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第1512章 炫耀武力
    不过梅生川旋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江镇的人既然与海汉军在辽东并肩作战,那肯定多多少少都见识过甚至接触过海汉的这些厉害武器,怎地送进京城的情报里,对于这些武器的详情却语焉不详,都是一笔带过。东江镇总兵沈世魁是否在有意隐瞒海汉相关军情,如果是,东江镇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他们究竟是仍忠于大明,还是抱海汉大腿抱得连立场都改变了,梅生川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不禁觉得有些头疼。

    上午看完了陆军操演,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下午的行程又是海军的操演。梅生川当然明白这种安排可不完全是友善的意图,海汉人摆明了是要通过炫耀武力这种手段来震慑自己。但就算明知对方的打算,他也无法拒绝这样的安排,于公他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海汉的军事实力,为大明搜集相关情报,于私他的确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海汉到底有多少秘密武器还不为外人所知。

    刚刚抵达旅顺的这支换岗的舰队由六艘探索级战船,四艘探险级战船,四艘综合补给船,两艘运兵船和两艘高速侦察船所组成。虽然阵中没有“威严”级的旗舰,但这样的阵容就足以让梅生川感叹不已了。在登莱之乱以后,大明北部的渤海湾地区已经没有一支编制完整的水师部队了,而海汉的武装舰队显然状况要好得多。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不过梅生川旋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江镇的人既然与海汉军在辽东并肩作战,那肯定多多少少都见识过甚至接触过海汉的这些厉害武器,怎地送进京城的情报里,对于这些武器的详情却语焉不详,都是一笔带过。东江镇总兵沈世魁是否在有意隐瞒海汉相关军情,如果是,东江镇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他们究竟是仍忠于大明,还是抱海汉大腿抱得连立场都改变了,梅生川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不禁觉得有些头疼。

    上午看完了陆军操演,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下午的行程又是海军的操演。梅生川当然明白这种安排可不完全是友善的意图,海汉人摆明了是要通过炫耀武力这种手段来震慑自己。但就算明知对方的打算,他也无法拒绝这样的安排,于公他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海汉的军事实力,为大明搜集相关情报,于私他的确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海汉到底有多少秘密武器还不为外人所知。

    刚刚抵达旅顺的这支换岗的舰队由六艘探索级战船,四艘探险级战船,四艘综合补给船,两艘运兵船和两艘高速侦察船所组成。虽然阵中没有“威严”级的旗舰,但这样的阵容就足以让梅生川感叹不已了。在登莱之乱以后,大明北部的渤海湾地区已经没有一支编制完整的水师部队了,而海汉的武装舰队显然状况要好得多。不过梅生川旋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江镇的人既然与海汉军在辽东并肩作战,那肯定多多少少都见识过甚至接触过海汉的这些厉害武器,怎地送进京城的情报里,对于这些武器的详情却语焉不详,都是一笔带过。东江镇总兵沈世魁是否在有意隐瞒海汉相关军情,如果是,东江镇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他们究竟是仍忠于大明,还是抱海汉大腿抱得连立场都改变了,梅生川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不禁觉得有些头疼。

    上午看完了陆军操演,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下午的行程又是海军的操演。梅生川当然明白这种安排可不完全是友善的意图,海汉人摆明了是要通过炫耀武力这种手段来震慑自己。但就算明知对方的打算,他也无法拒绝这样的安排,于公他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海汉的军事实力,为大明搜集相关情报,于私他的确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海汉到底有多少秘密武器还不为外人所知。

    刚刚抵达旅顺的这支换岗的舰队由六艘探索级战船,四艘探险级战船,四艘综合补给船,两艘运兵船和两艘高速侦察船所组成。虽然阵中没有“威严”级的旗舰,但这样的阵容就足以让梅生川感叹不已了。在登莱之乱以后,大明北部的渤海湾地区已经没有一支编制完整的水师部队了,而海汉的武装舰队显然状况要好得多。不过梅生川旋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江镇的人既然与海汉军在辽东并肩作战,那肯定多多少少都见识过甚至接触过海汉的这些厉害武器,怎地送进京城的情报里,对于这些武器的详情却语焉不详,都是一笔带过。东江镇总兵沈世魁是否在有意隐瞒海汉相关军情,如果是,东江镇这么做的原因和目的又是什么,他们究竟是仍忠于大明,还是抱海汉大腿抱得连立场都改变了,梅生川想到这一连串的问题,不禁觉得有些头疼。

