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几位使节和随从,我们上车吧。
这个时候,士兵将一节客厢的铁门推开,催促他们上车。
巨龙的肚子打开了,我们这是要进去巨龙的肚子里不成?!有个迷信的使节叫嚷道。
你们看其他百姓都陆续上车了,就你们事多,快上车!车厢内一个票务员打开车窗,向他们招手。
晓得了。护送孙传庭的士兵向票务员示意,而后催促他们,看到没,月台上的百姓都上车了,你们有什么好怕的,火车又不会吃了你们。
这些个使节看看左右原本在等车的百姓都提着大包小包上去,这时才稍微安心。
我们随他们上车吧。孙传庭不自信地说道。
他也几乎是提心吊胆,不安地带着一群使节跟随者这些士兵踏入了车厢内。
车厢里十分简单,只有座位和铁窗铁门,除此之外,别无他物。
这次火车你们算是公务,白白便宜了火车票,每个人赚了半两银子,还这么费劲,要是火车因此误了点,你们可要负责。票务员说道。
唉,这些个使节从关内来的,哪里见过火车。人第一次都这个样子,你就体谅一下我们吧。小队长低声说道。
也就看在兵爷你的份上而已,等下火车开动,别让他们又求爷爷告奶奶了。
票务员离开这节车厢,到其他的客厢去检查火车票。
大人,我们从巨龙的肚子里可以看到外面,就跟窗户一样,你看。使节忐忑不安地坐在座位上,有些好奇的人推开车窗,就能看到他们之前所在的月台。
嗯,此间如同置身于马车外,不过如此罢了。孙传庭故作镇定。
千万不能慌张,不然坏人就要得逞了。
呜呜!汽笛声再次响起,吓了他们一跳!
嗤嗤哐当。钢铁和蒸汽交汇的声音此起彼伏,蒸汽火车开始缓缓启动,车窗外的景色飞快向后倒退!
动了,巨龙动了!使节所在的车厢里发出一阵阵惊叫和欢呼,让临近车厢的百姓频频翻白眼。
不过这无法遏制使节们激动惊讶的心情。
此物原来和坐马车木船一番,只是四平八稳,速度又何其之快,真是前所未闻前所未闻啊!随着火车驶出月台,速度逐渐提上来。
蒸汽机车经过改良,速度又有所提升,让孙传庭他们体验到了前所未有的快速,不由得他不惊叹。
只是我看这巨龙口吐黑烟,行进起来声势动天,不会破坏附近的风水龙脉,惊扰鬼神?有一个使节说道。
我说大人,风水龙脉能当饭吃不成?您可知道我们辽东辽南有多少百姓以这条铁路为生吗?鞍山铁山的矿,纺织厂的丝绸棉布要用火车运出去,海外平原地区的粮食要用火车运到缺粮的地方,还有百姓的出行,都离不开火车了。恰好票务员又回到这节车厢,听到使节的话语,不由说道。
此间人不仅没有君臣之义,连怪力乱神都不放在眼里了。还有这个火车,乃是复辽军发明的木牛流马,不,是一种比诸葛丞相发明的木牛流马还要神奇的事物,一次可运货百车,日行千里。孙传庭继续在心里的日记本上偷偷记下关于复辽军的小九九。
第三百二十五章 新式茅房
金州城城郊,一列火车喷着黑雾驶入火车站,咣当作响。
我们到达金州城了,各位下车吧。小队长看到窗外的月台上竖着一块木牌,上面刻有‘金州’两个字。
这就到金州城了?孙传庭等人犹不敢相信。
这才花了多少时间?
没看到那块木牌吗,这里就是金州城了,快下去吧。小队长催促。
火车的铁门被推开,小队长跨一步就到了月台上。孙传庭等人小心翼翼地跟着小队长一同下去。
金州城的月台比起海州城要更加繁荣,毕竟这里对于复辽军来说有着特别的意义,还十分靠近大连港口,自然人流量要大许多。
这里的百姓竟然如此之多,偶尔还可见有妇女。孙传庭见到月台上有不少等车的人,不由惊叹。
就在他们准备离开月台的时候,由于人头涌动,一个汉子不小心撞到了孙传庭的肩膀。
八嘎!那个汉子怒道。
不过当他看清楚孙传庭身边跟着复辽军制服的士兵时,顿时怂了下来:下次给我小心点!
撂下狠话以后,他就赶紧上了火车。
这是哪里的方言,怎么我没有听过?孙传庭向士兵问道。
整天会叫八嘎脾气又大的,多半是东瀛人了。士兵见怪不怪,来我们辽南留学的东瀛人,大多是东瀛的富家子弟,仗着有几个臭钱,脾气大正常。不过他们欺软怕硬,遇到我们这种手里有枪的,他们躲都来不及。
东瀛人,我只听说过东瀛人和郑芝龙有过来往,不想他们也和你们有了关联。孙传庭说道。
不只是东瀛人,还有高丽蒙古,都有人在这里游学,其中属蒙古与我们的关系最近,人数最多,即使是平民也有来这里学习的机会。至于高丽和东瀛,只有贵族世家子弟才有资格来辽南。士兵说道。
万国来朝,从此以往,此地就要朝廷外的朝廷了!孙传庭细思极恐。不过他不敢说出心中所想。
他们离开了火车站以后,便进入金州城中。此时的金州城俨然成为辽南地区最为繁荣的城池,人口数十万,人来人往,川流不息!光是市坊就有四处,各行各业,应有尽有!
