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不过梅生川倒是没想到海汉人会主动在领土主权一事上让步,他原本以为对方要求的条件中,必定会包含将现有占领区全部割让给海汉之类的要求,但对方居然如此大方地退后了一步,的确是有些出乎了他的预料。

    “经营贸易,通商往来,这些都可以谈,但治理地方,这原本就是我大明领土,自然是应该交由我国官府来负责。”梅生川却没有就此满足,还是继续指出了郝万清话中不妥的地方。与对方一样,他也同样是抱着试探底线的想法在对待这次会谈。

    郝万清摊了一下手,示意自己并没有打算要跟梅生川争论这个问题:

    “我刚才已经说了,我们保留了地方官府和驻军,至于他们能不能行使原本治理地方的职能,那就不是我国的责任了。”

    郝万清的言下之意,就是说你大明不要屋漏怪瓦稀,官府机构都给你留着,这帮人自己行使不了权限,那怎么能怪我们。当然了,大明地方官府无法履行职能,与海汉驻军所施加的军事压力之间有




第1508章 利益输送
    海汉的生意做得究竟有多大,梅生川过去只是有所耳闻,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本身是兵部官员,对贸易方面的事务不是那么熟悉,不过他以前跟户部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曾听说过,大明每年由户部负责征收的盐税、茶税、市舶税、通过税、营业税等税银,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四百万两银子,要说起来竟然还没有海汉在北方经营一个港口一年吞吐的货物价值高。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汉经营的海贸规模到底有多大了。

    过去梅生川一年的合法收入不过三四千两银子而已,算上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也不过只是这地方每月出入货物的一个零头而已。即便是梅生川手握大权,但他长期都在机关里办公,能接触到的生财之道其实没那么多,而且这几年内外战事频繁,局面又一直吃紧,就连来京城兵部跑官的人都少了许多,过去这一年多也就只有东江镇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他这边送银子。

    当然了,梅生川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些银子的来源,但后来就慢慢知道了东江镇是替海汉人在打点朝中的关节。而且他经不住真金白银的诱惑,后来也出面替海汉打点了不少人。因此对于海汉采用非公开的利益输送手段,梅生川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只要能有合理且安全的手段,有好处干嘛不收傻子才会把好处拒之门外。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海汉的生意做得究竟有多大,梅生川过去只是有所耳闻,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本身是兵部官员,对贸易方面的事务不是那么熟悉,不过他以前跟户部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曾听说过,大明每年由户部负责征收的盐税、茶税、市舶税、通过税、营业税等税银,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四百万两银子,要说起来竟然还没有海汉在北方经营一个港口一年吞吐的货物价值高。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汉经营的海贸规模到底有多大了。

    过去梅生川一年的合法收入不过三四千两银子而已,算上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也不过只是这地方每月出入货物的一个零头而已。即便是梅生川手握大权,但他长期都在机关里办公,能接触到的生财之道其实没那么多,而且这几年内外战事频繁,局面又一直吃紧,就连来京城兵部跑官的人都少了许多,过去这一年多也就只有东江镇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他这边送银子。

    当然了,梅生川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些银子的来源,但后来就慢慢知道了东江镇是替海汉人在打点朝中的关节。而且他经不住真金白银的诱惑,后来也出面替海汉打点了不少人。因此对于海汉采用非公开的利益输送手段,梅生川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只要能有合理且安全的手段,有好处干嘛不收傻子才会把好处拒之门外。海汉的生意做得究竟有多大,梅生川过去只是有所耳闻,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本身是兵部官员,对贸易方面的事务不是那么熟悉,不过他以前跟户部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曾听说过,大明每年由户部负责征收的盐税、茶税、市舶税、通过税、营业税等税银,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四百万两银子,要说起来竟然还没有海汉在北方经营一个港口一年吞吐的货物价值高。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汉经营的海贸规模到底有多大了。

    过去梅生川一年的合法收入不过三四千两银子而已,算上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也不过只是这地方每月出入货物的一个零头而已。即便是梅生川手握大权,但他长期都在机关里办公,能接触到的生财之道其实没那么多,而且这几年内外战事频繁,局面又一直吃紧,就连来京城兵部跑官的人都少了许多,过去这一年多也就只有东江镇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他这边送银子。

