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崇祯闭着眼,心情复杂。如果消灭后金是朝廷派出的军队,那么他崇祯不介意大赦天下,普天同庆。但是偏偏消灭后金这个大明最强大的敌人的是一支完全不受朝廷节制的地方军队。而且这支军队长期在敌后,远离朝廷已经有十多年,大明朝廷对那块地方的影响力因为后金的破坏,几近于无了。

    诸位大臣,复辽军邀功的奏折已经放在了朕的案头,你们说朕要怎么赏赐复辽军的楚云?崇祯睁开眼睛,问道。

    众多大臣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无言。这要怎么赏赐?翻遍史书,他娘的也找不到二十多岁就灭了一个处于上升时期强盛帝国的将领啊。也许封狼居胥的霍去病能算一个,他更是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再看看那些有灭国之功的将领,个个都位居人臣,比如三国时期灭蜀汉的邓艾,封为太尉,增加封邑二万户。五代十国时期灭南唐的曹彬,以功擢枢密使检校太尉忠武军节度使。而现在的楚云,两年前还是一个小小的百户,而现在难道要给他当个从一品,与大殿内一群五六十岁的老头们平起平坐?

    陛下,可进封楚云为辽东总兵,署都督同知,加太子太保,世荫锦衣千户,与昔日辽东总兵李成梁一般待遇。一个大臣站出来说道。

    众人纷纷将目光转移到那人身上,却是兵部侍郎周延儒。

    不可啊,楚云年纪轻轻,怎可以取得这般的待遇?昔日辽东总兵李成梁,先后奏大捷者十,边帅武功之盛,大明朝二百年来前所未有。即使如此,李成梁位望益隆,奢侈无度。楚云年轻气盛,才二十余岁就位极人臣的话,恐怕会成为后金以后的又一大祸事。有大臣站出来反对道。

    此言差矣。辽东被后金侵占已久,楚云的复辽军乃是由原东江镇兵马起家,军中将领还是心系朝廷。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大封复辽军官员,向他们示好。用一些虚无的官职,便可以暂时安抚他们,岂不妙哉?再者,趁辽东安稳无事,朝廷可以整顿军备,救助旱情,充实国力。周延儒说道。

    原来是友军啊。朝中的大臣见周延儒只是缓兵之计,不由松了一口气。

    另外陛下可再次下旨,召复辽军官员入朝面圣,嘉奖他们的功劳。周延儒又说道。

    崇祯沉默了一阵:准奏。

    陛下,臣有本要奏。一个官员站了出来,收复辽东固然是天大的喜事,但是我们大明之敌不在关外,而是在关内。

    马懋才,听闻陕西大旱,朕派你入陕调查,你可否已核查完毕?崇祯见马懋才刚从陕西赶回来,这还是他第一次上朝。

    是。臣的家乡延安府,自去年开始已经有一年滴雨未下,草木枯焦。去年**月间,百姓争先采摘山间的蓬草充饥,其味道苦而涩,仅仅可以保证不死而已。十月以后,蓬草吃完,百姓又剥树皮吃。树皮吃完了,又掘山中石块而食,石头怎么可以吃?不用数日,这些人则腹胀下坠而死。一些不甘心食石而死者,始相聚为盗,抢掠无遗。臣已将一路所见所闻,记载于这《备陈大饥疏中,其中一字一句,皆为臣亲眼所见,无半句虚言。马懋才将奏疏交与太监陈给崇祯皇帝。

    崇祯皇帝听到这样寒心的话语,心中更为沉重。旱灾不断,陕西那边兵乱不断,这件事也十分令人揪心。

    崇祯接过奏疏,双手都有些颤抖。

    户部尚书何在?

    微臣在。

    准备筹集粮食与赈灾银两,运往陕西陕北一带,务必要筹集二十万石粮食赈灾。崇祯说道。

    二十万石粮食?陛下,没有啊。户部尚书无奈地说道,国库不支,最多只能出十万石粮食。至于赈灾银,更是捉襟见肘。

    崇祯听后皱眉。偌大个王朝,竟然还拿不出救济灾区的银两?

