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沈志祥领了这么一个无聊的差事,自然也没什么精神动力去认真完成,出海之后便回到舱房中躺下了。这趟出来至少要在海上待两天,船上又没什么娱乐活动,就只能喝喝酒睡睡觉来打发时间了。
不过这趟任务倒不像他预计的那么平淡,正当沈志祥睡得昏昏沉沉的时候,被手下从睡梦中给摇醒了:“大人,海上有情况!”
沈志祥猛然一下惊醒过来,连忙起身披衣出船舱来到甲板上,果然看到远方海平面上有片片帆影,而且看其行进的方向是朝着皮岛来的。
“备战!备战!”沈志祥很清楚西北方向已经没有明军的据点,从那边来的海船绝不可能属于自己这方的阵营,而且据自己所知这几天岛上也没有派出别的船只前往这个方向执行任务,来者有九成九的可能是敌方战船。
不过沈志祥所率的三艘巡逻船并没有多少战力可言,船上威力最大的武器就是几门小口径佛朗机炮。这玩意儿的射程和威力都极为有限,超过二十丈的距离基本就是摆设了,交战中只能抵近使用。此外每艘船上还各有几支鸟铳,但在海上这种作战环境,这么稀稀拉拉几支鸟铳除了接舷战的时候能起到一点作用,基本就只能当个吓唬人的装饰了。
沈志祥只能寄希望于对方是后金军的船队,那样即便是双方的船只数目存在差距,自己也还是有一战之力,但如果是投靠后金的前明军水师,那大概就先跑路保命了,不管是孔有德还是尚可喜,打仗的经验都要比他丰富得多,正面对上很难有什么好果子吃。
但随着距离的逐渐接近,沈志祥脸上的惊讶也越发掩饰不住,来者并非明军的制式战船,但也绝对不是后金的海船。从对面驶来这十几艘船,竟是他以前从未见识过的模样,根本就分辨不出这是哪一国的船。更重要的是对方这些船只的个头都大得惊人,目测最小的也有五百料左右,这几乎是明军现有战船的上限了。沈志祥所率的这三艘船,个头加在一起差不多才够这个数。
“调头回皮岛!”沈志祥并非莽夫,在意识到双方船只在吨位方面存在的巨大差距之后,他没有选择冲上去硬怼,而是果断回避,打算先将警讯传回皮岛,让岛上的部队能来得及备战,这才是船队在海上执行巡逻任务的主要目的。
不过沈志祥很快就发现自己这个决定还是做得稍迟了一些,对方从西北方向杀过来的速度快得出乎意料。沈志祥大致估算了一下航速,对方至少要比自己这几艘船快了一半以上。照这样的速度跑下去,只怕还没回到皮岛就要被对方给截下了。
“打出信号,分头撤退!”沈志祥果断使用了应急方案,通知另外两艘船分开跑,以分散对手的注意力,加大己方逃脱追赶的机率。三艘船哪怕有一艘能够逃回皮岛,也就能起到应有的作用了。
沈志祥急得满头大汗的时候,王汤姆却在后面笑得不行:“这些明军……跑得这么快,是把我们当成后金水师了啊!”
明军战船为什么溜得这么快,王汤姆自然能猜到七八分,心道这帮家伙打仗未必见得厉害,这逃命的本事倒是一等一的强,居然还知道灵活应变,分头逃跑,不知是训练有素还是已经逃出经验了。
不过王汤姆当然也没打算真要把这几艘明军战船给截下来,只是这误会大概暂时没办法消除了,只能等到了皮岛再说。为了避免对方的误会进一步加深,王汤姆下令让舰队稍稍减缓速度,免得对方还真以为这是准备要去攻打皮岛,回头发生武装冲突就不好收场了。
沈志祥看到后方的船队被越甩越远,这才稍稍松了一口气。他当然不会认为这是对方存心放过,而是觉得自己的分头撤退策略起了作用。不过他当下也不敢放松,仍然是督促船上的水手全速行进,力争尽早赶回岛上。
“敌从海上来,速请都督大人召集人马,准备应战!”沈志祥上岸之后第一件事,便是掏出兵符,让人赶紧去向沈世魁报警。
沈世魁接到这个消息也是吓了一跳,心说这后金好快的速度,真是一点喘息的时间都不留给自己啊!
