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带着工业革命系统回明朝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大汉校尉

    如此说来,辽东总兵真是一个奇才。如果他能够前往京师,指导天下吏治改革,必然会成为一代明相。孙传庭赞道。

    得了吧,要是我们军主到了京师,万一触怒了皇帝老子,指不定明天人头就挂到城头了。军主是属于我们辽东的,就算是朝廷想要召他过去,我们也会誓死将推塔留下。士兵说道。

    大胆你岂敢诽谤圣上?孙传庭听士兵口无遮拦,怒道。

    大人,我是平民百姓,只知道我们被皇帝老子管理的时候饱饭都没有吃到一口,每天饥不果腹,说一下又如何了?难不成您还想要杀了我?




第三百二十二章 满页的仁义道德
    你这个藐视朝廷的小兵,真是十分大胆,若此地是京师,被官兵听到了,必定要诛夷九族。孙传庭想要发火,但是无奈这里是复辽军的地方,他就算发火也无济于事。

    大人,我们这儿是辽东,现在不是动不动就要株连九族的了,一切要交给衙门去评判。而且我们这儿,还没有听说过有人因为说了皇帝老子的坏话而被判刑的。另一个士兵说道。

    君为臣纲,君臣之义无所逃于天地之间,你们藐视君臣之礼,实在太过分了孙传庭一肚子无形之火。

    非也,岂不闻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既然人人可为王侯将相,那么皇帝本来也是普通人而已,和你我相似。为何汉代儒家先贤要声言父父子子君君臣臣?无非是为了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而已。如今我们辽东没有王侯,远离朝廷,依旧可以一片祥和,比关内百姓要幸福十倍不止,可见天下大同之盛世曙光。既然如此,为何要守君臣之礼?负责保护孙传庭的小队长也忍不住在半路和孙传庭拌嘴。

    住口,无耻小贼!是谁叫你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语的!孙传庭终于按捺不住脾气。

    虽然他和寻常的腐儒不一样,但是作为万历年间的进士,多少受到了汉代五代两宋以来儒学家提倡的忠君思想的洗礼,现在复辽军里面传播的思想却和他接受的那套思想格格不入,让他再好脾气也时受不了的了。

    这是我去金州城进行低级军官培训的时候,我们军主给我们上的儒家思想讲课。军主说儒家思想自先秦以后,虽有创新,但是增加了许多不必要的糟粕,经过他仔细的研究,这些书籍上虽然每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吃人’两个字。那次讲课是我唯一一次近距离地见到军主,他的话语令我记忆尤深。事后我更是令人攥写下来,日夜诵读。小队长说道。

    其余的士兵听到自己的队长有幸去金州城接受培训不说,还能有幸听到军主的讲话,不由纷纷露出了羡慕的眼神。

    何为满本的‘吃人?孙传庭本来意欲发难,但是听到楚云这番怪论,不免好奇。

    军主声言,儒家思想本是我们华夏文明的精华,是值得流传千古陶冶人性的好东西,但是被有心之人肆意篡改,很多东西偏离了原意,刻意束缚人性,迫害了天下人,不是吃人又是什么?以前我还不觉得,但是越听越是那么一回事。我们以前村里的李寡妇因为被强人玷辱,本不是她的意愿,她却要被人指指点点,最后跳井而死。县里还给她立了贞节牌坊,你说荒唐不荒唐?小队长说道。

    这不是很正常的事情吗?孙传庭说道。

    当他的话音刚落,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纷纷用讶异的眼神看向孙传庭,仿佛他在说什么疯言疯语。