    上午看完了陆军操演,简单吃过午饭之后,下午的行程又是海军的操演。梅生川当然明白这种安排可不完全是友善的意图,海汉人摆明了是要通过炫耀武力这种手段来震慑自己。但就算明知对方的打算,他也无法拒绝这样的安排,于公他必须要通过这样的形式来了解海汉的军事实力,为大明搜集相关情报,于私他的确也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想要知道海汉到底有多少秘密武器还不为外人所知。

    刚刚抵达旅顺的这支换岗的舰队由六艘探索级战船,四艘探险级战船,四艘综合补给船,两艘运兵船和两艘高速侦察船所组成。虽然阵中没有“威严”级的旗舰,但这样的阵容就足以让梅生川感叹不已了。在登莱之乱以后,大明北部的渤海湾地区已经

    没有一支编制完整的水师部队了,而海汉的武装舰队显然状况要好得多。不过梅生川旋即又意识到一个问题,东江镇的人既然与海汉军在辽东并肩作战,那肯定多多少少都见识过甚至接触过海汉的这



第1513章 三方会谈
    沙喜当然很清楚这次谈判的流程安排,先让梅生川在山东芝罘岛与郝万清面谈,让郝万清确定其身份和来意的确没有作假,然后再把梅生川带来辽东旅顺,与他进行会谈。这个环节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东西,最后才会安排梅生川去见白克思,而这一步就是直接签署之前谈定的一些外交协议,原则上不会再进行漫长的磋商谈判。

    但如果沙喜这个环节没有把梅生川搞定,那拖到白克思出面,留给海汉的缓冲空间就很小了,而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沙喜见安排的海陆两军演练都已经结束了,对方却依然没有明确地表态,这也让他稍稍感受到了一丝挫败感。他原本以为连续安排这么多炫耀武力的活动,能够让本来就已经间接收受过好处的梅生川彻底放弃防备,但实际效果却离预计有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喜认为这大概还是因为梅生川的立场仍然更多地倾向于大明。这当然也不足为怪,毕竟梅生川出身于大明,如今的根基也在大明,不可能像那些下层移民一样,为了温饱安稳的生活就选择向新主人效忠。

    但根据沙喜过去在南方的操作经验,他本来预计对方收了通过东江镇送去的银子,立场上就应当有所松动,再加上这边的武力展示,让他松口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梅生川可还没那么好打发。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沙喜当然很清楚这次谈判的流程安排,先让梅生川在山东芝罘岛与郝万清面谈,让郝万清确定其身份和来意的确没有作假,然后再把梅生川带来辽东旅顺,与他进行会谈。这个环节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东西,最后才会安排梅生川去见白克思,而这一步就是直接签署之前谈定的一些外交协议,原则上不会再进行漫长的磋商谈判。

    但如果沙喜这个环节没有把梅生川搞定,那拖到白克思出面,留给海汉的缓冲空间就很小了,而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沙喜见安排的海陆两军演练都已经结束了,对方却依然没有明确地表态,这也让他稍稍感受到了一丝挫败感。他原本以为连续安排这么多炫耀武力的活动,能够让本来就已经间接收受过好处的梅生川彻底放弃防备,但实际效果却离预计有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喜认为这大概还是因为梅生川的立场仍然更多地倾向于大明。这当然也不足为怪,毕竟梅生川出身于大明,如今的根基也在大明,不可能像那些下层移民一样,为了温饱安稳的生活就选择向新主人效忠。

    但根据沙喜过去在南方的操作经验,他本来预计对方收了通过东江镇送去的银子,立场上就应当有所松动,再加上这边的武力展示,让他松口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梅生川可还没那么好打发。沙喜当然很清楚这次谈判的流程安排,先让梅生川在山东芝罘岛与郝万清面谈,让郝万清确定其身份和来意的确没有作假,然后再把梅生川带来辽东旅顺,与他进行会谈。这个环节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东西,最后才会安排梅生川去见白克思,而这一步就是直接签署之前谈定的一些外交协议,原则上不会再进行漫长的磋商谈判。

    但如果沙喜这个环节没有把梅生川搞定,那拖到白克思出面,留给海汉的缓冲空间就很小了,而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沙喜见安排的海陆两军演练都已经结束了,对方却依然没有明确地表态,这也让他稍稍感受到了一丝挫败感。他原本以为连续安排这么多炫耀武力的活动,能够让本来就已经间接收受过好处的梅生川彻底放弃防备,但实际效果却离预计有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喜认为这大概还是因为梅生川的立场仍然更多地倾向于大明。这当然也不足为怪,毕竟梅生川出身于大明,如今的根基也在大明,不可能像那些下层移民一样,为了温饱安稳的生活就选择向新主人效忠。

