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7崛起南海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零点浪漫
不过此时前线指挥部对于目前的推进速度却并不是很满意,半天的时间仅仅推进几里地,照这么打下去,清理整个宫古岛只怕要半个月才行。虽然这次军方准备的弹药物资都很充足,但计划的行动时间可没打算要拖这么久。当初打澎湖也不过两三天的时间而已,军委和参谋部满打满算,顶多能给宫古岛留下一周的作战时间,如果动作太慢,最终就算能够圆满拿下这里的十八芝余党,战功也会因此而打个折扣。
王汤姆与海军方面合计之后,决定还是要派出部分海军士兵参与陆战,以求能够尽快地清理岛上这些分散部署的堡垒据点。至于负责攻坚的炮兵部队则是需要进行更细的拆分,以便攻打堡垒的部队能够多点开花。此外王汤姆决定提前把秘密武器派上用场,那就是使用抛射原理发射炸药包的飞雷炮。
这种飞雷炮是在穿越前那个时空中解放战争年代发明的土迫击炮,利用汽油桶作为抛射器,将捆扎成圆盘型的炸药包放进去,用火药抛射到一两百米之外的地方引爆,当时还有一个很著名的称呼叫做“没良心炮”。这种炮其实与这个时代已经出现的臼炮十分类似,只是臼炮的炮弹不会爆炸而已。
海汉陆军之所以开始打造这种武器,一方面是因为锻造技术的进步已经可以开始批量生产各种型号的铁桶,火药的产量也已经能够满足军队作战所需,另一方面陆军在实战中也发现了使用传统火炮在运输、部署、使用上的各种不便,急需一种不用专业炮兵操作,普通战士通过短时间培训就能立刻使用的简易火炮。
虽然这种炮射程有限,精准度也无法跟正规的火炮相比,但胜在部署方便、操作简单,而且其威力也着实不小。类似宫古岛上这种堡垒据点遍地的状况,倒是很适合使用飞雷炮来实施攻坚战。这次随军运到宫古岛的装备中有二十门新近打造的飞雷炮,王汤姆果断下令将这些炮立刻配发到各个连队,并尽快在战斗中投入使用。
当天下午,两门飞雷炮便装在平板车上送到了于铁柱所在的连队。这种炮的炮身比起传统的铁炮要轻了足足十倍,而炮弹是圆盘状的火药和炸药包,装载和运输都较传统铁炮更为便利快捷。
于铁柱在三亚的时候也已经接受过相关的使用培训,对于飞雷炮的使用方法并不陌生,当下便命人在下一个目标百米开外的地方挖掘坑位,架设飞雷炮。这种武器只需根据目标距离,将铁桶底部埋入坑中调校好发射角度即可。
于铁柱亲自校验了两门飞雷炮的安放位置和角度,然后才命人装填火药包。火药包与炸药包之间隔有一层木板,这样发射的时候就能以巨大的推力将木板上方的炸药包抛射出去,而引爆的时间则会根据大致飞行距离来调整引信长度,以便让炸药包在接近地面时引爆。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截止中午时分,海汉民团已经摧毁了前进道路上五处堡垒,击毙匪徒七十一人,俘获二百余人,缴获各种武器若干。虽然战果不错,但从早上到中午,海汉陆军仅仅只是从登陆点的营地向内陆推进了七八里地而已,速度并不理想。
正如十八芝所设计
第912章 败军之将
“无条件投降海汉人果真这样说你见到的可是他们的带兵大将”
虽然多少料到了海汉人的态度会比较强硬,但真从甘辉这里听到海汉人给出的答复时,郑芝龙仍然免不了有点失落。他原本希望自己组织的抵抗能够让海汉人对自己有那么一丝的刮目相看,在最终关头能够以此来跟对方谈谈投降条件,但这帮海汉人好像真的是软硬不吃,根本就没有丝毫要做出让步或者妥协的意思。
甘辉应道:“这次率军来宫古岛的海汉将领是其水师元帅王汤姆,此人亲口所说,若是此时降了,便可保全性命,但若是不降,海汉军便会一战到底,将我十八芝尽数灭掉!”