    孙传庭心中一惊,感觉自己和他们不是一个世界的人。这不过才几年的光景啊。

    大致明白了这些士兵已经被楚云开始洗脑了,孙传庭知道多说无益,于是返回马车中,闭目养神。同时士兵的话语给他带来了巨大的震撼。

    自己一个万历年间的进士,竟然被几个士卒辩驳得哑口无言,一生所学竟然还被说成是吃人的东西。这让孙传庭十分受伤,也是第一次对自己所学产生了一点点的动摇。

    就一点点。孙传庭还是无法承认自己接受的一套思想会是吃人的东西。

    马队从西宁堡向东,进入海州的地界。孙传庭也不明白为何复辽军要让他走这一条路线,只是被这一队士兵领着,就只能身不由己地和他们走了。

    随着他们来到海州地界,人烟气逐渐浓厚起来,运气好的话还能在路上碰到其他的马车。

    大人,我们是到海州了。真是令人怀念,自从后金占领了这里以后,我走车就再也没有来过这里,没想到有生之年还能回来。赶车的车夫看到附近的地形地势,仿佛往事历历在目。

    老人家,听你的口音,原来也是辽东的人?保护他们的一行士兵问道。

    实不相瞒,我当年就是这海州土生土长的本地人,后来努尔哈赤起兵以后,关外大乱,我也随着我们大明军队返回关内了,仔细算算,已然有十三年矣。车夫叹道。

    原来老人家背后还有这样的故事。在三年前海州便已收复,只是沧海桑田,恐怕老人家你未必认得咯。士兵笑道。

    不过十余年,就算是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老汉我还是认得的。车夫不服气地说道。

    不到半日的时间,他们一行人便看到了海州城的城郭。此时的海州城面积扩大,即使在城郭外面都有些许人家,颇为繁华。城门口有马车进出,还有士兵设岗,一切井然有序。

    这这这海州城以前不曾有这番繁荣!赶车的车夫看到进出的人流马车,已经扩大的城池,恍如隔世,仿佛就像是在关内的一些大城市里一般。

    孙传庭听到老仆人的话语,掀开帘子,发现即使现在已经渐渐日薄西山,海州城城门附近仍然有车马来往,不由心里暗暗吃惊。

    我们一行人负责护送朝廷派来的使节,来到此地天色已晚,我们将在海州休息一晚。明早再乘坐火车前往金州,面见军主。护送小队长对城门站岗的士兵交代了一下情况。

    上头已经提前吩咐海州城防军,所以他们很容易就被放进城中。

    他说的是火车?火车是什么东西?孙传庭在马车里听的真真的,护送小队长说要乘坐火车前往金州。只是这个火车是什么东西,跟马车又有什么关系呢?

    饶是孙传庭自诩博览群书,也未曾在诸子百家里见识过火车这一个东西啊。

    不过令孙传庭吃惊的还在后头。当他们进入海州城以后,由于偏近黄昏,街道两侧竟然点起了许许多多的灯笼,让街道犹如白昼。



第三百二十三章 这是何物?
    孙传庭瞪大了双眼,还用双手揉了揉眼睛,仿佛不敢置信。

    只见海州城主街道两侧挂着一连串的灯笼,将附近照耀得和白昼一样。来往的行人马车借助这灯光,畅行无阻。

    奢侈,穷奢极侈!孙传庭很恨地说道,你们怎可点亮如此多的蜡烛,一夜下来消耗如山,真是浪费啊。我们大明还没有足够的钱粮赈灾,你们却

    负责保护他们的士兵面面相觑,然后是释然大笑。

    哈哈,大人,这哪是什么灯笼,这是电灯,也叫做街灯,是最近几个月才安装的,可以有助于照明,不用蜡烛的。小队长笑道。

    什么电灯?雷电还可以当灯笼来用?孙传庭奇道。

    不信大人过来一看。

    我倒要好好见识一番!孙传庭始终不相信,这照明之物不用用蜡烛的,还能用雷电不成?

    他下了马车,然后小步走向一盏街灯。这盏街灯是挂在一根铁柱上方,耀眼的光芒让直视它的孙传庭眼睛都要花了。

    啊,本官的眼睛孙传庭盯着街灯看了四五秒就受不了强烈的灯光的照射。

    不过仅仅是四五秒,他就看清楚了这街灯里面装的不是蜡烛,区区蜡烛也发不出如此强烈的光芒。

    大人,此物耀眼如白日,不可直视,否则有伤眼睛。士兵赶紧劝阻孙传庭。

    孙传庭用手捂住眼睛揉了揉,有泪水溢出,这才好受一点:本官好一些了。这是何物,为何不用蜡烛,也不见火焰,就能发出如此强烈的光芒?

    小人已有话在先,此物乃是电灯,具体小人也不知道是怎么亮的。不过此物白天光亮时不亮,只有到夜晚时夜色昏黑才会绽放光芒,为夜行人指路。士兵说道。

    辽东竟然还有如此神奇之事物?我真是好奇,此物不用火,用的是甚么。孙传庭仍然不甘心地望着一眼电灯,只是又有刺眼的痛苦感袭来。

    大人请随我们前去客栈吧,如果有兴趣,也许你见到我们军主以后,可以向军主详细询问。士兵说道。

    好,领我们去客栈吧。孙传庭百思不得其解,继续纠结下去只能徒增痛苦,还是到时再让楚云解开自己心中之疑惑吧。

    一行人来到海州城的客栈中。客栈里面还没有用上民用的电灯,里面点着的还是蜡烛。蜡烛独有的昏黄光芒让孙传庭等从关内到来的人送了一口气,从来没有在意过的蜡烛,竟然让他们感到如此亲切。

    海州城真是十年一大变,不认识了,完全不认识了。赶车的车夫叫道。

    还没有进入海州城他就发觉海州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入城内被路灯这么一照,顿时傻眼,愣愣间分不清南北,更别说这是他离开了十三年的海州城。

    各位,你们便在这里住下,夜深不要随意出去,否则闯了什么大祸,我们也会受到追究的。护送小队长送他们进入各自的房铺中。

    辛苦了。孙传庭合上房门。

    房屋里一切布置和关内的客栈差不多,让孙传庭更加舒服。总算没有见到什么奇怪的东西了。

    孙传庭摇了摇头,来到书桌边,提起毛笔,将今日所见所闻如实记载下来。

    有一物名曰电灯者,尤胜灯笼,街道如白昼也,奇也怪哉此间人思想极其危险,不似忠君报国,随意曲解儒家思想,实为异端

    孙传庭边写便觉得连自己都不相信了,好似在写《山海经等怪谈一样。

    不知道回到京师以后,将这样的奏折上奏圣上,圣上会不会觉得我是疯了。孙传庭合上接好的记录,小心翼翼地藏入衣物中。而后怀着极其复杂的心情入睡。

    次日清晨,负责护送他们的小队长一一敲门唤醒他们,先是下到客栈一楼用膳完毕,然后要带领他们前往金州城。

    几位兵爷,我们不带上马车?孙传庭间护送他们的士兵带着他们打算步行前往金州城,不由好奇,此处距离金州城还隔着盖州复州地界,路途遥远,凭借步行,要何时才能到达?

