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葡萄牙本是率先进行大航海的王国,曾经十分富裕,但是被西班牙人统治,他们的殖民地又遭到英格兰人和尼德兰人
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葡萄牙人的请求
葡萄牙的外交使节乘坐小船来到泰晤士河,他们发现这里竟然停留着不少来自东方的船只。
“是夺走了我们葡萄牙在马六甲、澳门、果阿、孟买据点的华夏人的船只!”
“听说他们的女王都迫于东方的执政官的势力,为其生下来王储,不知道英格兰人是否还和以前一样可靠。”
葡萄牙的人口并不多,他们很多人都是航海家或水手,从海外回来,有人去过东方,见过东方帝国独特的龙形旗帜。
葡萄牙人除了在非洲、南美的殖民地以外,其他的殖民地都被这群东方人抢走了!
对于东方人抢走他们亚洲殖民地的事情,他们敢怒不敢言。殖民地对于他们而言就是无主之地,谁的拳头大就可以轻易地夺走。他们实在是竞争不过崛起的东方帝国,距离上就吃亏了。
此时两艘蒸汽铁甲舰为了避免伦敦城市民的惊慌,它们转移到了朴茨茅斯港口驻扎,所以葡萄牙的外交使节没有看到蒸汽铁甲舰霍去病号。
他们来到了英格兰,不禁有些羡慕这里的和平。
葡萄牙作为哈布斯堡王朝的领地之一,被马德里压榨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葡萄牙本来就不充裕的人口,特别是服兵役的成年男性损失惨重,现在葡萄牙年轻女性比例还要高于年轻男性。害怕将年轻男丁消耗一空的葡萄牙最终还是选择了脱离西班牙的控制,恢复葡萄牙王国的独立地位。
他们这一次是来寻求一向与葡萄牙有不错关系的英格兰庇护自己的王国,避免再次遭到西班牙的吞并。他们已经不想要继续卷入西班牙与法兰西、尼德兰的争霸战争之中了,再继续打下去葡萄牙就只剩下老弱病残和女性了。
索菲亚女王在白厅会见了向她寻求庇护的葡萄牙外交使节。
“尊贵的英格兰、苏格兰及爱尔兰的女王陛下,吾等奉布拉干萨公爵、葡萄牙国王若昂四世之命出使英格兰,乞求女王陛下能够在我们的王国遭到西班牙人攻击时慷慨地伸出援手,帮助我们抵抗西班牙人的报复。”葡萄牙使节向索菲亚行礼。
他们暗中用余光打量这位年轻美貌的女王,据说她已经是东方执政官的妻子,而且按照这边教会的婚姻制度,除非两人离异,否则索菲亚是不能够改嫁的,即使两个人相隔着几万里的距离也不行。
“欢迎你们,来自葡萄牙的朋友。我已然从首相那里得知了你们的遭遇,也同情你们的遭遇。”索菲亚经过这几个月的磨砺,已经能够很好地在大臣、议员、贵族、子民等人面前摆出一副女王该有的样子。
“是的,西班牙国王在过去几十年一直剥削我们葡萄牙,将我们祖辈积累下来的财富挥霍一空,还不断地要求我们的男丁服兵役,我们从富庶的王国变成了贫困的王国。在两百多年前,我们葡萄牙与英格兰签订了一个永久契约——《温莎条约》。这份契约书中规定两国互为同盟国,英格兰和葡萄牙两国公民可以自由出入另一国,可以在另一国任意往来,贸易和居住。不知道女王陛下还否记得这份条约”葡萄牙使节问道。
索菲亚思索了一会儿:“很小的时候,我偶尔听我的父王提及此事。不过当葡萄牙被西班牙吞并之后,你们参与
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雇佣军队给葡萄牙人
“我们皇家陆军才刚刚成立没有多久,还没有形成战斗力,如果前去支援葡萄牙,对于我们的财政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而我们无法从中获得好处。”
