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但帕盟寇王向升龙府提出这个要求之后,却是被毫不留情地拒绝了。原因也很简单,这两国之间本来就有一些未曾了结的恩怨,郑梉并不想让这个不安分的邻居在自家领土上借道做买卖。就算他肯,国内的舆论也不会同意这种形同卖国的决定。
当初安南内战的时候,澜沧国可是没闲着,暗中出钱出兵援助南方,其交换条件就是在南方获得战争胜利之后,在顺化以北三百里的同海县境内获得一个专属港口——这里就是距离澜沧国最近的一处海岸。当然了,这个方案最终因为南方的战败而化作泡影,但战后得知其中内幕的郑梉却将这笔账记了下来,就等着合适的时机来跟澜沧国进行清算。如今澜沧国居然主动提出要求,岂不是正好给了郑梉一个当面打脸的机会。
澜沧国被拒绝以后也没就此放弃,帕盟寇王心知很难让郑梉回心转意,便决定另觅他途,比如说尝试用武力直接在安南国土中间开辟出一条通往海岸的道路。当然这样做的后果肯定是安南无法容忍的,因为这就相当于是将安南国土再次一分为二,人为地制造出南北分裂局面。两国最近这几年间,在位于安南中部地区的边境线上发生了数次摩擦,只是一方始终下不了狠心发动全面战争,另一方不愿把事态扩大化影响到国内的安定形势,因此一直没有爆发大规模的武装冲突。
但这种国境线上的摩擦从去年开始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而且安南人发现对手已经开始频繁地派出人员越过国境进入临海地区活动,这分明是在战前侦查地形的意图了。于是安南朝廷宣布关闭与澜沧国之间的所有关口,停止一切人员活动和贸易往来。这样一来,澜沧国原本还能通过安南商人转运来实现对海汉贸易,也由此全部终止了。
澜沧国的帕盟寇王显然并不指望通过谈判磋商来解决这个困扰两国多年的问题,从去年年底开始,便调动军队在安南同海县附近的国境西侧集结。而不堪其烦的升龙府也打算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件事,同样也开始往当地调集部队。
目前的安南军队在理论上已不需要再雇请海汉民团军直接介入战事,他们自己的实力已足以应付澜沧国这样的外敌,不过出于谨慎考虑,安南军方还是希望能提前订购一批军火,以应付战争中将会出现的消耗折损。由于澜沧国是内陆国,安南的海军也派不上用场,所以这次的订单内容几乎都是以陆军装备为主,特别是战争中消耗量极大的弹药,此次更是占据了将近一半的金额。
“看样子安南人并不会满足于击败对手,他们是真打算要跟澜沧国好好干一场了。”在审阅了郑柞向海汉兵工提交的订单之后,陶东来毫不掩饰地说出了自己的看法:“这次的量比他们内战时向我们下的军火订单还要大了不少啊!”
王汤姆道:“参谋部也分析了双方的实力,认为安南军应该是明显占优的一方,毕竟从武器装备到人员培训,都有我们参与其中,没理由打不过一个还停留在冷兵器时代的小国。不过这场战事很可能不会在短时间内结束,因为澜沧国境内几乎全是连绵不断的山区,而且交通建设状况比较落后,安南军即便能打进澜沧国,军队的辎重补给运输将会面临很大的考验。”
安南现有的武装部队几乎是与海汉民团一脉相承,大量军官都曾在安南北部海岸的涂山训练基地接受过海汉军事顾问的培训,一部分高级军官甚至还有到三亚的海汉军校留学的经历,作战指挥的方式和理念都大量照搬了海汉模式。而其军队的武器装备更是高度依赖海汉,目前列装的火枪火炮基本全是产自海汉,完全可以称之为海汉的忠实
969.第969章 贸易洽谈
不管是出于政治、军事还是经济上的考虑,安南与澜沧即将爆发的战事对海汉来说似乎都是有利无害,站在海汉的立场上,的确应该鼓励自己的盟友去开启这场战争才对。 而最好的表态方式,就莫过于满足安南人的采购需求,向他们出售足量的军火了。至于白克思所提及的交货期,这在其他人看来其实并不是什么大问题,安南人现在需要的是海汉的明确态度,而不是立刻将订单上的内容悉数交付给他们。说得难听一点,就算海汉现在有现成的足量军火可以立刻交货,安南人也未必能拿出足够的钱来付款,多半也得像内战那两年一样搞按揭分期才行。
三月七日,海汉兵工与安南代表郑柞在胜利堡就本年度的军火交易订单签署了书面合同。按照协议内容,海汉在年内将向安南出售五千支火绳枪、一千支燧发枪,一百二十门各种口径的火炮,以及相当于安南军队过去三年消耗量的弹药。此外还有大量的各种武器备件,单兵装备等军需物资。虽然这份军火订单里暂时还没有海军相关的内容,但其金额已经超过了之前两年安南向海汉购买的军火总额。
