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在上官野去到福山县之前,他们对于海汉的了解,几乎都是来自廖杰的兄长廖训从浙江通过书信传递过来的只言片语,虽说廖训也曾在信中提到过“海汉军船坚炮利,不可力敌”,“征战南疆数年,从未有闻败绩”之类的说法,但廖训的消息也同样是来自道听途说,并没有与海汉军在战场上对垒的经验,所以他所提供的这些军事方面的信息也很难有多大的说服力。

    倒是海汉人如何善于敛财,如何挥金如土,这些信息让登州军方这三人十分在意。他们下意识地将海汉视作了可以狠狠宰上一笔的肥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海汉手中还有一支用钱堆砌出来的强军。他们没见识过海汉军的作战,也没有认为廖训当初所提及的那些形容是真实的状况,只认为海汉是以金钱开路,才能在南方沿海诸州府畅通无阻。所以一开始廖杰将上官野遣去奇山千户所坐镇,并没有给他配备多少兵力,结果上官野到了当地之后就傻眼了,海汉在芝罘湾驻扎的武装人员至少有上千人,他带这点人马连芝罘岛都别想上去,根本就无从下手。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郭兴宁面色阴沉地骑在马背上,望着远处土坡上驻足的几名灰衣骑手。这些灰衣人从他所率的明军抵达季家镇开始,就阴魂不散地在部队附近出没,很明显是在监视自己的行程动向。根据己方所掌握的情报,这些人应该就是隶属于驻扎在福山县境内的海汉军了,胆敢在光天化日之下如此猖狂地出现在明军眼前活动,用肆无忌惮来形容也毫不为过。就算是以前在这一区域当土霸王的万家军,见了明军出动一般也都会远远避开,哪敢轻易作出这种有挑衅意味的举动。

    郭兴宁也数次下令让手下骑兵驱赶这些探马,但效果着实不佳,这边骑兵刚刚出列,海汉探马便调头撤离,而双方之间隔着两三里地的距离,也很难追赶到对方。但己方一收兵,海汉探马便又会出现在目力可及之处,实在是让他恶心不已。

    郭兴宁也尝试了在清早出发之前就悄悄分出一部分侦骑,游离于大队人马之外,以求将海汉探马逼出更远的距离。但对手却是时聚时散,经常会在某个节点上突然集结,将自己派出的侦骑倒逼回来。这一路从登州城行军到福山县,双方一直在隔空斗法,但海汉人显然稍占上风,因为明军确实没有办法彻底阻断对方的侦察措施,可以说己方的兵力和行动方向都已经提前曝光了。

    对于这次前往福山县的行动,如果不是廖杰坚持出兵,郭兴宁其实并不想在这个时间点上趟这滩浑水。先前他们三人虽然议定要设法对付在福山县落脚的海汉人,但上官野到了奇山千户所驻扎之后,送回的消息却都表明了这件事情的难度之大,远不似他们想象的那么简单容易。

    在上官野去到福山县之前,他们对于海汉的了解,几乎都是来自廖杰的兄长廖训从浙江通过书信传递过来的只言片语,虽说廖训也曾在信中提到过“海汉军船坚炮利,不可力敌”,“征战南疆数年,从未有闻败绩”之类的说法,但廖训的消息也同样是来自道听途说,并没有与海汉军在战场上对垒的经验,所以他所提供的这些军事方面的信息也很难有多大的说服力。

    倒是海汉人如何善于敛财,如何挥金如土,这些信息让登州军方这三人十分在意。他们下意识地将海汉视作了可以狠狠宰上一笔的肥羊,而有意无意地忽略了海汉手中还有一支用钱堆砌出来的强军。他们没见识过海汉军的作战,也没有认为廖训当初所提及的那些形容是真实的状况,只认为海汉是以金钱开路,才能在南方沿海诸州府畅通无阻。所以一开始廖杰将上官野遣去奇山千户所坐镇,并没有给他配备多少兵力,结果上官野到了当地之后就傻眼了,海汉在芝罘湾驻扎的武装人员至少有上千人,他带这点人马连芝罘岛都别想上去,根本就无从下手。郭兴宁面色阴沉地骑在马背上,望着远处土坡上驻足的几名灰衣骑手。这些灰衣人从他所率的明军抵达季家镇开始,就阴魂不散地在部队附近出没,很明显是在监视自己的行程动向。根据己方所掌握的情报,这些人应该就是隶属于驻扎在福山




第1144章 寸步不让
    先调头解决身后的海汉军,确保自己的后路和补给线无忧,还是继续前进,以夺下矿场为优先目标,这真是一个让郭兴宁感到很头疼的问题。他事前只认为海汉或许会在福山县与明军正面对峙一番,甚至是爆发小规模的冲突,要吃点苦头之后才会让出矿场,但确实没想过对方居然大胆到敢派出人马包抄自己的后路,用上了这种手段,显然是不打算善了了。

