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至于约定一起出兵,协同作战,沈志祥认为这也只是对方的客气话而已。如果真的一起出兵,军费怎么算粮草物资从何处来如果到时候夺回旅顺,这功劳算谁的地盘又算谁的说起来很容易,但要实施就不得不面对很多现实问题,而沈志祥并不认为对方有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和意愿。这些是大明朝廷都顾不上解决的问题,海汉凭什么要抢着来出这个头,在沈志祥看来,这对于海汉而言并没有什么实际的好处。

    沈志祥没有寄希望于海汉出兵,但他却记挂着刚才在甲板上所看到的舰炮,当下便婉转地问道:“适才登船后看到船上的火炮,似乎威力不小,贵国铸炮之术很是精良啊!不知与佛郎机人是否是师出同门”

    王汤姆笑道:“佛郎机人最近几年卖到大明北方的火炮,一多半就是我们造的。只不过按照他们的要求,炮身上没有镌刻我们的名号而已。”

    前几年登莱总督孙元化在位的时候,便在登州组建新式火器部队,并且设法通过葡萄牙传教士与澳门搭上关系,从葡萄牙人手中购买武器,还聘请了一帮西洋教官向士兵传授炮兵战术。而当时葡萄牙人已经跟海汉达成了合作关系,从海汉这边采购的军火也有一部分流入到大明北方,只是没有炮身铭文,明军并不知道这些炮的真实来历而已。

    海汉当然清楚葡萄牙人的这些做法,但当时自身的海上活动范围有限,也并不具备这种军火销售渠道,所以这种买卖也就只有交给葡萄牙代理商去完成。这些早年出售到大明北方的火炮一部分装备在登莱驻军之中,还有一小部分通过海路流入了东江镇的辖区。不过登莱之乱以后,这些火炮倒是有一多半被叛军带走,送到了后金手中,也由此成了后金在战场上压制大明的杀器之一。

    对于海汉来说,这些流失到后金的火炮并没有什么直接的影响,卖炮的钱也早就收进了口袋,不过对大明来说,这里外里的亏就吃得大了,花费重金购买的武器没用几年就便宜了对手,局部地区敌我实力立刻出现了反转,在辽东战场上节节败退。东江镇的明军想要购入类似的武器装备用于反攻辽东,但却根本没有这种渠道,所以沈志祥看到海汉战舰上的舰炮之后,才会立刻就动了询价的心思。

    沈志祥一听王汤姆这回答,当下立刻便追问道:“王大人,那可否向东江镇发卖几门火炮”

    王汤姆道:“那请问东江镇能拿出足够的现银来结算吗”

    “这个……”沈志祥脸上也不禁显出了尴尬之色,东江镇目前的状况已经非常窘迫,岛上基本完全没有营收,只能靠大明和朝鲜三不五时的救济艰难度日。都督沈世魁手中虽然也还有一些钱财,但那是留待应急的特别资金,要是提前拿出来用到了别处,只怕日后反攻辽东都没有军费了。

    不过机会难得,沈志祥咬了咬牙,还是决定要先询个价,万一这海汉人善心发作,开个不那么吓人的价钱出来,大家还可以慢慢商量商量。

    “王大人,银子不是问题,只是不知道贵国所产火炮作价几何”沈志祥当然不能在这种时候露了怯,还是强行绷起面子问道。

    王汤姆见他问得认真,便忍住笑意答复道:“那小沈将军是想买陆上用的,还是船上用的”

    “陆上用的。”沈志祥心想以东江镇现有的船只,即便装备了海汉这种船用火炮也没什么实际意义,只要看看这炮的个头大小,就知道自家的船身结构吃不住这种火炮发射的后坐力,交战时只怕还没把对手打沉,就先把自己的船给震散架了。

    王汤姆从办公桌下拿出一本大大的簿子,翻开来放到沈志祥面前,向他说明道:“这是本**火出口资料,这一页就是火炮相关,小沈将军可以看看哪种合用。”

    沈志祥凑过去看了几眼,顿时心里就不淡定了。这资料是一本画册,每种火炮都有一副三寸见方的描图,十分清晰地描绘出了火炮正面和侧视图,旁边配以文字说明,火炮射程、炮身尺寸、炮弹重量、炮管口径、相关配件、发射方式、火炮寿命、操炮人




第1121章 老熟人
    沈志祥虽然脑子也算活络,但听到这个建议之后还是连连摇头拒绝道:“这如何使得堂堂大明官军,只可效命于皇上和朝廷,岂能为外邦雇佣!”