孙传庭等使节置身于金州城,仿佛在京师之中,并无二样。
这里就是被建奴毁坏过的金州城?不过数年光景,怎得如此热闹非凡?有使节不由发出赞叹。
真是令人难以想象。连电灯和火车这种跨时代的东西孙传庭都见识过,对于恢复昔日繁荣并更加金碧辉煌的金州城,他强大的心脏还是能够承受得了的。
士兵带着他们进入金州城内,来到官府专门为使节准备的房屋中。
你们暂且住下,军主最近政务繁忙,若他空出时间,自然会找你们前去。士兵说完便离开。
接待使节来客的住宅区,有专门的卫兵保护他们的安全,就在外面站岗。
这个楚云好大的面子,我们是朝廷派来的使节,竟然还要让我们等他有时间。有些使节不满意地说道。
少说一句吧,这里是复辽军的地盘,小心隔墙有耳。孙传庭说道。
随着金州城的经济蓬勃发展,这些宅院得以翻新,而且增添了许多花草,十分适宜居住。这和使节们印象中的关外莽荒之地很不一样。
突然,孙传庭的脸色一变,对其他使节说道:各位同僚,我身体有些不适,暂且告辞。
孙大人且去。其他使节知道孙传庭是要去解手,露出晓得的表情。
孙传庭来到庭院外面寻找茅房,还好宅院的布置与关内差不多,他很轻易就找到了庭院外的茅房。
不过当孙传庭推开茅房的木门时候,顿时愣住了。这茅房里多了一个铁桶一样的东西,蹲坑却不见了,还有一个纸篓子
面对陌生的茅房,孙传庭一阵沉默。
咕咕孙传庭的肚子传来搅动的声音,让他额头上冒出冷汗。
为何偏偏是这个时候!孙传庭咬咬牙,忍住痛意,小跑着来到宅子外面,对外面的一个站岗的士兵招手:小兄弟,你过来一下。
站岗的士兵不解,但是看在孙传庭的官服挺大的份上,还是过来:大人有何吩咐?
那个呃那个孙传庭实在是难以启齿,要他一个读书人说出低俗之语,让他痛苦无比。
咕噜孙传庭的肚子不争气地叫了起来。
士兵也很尴尬啊,不过憨直的他说道:大人一定对我们这里还不熟悉,宅院右侧便是茅房。
这个本官晓得,不过你们辽南的茅房似乎和以前的有点不一样孙传庭拐弯抹角地说道。
是啊,我们的一些茅房已经换成了冲水马桶和卫生纸的模式,以前那种简陋的茅房就渐渐消失了。不过建造新茅房需要时间,也就只有官府和大户人家能够用得起。我家也想请人建一个新茅房,可惜太贵了,过两三年再说。卫兵说道。
嗯那么这个新茅房该怎么孙传庭疯狂暗示。
新茅房好啊,没有了以前的臭味,还少去运到城外的麻烦,我们金州城因此干净了许多。要是户户都有新茅房,我们金州城可以比大理石还要干净。卫兵说道。
小兄弟,我不是要问问这个新茅房有何好处,而是这个新茅房该怎么使用呢孙传庭终于按捺不住,厚着脸皮问道。
原来大人你是想要问这个,早说呗,为何拐弯抹加。读书人真是墨迹。卫兵摇了摇头,然后随孙传庭到茅房,为孙传庭介绍如何使用冲水马桶和卫生纸,听的孙传庭一愣一愣的。
此物名为冲水马桶?孙传庭再三问道。
确实如此,别看小小一个马桶,却直通地下道,排往城外,工程量巨大,这也是为何价格昂贵的原因。卫兵说道。
嗯就让本官试试,你且退下。孙传庭又羞愧又好奇。
第三百二十六章 打死不认
孙郎中,此次来我们辽南,可有何感想?楚云坐在主位上,眼神睥睨一群使节。
纵横沙场,掌控辽南五年的楚云已经有一股凌厉之气,褪去了年稚,光是坐在那里就足以震慑这些没有游历四方的朝臣。
崇祯末年的官员,楚云知道的不多,但是孙传庭却绝对算得上一个。孙传庭可是率领秦兵吊打过李自成张献忠等义军,活捉闯王高迎祥的狠人。只可惜后来在兵粮不足的情况下被朝廷催促出战,终于在陕西潼关战死,马革裹尸。甚至《明史上有传庭死,而明亡矣的记载。
对于这样的人,楚云打心眼里佩服,自然对他言语颇为客气。如果朝廷派来的是什么小虾小蟹,楚云干脆直接送他们到鞍山挖矿了,哪里还会花时间来应付他们。
一言难尽,一言难尽啊孙传庭想起被茅房统治的恐惧,不由苦笑。
为何这样说?楚云问道。
说来实在惭愧孙传庭也是大方之人,既然楚云问了,他干脆将在新茅房所欲所闻与楚云说道。
他根本不怕丢人,因为其他使节在解手的时候也遇到了同样的事情!既然大家都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那就没有什么好惭愧的了!
