽现在是这里少有的二级工匠,每个月都能按时领到五两银子,逢年过节也有一些津贴。其实老朽只要混个温饱就好,五两银子绰绰有余。老朽更希望能够将毕生的本领运用在造船上,让大明的船队再次纵横四海。老船匠说道。
哈哈,这个是迟早的事情。
楚云带着造船厂的高层们巡视了第一造船厂第二造船厂的各个船坞与作坊,引来不少船匠的围观。在他们看来,楚云亲自来巡查造船厂,还可是让造船厂蓬荜生辉。
我们现在二十四门火炮炮船五十六门火炮战列舰各有多少艘?楚云问道。
包括刚才大人见到的第十二号护卫舰,可以或者已经下水的二十四门火炮护卫舰已有十二艘,还有四艘在建。至于五十六门火炮战列舰,两艘都还在建造中。造船厂厂长说道。
太慢了,我都陆续向造船厂投入了数十万两白银,每个月光是薪水支出就八万两白银,这次击败了后金,又将缴获的一堆金银财宝砸了进来,对你们可不算不重视啊。
大人钱是足够的不过造船也要时间是吧厂长紧张地抹了抹汗水。
好了,我也不废话,两艘战列舰要几时可以下水?楚云问道。
快的一艘战列舰下个月就可以下水,慢的一艘还要三个月。厂长紧张地打量楚云的神色。
楚云其实也是有些着急。无论是铁路还是战舰,建造的时间都比他想象中的要长。虽然辽南还是又不少人口,但是熟练工不多,只能靠时间磨。每一个大工程耗费的时间要按月,甚至年来计算。
唉,要是工业革命系统可以直接造出这些东西,不就不用等待那么久了吗?
是你在召唤我吗?系统冰冷的声音突然响起。
这你都听得见?难道工业革命系统真的可以直接造出战船和铁路?楚云欣喜道,如果真的可以,他直接修一条西伯利亚大铁路,贯穿万里大陆,去捅毛子的菊花!
第二百一十四章 海上航线夺取
你白痴哦,要是什么都可以通过系统召唤过来,还要你有什么用?系统冷冷地嘲讽道。
靠,这系统还真是一点面子都不给啊。
我想问一下我的治下应该有三百万人了吧?不知道他们的生活质量有没有满足人道限制,德莱赛步枪技术是否解锁了?楚云问起后装步枪的事情。
寄主你的人口在短时间内激增,民心不定,系统无法判断,需要等待百姓安稳下来以后,方可进行人道限制判定。系统又说道。
楚云听着有些气哦,但是又拿系统大爷没办法。
造船厂的厂长见楚云发愣,长时间没有回话,还以为是楚云对于风帆战列舰的建造进度不满意,更加着急。
楚云投入造船厂的银两以十万计算,是与军械局陆军科学院铁路建造委员会一样烧钱的地方,要是因为让楚云失望,以后的预算可就没有那么充裕了啊。
大人请放心,我这就让工人们昼夜不停开工,将三类战列舰的建造日期缩短一个月。厂长咬了咬牙,对楚云拍胸脯保证。
楚云这才从脑海里与系统的对话中回过神来:哦,你不用担心,是我操之过急了。就按你们自己的进度安排生产吧。与速度相比,我更希望海军能够得到质量有保证的战船。
一定一定。厂长见楚云无意责怪,这才松了一口气,大人请移步我们的食堂,我们这里有许多大明的糕点和我们大不列颠的美式。
改日吧,我还要去视察一下海军讲武堂,看看我们复辽军的舰队准备得如何了。楚云笑着摇了摇头。
海军讲武堂就设在大连港,海军舰队的辖区。迄今为止,海军讲武堂只培养了一批学员。与陆军讲武堂大规模地生产步兵军官炮兵军官军事参谋不同,海军军官的培养周期更长,需要掌握各种复杂情况的能力。另外一个比较无奈的现实是复辽军刚开始的船只不多,需要精兵简将,培养精锐。
此时海军讲武堂的纳尔逊将军,正带着海军讲武堂的海军军官在胜利号上讲解海上作战的战术,以及战舰的性能。一个官员来到纳尔逊耳边低声说了几句,纳尔逊吓了一跳。
你们随我下去,有大人物来了。纳尔逊说道。
大人物?!海军军官知道纳尔逊是复辽军现在的两个将军之一,被纳尔逊称为大人物的,那就只有楚云了!
军主来我们海军部了!
陆军部那些家伙整天向我们吹嘘自己的战绩,就好像我们海军部的人都是吃干饭的,现在军主来我们海军部,终于到我们展现自己能力的时候了!
一群狂热的海军军官跟在纳尔逊的后面,脚步匆匆地下了胜利号。
果不其然,楚云带着侍卫已经在码头上等候。
大人,您来的话,提前和属下说一声,怎能让您亲自在这里等待?纳尔逊见到楚云,赶紧说道。
纳尔逊将军,您这一身穿起来还挺有精神的。楚云打量纳尔逊身上经过改进的海军军服。
纳尔逊和胜利号船员到来以后,楚云就让海军统一改了军服,既减去了大不列颠的标志,又不和大明军队的盔甲那样沉重,而是依据楚云对后世海军军服的些许印象。
参见大人!纳尔逊身后数十个海军军官不约而同地向楚云打招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