“法兰西正在和西班牙开战,帮助葡萄牙意味着我们会被卷入欧陆战争之中,这和我们一向的中立原则相违背。”
国会上,议员们反对在皇家陆军和皇家海军还没有战斗力之前轻易介入漫无止境的欧陆战争之中。
连最开始的殖民大国西班牙都因为欧陆战争而压榨各个地方的平民走向衰落,打赢了西班牙也只是帮助法兰西获得欧陆霸权而已。
“该想个办法打发葡萄牙人……东方有一支军团正驻扎在朴茨茅斯,不如让他们分派一支兵力到葡萄牙帮助他们守城好了。”索菲亚想到朴茨茅斯有一支归孙传庭管理的印度兵。
“如果能够让东方军团减少在我们英格兰的驻军,而将部分驻军转移到葡萄牙,这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件好事。”不少议员都支持索菲亚的想法。
很快葡萄牙使节被通知皇家陆军还没有成型,没法援助葡萄牙,但是驻扎在朴茨茅斯港的东方军团也许会愿意帮助他们。
葡萄牙人和华夏人因为澳门、马六甲、果阿、孟买等殖民地问题有一些矛盾,但是现在他们求助各国无门,只好向华夏人求援。
孙传庭对于葡萄牙外交使节到来还颇为意外,他们没有少和这个小国打交道,从澳门到非洲都有葡萄牙的殖民地,双方一度因为殖民地问题交恶。
现在还有不少葡萄牙人居住在这些殖民地,向华夏官府缴纳税收,也有一些葡萄牙人见海外的利润减少,所以返回本土。
“你们要我们前往里斯本帮助你们抵挡随时可能进攻的西班牙军团,那你们可以拿出什么好处”
孙传庭对帮助葡萄牙人并没有意见,但是要看葡萄牙人能够拿出什么样的代价。
“我们听说你们上万人长期驻扎在朴茨茅斯,军费开销一定巨大。既然你们在朴茨茅斯没有战事,不如驻扎在里斯本城,在西班牙人不打来的时候,里斯本城可以为你们提供一笔驻军费用,维持你们的正常开销。西班牙人打来的话我们将给你们额外的战争津贴,甚至是将部分非洲的殖民地割让给你们,承认你们对马六甲、孟买等地的统治。”葡萄牙外交使节说道。
孙传庭听了葡萄牙使节的话,颇为动心。
说实话在海外驻军的成本太高了,尤其是朴茨茅斯的驻军多达上万人,人数众多,每年都需要消耗军部大量的预算。【 #¥小说更好更新更快】
如果能够将部分驻军派到葡萄牙,就相当于葡萄牙愿意出钱来替他们养着驻军……
印度土邦兵的成本可是很低的,完全可以向葡萄牙人要一笔军费,只将其中一部分发放给印度兵,剩下的军费还可以反哺朴茨茅斯的驻军。
“你们想要想要多少雇佣兵”孙传庭想到可以削减军费,十分豪爽地问道。
在西洋哪座城市驻军都是驻军,他并不介意是英格兰的朴茨茅斯还是葡萄牙的里斯本。
“我们这些年被西班牙人剥削了不少,平时可能供养不了太多的部队,大约需要2个步兵团和2个骑兵团。”
“骑兵……我们几乎没有,4000步兵如何”
孙传庭听说对方想要两个骑兵团,摇了摇头。本土的大草原上并不缺
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流落在外的蒙古部落
欧陆诸国都知道了不列颠女王在英格兰改革,他们仍然在忙于大陆战争,但是战争的速度无疑加快了,法兰西想要尽快干掉西班牙和神圣罗马帝国,然后再应对英格兰形成的威胁。
战斗力最强却一直默默无闻、保持中立的东方军团分成了两部分,一部分仍然留守英格兰,另一支4000人的印度军团则被运到了葡萄牙的里斯本,帮助葡萄牙人抵挡可能面临的西班牙的报复。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东方军团已经不可避免地被卷入了欧洲的三十年战争,只是很多人都没有留意而已。西班牙国王听说葡萄牙人请来了4000名弱不禁风的印度仆人,更是嗤之以鼻,认为没有什么威胁。西班牙仍然在和法兰西交战,对于葡萄牙宣布独立暂时不加理会。腓力四世打算先打败法兰西,回过头来再教训葡萄牙这个叛徒。
