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高桥南在距离明军临时营地大约半里的一处高坡上,用望远镜确认了有数名骑手离开了大部队,各自分头向西北方向进发。他大致能猜到对方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是打算向登州城报告警讯顺便求援,但明军这些骑手走的明显不是同一条路线,想要将其全部截获可就太难了。

    这山区方圆几十里,要推测大部队的行军路线还稍微容易一点,毕竟其军中还有不少辎重和伤员,对通行条件有一定要求。但这些单独行动的骑兵可以走的路线就太多了,别说高桥南身边也就两百来人,就算再加十倍的人手,也未必能封锁住所有通向登州城的山路。而高桥南手下并无骑兵,想要赶上对方骑马的脚程也不太实际,所以他没有下令去追击明军骑手,而是加紧完成对明军临时阵地附近区域的控制。

    暮色将近,高桥南知道对方在连续作战之后不太可能再选择连夜行军,所以明军多半会在这里宿营一晚,等到天亮之后再出发。而这对他来说,这就意味着有一整晚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文章,慢慢收拾这支明军。

    高桥南估计这里距离登州大约还有七八十里,其中山区路程大约占一半,出了山区之后,特战营想要再用之前的方式来袭击明军就很难了。而山区之外的友军是否能赶在前面堵住明军出山的道路,高桥南也并无半点把握,毕竟距离登州太近,过于招摇的行动很可能会加深与登州官府之间的误解,而这并不是海汉想要的结果。

    明天留给特战营的行动空间,也就剩下不到四十里的山路了。高桥南认为对方指挥官在反思今天的受挫之后,明天大概不会再一路小心翼翼地慢慢推进了。在山林中拖得越久,他们所要遭受的袭击次数也会只多不少,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想要脱身的最好办法应该就是急行出山,尽快离开这个不便防备和展开反击的环境。

    如果对手选择了这样的应对策略,高桥南这支队伍想要将明军全截留下来肯定是办不到的,为今之计,只能尽可能对其造成杀伤,如果能活捉或是毙伤其主将最好。高桥南与手下几名军官简短商议之后,决计不等第二天了,连夜就动手,趁着明军身心俱疲,体能还没恢复的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

    高桥南在距离明军临时营地大约半里的一处高坡上,用望远镜确认了有数名骑手离开了大部队,各自分头向西北方向进发。他大致能猜到对方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是打算向登州城报告警讯顺便求援,但明军这些骑手走的明显不是同一条路线,想要将其全部截获可就太难了。

    这山区方圆几十里,要推测大部队的行军路线还稍微容易一点,毕竟其军中还有不少辎重和伤员,对通行条件有一定要求。但这些单独行动的骑兵可以走的路线就太多了,别说高桥南身边也就两百来人,就算再加十倍的人手,也未必能封锁住所有通向登州城的山路。而高桥南手下并无骑兵,想要赶上对方骑马的脚程也不太实际,所以他没有下令去追击明军骑手,而是加紧完成对明军临时阵地附近区域的控制。

    暮色将近,高桥南知道对方在连续作战之后不太可能再选择连夜行军,所以明军多半会在这里宿营一晚,等到天亮之后再出发。而这对他来说,这就意味着有一整晚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文章,慢慢收拾这支明军。

    高桥南估计这里距离登州大约还有七八十里,其中山区路程大约占一半,出了山区之后,特战营想要再用之前的方式来袭击明军就很难了。而山区之外的友军是否能赶在前面堵住明军出山的道路,高桥南也并无半点把握,毕竟距离登州太近,过于招摇的行动很可能会加深与登州官府之间的误解,而这并不是海汉想要的结果。

    &




第1148章 登州府的反应
    对海汉而言,在芝罘岛建设军事基地和移民转运营地,以及开采福山县境内的铜矿,这些都是由执委会经过长期研究之后作出的决策,为此已经投入了大量的人员和资金,做了长时间的准备。所谓开弓没有回头箭,海汉在胶东半岛的这些举措都是决心满满,不容有失。如果有人想试图跳出来阻止海汉的行动,那不管是土匪武装还是大明官军,对海汉来说性质都一样,就是必须要除掉的绊脚石。

    虽然海汉自登陆以来一直在努力尝试与本地官府搞好关系,试图用好处收买然后逐步架空的方式来控制地方,但现在看来这种做法所起到的效果仍然比较有限,登州城里的文武官员对于海汉的示好并不买账,他们更想得到的是直接的收益,比如一处刚刚被发掘出来的铜矿。

    虽然海汉不想在登州主动发起战争,但如果地方官府表现出了太大的敌意,海汉倒也不会回避用战争手段来解决利益争端。这次明军出兵也说得上是师出有名,但双方要各凭本事过招,缺乏准备的明军显然是吃大亏了。