作为海汉兵工代表出席签字仪式的白克思几乎全程都是面带微笑,因为这笔订单将带给海汉兵工的收益的确会让人心情愉悦。尽管安南方面不会一次性付清货款,而是根据海汉的交货进度来分批支付,但这对卖方来说并不打紧,安南人虽然赊账成了习惯但并不会赖账,迟早还是会凑出钱来付款的。而且如果安南能在与澜沧的国战中取得压倒性的胜利,想必战后也能从澜沧国刮出不少油水来。
郑柞的表情看起来也没有因为花出去了一大笔钱而感到肉疼,反倒是有一种完成任务之后的轻松。不过想想也是,郑柞来的时候大概也没想过能让海汉人答应出售订单上的全部内容,如今没费太大的周折就签下了这份协议,对于安南来说已经算是意外之喜了。至于兵部并没有为此准备好足够的军费开支,郑柞却并不担心,只要战事进行得足够顺利,打完之后让澜沧国割地赔款,自然就能把这个坑填补起来。
双方各自打着小算盘,在协议上签字画押。至于购买这些军火的费用倒是无需现场点算,安南这边会通过海汉银行驻安南办事处直接划账,这也算是海汉金融体系进入安南市场后带来的贸易便利了。类似这种公对公的交易项目,双方已经很少再使用现银结算,基本都是通过三亚与升龙府两地的海汉银行直接划账,便利可靠的程度也远胜以往。
除了军火采购之外,郑柞此行也还有其他感兴趣的生意。比如上次在安不纳岛听施耐德宣传要将当地打造成南海中的休闲旅游天堂,他回去之后就对这事上了心。虽然海汉人提出的构想看起来有点玄乎,而且投资肯定十分巨大,参与进去将会面临不小的经营风险,但郑柞认为参与这个项目将有助于提升安南的国际影响力,毕竟今后这个地方所接待的客户群体是各国政要和达官贵人为主,能进入这个圈子里当半个主人,可以想到的好处还是很多的。
郑柞谈完军火单子之后,便去拜访施耐德,询问安不纳岛相关项目的细节。施耐德得知他的来意之后,便给出了自己的建议:“如果是以安南的名义投资,我建议你们可以自行出资在岛上修建一座高级酒店,如果是以个人名义投资,那你不如直接把钱交给我们来运作,不要直接出面参与具体的经营项目比较好。”
郑柞不解道:“经营酒店我倒是能理解,可为何个人出资就不要出面了”
施耐德解释道:“安不纳岛上的项目,想参与的人实在太多,目前像小王爷这样有意向的,至少就有二三十家了。然而大家都想把钱投入到最赚钱的项目上,但像修筑码头、道路之类没什么直接回报的基建工程,就很少会有人愿意投钱进去。我们打算在安不纳岛的操作模式上稍稍做出一些改变,对个人投资者只吸纳资金,不开放具体的经营项目,把这些资金整合到一起来运作,以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当然了,对于投入的资金,我们也会承诺一定的回报率和回报期,不会让投资者吃亏。至于具体的操作方式,我简单给你解释一下……”
郑柞当然不懂什么叫融资,什么又是债务性融资之类的金融学名词,听施耐德说了半天,他其实也还是没彻底弄明白海汉人到底是怎么个操作手法。但有一点他是听得很清楚,投入的资金就相当于是借给海汉运作项目,不但要还本,而且还会付息,并且还会根据出资比例享受一定年限的红利分配。在这个过程中出资人不参与经营,不过问决策,不承担责任,换句话说就是出完钱之后什么都不用做,只需接下来的数年中等着逐年从海汉这边拿钱就行了,听起来的确是一个相当不错的投资方案。
能稳定获得收益又无需承担额外的风险,这种好事似乎真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馅饼,郑柞兴奋之余,也不忘了追问一句:“那为何海汉过往的招商项目不采用这样的方式”
施耐德叹道:“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这种操作方式所需要的人员、制度、管理模式,都不是一朝一夕可以准备好的。我们海汉一向讲求商业信誉,如果没有把方方面面都处理妥当,是不会向客户推出的。要是万一出了什么纰漏,岂不是砸了自家的招牌”
郑柞赞道:“果然还是贵方考虑得周全,这钱交给贵方操作,本王也能放心一点。”
以施耐德的忽悠功力,要劝服郑柞乖乖掏钱自然不难,而他所说的那些情况,虽然情节上有编造的成分,不过操作方式倒并无虚言。海汉商务部在安不纳岛的开发操作上准备尝试新的融资运作方式,这样做的目的主要还是为了慢慢杜绝过去出资人过多介入到经营当中的状况。
以前海汉的招商项目多分为两种,一是以种植园为
970.第970章 苛刻的交换条件
