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崇祯在上面气得挺凶,不过文武百官仍然只是面面相觑,想不出一点好主意。
就算知道复辽军在暗中资助陕北农民军,可是这又能够如何?最关键的问题还是大明无法对复辽军进行有效的制裁。不管是武力还是经济上,大明都无法让复辽军屈服,反倒是想要通过海禁逼迫复辽军的时候让复辽军以武力威胁了回来。
广州府十三行附近,一座建筑正在修建。只是这一座建筑不是什么寺庙佛塔,却看上去高耸入云。只是外围用青纱和竹子围着,来往的路人看不清楚里面施工的状况。
小心啊,闲人请勿靠近,万一上面的石子落下来,可是会出人命的。建筑周围有几个复辽军的士兵背着火枪站岗,并驱逐靠近的行人。
只是他们这样一来,反而更加激起了行人的好奇心。不过他们碍于有复辽军的士兵巡逻不敢靠近。等到了建筑工人中午休息的时候,才有行人向这些建筑工人打听。因为复辽军为了节省开销,就地招募了不少因为洪涝灾害而失去土地的流民充当建筑工人。
老兄,你们这是在修什么楼呢?怎么这么高,应该有十丈高吧?一个路人靠过来问道。
不知道啊,我们也只是按照复辽军的吩咐,搬抬石料而已,技术活的部分是辽南的工匠和西洋的工匠亲自操刀。不过他们这座建筑全都是使用石料建筑,木头都不怎么用。当地的建筑工人答道。
石料建筑,我看到他们用到的石料也未免太大,而且还有铁条,真是好奇他们要如何修建一座高达十丈占地还那么广的房子,那得需要用上多少糯米浆啊。路人奇道,我们广州府就属六榕塔这些寺塔能够超过十丈而已,可是这些寺塔都是很少住人的。
说不定我们去调制糯米浆卖给复辽军,可以从中赚取一笔薄利。也有经商的路人看到了其中的商机。
但是建筑工人却摇了摇头:你们还是不要想着有这么美的事情了,复辽军不用糯米浆砌墙。
啊?不使用糯米浆?那他们还能用什么砌墙不成?要知道这么高的石楼,可是很容易坍塌的啊!聚集在一起讨论的路人们纷纷表示难以置信。
这你们就有所不知,复辽军用的是一些叫做水泥的东西取代了糯米浆,听说比糯米浆砌的墙还要坚固上许多。建筑工人说道。
不可能吧,这个世界上还有比糯米浆更适合砌墙的东西?有些人用质疑的眼神询问道,你且说说,这个水泥是怎么调配出来的?
水泥是直接从辽南用大船运输过来的,我一个讨生活的怎么可能知道复辽军那么秘密的配方。
一定是你小子吹牛,什么水泥,水和泥参和在一起就比昂贵的糯米浆要好?我们这年头多灾多难,饭都不够吃,很少人那糯米去当砌墙的材料了。
骗你我就是小狗!罢了,不跟你们计较了,我还是留着力气干活吧。也多亏复辽军修这座石楼,我才有了饱饭吃,饿不死。建筑工人叹了一口气。
我说小子,复辽军给你们一天多少工钱?你们修筑这么高的楼,不怕掉下来摔死?
滚,少说些不吉利的话。复辽军包三餐,每天午饭都能吃到肉,虽然肉不算多,一个月还有二两银子。我们本是番禺一带的农民,只因暴雨冲坏农田,我们来到广州府衙门找官家救济。恰好遇到广东巡抚大人,将我们推荐来此地劳工,这才有了一口饭吃,今年算是不用挨饿了。建筑工人说起了自己的故事。
看来复辽军来到我们广州府以后还做了不少救济百姓的大善事啊。有路人称赞道。
我看这石楼最多一两年便可以完工,事后你们又该何去何从?