    这次出征的郭兴宁部一千余人,能好手好脚回到登州城的大概只有一半左右,而且出征时所带的各种武器、物资,在仓惶回撤时也丢了大半,大概算得上是登莱之乱以后,登州本地驻军在执行任务中损失最为惨重的一次。

    而原本应该在福山县策应其行动的奇山千户所,甚至还根本没来得及获知福山铜矿那边的战况,郭兴宁部就已经战败撤走了。不过这倒是给当地驻扎的明军免去了一场祸事,否则以奇山所的位置,只能就近对芝罘岛发动攻势,其结果可能要比郭兴宁部的遭遇更为惨烈,说不得钱天敦等人一个命令下去,海汉军就索性把奇山所城给连根拔了。

    郭兴宁战败逃回登州城,势必会让海汉的军事实力曝光一部分,而登州官府大概也不太可能就此偃旗息鼓,装作什么事都没发生过。接下来最有可能出现的状况,自然是登州驻军再次集结,以更充分的准备和更多的兵力,对福山县境内的海汉机构设施发动打击。

    “如果由我来指挥明军,那我会从整个登州境内调集大嵩卫、靖海卫、威海卫、成山卫的兵马,对福山县实施围攻。”陈一鑫指着地图,向摩根、田叶友、高桥南等人说明自己的想法:“如果他们能调集上万人的军队围攻福山县,那我们还真的只能暂时放弃福山铜矿,把控制区缩回到芝罘岛一线。”

    “这不太可能。”摩根摇头道:“我不相信这几个地方卫所能有充足的兵力来配合登州府的指令。我听说奇山千户所的编制就只有一半左右,其他卫所的状况应该也好不到哪里去。再说现在整个登州都缺粮,他们能在短期内筹备到足够的粮草跟我们打一场持久战吗”

    田叶友道:“小陈的意思,应该是指最坏的打算吧”

    陈一鑫点点头道:“我就是这个意思,明军要想实施这样的作战方案,的确存在摩根大叔刚才所说的问题,最重要的是,他们应该已经来不及赶在入冬之前行动了。”

    虽然今冬的第一场雪只下了一天就停了下来,但从阴沉的天色来看,恐怕这场雪仅仅只是拉开了降温寒潮的帷幕而已。登州驻军想要卷土重来,应该很难赶在下一场雪到来之前出征了。假如还要调集各个卫所的驻军,那时间至少还得向后延个十天半个月。如果明军不想在一年中最寒冷的几个月待在野外作战,那么极有可能会将他们的报复行动推迟到明年开春之后。

    当然了,到了那个时候,双方的实力对比肯定又会有新的变化了。随着芝罘岛军事基地的日渐完善,明年海汉是铁定要增加部署到这里的兵力,以便为进军辽东作准备。到时候明军想要将海汉逐出登州,只会比现在更加困难十倍百倍。

    田叶友问道:“那芝罘岛指挥部现在有什么新的指示”

    陈一鑫应道:“暂时也没什么更好的办法,只能加强对登州方向的监视。好在这里离芝罘岛也不算太远,真有什么状况可以马上向岛上求救,援兵当天就能赶过来。”

    田叶友道:“既然你们都说近期不会再打仗了,那我就安排工地上尽快复工了,趁着大雪还没开始下,还能抢几天工期。”

    需要抢时间的不仅仅是矿区的各种基建工程,还有大量的过冬物资也需要在大雪封路之前运抵矿区。至少有两个连的部队和数百名劳工需要在矿区度过这个冬天,取暖御寒所需的柴火可以就近置办,但煤炭、冬装被服,以及一季所需的粮食,都得尽快从芝罘岛基地运到这边来。

    不过相比登州境内的卫所,福山铜矿的待遇已经算是很不错了。像福山县以西的威海卫、成山卫两地下辖各处卫所,现在就面临着过冬物资输送不便的难题。原因也很简单,当下由海汉所控制的福山县沿海区域,便正好横亘在登州城与这两处据点之间,登州城前往威海卫和成山卫的官道,也得从福山县穿过。

    登州府衙内,知府陈钟盛,山东都司指挥佥事廖杰,以及陈钟盛的妹夫郑凡,这个时候刚刚听完从福山县仓惶逃回来的郭兴宁对战斗过程的描述。现在让他们最感为难的还并不是这一战的损失和夺取铜矿计划的失败,而是要如何保障登州城与威海卫、成山卫之间物资运输通道的安全。

    考虑到目前双方的关系正处于恶化之中,登州官府想将过冬物资安全运往这两地,就很难绕过海汉控制的地盘,安全自然也得不到保障。但如果放任不管,这些地方驻扎的明军就将会度过一个非常艰难的冬天,到时候若是因为寒冷气候导致的非战斗减员太多,这登州上上下下的相关官员都不好向上头交差。