楚云听后莞尔:此物虽新颖,不过好处甚多,对于防治疫病,有不可估量之作用啊。
此次来到辽东,下官见到诸多新鲜事物,皆为关内所不曾见到。见到的新鲜事物愈多,心中的疑惑也就越多,不知大人可否解答心中疑惑。孙传庭说道。
你暂且说,如能解答你心中之疑惑,我也愿意回答。
好。我见街道两侧有灯笼者叫做电灯,可将黑夜照耀似白昼一般,原理却是为何?还有长达数十丈者,风驰电掣,可日行千里者,昼夜不停,又是为何?孙传庭说出自己心中的疑惑。
真当自己是百科全书啊。楚云间孙传庭像是一个好奇宝宝,只好将自己懂得不多的原理向孙传庭简单解释。
孙传庭仍然听的有点儿楞。不只是孙传庭,其余使节也一脸懵然,完全难以理解。电灯是生物能转为热能,热能转换为电能。涉及到了能量转换的知识。放在现在也许十多岁的中学生就能理解的内容,对于未曾接触过自然学科的他们来说却是难以理解的。
他们只能用类比的知识稍作理解。
蜡烛可用牛油脂制成,油灯可用豆油点燃,这电灯原来可以用煤炭点亮,真是神奇。天下之大,有居民千千万万,没想到关内竟然没有人能出来黑煤还有如此作用。孙传庭说道。
马车吃草料可拉货物,而火车吃的还是煤炭,奇也怪哉。其余的使节只当火车能吃煤炭,不知劳累,至于热能动能转换,就如同天书。
大概是这样子。楚云也无法让他们一下子明白。
而且很多东西不需要所有人都明白啊,社会是分工的社会,大多数人会用就行了。
此时孙传庭却在想着关内是否也能制造出这样的东西。如果火车电灯只是吃煤炭就行,那么应该也不难制造出来吧。
如果楚云知道孙传庭所思所想,估计会更加莞尔。电灯火车只是最表面的东西,背后可是有冶金技术发电技术机床技术等新技术在支撑着。如果没有系统在背后支持,估计就是一个现代工程师穿越过来也弄不出这些东西。
你们还没有说此次出使辽南,是为何而来?楚云问道。
终于来到正题了。这些个使节见楚云发问,纷纷正襟危坐。
既然大人问话了,下官不妨斗胆直言。朝廷在西北疆场与叛贼交战,发现闯贼麾下有一支火枪队,其使用的火枪与你们复辽军的极其相似,因此我们怀疑复辽军在背后暗自支持叛贼,与朝廷作对。孙传庭说道。
这家伙还真敢问!楚云暗道。
朝廷可有任何证据不成?我为朝廷镇守关外数千里之地,幅员广阔,为何要去支持偏远西北的流寇,此事与我何干?楚云当然矢口否认。
非也非也。如果大人支持闯贼与朝廷作对,朝廷必然要出兵镇压闯贼,到时朝廷将会无力管理辽东事务。或者大人已经在这么做了。孙传庭说道。
楚云不由对孙传庭刮目相看。涉及到非新事物的时候,这些古人的脑子却一点儿都不愚笨,反而个个精明看得清楚。像是孙传庭直言不讳,一语道破楚云所做所想。当然他有一点没有想到的就是,楚云除了想要支持李自成与朝廷作对以外,甚至还想要李自成去攻陷京城,帮助自己打破大明数百年积淀下来的弊端。这么大胆的想法孙传庭是不敢想的,他也未尝想过楚云会有如此大胆的想法。
可有证据?虽然孙传庭猜个七八成,但是楚云还是不能承认。
这里有一张我们工匠参照从闯贼那里缴获来的火枪,画下的图纸,大人看看是否是你们的火枪?孙传庭从怀中取出一张图纸,交给楚云。
楚云接过来看了,果然是复辽军几年前使用的落后的1777式步枪的样式。为了防止李自成做大,楚云还将1777式步枪改造了一番才暗地里卖给李自成。当然,经过改造后,卖给李自成的火枪威力更小了
这虽然是我们用过的步枪。但是这两年已经逐渐淘汰堆积在仓库之中,不再使用,怎么会到了李自成手里呢?楚云一副百思不得其解的样子。
大爷的,你作为军主都不知道自己手下的火枪跑到了哪里?出使辽南的使节不禁斜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