    当然了,梅生川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些银子的来源,但后来就慢慢知道了东江镇是替海汉人在打点朝中的关节。而且他经不住真金白银的诱惑,后来也出面替海汉打点了不少人。因此对于海汉采用非公开的利益输送手段,梅生川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只要能有合理且安全的手段,有好处干嘛不收傻子才会把好处拒之门外。海汉的生意做得究竟有多大,梅生川过去只是有所耳闻,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本身是兵部官员,对贸易方面的事务不是那么熟悉,不过他以前跟户部的朋友吃饭的时候曾听说过,大明每年由户部负责征收的盐税、茶税、市舶税、通过税、营业税等税银,全部加在一起不过三四百万两银子,要说起来竟然还没有海汉在北方经营一个港口一年吞吐的货物价值高。当然这也从侧面说明,海汉经营的海贸规模到底有多大了。

    过去梅生川一年的合法收入不过三四千两银子而已,算上各种各样的灰色收入,也不过只是这地方每月出入货物的一个零头而已。即便是梅生川手握大权,但他长期都在机关里办公,能接触到的生财之道其实没那么多,而且这几年内外战事频繁,局面又一直吃紧,就连来京城兵部跑官的人都少了许多,过去这一年多也就只有东江镇这边还在源源不断地往他这边送银子。

    当然了,梅生川一开始不太清楚这些银子的来源,但后来就慢慢知道了东江镇是替海汉人在打点朝中的关节。而且他经不住真金白银的诱惑,后来也出面替海汉打点了不少人。因此对于海汉采用非公开的利益输送手段,梅生川倒是没有什么抵触的情绪,只要能有合理且安全的手段,有好处干嘛不收傻子才会把好处拒之门外。海汉的生意做得究竟有多大,梅生川过去只是有所耳闻,但并没有真正的实际接触到这方面的信息。他本身是兵部官员,对贸易方面的事务



第1510章 威逼利诱
    海汉在福广两省已经经营多年,上自一省巡抚、布政使,下至县衙书吏、班头,大明官僚体系里不管官职高低,只要是手里有权的人员,沙喜多少都有过打交道的经历。而这次要与梅生川这位来自大明兵部的高级官员会谈,沙喜所准备的策略就是要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以自己的丰富经历让对方明白,大明官员在自己眼中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当然除了示威之外,必要的利诱也是这种场合不可或缺的手段。海汉在南方各省与沿海州府的官员们有着诸多利益关系,而其中的一些操作手段自然也适用于梅生川。关于梅生川在山东的谈判进程,郝万清在船队从芝罘港出发之后就已经发了电报到旅顺,向沙喜告知了详细情况。既然已经知道梅生川对种植园项目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沙喜这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谈资素材,让梅生川了解海汉是如何具体操作大明官员在其占领区内投资的种植园。

    “台湾岛北部的沿海平原,目前有大概三百多个种植园,其中有一半都是属于福建各州府的官员。从四品的知府,五品的同知,军中的守备、千总,一般弄个三四百亩地是比较常见的,偶尔也有个别财大气粗的官员,一次就圈下千亩土地。”

    沙喜一边亲自为梅生川斟酒,一边向他介绍道:“类似这样的地方,更南边的南海还有很多。如果梅大人有兴趣,就算自己没空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也可以委派亲信,由我们安排过去考察。等你知道大明有多少官员在海外投资了种植园,大概就不会再有什么顾忌了。”

    梅生川心想若真是如沙喜所说,南方各州府的官员都以此作为自己的生财之道,那这生意应该也算稳当了。只是如此一来,各州府的官员肯定心思浮动得厉害,难以再完全效忠于大明了。而且这种合作虽然盈利颇丰,但也相当于是将自己的把柄交在了海汉人手上,日后若是海汉人要在南方举事,这沿海各省怕是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了。

    仿佛是猜到梅生川心头想法,便听沙喜继续说道:“这可不算什么叛国,我国只想与大明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也没打算要通过这些合作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海汉在福广两省已经经营多年,上自一省巡抚、布政使,下至县衙书吏、班头,大明官僚体系里不管官职高低,只要是手里有权的人员,沙喜多少都有过打交道的经历。而这次要与梅生川这位来自大明兵部的高级官员会谈,沙喜所准备的策略就是要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以自己的丰富经历让对方明白,大明官员在自己眼中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当然除了示威之外,必要的利诱也是这种场合不可或缺的手段。海汉在南方各省与沿海州府的官员们有着诸多利益关系,而其中的一些操作手段自然也适用于梅生川。关于梅生川在山东的谈判进程,郝万清在船队从芝罘港出发之后就已经发了电报到旅顺,向沙喜告知了详细情况。既然已经知道梅生川对种植园项目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沙喜这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谈资素材,让梅生川了解海汉是如何具体操作大明官员在其占领区内投资的种植园。