到时候再回家乡看看,有了这点积蓄,以后日子就好过多了。也说不定以后还会跟复辽军干活,他们说干得好的以后有机会当工头。看起来复辽军似乎是想要在这里长期驻扎下去,以后的活还不少。建筑工人说道。
第三百六十三章 怎么又是你
诸位请看,这就是我们复辽军正在修建的粤海关,以后但凡是前来贸易的船只报关便需要到此办理手续,一些海事冲突贸易纠纷也可以到此处理。一个复辽军驻广州府海关的官员带着一群商人来到正在修筑的石楼前面,热情地为他们介绍这座未来会成为广州府标志性建筑之一的粤海关。
真是令人难以置信的高度和宽度众多商人抬头仰望还蒙在青纱和竹条里面的石楼,即使未完工就已经可以微微感受到其气势磅礴。
在大明除了城墙,我很少见到过大明使用石料作为建筑的主材料,一般都是夯土和木料作为主要材料。几个尼德兰商人也在其中,相反我们欧洲那边的石制建筑比较多,比如城堡石桥等。
他们已经意识到了,以后自己将有大量的银币要流入这座以后要修筑完成的粤海关大楼。
我们天朝地大物博,土地并不紧张,紧张的只是耕地而已,所以没有必须修筑太高的建筑,木料容易搬运和建造房屋。海关官员按照自己的理解强行解释一波,尼德兰商人也只频频点头。
可惜啊,虽然我们广东市舶司重开,不过西洋的商人还是喜欢到更加富庶的江浙一带与江浙商人贸易。有广东商人抱怨道。
这也不能怪他们江浙商人,江浙地区为我们大明首富之地。有言道,苏湖熟,天下足。现如今,江浙地区不仅是粮食,手工业商业尤为发达,在我们岭南地区以上。
是啊,江浙商人富甲一方,富可敌国啊!你看洪武年间江浙富商沈万三,资巨万万,田产遍于天下,真乃一代传奇。
我们岭南开发较晚,落后一些是自然的事情。不过诸位也不必担心,我们靠近南洋,也有我们的优势。西洋人远远从海外到来,据说距离我们广州府有数万里的航程。对于他们而言,多航行千里到达江浙并没有什么。不过对于南洋的商人而言,我们岭南地区的距离更近,他们会考虑时日长短,在同样质量的商品情况下,自然会选择到我们广州府做生意。何况南洋地区还有许多华侨就是从我们广东本土的人。
一群广东商人又不禁和大明最富裕的江南商人做起了对比,听得周围的西洋商人一愣一愣的。有些西洋商人则翘起耳朵,想要从这些广东商人的讨论之中听到一些什么有用的消息。
我们复辽军设立的粤海关,除了提供报关的服务以外,还为海外的商人提供汉语教学,方便你们来取货做生意的时候学习华夏文化,更好地与华夏商人做生意。复辽军的海关官员向跟来的西洋商人说道。
好啊,这样好啊尼德兰西班牙等来到广州府的西洋商人纷纷点头。
他们自从知道广东市舶司重新开发,又获得了复辽军的批准以后,终于可以光明正大地来到广州府与大明商人进行贸易。只是他们所要付出的代价一个是向复辽军支付高昂的关税,第二个是无法在大明的任何一块领土上建立殖民地或者贸易地点,只能由复辽军指定的五个地点进行贸易,分别是夷洲厦门湾香港岛澳门半岛和广州十三行。这五个地点的海域完全被复辽军的东亚无敌舰队控制,任何船只想要通过这片海域,与江浙天津卫山东辽南东瀛高丽进行贸易,必须经过厦门海关的批准,照样收关税。
当然如果在厦门海关缴纳了关税以后,再到辽南大连港就不用再次缴纳关税。而如果这些商人想要与江浙东瀛等复辽军没有控制的地方进行贸易,那就不关复辽军的事情了,商人需要自己和大明朝廷东瀛幕府进行谈判。这就是占领了海域一家独大的垄断地位。
凌大人,你这是在带领商人们参观在建的粤海关大楼吗?一个复辽军的将军带领着几个亲兵从一旁路过,附近的商人们纷纷将目光集中到这个将军的身上。
原来是邓将军。本官初到广州府海关处担任这海关处长一职,诚惶诚恐,唯恐耽误军主的信任,所以需要和在此次贸易的商人拉近一下感情,以后也好办事。广州府海关处的凌大人对于这个战功赫赫的将军也颇为恭敬。
因为这个武将便是复辽军海军部驻广东的舰队负责人邓千龙。别的不说,这广州府的炮台就是他带兵强占的,关于他的霸道事迹已经传遍广州府。
我们进驻东南沿海,海事局一下子成为了我们复辽军的新贵部门,以后还请凌大人多为照顾。邓千龙对于凌大人颇为客气,毕竟双方要长期在广州府这块地方混。
邓将军客气了。这是要往哪儿去啊?凌大人问道。
军主从辽南派遣了一支科考队南下,已经到了我们广州府。不过他们此行的目的却不是我们广州府,而是海南琼州府。我想两广总督熊文灿兼任广东巡抚,这琼州府也是划归广东巡抚管辖,如果有他的文书的话,这支科考队便能在海南岛畅行无阻。邓千龙说道。
此时紧迫,我就不叨扰邓将军了。凌大人说道。
广州府府邸,两广总督熊文灿正手持一卷圣贤之书翻看,今天是一个难得的没有什么事情的好日子。突然府邸外面传来吵闹之声,让熊文灿眉头微微一蹙。
将军你待我前去通报总督将军,你不能直接闯进去啊
去你丫的,本将军和熊大人是至交,还需要你这个小兵通报吗?!