    陈钟盛阴沉着脸道:“海汉人如此骁勇,倒是我们动手之前没有想到的,廖大人,你先前打下包票能轻取对手,如今弄成这样,又该如何是好”

    陈钟盛对于海汉人的恶感并不强,前次福山知县张普成押送万家军匪首万蒙来登州城,他还曾对海汉协助官府剿匪的做法大加赞赏,默许了海汉人在当地落脚修筑定居点的做法。但因为他妹夫郑凡和军方的人一起打下包



第1149章 互相推诿
    “那廖大人的意思,福山铜矿这事就这么不了了之”郑凡一听这表态有些急了,他掏钱赞助军方出兵对付海汉人,可不是为了做慈善,而是想着抢占铜矿来获取回报,如今眼见明军有撒挑子不干的征兆,成本都还没收回来,他自然不愿就此放手。

    “怎么会不了了之”廖杰脸色一沉道:“海汉人违抗官府命令在先,杀伤官军在后,霸占官办矿场,贩运大明子民,这全是杀头重罪,不将其匪首擒获归案施以严惩,岂能平复登州人心只是由此次交手可看出对方战力着实不弱,对我军行动也有所防备,冒然行事未必能战而胜之,总得筹划周全才能再次出兵镇压。”

    郑凡听了廖杰的表态,这才稍稍安心了一些。但知府陈钟盛混迹官场已久,却是能听得出这廖杰的表态中有一多半只是在打官腔。他给海汉人扣了那么多罪名在头上,却没有提到要将其悉数消灭或是逐出登州,只提了一个“擒获匪首”的小目标,而这种目标在陈钟盛看来可没什么说服力,到时候实在搞不定海汉人,就从登州大牢里抓几个替罪羊砍了脑袋,也能糊弄住如郑凡这样的局外人了。

    “廖大人,如果本官没理解错,你的意思是要等到开春之后再采取行动吧”陈钟盛不紧不慢地发问道。

    廖杰点头应道:“如今入冬在即,福山县物资粮草都十分缺乏,难以支持大军作战,若是派出大军征讨海汉,作战期间遇上雪天,那就比较麻烦了。本官以为,等开春之后再动手,风险要比这个时候小得多。”

    “那若是海汉人趁机在地方上作乱,廖大人可有应对之策”陈钟盛听这廖杰话中全是推诿之词,当下也有些生气了。当初廖杰来劝他动手的时候,可是拍着胸脯信誓旦旦说能够很快就摆平对手,不会节外生枝弄出别的麻烦,但如今福山县的局面显然已经控制不住了,而军方却打算先将这个烂摊子丢到一边不管。这后续要是弄出什么祸事,那首先倒霉的可就是他这个地方官,而不是临时调到登州来担当军事指挥的廖杰。

    廖杰正色道:“陈大人,福山县的官府衙门和卫所驻军都还在,如今也没向登州城告急求援,说明当地的状况还没有恶化到不可收拾的地步,你又何必如此着急若是海汉真要在当地作乱,那我们再设法援救不迟。”

    陈钟盛听他绕来绕去,就是拿不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方案,当下也没了继续商谈下去的兴趣,冷哼一声便端茶送客了。郑凡出面将廖杰和郭兴宁送走之后,又连忙折返书房,向陈钟盛讨教方略。

    “这廖杰十句话有八句都靠不住,你怎么会找了他合作”陈钟盛看到自己这个妹夫也是气不打一处来,指着郑凡骂道:“如今将我也牵连进来,你到底知不知道这麻烦有多大”

    郑凡当下不敢反驳,他也知道这件事到了当下这个状况已经是办砸了,廖杰在事前的承诺并没有得到兑现,而他在此之前投入的银两和物资也全都算是丢到了水里。军方现在吃了这个亏之后拿不出有效的应对办法,也是让身为知府的陈钟盛处境非常难堪。

    郑凡小心翼翼地应道:“海汉人虽然态度强硬,但观其以往言行,倒也不是穷凶极恶之徒,或许此事还有回旋余地。”

    陈钟盛不听这安慰还好,一听忍不住就拍了桌子:“郭兴宁的人马在福山县折了一半,这还不够穷凶极恶你知道登州平乱之后这一年里死了多少当兵的还不到这次死在福山县的十分之一!海汉人早就在福山县设好了圈套等着廖杰他们踩进去,你还当他们心存善念”

    郑凡嚅嗫道:“郭大人不是说他也斩杀了不少海汉人吗想来战败也只是因他临阵指挥失误吧”