    郭兴宁考虑一阵之后,还是不敢兵分两路出击,只让手下一名军官带了四五十骑人马,去后路再探一探海汉人的虚实。如果海汉人只是虚张声势设个路障,那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了。这一队人领命出发之后,郭兴宁便下令继续向南向矿场方向行进。

    不过从这里开始,郭兴宁发现一路上骚扰不断的那些海汉探马突然就没了踪影,似乎消失在了空气中一般。郭兴宁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反倒是更加提起了警惕,对方既然撤回了探马,极有可能是因为这里已经完全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不再需要探马的抵近侦察了。

    又走了几里地之后,郭兴宁和他手下的人马都发现了周围状况有些不对,目力所及的地方连一个活人都看不到了,路边偶尔出现的农舍也都是空空如也。郭兴宁并不认为这种状况只是巧合,虽然还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他下意识地认为是海汉人提前在这一区域搞了坚壁清野的行动,目的是不给明军留下任何获取补给或是打探消息的机会。

    郭兴宁不敢大意,当即下令步兵收拢阵形,骑兵护住两翼,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片刻之后前方有侦骑回报,已经看到了南边的矿场高处所升起的海汉双色旗,想来海汉人的营盘应该就在近前了。

    郭兴宁很快就看到了这处矿场的真面目,与其说是矿场,倒不如说是一处布防严密的武装据点比较恰当。这处据点建在山坡上,依山势建成了逐级升高的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有木制寨墙和壕沟作为掩护,最外围的一道防线外还有成片的铁丝网、鹿砦等防御工事组成的纵深路障,让骑兵绝对没法从正面冲过去。寨墙上建有密密麻麻的垛口和射击孔,郭兴宁听说过海汉兵几乎是全员装备火铳,如果对方躲在掩体后面作战,那想要攻入这据点的确是相当困难,不付出一定的伤亡只怕难以达成目的。

    “果然还是来晚了!”郭兴宁看到眼前的场景又不禁开始头疼,海汉人在这里落脚不过十来天时间,竟然就已经在这里建起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这很显然是从一开始就有防止外人来抢夺的意图。

    看了看坡顶旗杆顶端飘扬的红蓝双色旗,郭兴宁心中暗暗咒骂海汉的胆大妄为,这里明明就是大明地界,一群外来蛮夷竟然敢公然占山为王,与官军进行对抗,简直就是目无王法。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先调头解决身后的海汉军,确保自己的后路和补给线无忧,还是继续前进,以夺下矿场为优先目标,这真是一个让郭兴宁感到很头疼的问题。他事前只认为海汉或许会在福山县与明军正面对峙一番,甚至是爆发小规模的冲突,要吃点苦头之后才会让出矿场,但确实没想过对方居然大胆到敢派出人马包抄自己的后路,用上了这种手段,显然是不打算善了了。

    郭兴宁考虑一阵之后,还是不敢兵分两路出击,只让手下一名军官带了四五十骑人马,去后路再探一探海汉人的虚实。如果海汉人只是虚张声势设个路障,那倒是不用太过担心了。这一队人领命出发之后,郭兴宁便下令继续向南向矿场方向行进。

    不过从这里开始,郭兴宁发现一路上骚扰不断的那些海汉探马突然就没了踪影,似乎消失在了空气中一般。郭兴宁没有因此而感到轻松,反倒是更加提起了警惕,对方既然撤回了探马,极有可能是因为这里已经完全处于他们的控制之下,不再需要探马的抵近侦察了。

    又走了几里地之后,郭兴宁和他手下的人马都发现了周围状况有些不对,目力所及的地方连一个活人都看不到了,路边偶尔出现的农舍也都是空空如也。郭兴宁并不认为这种状况只是巧合,虽然还没有切实的证据,但他下意识地认为是海汉人提前在这一区域搞了坚壁清野的行动,目的是不给明军留下任何获取补给或是打探消息的机会。

    郭兴宁不敢大意,当即下令步兵收拢阵形,骑兵护住两翼,做好随时接战的准备。片刻之后前方有侦骑回报,已经看到了南边的矿场高处所升起的海汉双色旗,想来海汉人的营盘应该就在近前了。

    郭兴宁很快就看到了这处矿场的真面目,与其说是矿场,倒不如说是一处布防严密的武装据点比较恰当。这处据点建在山坡上,依山势建成了逐级升高的三道防线,每道防线都有木制寨墙和壕沟作为掩护,最外围的一道防线外还有成片的铁丝网、鹿砦等防御工事组成的纵深路障,让骑兵绝对没法从正面冲过去。寨墙上建有密密麻麻的垛口和射击孔,郭兴宁听说过海汉兵几乎是全员装备火铳,如果对方躲在掩体后面作战,那想要攻入这据点的确是相当困难,不付出一定的伤亡只怕难以达成目的。