    “台湾岛北部的沿海平原,目前有大概三百多个种植园,其中有一半都是属于福建各州府的官员。从四品的知府,五品的同知,军中的守备、千总,一般弄个三四百亩地是比较常见的,偶尔也有个别财大气粗的官员,一次就圈下千亩土地。”

    沙喜一边亲自为梅生川斟酒,一边向他介绍道:“类似这样的地方,更南边的南海还有很多。如果梅大人有兴趣,就算自己没空去到那么远的地方,也可以委派亲信,由我们安排过去考察。等你知道大明有多少官员在海外投资了种植园,大概就不会再有什么顾忌了。”

    梅生川心想若真是如沙喜所说,南方各州府的官员都以此作为自己的生财之道,那这生意应该也算稳当了。只是如此一来,各州府的官员肯定心思浮动得厉害,难以再完全效忠于大明了。而且这种合作虽然盈利颇丰,但也相当于是将自己的把柄交在了海汉人手上,日后若是海汉人要在南方举事,这沿海各省怕是连像样的抵抗都组织不起来了。

    仿佛是猜到梅生川心头想法,便听沙喜继续说道:“这可不算什么叛国,我国只想与大明建立正常的外交关系,也没打算要通过这些合作来谋取不正当的利益。”海汉在福广两省已经经营多年,上自一省巡抚、布政使,下至县衙书吏、班头,大明官僚体系里不管官职高低,只要是手里有权的人员,沙喜多少都有过打交道的经历。而这次要与梅生川这位来自大明兵部的高级官员会谈,沙喜所准备的策略就是要先从气势上压倒对方,以自己的丰富经历让对方明白,大明官员在自己眼中并不是什么了不得的大人物。

    当然除了示威之外,必要的利诱也是这种场合不可或缺的手段。海汉在南方各省与沿海州府的官员们有着诸多利益关系,而其中的一些操作手段自然也适用于梅生川。关于梅生川在山东的谈判进程,郝万清在船队从芝罘港出发之后就已经发了电报到旅顺,向沙喜告知了详细情况。既然已经知道梅生川对种植园项目有比较浓厚的兴趣,沙喜这边就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准备一些谈资素材,让梅生川了解海汉是如何具体操作大明官员在其占领区内投资的种植园。

    “台湾岛北部的沿海平原,目前有大概三百多个种植

    园,其中有一半都是属于福建各州府的官员。从四品的知府,五品的同知,军中的守备、千总,一般弄个三四百亩地是比较常见的,偶尔也有个别财大气粗的官员,一次就圈下千亩土地。”

    沙喜一边亲自为梅生川斟酒,一边向他介绍道:“类似这样的地方,更南边的南海



第1511章 辽东属谁
    不过这种逍遥的感觉并没有持续太长时间,便有人来敲响了梅生川的房门:“大人,有密报!”

    门外的人声音不大,但恰好能让屋内的梅生川听清。躺在藤编摇椅上的梅生川猛然睁眼,起身快步走到门口将房门打开。门外是他随行人员中的一人,对外身份是文书,但实际上却是锦衣卫的探子。锦衣卫虽然很难进入后金占领下的辽东金州地区,但东江镇军民和海汉在山东征调雇佣的民夫几乎都是汉人,锦衣卫要在其中掺些沙子倒也不是太难。所以早在梅生川安排这趟行程之前,辽东地区其实就已经有锦衣卫的耳目在暗中收集各种消息了。

    而今天梅生川一行人抵达旅顺之后,自然便有人寻机去与潜伏在本地的同僚接头,以获知海汉针对梅生川的到来是否有什么特殊的布置。梅生川虽然确信海汉人不会专门为自己设下鸿门宴,但能够通过秘密渠道多了解一些相关的情报,总会有利于接下来的谈判。

    探子低声汇报道:“大人,东江镇的沈志祥数日前突然从驻地消失,目前不知所踪。此外海汉北方舰队主力也在同一时段全部离港,怀疑海汉人可能是要从海上对北边发动一波攻势。”

    梅生川眉头微微一皱,他记得刚才的宴席上,明明沙喜说过沈志祥正在前线率军作战,怎么会突然消失,这与探子的情报不符,这其中莫不是有什么内情

    梅生川从京城来到这里,更多的是出于对东江镇老友沈世魁的信任,而非对海汉人有多放心。他知道东江镇是选择了抱海汉大腿,但也清楚东江镇高层其实仍然心向大明,至少在提供海汉情报方面并没有什么隐瞒——当然或许他们提供给朝廷的情报,也正是海汉人想通过这种特殊渠道让朝廷掌握的信息。