    “既然阁下认为雇佣这个说法不太合适,那我们换个说法好了。”王汤姆并没有立刻放弃劝说:“以东江镇明军实施的军事行动,来换取海汉在武器装备方面的物资援助,这样如何”

    沈志祥皱了皱眉头,这种说法听起来是容易接受一些,不过以沈世魁坚持的那套老派理念,也未必能接受海汉的这种安排。

    王汤姆见他脸色阴晴不定,大致也能猜到他心头所想,便继续劝导道:“东江镇正处于存亡之际,留给贵军能做选择的余地其实不多,大明和朝鲜国目前能给东江镇的帮助,想必小沈将军也心头有数。如果东江镇愿意和海汉合作,我想我们能够提供给贵军的条件会较大明和朝鲜国更为实际一些。”

    大明目前正处于内忧外患不断的状态中,无暇顾及皮岛这块海外飞地。而朝鲜国国力贫弱,又处于后金的直接威胁之下,能在明面上给予东江镇的支持的确十分有限。后金的不断打压,再加上岛上这几万形同累赘的平民,使得东江镇能够采取的自救措施越来越少。而海汉能在移民和武器两个领域向东江镇提供援助,正好针对了皮岛明军目前无力自行解决的两个问题,沈志祥自认很难抗拒这样的诱惑。

    但现在东江镇作主的人毕竟不是他沈志祥,海汉给的条件再好,他也没法在当下就代表皮岛拍板答应。沈志祥只能干咳两声道:“王大人的好意,在下自然能感受到,不过此事还需等在下回到皮岛之后,与都督大人和金副统领商议之后,才能给出明确答复。不知这火炮资料,能否给在下一份带回皮岛”

    “这个没问题。”王汤姆点点头道:“如果有必要的话,我们可以派人上岛,为各位大人们作面对面的说明,有关于这些武器的问题,届时都可以当面释疑。如果贵军批量订购我们的武器,我们也会提供相关的炮手培训服务。”

    海汉在对外军售方面的经验可谓十分丰富,针对客户的需求所提供的配套服务已经十分完善,只要逮着机会便会向外推销武器装备,而这些成熟的营销方式对常年居于海岛的沈志祥来说却是十分新鲜,只觉得回去之后无论如何也要让沈世魁看看海汉开出的条件。

    王汤姆也知道对方的权限拍不了板,便没有再在这个话题上再深入讨论下去,当下便让谢立带他去船上关押战俘的船舱,随意提几人出来让沈志祥验明身份。沈志祥跟着谢立下到了船上最底层的舱室,这下面除了临时关押战俘的舱室外,还有装得满满当当的各种物资。沈志祥还是第一次进到这么大的船体内部,一路都在好奇地到处打量,希望能由此加深对这种海汉战船的了解认识。

    当沈志祥看到这些关押在船舱里的俘虏时,其实对他们的身份已经确信了大半,这些人身上所穿都是明军水师的制式服装,海汉即便要找人冒充战俘,仓促间也很难顾及到这样的细节。

    “沈兄……怎地你也被抓住了”

    沈志祥正打量着这些带着脚镣手铐的战俘,冷不防听到其中有人在招呼自己,他还没分辨出是谁,便听身后的谢立道:“潘严你认得小沈将军”

    沈志祥这才注意到潘严的存在,当下也是惊道:“你竟然在此处!”

    谢立一看着两人应该是老相识,当下便让人把潘严从牢房中提出来,除去脚镣手铐,然后带着他们返回上层甲板,到军官用餐的舱室里就座会谈。沈志祥见到潘严,就已经确定海汉在战俘这件事情并没有说谎,当下就没有再刻意隐瞒什么,向谢立讲述了自己与潘严的私人关系。

    这两人早在登莱之乱发生前就认识,潘严所在的登州水师每隔数月就要给东江镇运送补给物资,他也随船队多次去过皮岛,在此期间与沈志祥结识。两人年纪相仿也比较谈得来,当时沈世魁还仅仅只是毛文龙的姻亲身份,并未掌握大权,所以沈志祥也只在军中挂职,与潘严一样是个百总而已,两人也是以平辈论交。

    不过后来沈世魁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在皮岛夺权之后将亲信都提拔起来,沈志祥也因此连升三级当上了兵头,双方现在的身份是有一点差距了。

    孔有德叛逃辽东的时候带走了登州水师,潘严也是其中之一,对沈志祥来说这个朋友算是一直生死未卜,而他本来打算向战俘打听下落的对象就有潘严,倒是没想到直接便在船上见着活的了,这下对海汉的说法再无怀疑。而潘严却是以为沈志祥与自己一样,在与海汉发生武装冲突之后被俘,不过他现在看到沈志祥身上并没有脚镣手铐,海汉军官谢立对其客气有加,由此就知道自己判断有误,沈志祥不是被俘,而是海汉请到这船上的宾客。