    现在陕西饥荒严重,诸位可有什么办法筹集赈灾银?崇祯环顾群臣。

    陛下,臣有一策,可充实国库。一个大臣跳出来。

    此人是刑科右给事中的刘懋。

    快快说来。崇祯一听,竟然有人能有办法搞来银两?

    当今天下州县困于驿站的约十之七八,而驿站用于公务的仅十分之二,用于私事的占十分之八。如若撤销驿站,每年可为国库节银八十万两。臣请撤销驿站,遣散驿站的公务人员。刘懋说道。

    不可啊,祖宗设立驿站,所以笼络强有力之人,使之肓挑背负,耗其精力,销其岁月,糊其口腹,使不敢为非,原有妙用。如今怎么能轻易废去?有一些大臣立即反驳道。

    每年节银八十万两崇祯听后,缺钱的他微微心动。

    可惜无论是刘懋,还是崇祯,都不曾想到,现在还在兴庆府担任马夫的李自成因驿站被裁,最后铤而走险,加入了农民起义军,还成为了后来的闯王




第二百一十章 漠南蒙古
    军主,漠南蒙古巴林翁牛特扎鲁特土默特敖汉奈曼喀喇沁鄂尔多斯八部的头领求见。楚云刚率军回到辽东城,原先依附于后金的漠南蒙古部落不约而同地来到辽东城。

    八个部落?楚云无奈,在自己消灭后金前,消耗了许多粮食还许以各种优越的条件,才把科尔沁部落给争取过来。

    结果自己一消灭后金,这些零散的漠南蒙古部落就前赴后续地到来示好。果然大草原上就是强者为尊。

    让他们进来吧。楚云也愿意挟胜利之势,趁机平定漠南蒙古。

    蒙古帝国四分五裂之后,蒙古部落又分为漠南蒙古漠北蒙古漠西蒙古三大部族。漠南蒙古是由黄金家族之后的林丹汗主宰,但是林丹汗被建州女真击走河套平原,漠南蒙古群龙无首。此次复辽军取代后金,人口百万,兵强马壮,不得不让漠南蒙古部落考虑一下自己的立场。

    楚云的宅子中,陆续走进八个蒙古部落的头头,与他们前来的还有科尔沁部落的奥巴宰桑,可以说是汇集了漠南蒙古最强盛的势力。楚云默默舔了一下嘴唇,若是将漠南蒙古给吞并进来,自己就能这关外凑齐三百万的百姓。只要改善这三百万百姓的生活质量,楚云就能满足人道限制条件,开启德莱赛步枪技术。有了后装步枪,复辽军就能大胆地向海外扩张了。

    楚大人,我乃是奈曼部首领衮楚克,带了百头牛羊过来,为大人犒赏胜利之师!一个蒙古部落头领说道。

    衮楚克你太小家子气了,我乃是敖汉首领岱青杜棱,带了三百头牛羊献与大人!另一个蒙古部落说道。

    其余的蒙古部落头领也纷纷献上牛羊与珍宝。他们贵为一部之主,没带点礼物都不好意思前来投靠楚云。

    奈曼部敖汉部,你们不是后金的附庸,前不久还打算出兵助八旗一马?楚云玩味地说道,如果不是科尔沁部落阻拦你们,说不定我们早就兵戎相见了?

    衮楚克和岱青杜棱两人听到楚云讽刺自己,不由有些尴尬。

    我们久在漠南草原上驰骋,不曾想到明军中还有楚大人这么一支强军,犹如井底之蛙,还请楚大人宽恕我们的罪行。我们奈曼部三万户人家,愿意归降复辽军。衮楚克厚着脸皮说道。

    千穿百穿马屁不穿,这些人果然是久经风雨的老狐狸。楚云心中暗道。

    我们敖汉部两万户人家也愿意归降复辽军。

    巴林部四万户族人愿意接纳复辽军的管理,只求辽东辽南与我们开放贸易,交换粮食铁器。

    一群漠南蒙古部落头领争先恐后地要求投靠。

    咳咳,你们以为我们复辽军想进就进的吗?我需要看到你们的诚意。满满的诚意,知道吗?楚云心中对于笼络许多蒙古部族颇为心动,这可是数十万的游牧民族,可以为复辽军提供数万匹优良的蒙古马以及数万最为精锐的骑兵。