    但根据沙喜过去在南方的操作经验,他本来预计对方收了通过东江镇送去的银子,立场上就应当有所松动,再加上这边的武力展示,让他松口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梅生川可还没那么好打发。沙喜当然很清楚这次谈判的流程安排,先让梅生川在山东芝罘岛与郝万清面谈,让郝万清确定其身份和来意的确没有作假,然后再把梅生川带来辽东旅顺,与他进行会谈。这个环节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东西,最后才会安排梅生川去见白克思,而这一步就是直接签署之前谈定的一些外交协议,原则上不会再进行漫长的磋商谈判。

    但如果沙喜这个环节没有把梅生川搞定,那拖到白克思出面,留给海汉的缓冲空间就很小了,而这绝不是他想看到的局面。沙喜见安排的海陆两军演练都已经结束了,对方却依然没有明确地表态,这也让他稍稍感受到了一丝挫败感。他原本以为连续安排这么多炫耀武力的活动,能够让本来就已经间接收受过好处的梅生川彻底放弃防备,但实际效果却离预计有一定的差距。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沙喜认为这大概还是因为梅生川的立场仍然更多地倾向于大明。这当然也不足为怪,毕竟梅生川出身于大明,如今的根基也在大明,不可能像那些下层移民一样,为了温饱安稳的生活就选择向新主人效忠。

    但根据沙喜过去在南方的操作经验,他本来预计对方收了通过东江镇送去的银子,立场上就应当有所松动,再加上这

    边的武力展示,让他松口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但从眼下的情况来看,这梅生川可还没那么好打发。沙喜当然很清楚这次谈判的流程安排,先让梅生川在山东芝罘岛与郝万清面谈,让郝万清确定其身份和来意的确没有作假,然后再把梅生川带来辽东旅顺,与他进行会谈。这个环节就得要敲定一些意向性的东西



第1516章 战局变化
    朝鲜使臣金尚宪在抵达旅顺的第二天,便再次主动提出前往金州地峡前线,考察海汉与后金军的战况。金尚宪之所以如此主动,有一多半的原因还是因为在这里见到了大明的兵部侍郎。虽说海汉人声称这位梅大人是特地来辽东签署大明与海汉的结盟协议,但金尚宪总觉得还有哪里不对。就算最终朝鲜要与海汉结盟,金尚宪也必须要履行自己的职责,确定这种结盟对朝鲜是有益无害才能应承下来。而在此之前,他必须要亲自确认海汉与后金的交战状况如王汤姆等人在汉城时所宣称的那样,已经完全控制住了战局。

    目前旅顺至金州地峡的官道修复工程尚未完成,中间还有十来里路因为近期降雨导致泥泞不堪,马车难以通行。考虑到大明和朝鲜的使臣都还有各自的团队和随从人员,海汉便安排他们乘船从海上前往北边大连湾的港口。

    虽然这段航路不会出现治安方面的问题,但海汉军方还是以比较隆重的方式对他们的船队进行了护送,半支北方舰队都随同出发北上。金尚宪还好,毕竟他在来辽东的途中便已经在近距离见识过了北方舰队的威风,而梅生川这还是第一次见到海汉舰队的阵容,才知道原来除了他来时在旅顺港所看到的那些战船之外,海汉舰队竟然还有体积更大舰炮更多的大型战舰存在,也难怪其声称已经将辽东地区的敌军战船剿杀干净了。

    很多事说千句不如看一眼,梅生川看到这支舰队的风貌,自然就更加理解东江镇为何会选择抱了海汉这条大腿。有这么一支强大的海上武装,海汉在辽东半岛随时都能做到进退自如,比起大明水师的确强出了不少。而东江镇孤悬海外,如果没有一支强力舰队的庇护,他们迟早都会沦陷在后金的征伐之下,海汉愿意伸手拉他们一把,东江镇又岂会放过这样的求生机会。

    但说一千道一万,这终究还是大明自身的军事实力不够,难以支持驻扎在海外的东江镇继续作战,否则沈氏叔侄又岂会暗中转换立场跟海汉人站到一起。梅生川就算心有不满,也很难指责东江镇的做法,毕竟他们是为了生存下去才做出了这样的选择。再说东江镇也没有彻底背叛大明,至少还是提供了相当可观的军事情报给朝廷作为参考,梅生川来之前本来以为这些情报中会有很多虚假吹捧海汉军事实力的部分,但来到辽东实地看过之后,他才意识到事情恰恰相反,东江镇的情报其实还打了折扣,并没有完全展现出海汉军的实力。

    “海汉兵力强盛,又善经营谋略,想拦是拦不住的,只能看看如何利用他们,为大明谋利。”梅生川倒背着手慢慢转过身来,对沈志祥道:“沈将军以为如何”