    “果然还是来晚了!”郭兴宁看到眼前的场景又不禁开始头疼,海汉人在这里落脚不过十来天时间,竟然就已经在这里建起了层层叠叠的防御工事,这很显然是从一开始就有防止外人来抢夺的意图。

    看了看坡顶旗杆顶端飘扬的红蓝双色旗,郭兴宁心中暗暗咒骂海汉的胆大妄为,这里明明就是大明地界,一群外来蛮夷竟然敢公然占山为王,与官军进行对抗,简直就是目无王法。先调头解决身后的海汉军,确保自己的后路和补给线无忧,还是继续前进,以夺下矿场为优先目标,这真是一个让郭兴宁感到很头疼的问题。他事前只认为海汉或许会在福山县与明军正面对峙一番,甚至是爆发小规模的冲突,要吃点苦头之后才会让出矿场,但确实没想过对方居然大胆到敢派出人马包抄自己的后路,用上了这种手段,显然是不



第1146章 林间追杀
    “居然下雪了啊!”

    高桥南伸出手去,接住了天空飘落下来的小小雪花。雪花触手即融,还没来得及看清化作了一小滴水,让他的手心微微一凉。高桥南离开故乡已经有近八年时间,在此期间几乎都在南方生活,一次都没再感受过雪天的滋味,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却是让他不禁想起了过去在东瀛的的生活,以及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美丽雪景。

    不过这样的情绪只是在高桥南脑子里闪现了一下,被他迅速抛到了脑后。当下正在执行重要的作战任务,可不是走神思念故乡的时候。他带队潜伏在山林,目的是要监控东边平原的这支明军,如果战局吃紧,他这支部队要担任起从后方吸引敌军火力的作用。当然了,在明军想撤离战场的时候,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尽可能瓦解对手的战斗力,拖住其后撤的速度,以便能让友军从各个方向赶过来完成包抄。

    明军所发动的三次攻势,高桥南全都看在眼,对于这支明军的实力也有了较客观的认识。他认为起自己之前所遇过的对手,这支明军的实力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虽然三次进攻都被海汉击退,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却并没有乱了阵脚。

    高桥南认为明军最为不妥的地方,是事前对自己的对手和战场环境的侦察严重不足,选择的进攻方向从一开始是错的。如果明军能在交战前侦查到矿区据点的状况,他们很可能不会这么冒冒失失地选择进攻这里,完全可以绕过矿区直接去县城,依托县城和山千户所城已有的防御工事来与海汉慢慢周旋。到时候海汉想解决这个麻烦,不免会破坏自己在山东登陆以来好不容易营造出的善人形象。

    看完这三波攻势之后,高桥南已经可以笃定这支明军无法攻入矿区了,如果再以这样的添油战术打下去,折损的士兵只会继续增多,等到伤亡到了一定例,他们肯定会自行崩溃了。如果对方的指挥官还没有傻到无可救药,那只剩两个办法,一是倾巢而出,直接用一波流来冲击海汉阵地,或许还有机会冲入到矿区营地内展开厮杀;另一个方案是放弃继续进攻,果断脱离战斗撤出战场。

    前者九成九是死局,而后者还算有一线生机,前提是其后撤路线不会正好撞自己的部队。如果是将高桥南换到同样的位置,那他认为自己大概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战局严重不利的状况下设法保存实力,对于指挥官来说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高桥南刚刚冒出这个心思,看到这支明军开始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并没有向矿区发动第四次的进攻,而是转换了行进方向,朝着自己所在的这片山区来了。

    “还真打算要跑路了啊!”高桥南喃喃自语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啊!”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居然下雪了啊!”

    高桥南伸出手去,接住了天空飘落下来的小小雪花。雪花触手即融,还没来得及看清化作了一小滴水,让他的手心微微一凉。高桥南离开故乡已经有近八年时间,在此期间几乎都在南方生活,一次都没再感受过雪天的滋味,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却是让他不禁想起了过去在东瀛的的生活,以及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美丽雪景。

    不过这样的情绪只是在高桥南脑子里闪现了一下,被他迅速抛到了脑后。当下正在执行重要的作战任务,可不是走神思念故乡的时候。他带队潜伏在山林,目的是要监控东边平原的这支明军,如果战局吃紧,他这支部队要担任起从后方吸引敌军火力的作用。当然了,在明军想撤离战场的时候,这支部队的任务是尽可能瓦解对手的战斗力,拖住其后撤的速度,以便能让友军从各个方向赶过来完成包抄。