    “他说什么你就信什么,也活该你被他们蒙蔽啊!”陈钟盛恨铁不成钢地指点郑凡道:“郭兴宁的人马回来的时候丢盔弃甲,好多人都打着空手逃回来的,郭兴宁自己的坐骑、旌旗、随身武器全都丢了,还是在城外等着人给他送出去之后,才重新整队进城的。郭兴宁自己身上都没带伤,你还信他跟海汉人死战了一场,你是不是傻”

    这些信息,自有人报告给了陈钟盛知晓,但郑凡却并不是全部都知道,但他也去了城门迎接执行剿匪任务后“凯旋”归来的明军,所以郭兴宁的状况他倒是看在眼里,现在仔细回想起来,郭兴宁除了样子有点狼狈,精神有点疲惫之外,的确身上是没见着有伤。要真像他自己所说的那样,与海汉人苦战一场之后,才因为兵力不足而回撤,那或许应该会从更多的细节上体现出来才对。而郭兴宁出现在登州城的形象,显然并没有把这些细节处理好。

    郑凡能靠经商发家,头脑自然也不差,一经点醒之后,便很快回想起了诸多先前所没有留意到的细节。当然了,郭兴宁部在福山县究竟遭遇了怎样的状况,这对于郑凡而言并不是什么难以弄清的秘密,他只消回头差人去找郭兴宁手下的士兵花钱打听一下,就能得知事情真相了。不过听了大舅子陈钟盛的这番指点,郑凡其实已经相信了七八成了。

    “那刚才廖大人这意思,是不是要反悔,就此撒手不管了啊”郑凡急忙追问道。虽然这个问题他刚才已经当面问过廖杰一次,但现在他知道军方跟自己和陈钟盛并不完全是一条心,当下也有些担心自己的投资会血本无归。

    “这倒未必……”陈钟盛捻须应道:“若是能抢下那处铜矿,对廖杰他们也是有莫大的好处,虽说这次折了些人手,但也还能捂得住盖子,只要不闹到山东都司就不会有麻烦。还有一点,我看廖杰对海汉人似有旧怨,在这事之前就跟我提过多次,说海汉人在登州落脚是个隐患,要及早将其逐出,只是那时候海汉人刚协助官府抓到了匪首万蒙,使得我一时没有识破其真面目,纵容了他们在芝罘岛落脚生根。”

    郑凡道:“廖杰跟海汉人的旧怨,小弟倒是略知一二。廖杰先前曾与小弟提及过,他有个兄长在浙江当差,也是与海汉人不甚对付,今年在杭州城里一家老小全部无故失踪,廖杰一直怀疑此事与海汉人有关。”

    “原来如此!”陈钟盛点头道:“廖杰早先反对让海汉人进驻登州,这就说得通了。不过既然是有宿怨,那他恐怕更不会善罢甘休。他先前说要等待开春之后再动手,也不是不无道理,只是听他言语间多有不实不尽之处,恐怕他也对驱逐海汉一事没有太



1150.第1150章 各行其是
    郑凡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兄长刚才不是说过,要设法将海汉人逐出登州,这为何又要与其谈判”

    陈钟盛道:“那福山县如今已落入海汉掌控,廖杰那帮人要开了春之后才会行动,间这几个月总得想点办法稳住海汉人才行。要是他们真在登州作乱,你老哥我第一个要倒霉!”

    郑凡一想也是有理,便接着问道:“那若是海汉人提出一些非分的条件,如说福山铜矿的归属,又当如何处理”

    陈钟盛犹豫片刻后才应道:“你可用私人名义与其探讨合作可能,但不可代替官府对其作出任何承诺!”

    郑凡一听明白了,陈钟盛这是想一边稳住海汉人,一边给未来翻脸留下伏笔。让他去以私人名义稳住海汉人,等以后时机成熟,一纸公可堂而皇之地宣布将铜矿收归国有。当然了,这次的公发出去之后根本没奏效,下次这种措施能不能起到应有的作用,最后还是得看明军的表现是不是给力了。

    但这种事情要具体操办起来,也不是陈钟盛说说那么容易。头动动嘴,下头跑断腿,要办好这事可不光是跑断腿了,还得跨海去东江镇跟那边已经不太受大明约束的明军打交道,甚至后续还需与海汉人接触。这些事情牵连太大,郑凡也不可能放心交给手下人去操办,只能自己亲自出马了。

    换个人大概还有撂挑子不干的机会,大不了前面扔进去的钱当打水漂了。但郑凡没有选择的余地,他能在登州混得风生水起,最主要的原因是有大舅子陈钟盛这个知府当靠山。要是登州因为海汉人的到来而再次陷入大乱,让陈钟盛的官位受到影响,那他郑凡今后也别想再轻轻松松地把控各种生意资源。
1...445446447448449...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