    沈志祥连忙躬身应道:“末将自然遵从梅大人的指令。”

    梅生川摇头道:“本官想听的不是这句,而是你的想法。”

    沈志祥微微直起身子道:“大人,海汉人的精明,也不用卑职再多说了,想必大人这几日多有体会。若是想利用他们为大明谋利,那只怕就先得让他们从大明得到更多好处才行。”

    梅生川道:“好处那我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好了,你们东江镇从海汉这里得了不少好处,而本官通过你们的路子也多少得了海汉的好处,但如今他们想要让大明在辽东事务上让出权力,这岂不是要让本官叛国沈将军,你们东江镇的人可以继续以抗金之名留在辽东,但本官却是要回京复命的,若是顺了海汉人的意思,本官回京之后拿什么向上面交差”

    沈志祥听梅生川这口气,显然是已经看穿了自己的说客身份,当下也就不再低声下气地回应了:“大人,朝廷认为什么是喜,什么是忧,应该比卑职清楚。报喜不报忧,大人想必是懂这个道理的。”

    梅生川道:“就像你们东江镇之前只报战功,不报海汉人从中所起的作用那样这瞒得过一时,瞒不过一世啊!朝廷也不是对辽东的情况毫无所知,否则怎会派本官来这边与海汉人会谈。”

    “大人,朝廷想听到的消息到底是什么大明与海汉翻脸开战,再添一名强敌,还是大明与海汉结盟,共同对付金人”沈志祥按照出发之前沙喜所授的说法,一点一点地继续劝说梅生川。有些沙喜不便说出口的话,便交由沈志祥来发挥了。

    梅生川没有立刻回应沈志祥,而是陷入了沉思中。毫无疑问沈志祥所说的是一个关键问题,大明在夺回辽东无望的情况下,什么样的局面对大明才是最为有利,这才是他作为一名大明使臣应该努力去争取的结果。如果只是因为海汉在辽东占领了一些地区就拒绝合作,那么最终吃亏的并不会是海汉,而是主动放弃了这个强援的大明。

    这个道理梅生川能想明白,但他有些担心朝堂上的大人们并没有见识过海汉的军事实力,仅仅凭借口头或书面的描述,是否能让他们意识到对海汉选择妥协的必要性。海汉很强,但的确也没有强大到能让大明主动低头的程度,至少在梅生川看来是如此。

    而几乎同样的对话,也正在另一条朝鲜使臣金尚宪搭乘的船上发生。负责劝说金尚宪的,是东江镇副总兵金日观的大儿子,现任辽东东江移民区民政官金平。因为工作关系的原因,金尚宪早前便与金家父子认识,也算得上是故交了。沙喜得知这层关系后,特地将金平从移民区暂时调动过来,参与到特别为金尚宪布置的接待工作中。

    金平目前的官职是百分百的海汉编制,他本身在东江镇挂的闲职已经彻底放弃了,要说他现在是海汉的官员其实也不为过。虽然名义仍然是属于他父亲金日观任职的大明阵营,但实际上所效力的对象却有更多时间是海汉而非仅存一个名头的东江镇了。

    在这样状况下,金平对于三国联盟所持的态度,基本也就跟沈志祥差不多了。由他出面作金尚宪的工作,也可以有效地消减对方的防备情绪。金尚宪没有梅生川那么多的顾忌,因为朝鲜国王李倧已经亲眼见证了海汉海军舰队的可怕实力,他来辽东就是确认海汉对辽东战局的掌控程度,以及大明对这种



第1517章 战场局势
    要救助被挟持作为人肉盾牌的难民,同时还得对付伪装成难民的这些汉军旗士兵,海汉方面不得不为此承受更大的交战风险,期间也多次出现了被假难民攻击所致的伤亡。在海汉将领眼中,自己部下的性命当然要比那些素不相识的难民重要得多,因此钱天敦也果断下令采取了新的应对手段,专门安排了士兵拿着铁皮喇叭在交战时喊话,要求难民中的青壮男子必须在接近海汉阵地外划出的生死线时跪地抱头等待接收,凡妄动跨越生死线者一律视为奸细予以直接灭杀。

    在制定了新的应对措施之后,一度让海汉手忙脚乱的局面才终于有所好转,地峡防线阵地上部署的部队几乎都是作战经验丰富的老兵,倒也不存在什么心慈手软下不了手的问题,只要有了明确的军令,一线的士兵照着执行便是了。至于这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误伤甚至误杀的状况,那可就顾不上这么多了。
1...588589590591592...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