十八芝跟海汉明争暗斗好几年下来,对于海汉民团的情况也并非一无所知,最起码海汉军中大将的名字和基本的个人信息还是知道的。海汉去年打澎湖的时候,王汤姆就在军中指挥,所以十八芝对于这员大将也并不陌生,知道这位王元帅是海汉军中的水师大统领。两次攻打十八芝都是由他指挥海汉的水面武装力量,倒也足见海汉军方高层对于十八芝的重视。
既然现在是对方高官亲自放话,那大概这事情就没什么回转的余地了。至于海汉人说话是否能够算数,郑芝龙倒是不虞这一点,海汉通过经营商贸所获得的信誉十分出名,在东南沿海一向有口皆碑,加上海汉在眼下的战局中已经完全占据主动,他们也没有必要在这种细节上欺骗十八芝选择投降。如果海汉真要赶尽杀绝,顶多也就是多耗两三天的时间而已,根本无需对十八芝劝降了。
郑芝龙深吸了一口气,望向座下众人问道:“各位兄弟,当年我们结义之时,曾约定过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福,大家已经一起享过了,如今这大难便在眼前,各位兄弟觉得该如何渡过是降了海汉保命,还是与其死战到底”
甘辉本就是郑芝龙的亲信,听他这么一问,就知道他已经有所动摇了。若是郑芝龙真打算死战不降,根本就不会在这个时候征求众人的意见了,既然问出来,其态度就已经昭然若揭了。
甘辉心中暗暗感叹一声,嘴上却接话应道:“十八芝一向以大当家马首是瞻,大当家如何说,兄弟们便如何做。若是大当家怜惜兄弟们的性命,要降了海汉,我等自然也会遵从。”
郑芝龙叹气道:“甘辉你果然知我心意,如今海汉军势不可挡,我等已无力翻盘,若是继续再战,想来大伙儿都难逃一死,我一人生死事小,拖累了兄弟们为我陪葬,那却是天大的罪过了!只是若是降了海汉,兄弟们难免会受些屈辱,这也非我所愿,左右为难之下,才想让众位兄弟一同决断,该如何处理当下局面才是。”
刚才还没听懂郑芝龙话中意思的人,就算迟钝现在也已经明白过来了,郑芝龙这是打算要投降,但面子上又抹不过去,所以需要大伙儿一起来表明态度,他再顺水推舟宣布这个决定。
这些人虽然都是早就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亡命徒,但也并不表示他们就不想继续活着,否则去年就不会放弃澎湖跟着郑芝龙逃来宫古岛了。如果有求生的机会摆着眼前,谁又肯轻易放弃呢既然郑芝龙都无心再战了,那他们再坚持要打下去也没有意义了。当下众人便纷纷表态,应该先保存实力,日后再图东山再起——至于还有没有机会起,现在也没人能考虑那么远的事情了。
“既然众位兄弟都认为保存实力比较重要,那我这当家的也只能暂且偷生,与海汉人办理完手续再说。”郑芝龙站起身来,朝在座诸人拱手道:“明日日出之时,我便亲自去与海汉人交涉,务求保下岛上兄弟们的性命。若是有所不测,我儿福松还望各位多多照顾。”
众人也连忙起身应答,虽说这最后时刻投降未免有点认怂的感觉,但郑芝龙愿意冒着生命危险,亲自出面去与海汉人交涉,这份勇气还是令人敬佩不已。至于他儿子郑福松今后的生活,众人虽然口头上答应得好,心头却是同样的念头,眼下这时候谁都顾不了谁了,马上都要成为阶下囚的人,哪里还有能力去照顾别人。再说那海汉人一向精明,岂会轻易放过了郑芝龙的家人
郑芝龙或许也能猜到自己手下这些人的念头,当晚便将儿子郑福松叫到书房,向他交代一些事情。郑芝龙自知明日去见海汉人凶多吉少,即便不会被海汉人杀掉,日后恐怕也很难有重获自由的机会了。而儿子郑福松年幼,只要海汉人不赶尽杀绝,或许日后还有别的出路转机也说不定。本来有些该过几年再告知他的事情,如今也只有先提前说了。
“福松,为父明日去见海汉人,临走之前,有些事需让你知晓。”郑芝龙道:“我手下这这些人之中,唯有甘辉、施大瑄可以信任,日后你若是要求助于人,此二人当可帮你。”
郑福松道:“父亲去见海汉人,难道就回不来了”
郑芝龙叹道:“败军之将,只能任人宰割,为父要保下这岛上数千人的性命,只能拿自己去换了。那海汉人视我十八芝如世仇一般,如今落在他们手中,说不得就难逃一死。你也莫要为此伤心,为父这一生虽然短暂,但也风光一时,并无遗憾。但日后你若有机会重获自由,莫要再走为父这条路了。也别找海汉人复仇,回东瀛去,和你母亲、弟弟一起好好活下去。”
郑福松咬着嘴唇没有应声,两行眼泪却已经流过脸庞。他虽然不明白大人世界里发生的事情,但也知道父亲的处境已凶多吉少,或许明日一别便成父子诀别了。