而远在东欧的伏尔加河流域下游、里海之滨的草原上,一座座蒙古包矗立,满目望去,草原上散落着不少牛羊马群。
突然,一小队骑兵从北方疾驰而来,引起了不少牧民的惊慌,他们不安地看向回到部落中的骑兵小队。
每次有人回来报信,意味着战争要开始了。
一个老者从蒙古包中走出,他已经感受了硝烟的气味。
回到部落的骑兵翻身下马,对老者恭敬而带着焦虑说道:“和鄂尔勒克可汗,俄国人和哥萨克人又南下侵犯我们的牧场,他们想要征服我们,让我们成为他们的奴隶。”
老者和鄂尔勒克脸上尽是风霜的痕迹,他们的部落从天山迁移到这片地广人稀的牧地,没想到还是逃不过被强大势力征服的威胁。
现在这个世界除了新大陆和中亚附近的一些区域以外,到处都有强大的国度存在,他们游牧部落已经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危机,再也不能够像蒙古帝国时代一样四处征战,坚固的堡垒和火炮让他们寸步难行,打不下堡垒就不能够获得粮食补给,没有粮食补给骑兵的机动力就得到了限制。
沙俄和哥萨克人正在修筑一座座坚固的堡垒,压缩游牧部落的生存空间,夺走他们的牧场。
如果他们想要活下来,可能就要和哥萨克骑兵一样臣服于沙俄的统治,但是那样意味着可怕的徭役。而且双方的文化和信仰完全不一样,可以想象以后的冲突会如何。
“俄国人和哥萨克人派了多少人来”
“有好几千人,他们装备有火枪、大炮,我们的骑兵不是他们的对手!”
和鄂尔勒克得知沙俄和哥萨克骑兵来了好几千人,不禁汗流浃背,不过他是土尔扈特部的头领,沙俄和哥萨克正在压缩他们的生存空间。面对生存问题,他必须要做出抉择——臣服或者反抗。
“随我前去作战,将沙俄和哥萨克入侵者打败!”和鄂尔勒克脸上干枯的皱纹抖动。
土尔扈特部的牧民得知沙俄和哥萨克骑兵再次入侵,他们紧急动员,成千上万的牧民聚集在一起,组成了一支人数多达20000人的骑兵部队,其中还有不少背着弓箭的妇女,全民皆兵。
他们在距离主账不到一百里的地方发现了从莫斯科组织南下的沙俄大军。
双头鹰的旗帜随风猎猎作响,对面有大量农民组成的步兵,牧民组成的哥萨克骑兵,还有一门门火炮。
作为可汗和首领的和鄂尔勒克见到这样的阵势,脸色不禁微微发白。
&
第一千五百九十章 东归
“中原和天山的局势真的已经完全稳定下来了”
“此事千真万确,早在几年前战争就结束了,所有的部落或战败或投降,中原官府已经接手大草原,成立牧场,从此以后所有部落都不用为牧场而争执,因为牧场早就分配好了。”
“那我们这些头领们有没有优待”
土尔扈特部落的贵族头领们和准格尔部落的使者私底下召开秘密会议,了解还生活在天山、青海湖一带的漠西蒙古部落的情况。他们除了关心当地部落普通百姓的生活状况,同时还关心以前投降官府的部落贵族们的待遇。
“头领可以拥有对更多牧场的承包权,承包期为30年,30年后官府将会收回牧场,然后再决定交给谁来承包。在承包期间官府还会派专家前来指导生产、培育推广新的牛羊品种。而且固定了放牧区之后也不需要不断迁徙,不会发生战争,可以减少对马匹的蓄养。”使者说道。
他也有点意想不到,他本来冒险经过哈萨克汗国的领土来寻找迁徙到伏尔加河下游的土尔扈特部落,结果土尔扈特部落的可汗被俄国人的大炮打死,部落都沦为了俄国人的附庸。
此时的沙俄还只是欧洲的二流甚至是三流国家,打不过瑞典也打不过波兰立陶宛联邦,不过凭借从西欧购买的火枪和火炮可以轻易地征服更为落后的土尔扈特部落。