葡萄牙人通过最近这几年的合作已经把局势看得很清楚,自行开拓殖民地固然好,但其所需投入的资金巨大,建设周期也非常长,中间还充满各种不确定的变数,运作效率反而远远比不上跟着海汉的脚步走来得快。 过去葡萄牙人要前往东北亚地区贸易只能从澳门出发,冒着风险穿过荷兰人和西班牙人控制的海域,到了舟山双屿港还得与当地的海盗商人打交道,着实不是一件轻松的差事。
但海汉人在去年打通两广到浙江的海上航线之后,葡萄牙人只需在海汉控制的地区建设商栈,就可以轻松地享受通商的好处。而且这整条航线上的安全隐患基本都已被海汉人提前清理干净,从澳门前往舟山也不再是商人口中的“冒险之旅”。虽然葡萄牙人在这条航线沿岸没有属于自己的殖民地,但他们不得不承认,海汉人控制区的基建工程搞得非常不错,远远超过了自家所能达到的水平,在海汉人的控制区建立贸易站,远比自行开发殖民地能更好地运转,连当地的治安问题也无需葡萄牙人操心。
此外过去葡萄牙要与大明通商,总会遭遇到种种隔阂,只有为数不多的大明商人愿意向他们出售商品,数量和种类一向都很有限,连挑三拣四的空间都没有。但跟海汉人合作之后,这种略显窘迫的局面也得到了改观,虽然采购过程需要通过海汉人的中介,难免会被刮走一笔费用,但可挑选的商品种类却是比以前大为增加了,而且有海汉在中间担保,无论是货物交割还是货款结算,都比以往要方便可靠多了。
此次托马斯听到风声,从广东到浙江航线上的数处海汉控制下的港口都将会有招商项目,立刻便主动跑来找施耐德联系了。托马斯知道在此之前其实已经有明商入驻这些港口,但像他们这样的西方海商却一直没能拿到海汉的许可,如今等了大半年之后终于等来了好消息,那自然是要抢在前面才对得起他身上这驻三亚总领事的职位。
“施耐德先生,我们希望能获得舟山定海港的入驻权,如果能在当地给葡萄牙商人划出一片专属的码头,那就最好不过了。”托马斯言简意赅地向施耐德提出了己方的要求。相较于已经取得通商机会的福广两地,更北边的江浙地区才是葡萄牙目前亟待拿下的市场,而位于杭州湾外海的舟山定海港,无疑就是这片区域内绝佳的海上贸易场所。
“专属码头像三亚港这样没问题啊!”施耐德笑眯眯地说道:“不过这建设经费得由你们自己掏腰包才行,我们可以代为组织施工。”
托马斯倒也爽快,根本不问价钱,便立刻应承下来:“那就这么说定了。”
施耐德不急不慢地补充道:“另外出入当地的人员、船期、航线,运送的货物种类、数量,都需要向当地港务中心报备。账款结算,也都必须走海汉银行的渠道。”
托马斯心里算计了一下,也点点头全部应承下来。这些条件虽然有点苛刻,会让葡萄牙商人在当地的贸易状况完全处于海汉的监控之下,但相比能从当地获取的贸易收益,这种程度的付出也是值得的。
“不过我们也有一个小小的条件。”托马斯回应道:“我们希望贵方能够控制荷兰人在海汉殖民地的贸易活动,至少要对其可采购的商品种类进行适当的限制。”
施耐德不置可否地笑道:“你们倒是想得挺远啊!”
荷兰人在安不纳岛的贸易磋商中已经基本答应了海汉提出的条件,准备加入未来的南海贸易联盟,这就意味着荷兰人的商船今后也会出现在三亚港、高雄港甚至是处于开发初期的定海港,而葡萄牙人也将继续面临荷兰人面对面的贸易竞争。要想在竞争中占据上风,最有效的办法自然是通过海汉的协助来获取先机。只要海汉人一句话,葡萄牙人就可以凭借贸易政策上的倾斜轻松打败竞争对手了。
托马斯毫不掩饰地说道:“荷兰人与我们争夺的其实是欧洲市场,他们从远东运回去的货物越多,留给我们的利润空间就越少。作为海汉忠实的盟友,我们希望贵方能够在这种时候坚定地站在我们一边。”
施耐德笑道:“这事倒也不是不能商量,不过本着合作的精神,贵方是不是也应该拿出一点交换条件来”
托马斯忽然觉得自己有一种被野兽盯着的感觉,仿佛自己已成了对方眼中的猎物一样。虽然暂时还想不出施耐德所指的交换条件会是什么,但托马斯隐隐觉得自己似乎已经被算计了。
“那么施耐德先生有什么建议”托马斯还是决定直接发问。
“我们的条件很简单,马六甲海峡的通航权。”施耐德的答复同样简单直接。
托马斯干咳了一声道:“其实马六甲海峡的通航权也不完全在我方手中,这一点相信施耐德先生也了解,再说我们两家是盟友,海汉船只要通过马六甲海峡,我方自然不会有什么意见。”
“我觉得你有点误会我的意思了。”施耐德解释道:“我们要的不是海汉船只通过马六甲海峡的许可,而是对海峡通航权的掌控。换句话说,我们希望今后能由海汉来决定哪些船才能通过这个海峡。”
托马斯听了之后忍不住脸上变色道:“恕我直言,贵方提出这个条件有点过火了!我国在马六甲海峡修筑堡垒,驻扎武装船只,维护当地海上航运安全已经有百年历史,从未打算过要将当地的管辖权移交给别家!”