    明军所发动的三次攻势,高桥南全都看在眼,对于这支明军的实力也有了较客观的认识。他认为起自己之前所遇过的对手,这支明军的实力已经算是相当不错了,虽然三次进攻都被海汉击退,出现了不小的伤亡,但却并没有乱了阵脚。

    高桥南认为明军最为不妥的地方,是事前对自己的对手和战场环境的侦察严重不足,选择的进攻方向从一开始是错的。如果明军能在交战前侦查到矿区据点的状况,他们很可能不会这么冒冒失失地选择进攻这里,完全可以绕过矿区直接去县城,依托县城和山千户所城已有的防御工事来与海汉慢慢周旋。到时候海汉想解决这个麻烦,不免会破坏自己在山东登陆以来好不容易营造出的善人形象。

    看完这三波攻势之后,高桥南已经可以笃定这支明军无法攻入矿区了,如果再以这样的添油战术打下去,折损的士兵只会继续增多,等到伤亡到了一定例,他们肯定会自行崩溃了。如果对方的指挥官还没有傻到无可救药,那只剩两个办法,一是倾巢而出,直接用一波流来冲击海汉阵地,或许还有机会冲入到矿区营地内展开厮杀;另一个方案是放弃继续进攻,果断脱离战斗撤出战场。

    前者九成九是死局,而后者还算有一线生机,前提是其后撤路线不会正好撞自己的部队。如果是将高桥南换到同样的位置,那他认为自己大概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后者,毕竟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在战局严重不利的状况下设法保存实力,对于指挥官来说是一种理智的选择。

    高桥南刚刚冒出这个心思,看到这支明军开始有了新的动作。他们并没有向矿区发动第四次的进攻,而是转换了行进方向,朝着自己所在的这片山区来了。

    “还真打算要跑路了啊!”高桥南喃喃自语道:“天堂有路你不走啊!”“居然下雪了啊!”

    高桥南伸出手去,接住了天空飘落下来的小小雪花。雪花触手即融,还没来得及看清化作了一小滴水,让他的手心微微一凉。高桥南离开故乡已经有近八年时间,在此期间几乎都在南方生活,一次都没再感受过雪天的滋味,而这场突如其来的降雪,却是让他不禁想起了过去在东瀛的的生活,以及那些藏在记忆深处的美丽雪景。

    &



第1147章 午夜偷袭
    高桥南在距离明军临时营地大约半里的一处高坡上,用望远镜确认了有数名骑手离开了大部队,各自分头向西北方向进发。他大致能猜到对方指挥官这么做的目的,是打算向登州城报告警讯顺便求援,但明军这些骑手走的明显不是同一条路线,想要将其全部截获可就太难了。

    这山区方圆几十里,要推测大部队的行军路线还稍微容易一点,毕竟其军中还有不少辎重和伤员,对通行条件有一定要求。但这些单独行动的骑兵可以走的路线就太多了,别说高桥南身边也就两百来人,就算再加十倍的人手,也未必能封锁住所有通向登州城的山路。而高桥南手下并无骑兵,想要赶上对方骑马的脚程也不太实际,所以他没有下令去追击明军骑手,而是加紧完成对明军临时阵地附近区域的控制。

    暮色将近,高桥南知道对方在连续作战之后不太可能再选择连夜行军,所以明军多半会在这里宿营一晚,等到天亮之后再出发。而这对他来说,这就意味着有一整晚的时间可以用来做文章,慢慢收拾这支明军。

    高桥南估计这里距离登州大约还有七八十里,其中山区路程大约占一半,出了山区之后,特战营想要再用之前的方式来袭击明军就很难了。而山区之外的友军是否能赶在前面堵住明军出山的道路,高桥南也并无半点把握,毕竟距离登州太近,过于招摇的行动很可能会加深与登州官府之间的误解,而这并不是海汉想要的结果。

    明天留给特战营的行动空间,也就剩下不到四十里的山路了。高桥南认为对方指挥官在反思今天的受挫之后,明天大概不会再一路小心翼翼地慢慢推进了。在山林中拖得越久,他们所要遭受的袭击次数也会只多不少,在当前这种情况下,想要脱身的最好办法应该就是急行出山,尽快离开这个不便防备和展开反击的环境。

    如果对手选择了这样的应对策略,高桥南这支队伍想要将明军全截留下来肯定是办不到的,为今之计,只能尽可能对其造成杀伤,如果能活捉或是毙伤其主将最好。高桥南与手下几名军官简短商议之后,决计不等第二天了,连夜就动手,趁着明军身心俱疲,体能还没恢复的时候,给予其致命一击。
1...444445446447448...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