东江镇
第1118章 援助与条件
谢立在海军,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谢立在海军中服役期间,曾与福广多地的明军将领打过交道,对于这样的外交接触也并不陌生。登岸与沈志祥会面之后,便从容不迫地报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此和谈的意图。
“海汉你们不是我大明的人”沈志祥听完对方的自我介绍也觉得有点懵,这个国名对他来说十分陌生,他也完全不记得黄海周边有这么一个拥有水师的国度。而对方说话满嘴的北方口音,长相也是汉人模样,除了服饰装扮有些怪异,完全不像是异国来客。
“我们是大明的友邦,只是少于在北方活动,如果大人去过岭南地区,应该就知道我们与当地官府一向合作愉快,也乐于帮助大明解决各种棘手问题,比如赈济难民和抵御外敌。”谢立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们听说皮岛这边最近的状况不太好,所以特地从登州赶过来,希望能为这里的明军和百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沈志祥听得半懂不懂,但听起来似乎是一片好意,也没有要替后金劝降的意思。不过他出于谨慎,还是多问了一句:“那你们和金贼……应该不是一路的”
谢立应道:“大人误会了,我们和大明才是一路的。金贼是大明的敌人,自然也是我们海汉的敌人。”
谢立其实是南方出身,对于后金在关外的祸害并没有切身体会,也谈不上有多大的仇恨。他投入海汉已有数年,效忠的对象也早就转换为海汉执委会,早就没再把自己当做明人,大明在北方的窘境也并非他真正关心的对象。
不过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较高,也知道执委会在东北亚地区有很大的规划,后金是海汉必须要出手进行打击的目标之一,这个理由才是海汉将后金作为对手的主要原因,而大明与后金之间的恩怨仅仅只是一个借口而已。王汤姆在半路决定来皮岛一趟,主要目的也是冲着这岛上的人口来的,如果这边的明军态度够好,那顺手扶持一下也未尝不可,对此谢立也是了然于胸,面对明军时的说辞自然也经过了一番有目的的修饰。
沈志祥听了这番表态之后,紧张的心情才稍稍舒缓下来,既然对方并非后金人马,而是来自南方的友邦,那倒是可以接触一下,看看他们究竟能给皮岛提供什么样的帮助,当下便带了谢立去见沈世魁。
皮岛这地方不比大明国内,孤悬海外,物资和军事都很难得到来自大明国内的援助,所以对于愿意主动提供帮助的外国势力,皮岛一向都乐于接纳。尽管这个“海汉国”的名头以前连听都没听过,但光是看对方停在海上这支船队,能造出这么大的海船,那至少在海运方面颇有实力,如果能通过海上航道给皮岛三不五时地支援一些物资粮草,那倒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了。至于说军事方面的援助,沈志祥暂时还没想那么多。谢立在海军中服役期间,曾与福广多地的明军将领打过交道,对于这样的外交接触也并不陌生。登岸与沈志祥会面之后,便从容不迫地报明了自己的身份和来此和谈的意图。
“海汉你们不是我大明的人”沈志祥听完对方的自我介绍也觉得有点懵,这个国名对他来说十分陌生,他也完全不记得黄海周边有这么一个拥有水师的国度。而对方说话满嘴的北方口音,长相也是汉人模样,除了服饰装扮有些怪异,完全不像是异国来客。
“我们是大明的友邦,只是少于在北方活动,如果大人去过岭南地区,应该就知道我们与当地官府一向合作愉快,也乐于帮助大明解决各种棘手问题,比如赈济难民和抵御外敌。”谢立不慌不忙地解释道:“我们听说皮岛这边最近的状况不太好,所以特地从登州赶过来,希望能为这里的明军和百姓提供一些力所能及的帮助。”