    诚意?这些人面面相觑,一时之间不知道楚云要的诚意是什么。

    宰桑,楚大人说的诚意是什么?漠南蒙古部落头领只好向率先投靠复辽军的科尔沁部落的宰桑问道。

    这还不懂吗,有舍有得,没有舍哪来得?宰桑说道。

    这些征战不断的部落头领哪个不是人精,虽然宰桑说的含糊,但是这些个头领心里有数。他们也是听说科尔沁部落成为了复辽军中的大人物,待遇优渥,才主动前后投靠的。不过他们也听说,科尔沁为了获取复辽军的援助,让复辽军的人建立牧场城池,失去了对族人的处决的权力,复辽军已经向科尔沁部落派去了官员进行改革。

    不过若是不早些投靠楚云,估计下场会落得和建州女真差不多的下场。

    懂得了楚云的规矩,这些个部落头领心里有数,与楚云开始磋商起收编事宜。

    一开始蒙古部落头领们对于丧失自己对部落的控制是拒绝的,毕竟他们现在是一个部落的族长,宁为鸡头不为凤尾,不过楚云带他们去校场溜了一圈,让他们见识了一下火枪火炮的威力,顿时唬住了这些蒙古部落头领。

    各位,你们看看我们这些火炮的威力如何?楚云拍了拍冰冷的十二磅火炮。

    刚才十多门火炮齐发,让数百米以外的土墙土崩瓦解,让这些蒙古部落头领胆战心惊。

    他们这些人中大多数都没有见识过复辽军火器的厉害,如今一见,吓了一大跳。

    复辽军的火炮跟惊雷一般,只要往马群中一炸,便使马群惊乱,使得阵型大乱,真是我们蒙古骑兵的一生之敌。衮楚克说道。

    其余蒙古头领小鸡啄米般点头。不得不说,复辽军的火炮威力比他们以前见过的明军后金的火炮威力都要大。

    不是我吓唬你们,不用十年,骑兵作为主力的时代就要过去了。未来是属于步兵火炮战舰的,你们投靠了我,我们便一起做大做强,不投靠我也无所谓,漠南漠北漠西的草原迟早都是我的,只是时间问题而已。各位可知道雪中送炭和锦上添花是天差地别的吧?楚云说道,科尔沁部落为我们复辽军逆转战局,我们复辽军将为他们成立两个龙骑兵旅,他们也能在获得火器,在军中担任要职。但是越晚加入我们复辽军,待遇可就不是那么好了。

    蒙古头领听说后大吃一惊,看来要加入复辽军,除了接受各种苛刻的条件,还要先到先得?

    各位先不必着急着与我们签订条约,我带诸位去盖州见识一下我们复辽军将来的科技,你们再回应我。楚云说道,等你们见识到这个东西,你们便知道为何十年后骑兵要衰落了。

    楚大人,您要带我们去见识的是什么好东西?部落头领们好奇地问道。

    火车。



第二百一十一章 骑兵与火车
    楚云带着十多位蒙古部落的头领来到盖州卫,复辽军的第一段铁路自从运行典礼以后,就投入了使用。每日,旅行者号和运动一号机车拉着数十车皮的铁矿煤矿来到盖州城,又从盖州城拉满足采矿工人的生活物资到采矿场和铁山小镇。

    除了货物,这两辆火车在空闲的时候,也会拉些乘客。一些图新鲜的人甚至花大价钱买到乘坐火车资格,好在邻居好友面前吹嘘。

    楚云提前通知运行铁路的官营公司,让他们空出了载人的车厢,楚云要在蒙古部落头领面前展示一下自己的肌肉。

    看到钢铁怪物一样卧在铁轨上,长达近百米的庞然大物,这些和牛羊马匹打了一辈子交道的蒙古部落头领先是吃惊,然后好奇地摸了摸火车的铁皮。

    这是铁马啊,要用上起码十万斤生铁啊。一个部落头领说道。

    胡说,这分明是铁牛,你看这头上还有角,牛头那么粗壮,怎么可能是铁马?另一个部落头领反驳道。

    楚云有些忍俊不禁。这些人儿未免太过淳朴了一些,硬是将锅炉的烟囱当成了牛角。也是,这个时代见的最多的就是牛羊马匹,偶尔是一些野兽,人们难免会将自己不熟悉的事物和自己熟悉的事物联想在一起。这样来想,也不觉得他们可笑了。

    各位,货物都已经装填,没时间了,我们快上车吧。楚云对蒙古部落头领们说道。

    上车?大人您是说我们要进到这钢铁怪物的肚子里?