    梅生川敢只带几十名随从就来辽东,多少也是因为确信东江镇明军一定会在此期间保护好自己的人身安全。不过到了旅顺之后他还没有见到东江镇的将领,而护卫工作也全是由海汉军在负责,此时又听说沈志祥已经有数日行踪不明,不禁有些犯嘀咕,这海汉人如此安排究竟是有意还是无意

    他倒不担心海汉会对东江镇将领突施毒手,因为按照东江镇之前传回京城的情报,海汉对于东江镇将领的军事培训也极为上心,特别是沈志祥更是得到了海汉人诸多特殊照顾,即便是东江镇不参加的军事行动,海汉人往往也会安排沈志祥随军出征,让他能够在距离战场最近的地方观战,从而吸取这些难得的战斗和指挥经验。

    海汉人想培养沈志祥,梅生川倒是能理解他们的想法,毕竟像沈志祥这样在北方土生土长,了解辽东风土人情、地理状况,又懂得带兵打仗的人才,出身南方的海汉军里肯定是极为罕见的。而沈志祥又一直表现出了亲近海汉的态度,对方自然会认为他是可以为己所用的人,多下些本钱去培养他也是情理中的事。

    但梅生川也不敢就此妄下论断,既然沙喜说了过几日便可见到东江镇将领,想必对方也没有必要在这种事情上打马虎眼,只能再等等看情况是否有新的变化。而锦衣卫探子所传回的其他消息,就没有太大的情报价值了,其中不少都是海汉人已经主动向他通报过的内容了。比如东江镇的家属被安置在距离旅顺堡三十里之外的一处地方,目前该地区已经有超过三千民众定居下来。又比如海汉军的主力几乎都集中在金州地峡一线,而后方的旅顺堡仅仅只驻扎了不到千人的陆军和海军。

    海汉人告知梅生川这些军事情报的时候,似乎丝毫不担心他将消息传递出去,引来明军攻打此地。而梅生川认为这大概是因为海汉对己方的防御能力有着非常坚定的自信,毕竟港口就停泊着那么多艘火炮战舰,岸上还有数个炮台,而这旅顺堡的防御也不差,他来时注意到堡垒外围被改造为了一种不规则的城墙轮廓。梅生川不知道这种防御工事叫做棱堡,但他凭直觉也能感觉到这种新式堡垒的防御能力应该会很强——毕竟炮台数量比起旧式的旅顺堡明显增加了好几倍,这要是有人尝试攻打旅顺堡,所付出的伤亡代价肯定会相当可观。

    梅生川遣退手下,关上房门又消化了一下刚才所获知的这些情报信息,感觉自己所能采取的措施真是几近于无,毕竟身边就这么几十号人能用,其中一大半还被安排到了旅顺堡外驻扎,调遣起来极为不便。梅生川决定要找机会去看看东江镇的驻地,说不定那边还有不少心向大明的人,能够为己所用。

    翌日一早,沙喜便安排了梅生川去检阅本地驻军。这个流程本来应该是放在昨天进行,不过梅生川昨天到的时候就天色不早,所以才将检阅安排在了第二天。

    梅生川检阅明军倒是早就习以为常,但有生以来还是第一次检阅外军部队,也不禁有些好奇海汉军能有怎样的表现。而海汉的这套阅兵式基本都是借鉴后世的做法,弄一帮鼓号手吹吹打打,然后由沙喜陪同梅生川一起,徒步检阅陆海两军的队列。

    梅生川对于海汉军的队列和武器倒是没有太特殊的感受,毕竟这些东西明军也都能拿出来,顶多就是武器性能差一截而已,而队列只要稍稍认真训练数日,还怕站得不够整齐吗真正让梅生川感到有所震动的,是这些海汉军人身上所散发出来的气势,那是在沙场上奋勇厮杀若干次之后才能逐渐拥有的杀气,是不断在战斗中取得胜利才会拥有的信心。虽然受阅部队不过就是陆海两军各一个连而已,但这种上过战场的部队在检阅中表现出的无形气场给梅生川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这两个连队早年都参加过我国剿灭南海海盗十八芝的战斗行动,近几年又陆续在福建、台湾、浙江参加过不少行动,算是实打实从战场上锤炼出来的部队。”沙喜很是殷勤地向梅生川介绍受阅部队的情况,也不知道他是有意炫耀,还是借此震慑对方。

    沙喜说这几个地方,除了台湾岛不算是大明的正式领土之外,关于在福建和浙江进行的战事,
1...587588589590591...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