“托马斯先生,你先不要激动,听我把话说清楚。”施耐德不急不慢地解释道:“我们并不是要把贵方逐出马六甲海峡,你们在当地现有的领地依然有效,以前怎么做海上贸易,以后也可以照做不误,对贵方的利益不会有明显的损害。但对于当地海域的掌控权,还是由海汉来做主比较好。”
托马斯心道这都踩脸上了还叫我别激动,你这劝法还不如不劝。葡萄牙人从1511年第二任葡属印度总督阿尔布克尔克率军攻陷马六甲
971.第971章 左右为难的托马斯
施耐德也并不指望能靠着自己的一张嘴皮子就说服葡萄牙人乖乖交出马六甲海峡的掌控权,虽然他的嘴炮功夫确实了得,但葡萄牙人在当地的利益已有百年历史,哪会几句话就能忽悠其放手交权。之所以要对托马斯提出来,主要目的还是为了先给葡萄牙人吹吹风,让他们心理上能有所准备。
海汉在马六甲海峡东端出口的星岛所部署的基地,其功能就是为了掌控马六甲海域的制海权并打通南海通向印度洋的航线,为海汉下一步将触角伸及南亚次大陆乃至中东地区做好准备。这一步棋是海汉长远发展策略中的重中之重,其战略意义丝毫不亚于海汉在大明东南拿下福建海峡控制权。不管现在坐镇马六甲海峡的是葡萄牙人、荷兰人还是其他什么势力,海汉这步棋都是肯定会走下去的,顶多就是出于亲疏关系而在态度上有所差异。葡萄牙人答不答应,都不会影响到海汉已经做出的决定。
当然了,考虑到双方在最近这几年里的合作关系还算默契,这件事才会由施耐德而非军方人物来向葡萄牙代表提出,这样至少在态度上显得不是那么强硬,留给双方一点缓冲的余地。假如托马斯这样硬邦邦地拒绝的对象换做是颜楚杰,那可能颜某人少不得就得丢一些有分量的场面话震慑一下托马斯了。但施耐德就不会把话说得那么决绝,他会比较婉转地表达出海汉执委会在这件事情上所持的态度。
“执委会对于马六甲海峡的归属是非常看重的,不夸张地说,这会影响到我们两国今后在贸易及其他领域合作的前景。如果贵国拒绝我们的提议,那么可能贵国商人在大明沿海的贸易活动也将会受到一定的限制。”
虽然还未正式立国,施耐德还是用上了“两国”来说明双方的关系,不过托马斯不会在意这种细节,葡萄牙人可早就没把海汉当做普通民间武装或者商贸组织来看待了。他更注重的是施耐德所说的“限制”到底会是什么程度,对葡萄牙的贸易活动又将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但施耐德却拿捏得极为到位,话点到这里就不继续往下说了,这让托马斯心中隐隐有些不好的预感,他不得不再次向施耐德强调葡萄牙在东西方贸易体系中的作用:“施耐德先生,如果贵方……贵国真要限制葡萄牙商人的商贸活动,我想这种不明智的举措同样也会伤害到你们自身的利益。没有我们将这些大明出产的货物运往西方销售,难道你们海汉能够将这些货源都自行消化完吗”
“那当然不行。”施耐德坦然承认了托马斯所指出的问题,不过他话锋一转道:“不过托马斯先生大概忘了一件事,现在跟我们合作的西方国家可不止贵国一家了。”
托马斯心中暗自一惊,他的确没想到施耐德竟然会拿这件事来要挟自己。现今除了葡萄牙之外也在跟海汉人进行贸易合作的西方国家,那自然便是荷兰了,而双方关系正常化的契机还是始于仅仅两个多月之前的安不纳岛会谈,以至于托马斯并没有记住荷兰的这种角色转换,潜意识中还将其当做了海汉与自家的共同对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