    正是。楚云令人推开车门,走了上去。

    蒙古部落头领们面面相觑,也随着楚云一同上了火车。只不过他们如履薄冰,又有些忐忑地四处张望。

    呜——嗤——嗤——

    火车的鸣笛声蒸汽的尖啸声骤然响起。

    什么怪声音?!是怪物的叫声?!

    地震了,怎么地面开始颤动了?!

    不是地震,而是怪物动怪物动了!

    火车物缓缓开动,使得车厢里的头领们大惊小怪,各种嚷嚷,让楚云越发好笑。

    火车的速度渐渐提升,沿着一眼望不见尽头的铁轨飞奔。滚滚黑烟从烟囱上冒出,斜成一条粗线,袅袅升腾。

    来自苍莽草原的蒙古部落头领们坐在铁皮火车上,惴惴不安地坐在敞篷的车厢内。

    这到底是什么怪物,不仅吞云吐雾,竟然能载人行走一个脸色苍白的部落头领靠在铁皮上,看着快速倒退的景色,不会是巫术吧?

    此物乃是火车,一次可载五百人,不分昼夜,也不知疲倦,朝发夕至,可在数日内投放数千军队。等过几年,我们复辽军拥有密布辽东的铁路网,再多造机车,便可以迅速将上万兵力投送至大草原的任意一个角落。楚云说道。

    楚云说的,这些个蒙古部落头领也听不完全明白,但是他们深刻地感受到了被称为火车的钢铁巨兽的可怕。他们细思极恐,若是复辽军还有这样的火车,可以迅速分割纵横草原,他们蒙古部落引以为荣的机动性不是就丧失了吗?

    想到这儿,他们不禁汗流浃背。

    大人,我们奈曼部愿意接受复辽军所有的条件,只要求复辽军新设立的龙骑兵旅为我们设立个一官半职,保留我们氏族的尊贵地位即可。衮楚克终于明白科尔沁部落为何会轻易放弃自己收综合功能的权力,跟拥有钢铁巨兽的复辽军较劲,岂不是以卵击石?

    我们部落也愿意接受复辽军所有的条件!

    在火车车厢里,这些个受到极大震撼的蒙古部落头领全面接受复辽军的条约,不再多说什么。若干年以后,史学家称这次盟约为火车条约,甚至有不少史学家争执火车条约到底记载了些什么。只知道火车条约之后,复辽军陆续向漠南蒙古各族部落派去了行政官员,对蒙古各部落的百姓进行人口登记,建立城池牧场,安排各自的牧区。

    另外复辽军成立了两个科尔沁龙骑兵旅,还有三个预备骑兵旅。预备骑兵旅由除了科尔沁部落以外的其他漠南蒙古部落的族人组成,统领也是这些蒙古部落的人,还有楚云派去制衡他们的军事参谋。在训练完科尔沁龙骑兵旅之前,楚云还不打算武装三个预备骑兵旅,因为蒙古骑兵的人数太多,要是全都武装起来,楚云就没法控制了。

    两个科尔沁龙骑兵旅,其中一个是由复辽军原先的龙骑兵营扩张而成,旅长为董大卫,至于另一个龙骑兵旅,由科尔沁部落出一个人担任。

    初步吞并了漠南蒙古部落的复辽军,势力从辽河套一直蔓延的呼伦贝尔草原,从辽东延伸到辽东。关外东北之地,只有海西女真东海女真不属于复辽军而已。

    东海女真是散居的女真部落,规模数千人就算大了,不能形成什么势力,楚云并不以为意,蚕食他们是迟早的事情。而海西女真四大部却在建州女真被楚云消灭后,重新独立,在蒙古部落与复辽军之间折腾。
1...7980818283...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