    我们不是要步行到金州。海州火车站就在海州城外,我们步行到火车站,等到辽东城开往金州城的火车途径,我们上车便是,不到半日便可到达金州城。护送的小队长说道。

    又是火车。孙传庭心里嘀咕,这回他可忍不住了。

    兵爷,这个火车又是什么?

    唉哟,你这个大人的疑问为何如此之多?我也不知道该如何与你解释啊。小队长说道,你只管跟我们来,眼见为实。

    好吧

    孙传庭等人带着疑惑,一直随他们来到海州城外。海州火车站离海州城不到五里的距离。之所以设置在城外,就是怕惊扰城内的居民。

    海州火车站还只是一个简单的站点,是一个中途站,只有两侧的月台。

    孙传庭等人站在月台之上,同样在清晨来到月台的还有一些大户的百姓或者商人。他们可能是这个世界上乘坐火车的最早一批乘客了。

    此间的铁块又是何物啊?孙传庭站在月台上,看到月台之间有铁轨横穿,在清晨的薄雾中通向远方,不由疑惑道。

    这是铁轨,火车便是在这上面行进,相当于马路之于马车。护送小队长语重心长地答道。

    噢孙传庭似懂非懂。

    其余在等候火车的乘客像是看乡下人一样用余光打量这一行人。火车在辽南辽东这几个大城市早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物了。

    不一会儿,随着远处的地面开始微微颤抖,在远方的地平面上,先是一串黑烟翻滚,扶摇而上,而后一条黑色的铁龙顺着铁轨风驰电掣而来。

    巨巨龙!孙传庭的仆人还有身边一群使节看到喷云吐雾而来的黑龙,吓得差点跪在地上。

    就连孙传庭自己的身子都在颤抖,他想要迈开步子逃离这里,却发现使不上一点儿力气。



第三百二十四章 孙传庭坐火车
    呜呜!疾驰的火车拉响鸣笛,发出响亮的声音,提示火车进站。

    孙传庭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一条巨大的黑龙以难以想象的速度驶入月台,不敢动弹一分。火车带来的热浪席卷而来,将他的衣襟吹得飞舞。

    嗤——

    当火车停下来时,齿轮转动,蒸汽缭绕,发出刺耳的蒸汽声。

    我的老天爷,我老汉活了大半辈子,终于见到活的龙了!孙传庭的仆人跪在月台上,使劲地朝蒸汽机车叩头,龙爷有怪莫怪,我们冒犯了您。

    真龙,鬼知道我们见到了什么东西!其余不明就里的使节也纷纷跪倒。

    这位大爷不要慌张,你仔细看看,这不是巨龙,而是火车,用钢铁铸造而成的火车。士兵拉起跪拜的一群使节。

    这些使节仍然半信半疑。直到他们被领着小心翼翼地靠近了火车,看到士兵用步枪的枪托在蒸汽机车上敲了几下,机车发出钢铁般的声音后,才有点相信了。

    这真的不是巨龙?仍然有使节颤抖地问道。

    千真万确,比起巨龙,这更像是钢铁铸成的马车。小队长说道。

    这回他可没有鄙视这些来自关内使节的意思,毕竟火车刚刚出现的时候,这里每一个人都被吓尿过。最多只是五十步笑一百步而已。

    还是孙大人临危不惧,初次见到火车也丝毫不动摇,大有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风采!这队士兵对还站在原地岿然不动的孙传庭感到由衷的钦佩。

    啊?孙传庭现在才回过神来,啊了一声。

    他无奈地苦笑,自己这哪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啊,分明就是条件反射般地被吓住了,即使想动也动不得。

    咳咳,这就是火车?比起马车,此车大小竟然大上百倍。孙传庭当然不能暴露了自己也是凡人的事实,假装咳嗽一两声,然后转移话题。

    何止百倍,此车可以运载数百马车的货物,昼夜不停,风驰电掣。士兵自豪地说道。

    孙传庭听后大惊失色。罢官在家的日子,他未曾懈怠,念着天下战乱不断,研读兵书。现在来到辽东,发现了火车这样事物。如果这些个士兵未曾诓骗于他,那么火车的战略价值极高。

    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一个在前线作战的士兵往往需要几个后勤杂役供养,其中粮食周转,需要马车驴车成百上千,跋涉千里。如此折腾,让能养兵百万的大明朝都难以供给一场十万人的远征。

    而如果复辽军将火车用在运粮上,那复辽军的战争潜力将难以想象,后果不堪设想

    孙传庭越想越心惊,不知不觉冷汗已经渗透衣襟。
1...121122123124125...52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