    潘沈两人寒暄几句后,沈志祥向潘严问起被俘的原因和经过,潘严便以战败者的身份,原原本本地讲述了当天与海汉舰队作战的过程。虽然他并没有刻意进行夸张,但还是让沈志祥不时发出了啧啧赞叹之声。

    沈志祥就算不是海战行家,但也能从潘严的描述中判断到双方舰队实力差距才会造成了一边倒的战果,心中也是暗自庆幸海汉舰队来到皮岛时没有贸然动手,否则很可能会给自家造成巨大损失。

    因为每到一地,潘严就会被提出来确认地形,所以这几天下来,潘严对于海汉的航行路线也非常清楚,证实了海汉舰队沿辽东半岛北上,一路探访了曾经属于东江镇的各处据点。

    “关于皮岛,也是潘严提到之后,我们才临时决定要过来看看的。”谢立不失时机地说明道:“本来我们打算看看辽东的情况就回山东,不过听说皮岛这边仍有明军驻扎,首长才说要来这边看看,为明军提供一点力所能及的帮助。”

    沈志祥当下便站起身来,对着潘严深深一揖道:“多谢潘兄从中指引,若是皮岛能因此获救,岛上军民定会感怀潘兄恩情。”

    潘严也连忙起身还礼,口中连称不敢。他只知道海汉沿着辽东半岛海岸线一路向皮岛行进,至于到了皮岛之后,海汉人怎么跟岛上的明军接触,具体又谈了些什么内容,为什么沈志祥会出现在这里,他却并不清楚,当下也不敢随口乱说话。

    谢立道:“我们目



第1122章 芝罘湾新貌
    在海汉执委会的时间表上,对东北亚地区所规划的进程倒是与沈志祥的想法差不多,等北上部队在山东站稳脚跟之后,就会筹备跨海进军现今由后金占据的辽东半岛。不过届时收复辽东之后的地盘归属问题,恐怕就不会完全依照东江镇的意愿来进行分配了,毕竟海汉花费了大量资源进军北方,可不是为了给别人做嫁衣。

    即便海汉目前的实力还不足以大举攻入并占领东北内陆地区,但扼守黄海渤海交汇处的辽东半岛南端,却是海汉规划中必须要拿下的战略要地。只要控制了这里,海汉的影响力就可以辐射华北、东北的绝大部分沿海地区,形成从辽东至海南一线的沿大明海岸控制带,在政治、军事、经济方面的战略意义都非常巨大。

    当然这种宏伟的规划,在这个时代还很少有人能站在战略的高度去看清海汉的真实意图,就如同潘严和沈志祥都不太明白,这位于南方几千里外的海汉国为什么要自己出人出钱,跑到遥远的辽东海域来为大明出力打仗。在他们看来,这种行动似乎完全无利可图,反而还要承担极大的风险,但他们接触到的海汉人都极为精明,并不像是会犯下这种低级错误的人。

    两人在航程途中也私下分析了一番,但也不能确定海汉真正的目的为何。但有一点是两人都确信无疑的,那就是海汉做这些事的原因绝对不是站在藩属国的立场上为大明分忧解难。

    从皮岛返回登州的航程非常顺利,一路上天气晴好,舰队只用了大约三十小时就抵达了芝罘湾。能够平安地完成任务回到基地,船上的水兵们都十分兴奋,尽管这次出海任务只持续了一周左右,但因为航行海域都比较陌生,而且大部分航程是在所谓的敌占区之内,水兵们一路上都是出于备战状态,持续数天下来精神和身体都比较疲乏,就等着回到芝罘湾之后得到一个短暂的休整期了。

    不过船上还有人比他们更为激动,已经离开登州一年的多的潘严看到芝罘岛的轮廓出现在海平面上时就差点情绪失控,他在此之前可没想过自己还能活着回到山东,当下差点就泪洒船头了,抓住沈志祥手臂道:“沈兄,前面是芝罘岛!是芝罘岛啊!”

