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只是后金都亡了三年,他们对复辽军的恨意早就被金钱和地位所侵蚀,更多的只是为了往上爬而已。他们连名字都改成了谐音的汉语名字,刺客头领化名程宏。反正辽东打了几十年战争,先是大明与蒙古开战,然后大明支援高丽打退东瀛,再后来后金崛起和大明开仗,辽东就没有平静过,百姓流离失所,随便伪造个名字来历真没人去核查。
大哥你说这橡胶园是什么?我们听都没有听过橡胶这种东西。几个手下向程宏问道。
我也不清楚啊,复辽军军主楚云总是别出心裁,真不知道他的大脑是怎么长的,竟然天文地理植物等万事万物无所不知。就拿火车和电灯这种神奇的东西,当时我们从石垣岛被调回辽南的时候,吓都差点被吓死了。程宏说道。
你们说楚云会不会是神灵?如果他不是神的话,怎么会知晓万物,让钢铁跑起来,让玻璃发光?这可是萨满大神都无法做到的事情啊。一个手下说道。
其余手下也纷纷点头。其实从某一点来看,拥有工业革命系统的楚云在这个时代还真是神灵般的存在,只是他无法做到与天同寿罢了。
好了,我们该准备物资上船了。还好琼州府与广州府相差不远,航线也经过许多人的探索,只要不遇到台风,基本万无一失。程宏带着自己的手下陆续上船。
除了他原本的手下,归于他带领的士兵已经有几十人。为了从后金的大内侍卫转型成为海军部的军官,他连航船等知识都掌握了不少。
除了几十人的士兵,还有几十人的科研队和处理船只杂事的杂役,就是这么一支不成规模的船队,肩负着寻找系统召唤过来的橡胶园的重任。这也充分表现了复辽军强大的军力,只要拥有一支强大的军力作为后盾,哪怕是只有上百人的先遣队也没有人敢招惹,不然等待他们的就是复辽军可怕的报复。
我们千里迢迢前去未知的琼州府寻找军主购买的橡胶园,希望规模不要太小,不然就让人太过绝望了。研究橡胶的美利坚科学家固特异从辽南到来广州府,有点晕船,脸色不是很好看。
先生,琼州府离广州府并不遥远,还请先生再坚持一下。我看这地图上标记的范围,这片橡胶园起码有橡胶树十万。跟随固特异的辽南学徒说道。
嗯,如果有十万橡胶树,应该能够满足需要了。固特异说道。
各位科学院的先生们,我们已经得到了广东巡抚熊文灿的文书,这就要出发了。我程宏一定会保障各位的安全。不过也请各位不要在途中轻易招惹当地的百姓,以免生出许多无畏的麻烦。宏程带着一队士兵走上船只。
有劳程中尉了。科学院这第一支专门研究橡胶的小队向程宏道谢。
程宏微微挺了挺胸膛,颇为自豪。
这艘船只缓缓驶离广州府的码头,顺着珠江直流而下,出了珠江口便沿着海岸线南下,在看到雷州半岛的海岸线以后,又经过琼州海峡,便是琼州府的府邸所在。
琼州府的府邸设立在距离大陆最近的地方,与雷州半岛最窄处仅仅相隔四十里。这样便于和大陆保持比较密切的联系。
不过位于大明帝国边缘的琼州府,发展显然比不上程宏固特异他们见过的广州府繁荣。
当这艘同时挂着复辽军旗帜和大明旗帜的船只靠近琼州府附近的码头时,就发现了码头较为萧条,沿岸的房屋也比较低矮。不过已经远远超出程宏他们对于远在南海之滨的海南岛的预期。
这里并没有我以前所想的那般荒无人烟,好像三国时期,吴王孙权就曾经派兵到来过这里。程宏看到琼州府附近还是有不少人口,颇为意外地说道。
其实早在秦汉之交,南越国的势力就已经遍及这琼州府地界。现如今岛上最多的是汉人,其次是当地的原住民,黎族,登记在册的约有三十万人。一个科研队的人说道。
三十万人?那可不少了,你是怎么知道的?