吵闹声越来越近,一个熟悉的身影闯进后院,人未到声先至:熊大人,这次小弟又有事情要劳烦你啦!
怎么又是你你又想要做什么熊文灿放下圣贤书,面露菜色,这回你想要连我广州府的府邸都要抢走了吗?
第三百六十四章 大开方便之门
熊大人不必紧张,难不成我是虎豹,吃了你不成?邓千龙毫不客气地寻个位置坐下。
你们复辽军比那豺狼虎豹要可怕多了,吃人不吐骨头,而且还让人一点防备都没有。熊文灿说道,我这一大早的雅兴就被你给破坏了。
熊大人这么说可是会让我很伤心的啊。虽说我们没有提前打招呼就派兵保护大明的炮台,不过我们也是为了两广的百姓好,切实做了一些实事。比如说番禺地区大水灾,上万百姓流离失所,我们就替广州府衙门安置了一千余人,还发放一些赈灾银,派遣军士前去番禺督促官员进行灾后安置工作。如果不是有我们的士兵用火枪顶着当地官员的头颅,说不定赈灾款又要被贪去相当一部分。邓千龙数了数这些时日在广州府做的事情,还有我们听说隔壁潮汕府有土匪叛乱,便派遣了一百多士兵前去帮助当地的官员共同平叛,保境安民。
话虽说的没错不过这似乎是我这个广东巡抚应该做的事情吧熊文灿继续哭丧着脸,还有你们把广东市舶司都给架空了,成立的粤海关直接在广东市舶司的庭院里办公,关税都交给你们,你们这是在用我们广州府的财政在救济我们广州府的灾民。
这就对了啊,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没有我们复辽军向朝廷要求重开广东市舶司,说不定还要禁个几年呢。邓千龙不客气地说道,对了,这次要找你是有件事要你帮忙,还请你千万不要推脱。
你们又有什么事情熊文灿紧张地问道。
广东10府1直隶州,统辖7州75县,其中广州府潮汕府最大,其次又有琼州府等府,皆是由广东巡抚统管,想必熊大人的命令应该能够传达到那里。邓千龙说道。
你们又瞄准了琼州府的海防炮台?熊文灿问道。
大人你怎么老和炮台过不去跟你说实话吧,我们军主购置了琼州府琼海县一块土地,想要派遣一点人前去打理。我想着如果能有广东巡抚的文书,到时候琼州府的官吏也会多照顾我们。邓千龙说明来意。
琼海县?本官记得,琼州府13县中,没有琼海县,是不是你们军主记错了?熊文灿说道。
没有琼海县?但是这地图之上清清楚楚标着,熊大人你过目。邓千龙将从辽南送过来的关于海南岛的地图交给熊文灿。
熊文灿接过来自后世的地图,大惊失色:这是什么人做的地图,竟然如此精细!