沈志祥听得半懂不懂,但听起来似乎是一片好意,也没有要替后金劝降的意思。不过他出于谨慎,还是多问了一句:“那你们和金贼……应该不是一路的”
谢立应道:“大人误会了,我们和大明才是一路的。金贼是大明的敌人,自然也是我们海汉的敌人。”
谢立其实是南方出身,对于后金在关外的祸害并没有切身体会,也谈不上有多大的仇恨。他投入海汉已有数年,效忠的对象也早就转换为海汉执委会,早就没再把自己当做明人,大明在北方的窘境也并非他真正关心的对象。
不过他所能接触到的信息层面较高,也知道执委会在东北亚地区有很大的规划,后金是海汉必须要出手进行打
第1119章 眼见为实
海汉搞了这么多年的移民引进,自然清楚什么样的方式最有说服力,对这些初次跟海汉打交道的大明官员而言,就算说破嘴皮也不可能完全让他们打消心头的种种疑虑,最有效的办法还是得让他们真切地见识到海汉在移民方面的实际操作状况。
果然沈世魁对于谢立的这个建议很是心动,闻言便追问道:“何时能去”
“随时都可以。”谢立继续提议道:“要不这样,沈大人派人跟随我们的船队一同返回山东,这样就能看到当地最真实的状况了。”
谢立对于海汉在芝罘湾的建设进展信心满满,虽然海汉到达当地的时间还不长,但基建设施要比这皮岛搞得像样多了,并不担心皮岛的人过去参观后会影响到他们对海汉的信心。这件事对皮岛有百利而无一弊,而且不需承担什么风险,谢立认为沈世魁应该不会拒绝这个能够解决皮岛生存危机的方案。
沈世魁当然还是会有一些疑虑,毕竟这群从天而降的不速之客表现得实在太好心了一点,要知道这些事就连大明国内都没有人替他想办法解决,一群以前没听说过名号的外国人却要主动站出来替他化解难题,这简直就不合常理。但他的确无法拒绝对方这个解决方案的诱惑,要是岛上这些民众和驻军的生存问题得不到尽快解决,下一次兵变或许又会很快到来,而皮岛的实力在近一年中缩水得厉害,已经再也经不起折腾了。
沈世魁望向了自己的侄子:“志祥,你带一队人,跟他们去一趟山东吧”
“卑职领命!”沈志祥也没推辞,便出声应了下来。目前岛上带兵的将领已经没几个人,而沈世魁能信任的人就更少了,沈志祥也知道这差事肯定是落在自己身上。不过从对方表现出的态度来看,这趟行程应该没什么风险才是。
谢立又补充道:“此次临时决定来皮岛,匆忙之间也没有准备什么礼物,只能从船队补给中先挤出粮食一千斤,还望沈大人莫要嫌弃。”
“客气了!”沈世魁当然不会把送上门来的粮食拒之门外,以皮岛目前的状况,对粮食供应是万斤不嫌多,百斤不嫌少,只要有粮进来就行。多少不是重点,能保持住粮食进口的渠道,就能安抚住岛上因为饥肠辘辘而不安定的人心。
双方谈完正事,谢立要去去看一看岛上的民众,沈世魁便让沈志祥带着他四处转转。谢立发现这地方的情形与前些日子的福山县城外很有几分相像,都是遍地的简陋窝棚,因为饥饿而两眼无神、黄皮寡瘦的民众,以及空气夹杂着的腐臭气息。
谢立想起一事,对沈志祥问道:“岛上可有足够的医师”
沈志祥不明其意,但还是回应说明道:“岛上有七八名医师,不过都是医术平平……特使是感觉身体不适可要传医师来问诊把脉”
谢立摇头道:“那倒不是,我问此事的原因,是看到这里民众生活条件如此简陋,怕是有发生疫病的危险。如果岛上医师、药材数量不足,那一旦疫情爆发,就很可能控制不住了。”
沈志祥应道:“特使说得是,但这道理我等又何尝不知,只是皮岛交通闭塞,物资和人员都难以进行疏导,只能先维持现状。这岛上都是无路可走的辽东汉人,也不可能将他们赶出皮岛,就算有疫病爆发的可能,也还是得让他们在岛上待着。”
谢立道:“若是一直没有外界助力,皮岛只怕挺不了多久了。届时后金如来招降,岛上的人为了活命,大概也只能降了吧!”