找广州府的官吏问一下就好了。琼州府归广东巡抚管辖,琼州府的情况也是要先上报到广州府,呈报给两广总督。
怪不得军主让我们先要取得两广总督的文书,再来琼州府,敢情两广总督是琼州府知府的顶头上司。我们拿着两广总督亲手写的文书,他们哪敢不大开方便之门啊。程宏取出怀中熊文灿的亲笔信,上面还盖有两广总督的印章,竟然觉得有点分量。
橡胶园是在琼州府的乐会县,又是直接归琼州府管辖的,我们需要用两广总督的书信去向琼州知府再讨要一份他的文书,再去乐会县。琼州知府的文书说不定比两广总督的文书还管用,这叫县官不如现管。另外我们的橡胶园以后要在这里壮大,少不了要和琼州知府打交道。程宏想了想,还是颇为繁琐的。
第三百六十六章 千里长沙,万里石塘
这是两广总督的印章没错不过两广总督怎么会为你们复辽军的事情专门写下这样一番书信,让本官为你们在琼州府提供方便琼州知府接过程宏他们呈上来的文书。
复辽军突然造访一向偏僻的琼州府,这着实让琼州府知府震惊,更别提复辽军还带着新任两广总督熊文灿的书信。
不会是广州府已经被你们攻陷,总督大人成为你们的俘虏,然后你们胁迫他写下这份书信了吧琼州知府认真想了想,只能得出这样的结论。
知府大人多虑了。如果我们已经控制广东,今日到来琼州府的就不会仅仅是我们一艘普通的船只了,而会是一队战船。程宏说道。
话也不是这样讲,我们琼州府一向偏僻,时常有台风肆虐,许多海贼洋人对夷洲广州府厦门湾等地的兴趣比我们琼州府大,所以就算你们攻占广州府,主力船队也不见得乐意来到我们琼州府。琼州知府说道。
知府大人过谦了。我乃是辽南士子,屡试不中,不过现在在辽南科学院研学。我记得宋朝时期,就有那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东坡在琼州府的儋州为官三年教化万民,成为一段传奇啊。一个固特异的学徒站出来说道。
哈哈,确有此事,东坡先生开凿了俘粟泉和洗心泉,至今泉水甘甜清冽,泉上有东坡先生读书的遗址,后修筑东坡书院于其边,以教诲年轻学子诚心求学,成为上流砥柱。琼州知府说起这件琼州府值得自豪的历史,不免夸夸其谈,如果诸位此次琼州府之行偶有空隙,本知府不妨派遣官吏陪同诸位前往儋州一代游玩不,应该是考察。
那就有劳大人了。不过我们身负要务,也得要这件事情处理妥当以后,方有心情游山玩水。
本官看总督大人的书信,你们的要务是要来找一块庄园是吧?这次庄园是在乐会县?琼州知府说道,如果只是一块开垦出来的新地,不涉及与黎族人民的纠纷,那你们只需要在乐会县登记在册即可。
知府大人请看。程宏将海南岛的地图交给了琼州知府,画圈的地方便是我们这次要找的庄园,里面种植一种特殊的植物,是我们复辽军需要的。我们来到此地种植作物,实际上也是为当地岛民提供便利,请大人千万不要误会我们的行为。
如果你们另有居心,也不会选择我们本来就偏僻的琼州府里又十分偏僻的乐会县山区了应该不成问题。琼州知府认真对比了一下超级详细的后世的海南地形图,以及他们本地官府绘制的地形图。
当他看到后世地形图中令人难以想象的完美等比距时,万分吃惊:这地图是何人所绘,竟如此写实!我们的地图也只是标明主要道路和城池方位,对于具体距离难以描绘。还有这里,竟然连‘千里长沙,万里石塘’的详细方位都标注出来了!难以置信,难以置信!