    沈志祥的老家在辽东而不是山东,当然没有重归故里的潘严那么激动,不过看到芝罘岛出现在视野中,这已经证明了海汉之前声称已在山东这边建立据点的说法是属实的。这登州是大明的地界,沈志祥也不用再怀疑海汉人会在海上绕来绕去玩别的花样。

    沈志祥以前因为执行任务曾多次来过登州,对于芝罘湾这地方也并不陌生,这里在明朝之前一直都是胶东半岛上的重要港口,到明朝实施海禁之后才被慢慢荒废掉,官府对于这里的监管力度也相对偏弱,海汉人选择这里作为据点倒是颇有眼光。不过当舰队绕过芝罘岛东角驶入芝罘湾之后,沈志祥看到这里的状况也不免露出了惊讶的神情。

    在此之前王汤姆和谢立都对他透露过海汉正在芝罘湾兴建港口码头和定居点,但沈志祥认为这些临时设施的建设工程规模不会太大,毕竟海汉人的根子在南方而不是山东,他们要在本地兴修大型设施就势必会面临劳动力严重不足的问题,而海汉人才到山东不久,这对他们来说大概会是一个无法解决的难题。所以沈志祥在抵达芝罘湾之前,一直认为这里的据点顶多也就是几座临时栈桥和岸边的大片帐篷罢了。

    然而眼前所见的景象与他的预计完全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状况,在芝罘岛南岸已经建起了长达百丈的码头区,虽然其中的一部分地段并未完工,但整体轮廓已经显现出来。而港内所停泊的船只有近百艘之多,其中也不乏各种型号的海汉战船。港湾内还有不少小船穿梭于芝罘岛与大陆之间,不知是在捕鱼还是在运送人员物资。

    随着舰队驶近码头,沈志祥也终于能看清岸上有大量的劳工正在工头的指挥下搬运条石修筑码头,数量至少在千人级别。而岸上不远处就有不少建筑物,从外形不难分辨出其功用,既有高大密闭的仓库,也有整齐划一的居住区,甚至已经铺设出了一段段平整的道路,已经初具港口小镇雏形。很显然海汉在本地的工程规模和施工进度,都远远超乎了沈志祥之前的想象。

    “这些在岸上施工的劳工,都是我们从福山县招募来的移民。”谢立很适时地出现在了潘沈二人身边,向他们说明本地的现状:“我们这趟去辽东之前,已经有一千多名劳工在岛上为我们效力了,想必现在这个人数又会增加不少。”

    沈志祥指向码头工地道:“怎地还有工头拿皮鞭驱使民众在海水中劳作这就是你们所说的移民待遇”

    “小沈将军不要误会,这些在海水里劳作的人可不是移民,他们是之前被我们抓获的战俘,全是登州境内的土匪。”谢立连忙向他解释,免得产生了误会:“首长们不愿让移民在恶劣条件下劳作,所以才让这些战俘来完成最艰苦的工作,也算是给他们一个赎罪的机会。”

    “原来如此,倒是在下错怪了。”沈志祥听了这个解释,倒也觉得合理。海汉要在芝罘岛实施这么大的工程,劳动力必然不足,将战俘全都派上工地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不过潘严听了这个回答之后却是有些担心自己的同僚了,连忙向谢立问道:“那请问这次被贵军在旅顺口俘获的其他人又当如何处置”

    谢立看了他一眼道:“自然是要先接受劳动改造,视其表现再作定夺。”

    潘严道:“在下有个不情之请,还望贵军能够应允。”

    谢立道:“有什么要求,你先说来听听,但如果是想要我们直接放人,那就不必说了。你的情况已经是特例,我们也不可能全都照此处理。”

    潘严忙道:“在下岂敢提出如此非分要求!这回来途中在下一直在想,我们这些人就算重获自由,也不能再安然返回山东,更不能继续从军,否则必定会被处以叛国罪。若是能得到贵军许可,在下愿劝说被俘同僚,转投海汉阵营效力!”

    &nbs



第1123章 立场决定观点
    即便海汉如今在南方沿海地区权势熏天,也做不到让福广两地的官府完全投靠到门下,而海汉在华北、东北地区毫无根基,王汤姆也很清楚这一点,没有指望能将整个东江镇都收归己用,他更在意的是东江镇这块招牌。大明需要这支海外偏师来拖住蠢蠢欲动的后金,而海汉也可以利用东江镇的权限,以合法的方式在辽东海域展开行动,甚至以东江镇的名义对将来占领的地区进行实际控制。

    就算沈世魁忠于明廷,以东江镇目前的窘迫现状,他也很难拒绝海汉开出来的合作条件,而且下面还有不少沈志祥这样心思活络的年轻人,随着明廷能给予东江镇的支持力度越来越低,这些年轻军官对朝廷的依赖和忠诚度也会逐渐减少。而当他们通过接触不断了解认识海汉的真正实力之后,心态上也必然会出现变化,再加上海汉极为擅长的洗脑手段,要拉拢东江镇的年轻军官大概只是时间问题了。

    钱天敦道:“你带那个沈志祥回来,就是这个目的吧”

1...437438439440441...73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