沈志祥摇头道:“都督大人对皇上和朝廷忠心不二,绝对不会选择投降这条路。即便金贼来攻,都督也一定会死战到底。”
“若是小沈将军做主,难道会有不一样的选择”谢立继续试探道。
沈志祥似乎没有觉察到谢立这问题中的套路,很是直白地应道:“我们这些人在海上为大明苦守边陲多年,但朝廷真的在乎我们吗要人没人,要粮没粮,金贼骚扰蓟辽宣大这些地方的时候,朝廷就会下令让我们进攻辽东,拖住金贼兵力。也只有这种时候,朝廷才会记得海外还有我们这支部队。要依我说,这岛上的人还是先求得活命,再考虑别的事情。命都保不住了,就算忠于朝廷又能有什么用”
谢立在来皮岛之前,王汤姆就特地指点了他,让他要注意沈世魁的侄子所表现出的态度——这是王汤姆向芝罘岛指挥部汇报之后得到的新指令。谢立虽然不明其意,但还是特别留了心,一逮着机会便尝试对沈志祥进行试探。
谢立所不知的是,指挥部在查阅过资料库之后发现,历史上沈世魁是被俘后慷慨赴义,为清兵所杀,但他的侄子沈志祥却是选择了投降保命,后来被划入正白旗,清兵入关后他带兵打过李自成,还随孔有德南下征战湖广,也算是为了清廷舍生忘死,打的仗比他在明军效力的时期还多得多。
虽然这段情节还尚未发生,提前给沈志祥栽一个“汉奸”之类的罪名未免有些为时过早,但海汉人认为对方既然有叛国投降外族的趋势,那就得提早防备,以免日后把海汉也给一起卖了。当然了,如果抓得住机会,说不定也能抢在前面,将其收为己用,毕竟从他原本的人生轨迹来看,对于大明的忠心应该是比较有限的,这方面远远比不上他的叔叔沈世魁。
谢立一听沈志祥这个表态,的确是与他过去接触的明军军官有所不同。以前他所接触过的那些人哪怕是与海汉打成一片,嘴巴上也绝对还是会挂着忠君爱国那套政治正确的言论,表面功夫都会做得很到位。但沈志祥这口气里明显有对朝廷的不满情绪,对于东江镇的现状和未来也充满了悲观情绪,明显是有一些小心思了。
谢立当下也没有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谈下去,一是避免沈志祥产生警觉,二是这皮岛毕竟是别家地盘,就怕隔墙有耳让人听了去。这沈志祥倒是无所谓,但如果让他叔叔知道,未免就会影响到对海汉的观感。
皮岛上的状况远比海汉预计的更加糟糕,大量的难民只能挤在窝棚里忍饥挨饿,卫生状况极其恶劣,能坚持这么长时间没有发生瘟疫,也不知道是沈世魁和他的前任们管理得力,还是真的全凭运气。谢立虽然过去几年跑过不少地方,也见识过很多难民营,但他也认为皮岛的状况已经处于非常危险的边缘,随时都可能发生崩坏性的事件。
第1120章 现实的差距
“等交付给贵方的粮食转运完,我们就立刻出发返回登州。”王汤姆邀请沈志祥入座,然后让卫兵上茶。
沈志祥谢过王汤姆,假装不经意地问道:“不知道贵国船队从这里到登州需要航行几日”
他问这问题一方面是想了解海汉舰船的实际航速,另一方面也是看看对方是否真从登州过来,这航程是做不了假的,如果对方没有规划过这条航线,那大概就答不上来了。
王汤姆应道:“以大明的里程计算,从皮岛到登州芝罘湾大概相距七百里,顺利的话,一天半就能到。”
皮岛到登州直线距离大约二百海里,如果是开足马力的旗舰,其实用不了一天就能到达,不过考虑到舰队中还有不少是纯风帆动力的船只,肯定没法跟上全速前进的旗舰,舰队整体航速会慢一些,所以王汤姆预计的时间也相对比较宽松。不过以大明水师的水准来衡量,一天半能从皮岛赶到芝罘湾,也已经算是一等一的快船了。
沈志祥又问起了另一个他十分在意的问题:“王大人,听说贵军近日与叛逃辽东的登州水师有过交手”
王汤姆点头应道:“不但交了手,还抓了四十多个俘虏,小沈将军要是有兴趣,待会儿我让谢立带你去见一见。”
沈志祥道:“那就有劳了!在下在登州水师中有几个故交好友,在登莱之乱中失踪,一直想找机会打听他们的下落,就是苦于无法联系到登州水师旧部。”
王汤姆这几年走南闯北,也积累了不少与这个时代的大明官员打交道的经验,自然能听出沈志祥的弦外之音——你们别想随便找几个人冒充登州水师的战俘,老子在水师旧部里有认识的人,到时候一问便知真假。
王汤姆当下也不说破,不急不慢地说道:“我们前几天还去了金州湾,发现登州水师的旧部都集中在那里,说不定小沈将军的朋友也在那边。等我们在山东这边安置好之后,再慢慢腾出手脚收拾金州这边,届时希望东江镇的官军也能一同出兵,收复辽东。”
沈志祥嘴上客气几句,心里却不太相信王汤姆的说辞。登州水师叛逃到辽东之后,与东江镇的水师也碰过几次,从战绩看是东江镇稍稍吃亏一些,说起来还是登州水师更强一筹。沈志祥认为这海汉舰队看起来虽然有点实力,但打仗这种事不是仅仅取决于武器装备,更重要的还是在于参与和指挥作战的人所拥有的战斗意志和军事素养。那登州水师乃是大明北方的海上精锐,实力可不是吃素的,打起来必有损失,海汉一个从南方来的外邦异国,有什么理由要为大明卖命,主动去到辽东跟后金作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