程宏他们见琼州知府一惊一愣,差点被他吓到了。
知府大人,您说的‘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是何地?科考队里的人不解地问道。
宋时《琼管志有曰,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上下渺茫,千里一色。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就是琼州府以东以南,零星撒落在大海之上的岛屿。这些岛屿虽然不大,有些涨潮时更是会被海水淹没,但是仍然是归属于我们琼州府的万州管辖。’’琼州知府放下地图,感慨地说道,即使距离偏远,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也是我们大明的疆土啊。
我好像听军主说过,我们大明的海域其实是延绵到南洋去的。而且南洋有我们的许多华侨,所以理论上自古以来南洋也应该归我们管辖的。一个科研队的人说道。
咳咳虽然千里长沙,万里石塘是我们大明的领土,但是要说整个南洋都是的话不敢想象,不敢想象。琼州知府都不敢想象如此美好的画面,原来在复辽军眼中,整个南洋都应该是大明的一部分啊。
既然你们要去乐会县,本官便派几个官吏随你们一同前去。另外本官亲手写一封书信给你们方便,乐会县的县令见到本官的手书,定然会照顾你们。琼州知府不知道为何心情大好,额外派了几个官吏协同他们一同前往。
毕竟以后他们很有可能还要打上交道,万一哪一天琼州府真的被复辽军打下来了,他最起码还有条后路不是么?更何况琼州府此时十分荒凉,偌大个海岛上零散分布着二十多万人,地广人稀,对于复辽军要求获得并打算开发的那一片荒地,琼州知府一点都不在意,还有点惊喜竟然有人主动来琼州府进行开发。只要是华夏一族的人前来置地,那都不是事。
那就有劳知府大人了。程宏等人谢道。
举手之劳而已,不必客气。而且本官对贵军军主的理论很是感兴趣,如果有朝一日,千里长沙,万里石塘以外的海域全是我大明之地,那这南洋就成为我们大明的内湖了。贵军军主真是敢想。琼州知府仍然津津乐道。
实际上我们复辽军的船队已经在这千里海域上航行了,与安南国等西洋诸国进行贸易。也许有一天我们的战舰也会驶入这片海域,实际管辖到这千里长沙,万里石塘吧。程宏说道。
原来如此琼州知府似乎领悟到了什么,抚了抚胡须,似乎在思索着什么。
程宏他们在琼州府附近的房舍暂时住了一夜,琼州府知府则在此期间安排了几个官吏,让他们作为向导为复辽军这支科考队导向。
次日当他们乘坐船只离开的时候,琼州知府还带人前来送行。
希望下次见面我们仍然能够以礼相待。琼州知府朝船只作揖。
第三百六十七章 橡胶园
乐会县在琼州的东部中间的地方,倒有一处能挡风的天然港湾,而乐会县的县衙也是在这临海之处。
身揣两广总督琼州知府两个高官的手书,乐会县县令简直是诚惶诚恐地接待这一支来头巨大的科考队,还安排当地的黎民衙役与他们一同寻找橡胶园。如果不是程宏他们不想要引起轰动,乐会县县令都差点想要亲自为他们指路了。
各位大爷,你们要寻找的地方便在这万泉河的中游的山林中,那里一向是人烟罕见,只有两三个黎族部落几百口人。不过说来也奇怪,最近这些日子,他们曾经向我们官府反映他们部落附近的山林中有陌生的人出现。起初我们想这里除了黎民就是汉民,大家井水不犯河水,哪里还会有其他人在山林之中?为科考队向导的当地衙役指着前方说道。
没想到这里的地方这么难以行走,早知道就走水路了。程宏等人随着当地衙役沿着万泉河而上,一路上披荆斩棘,颇为不易。
而且山林间瘴气横行,蛇虫鼠蚁众多,让这一支复辽军的科考队感受到了巨大的挑战。
我们这里有一些住在山林中黎族人制作的可以驱赶蚊虫的药汁,你们涂抹在手脚和脸上,便可以少受些痛苦了。衙役取出腰间一个竹筒,里面装有药汁。