“才30年的承包权,30年以后牧场都归国家所有,那我们岂不是只能够过上30年的好生活”土尔扈特部落的贵族们显然不愿意丧失自己在部落中的特权。
“话可不能这么说,以前我们部落之间相互攻伐,还有沙俄、哈萨克汗国在外虎视眈眈,一旦部落战败,大多数人都会沦为俘虏,能够30年安稳的富贵日子就好了,有多少人保证30年的时间自己不会家道中落如果以后牧场经营的好,再次向官府承包牧场就好了。官府也只是为了收税,除了极少数的国营牧场用作研究场所,并不会亲自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自己经营广阔的大草原。早在几年前官府已经和沙俄、哈萨克汗国签署了五十年的停战条约,至少我们两代人是处于绝对的和平时期。”准格尔使节说道。
众多土尔扈特部落的贵族们一听也有道理,安稳而富贵的生活比起待在伏尔加河被沙俄和哥萨克人欺负好多了。
而且他们这个部落不过迁徙到伏尔加河不过10多年,对于昔日在天山一带的他们而言,更加怀念故地。如果不是当初准格尔部落想要吞并他们,他们也不会一气之下离开天山,来到陌生的地方寻求生存。
“现在统治东方的是叫做楚云的人他会否接纳我们”土尔扈特部落的贵族们担心道。
“这件事我也不好说,不如你们派遣一个使节随我回到天山,然后他再取道西安乘坐火车前往京城进贡,询问大人的态度。如果他愿意收留你们回来,那么你们再行东归。”使节说道。
“火车那是什么东西”土尔扈特部落的贵族们一头雾水。
“一种很神奇的东西,凡人乘之,如同骑马,昼夜不止,一日千里,只需数日时间便可从关中抵达京城。”使节说道。
&nb
第一千五百九十一章 出兵高丽
土尔扈特部落的使节,从伏尔加河到跨越哈萨克汗国再回到天山伊犁,没有一年半载是做不到的。
楚云现在手头有一件棘手的事情——镇守汉城的郑芝龙电告京城,高丽总督金自点遭遇叛乱者袭击,险些身亡,各道的叛军声势大壮。
东亚地区几乎所有被中原文化圈影响的地方都落入了楚云的掌控之中,变为一个个行省的管辖地,只有高丽国仍然拥有国王,只不过国王李溰居住在京城,现在由金自点担任总督。
高丽国仍然是有叛军之所在,楚云一直任由叛军存在而已。
高丽国内部的叛乱持续了好几年,不少村镇被战火焚毁,根据军部的估计,起码有几十万人因为战争引发的瘟疫和火灾而死亡,高丽国人口大减。
这一次高丽总督金自点遇袭,引发了高丽国新一轮的恐慌。
“金自点担任总督后不少人对其感到不满,他虽然多次打败了叛军,不过叛军似乎渗透到了他的部众之中,想要通过刺杀这种简单有效的方法干掉他。”
“我们是否应该派遣军队去高丽国,将其变为第二十二个行省”
面对越来越糟糕的局势,帝国官员们都在争论要不要出兵高丽半岛,废除总督制度而将其变成第22个行省。
“高丽国那些地主应该打累了,我们该去采摘成果,让杨太驻扎在辽东的第一兵团越过鸭绿江,全面镇压高丽国的叛乱,建立高丽行省,解除金自点的总督身份,让他担任治安官。”楚云在这个时候毫不客气地决定将高丽国吞并。
此时应该是最好的时机了,高丽国因为战乱损失了大量的人口,战乱使得盗匪横行,不少地主被盗匪、叛军劫掠而破产,加上任命的金自点为了压制叛军而增税、抓壮丁,民不聊生,现在高丽国正需要一位救世主能够尽快地让当地恢复和平。为了恢复和平,地主们可能会做出必要的妥协。
“除了杨太的第一兵团从陆地进攻,另外北洋舰队保证对汉城以及其他港口的控制,现任高丽总督金自点率领高丽王军配合第一兵团平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