咳咳,大人请看,这画圈的地方位于琼州府的东北之侧,岂不是标明了琼海县?邓千龙说道。
这位置是没错,不过地名却不对,这个地方不叫做琼海县,而是乐会县和会河县。画圈的地方如果我估计不错,应该是乐会县。熊大人说道。
好啦好啦,我也不在意具体是哪个县,这块地方我们是一定要得到的,还请熊大人给予我们方便。邓千龙突然强硬起来。
你这是要本官利用职权之便为你们复辽军大开方便之门吗?这是不可能的。熊文灿微微恼怒。
这么点小事,熊大人稍微动动手就可以帮我们省下许多麻烦。如果熊大人不愿意的话,那我只好带领舰队前去攻打琼州府了。到时候生灵涂炭,百姓民不聊生,就是你熊大人的过错!再下告辞!邓千龙站起身来,甩袖就要离开。
别啊,邓兄弟,我们有话好说,不就是给你们行个方便吗?熊文灿赶紧制止要离开的邓千龙,无奈地说道。
过了好一会儿,邓千龙拿着熊文灿让琼州府知府行方便的文书走出了熊文灿的府邸。
大人请留步,送君千里终须一别,不必再送了。邓千龙抱拳向熊文灿说道。
熊文灿那叫一个憋屈啊,不过碍于情面,还是要热切地关怀,邓将军这回前去琼州府,破费时日,恐怕我们要两三个月以后才能相见了。此次一行,邓将军一定要好生小心保重。
额,我没说我要亲自去琼州府啊,这种小事派一两艘船过去就行了。既然熊大人如此关心,我还是在广州府停留,随时过来找大人喝茶。邓千龙说道。
你还是不要过来的好
广州十三行的码头上,一艘来自辽南的船只正停泊其间。船只上的人经过长期的航行,暂时下船休息。乘坐这艘船只前来的,除了研究橡胶的固特异,还有一批跟随他的辽南学徒,以及一队海军部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这样的一支队伍,人数大概在百人左右。不过因为复辽军控制了这一片海域,所以基本上是畅行无阻。
程宏,你是这两年加入海军部,在石垣岛服役两年,因为战功赫赫成为中尉军官的是吧?这次保护科学院的人前去琼州府寻找属于我们的橡胶园是军主关心的事情,你务必要保证他们的安全,并顺利拿下橡胶园。主意不要和当地的百姓发生冲突,以免伤了和气。邓千龙对一路保护这支橡胶科研队的士兵小队的队长说道。
将军请放心吧,属下就是拼了这条命,也不会让我们的科学院的人出事的。程宏说道。
别动不动就说拼命,这一块海域谁敢招惹我们。只要我们做的不要那么过分就好了。邓千龙说道。
将军说的是,我这次小心行事,尽量低调。程宏说道。
这就对了,你们修整一下这就出发吧。邓千龙拍了拍程宏的肩膀,而后去到舰队大营中对驻广州府的海军士兵进行训练。
海军部驻守广州府的几艘炮船近日闲来无事,只能靠操练和帮助广东巡抚平定叛乱来保持战斗力。不知不觉间邓千龙都有点将广州府当成是自己的地盘了。
和巴拉不,何八,还有几位兄弟,这次我们我们难得有机会接受这样的任务,大哥我以后能否成为海军部的校级军官就要依靠你们了!
第三百六十五章 前往琼州
大哥请放心吧,这次寻找橡胶园的任务我们就算是不择手段也会完成的,帮助大哥成为海军部的中层军官!几个程宏的亲兵说道。
嗯,大哥这并不是贪图虚荣才要成为复辽军的中层军官的,而是在卧薪尝胆,以后有机会就刺杀覆灭了金国的楚云。对,就是这样子的。程宏自欺欺人地说道。
这行人是以前潜伏入金州城的后金刺客,后金覆灭以后又因为一些周折上了复辽军舰队的船只当杂役,再经周折成为琉球群岛中石垣岛的守兵之一。石垣岛驻军本来归琉球卫指挥,炮台有一千人驻守,后来复辽军舰队平定郑芝龙刘香等海贼以后,石垣岛就没有必要放置如此多的守军了。原来的一千人缩水成两百人,一部分人被分派到琉球本岛,还有一部分人加入了海军部,从事海军部的一些琐事,比如负责保护重要人物来往于辽南和东南沿海之间。
从刺客到杂役到岛屿卫兵再到海军部的士兵,这几个后金刺客三年间的周转也可谓是造化弄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