原来还有这样神奇的东西,早说嘛,白受了这么多罪。大伙都来涂抹在身上。程宏不客气地接过竹筒,然后转给众人使用。
唉,这东西制作也不容易,而且我也是好不容易从黎族人那里讨来的衙役有点心痛。
我们不白拿你的东西。这是二两白银,你拿去喝酒。程宏说道。
这位大爷真是大方!衙役接过碎银,乐呵呵地揣入怀中,你们尽管用,回头我再去向黎民讨要一些就是。
他们顺着万泉河行进了大约两日时间才找到了地图上报标记的橡胶园,也就是当地黎族汇报的陌生人出没的山林。
当科考队与橡胶园的工人遭遇的时候,双方都有些发愣,大眼瞪小眼。
程宏他们遇到的是一群肤色比较黝黑,似乎不同于汉族和黎族的人,他们手里操着弯刀,说着和程宏他们完全不同的语言。
你们是什么人?为何出现在我们乐会县?乐会县的衙役见到闻所未闻的奇怪人群出现在这一片山林,惊慌地往后倒退了好几步。
程宏这支负责保护科考队的士兵纷纷举起火枪进行警戒,他们还无法分辨对方是敌是友。
橡胶园的工人似乎认得程宏他们手中的火枪,而且对火枪极其恐惧,赶紧抛下手里的弯刀,双手抱头蹲下。
你你好么这些橡胶园的工人憋了半天,用带着特殊口音的汉语说道。
他们会说汉语?程宏等人有些诧异。
双方有点僵持的时候,山林间有人喃喃自语:你们这些小兔崽子是不是又偷懒了?
在程宏和橡胶园工人双方的注视下,一个汉人打扮的管事走了出来。他看到了出现在橡胶园里面的程宏等人,先是意外,然后迎了上去:好家伙,我总算是等到你们了!
你是程宏等人一头雾水。
你们一定是在找橡胶园吧?我便是这个橡胶园的主人,你可以叫我做李三。对了,这些人是我招募的巴达维亚工人,为我工作。他们不通汉语,只会说你好么这种简单的问候语。不管是遇到什么事情,只要是对汉人,都说你好么。管事说道。
军主说他买下的橡胶园,便是你的橡胶园了?你可知道我们复辽军的军主是谁?程宏不放心地问道。
当然是楚云楚军主,我早就等待你们到来了。而且军主仍然让我管理这里的工人,为复辽军提供源源不断的橡胶。李三说道。
其实李三是20世纪末期在巴达维亚附近的橡胶园园主,只是强行被系统召唤过来,还被植入了一些新的观念。
程宏看他说的丝毫不差,又转头向研究橡胶的固特异问道:先生,这里的树木可是橡胶树?
固特异早就观察起周围的树木,很快便有了结果:没错,这里的都是橡胶树。你看着树上有弯刀划过的口子,就是他们手里拿着的那种弯刀划的。乳胶会沿环形缝隙流到杯子里,通过这种原始而不对橡胶树造成致命伤害的方式持续地收集乳胶。
这位西洋人一看就知道是内里行家。我们橡胶园有三十万株橡胶树,两百多个工人,平均每人需要负责1000棵树左右。李三颇为自豪地为他们介绍,各位请随我来,我们在橡胶园中还有自己的耕地和田舍,自给自足。
三十万棵橡胶树,天啊,为何规模竟然如此巨大?程宏想了想三十万是什么样的概念。
三十万并不算太多。这些工人每人负责1000棵橡胶树,3天便可以完成一个工作周期。而且每棵树每天的产量极其有限,往往需要几百棵橡胶树一天的产量,才能做出一块枕头大小的制品。
李三边走边为他们介绍:最麻烦的还是橡胶树的生长期比较久。目前这里只有我们一个橡胶园,若要培植新的橡胶树,光是生产周期就需要5到7年的时间,之后才能开割。
需要这么久的时间啊,5到7年,估计到时我的儿子都去私塾了。程宏想了想。
可不是么,做这个生意不容易啊。所谓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培植树木不容易,培养懂行的工人也不容易。当初我在巴达维亚经营这橡胶园,那也是用了祖辈积累的资金才盘活起来的,而且还受尽了当地殖民官府的各种不平等对待,中间许多波折之后方有现在的规模。李三感慨道,不过这次我不是为尼德兰人生产橡胶了,而是为了我们华夏生产橡胶。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