郑芝龙的情绪倒是很平静,继续说道:“为父接下来所说的事情,你好好记在心头,莫要忘了,也莫要说与第三人知道,你可记住了”
郑福松抹了一把眼泪,使劲点了点头。
郑芝龙道:“为父十三年前离开家乡闯荡江湖,到后来建立十八芝一统福建海疆,期间也敛财不少。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为父在福建很多地方都购置了房屋田产,还有好几处秘密藏宝之地,今后便由你继承了。这些财产虽不多,但足以让你富足一生,若是日后有机会,你便以此维生吧。”
郑芝龙在最为风光的时候,也没有忘了给自己留下后路,在福建多地以化名购置不动产,并且设法藏匿了不少金银。负责打理这些地
913.第913章 绊脚石
王汤姆的话让本来明白了那么一点点的郑芝龙又陷入了糊涂状态,他实在不懂这些据说原本生活在万里之外,从来没跟自己打过交道的海外来客,为何会在其还没来到大明的时候,就将自己列为了对手。
如果从时间上来推算,郑芝龙在1625年年底,即明天启五年才自立门户,开始组建十八芝,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趁着闽南大旱,率部众劫掠福建海岸,从泉州运走了数以万计的灾民到台湾岛西海岸拓垦。而海汉人抵达琼州岛是天启七年的事,那年泉州巡海道蔡善继曾对郑芝龙进行招抚,在泉州会面商谈之后,郑芝龙的两个弟弟郑芝虎、郑芝豹认为朝廷没有足够的诚意,于是几兄弟放弃了这次招安,回到台湾魍港继续当海盗。同年十八芝还跟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干了一仗,也是占得了上风。而那个时候郑芝龙连听都没听说过海汉人的名头,更不用说与其结怨了,这份仇恨来得确实有点不明不白。
看到郑芝龙一脸问号的表情,王汤姆自然能想到他为什么会感到困惑,这其中的种种原由,就算王汤姆愿意向他解释,郑芝龙大概也没法相信。毕竟海汉对他的忌惮,大多数都是来自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郑芝龙既没有杀掉许心素,也没能洗白上岸成为明军将领,更没有投降满清当了卖国贼,海汉要求他为这些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在他看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王汤姆道:“这其中的原因,你现在也不用再细问了,总之我们有备而来,十八芝不灭,战事就不会完结,今时今日的结局,在几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这样囫囵的回答自然无法让郑芝龙释怀,他奋斗多年才有了十八芝这样的家底,而且原本还指望能在打掉许心素这个心腹大患之后洗白上岸,入朝做官。但海汉人的出现不但阻挡了他所规划的发展路线,而且还扶持对手许心素上位,一点一点地磨掉了十八芝的优势。俗话说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海汉不但挡了财路,连官路也一并给拦下了,如此深仇大恨,王汤姆居然轻描淡写地就带过了,郑芝龙就算已经认栽,也忍不下这口气。
郑芝龙追问道:“王将军,贵方要与十八芝争夺福建海峡之控制权,要跟福建官府合作换取商贸机会,这些目的在下都可以理解,但在崇祯四年之前,十八芝与贵方并无任何冲突,为何贵方却连一次谈判的机会都没给过十八芝,一定要将我们除之而后快”
郑芝龙所说的“崇祯四年”,是指这年当中双方第一次爆发了直接冲突,即1631年五月海汉使团在漳州城遭遇十八芝组织的刺杀行动,随后使团船队便协同福建官军,攻破了十八芝在福建海岸线上的重要据点南日岛,双方到这个时候才开始真正意义上的正面交锋。而在此之前,海汉一直没有亲自下场,都只是通过福建明军这个代理人在与十八芝交手。郑芝龙认为王汤姆所说的那些模糊的借口,统统都是托辞而已。他可以面对因为实力不济而导致的失败,但却很难接受对手如此敷衍自己。
王汤姆道:“我们想要的不只是福建海峡的控制权和商贸机会而已,十八芝的存在,对我们来说就是一种必须要消除的威胁。”
“但我们已经让出了地盘!”郑芝龙很是悲愤地反驳道。
“你们让出的只是福建海峡而已。”王汤姆的语气也变得严肃起来:“但我们现在需要台湾至琉球的航道,对我们来说,十八芝依然是必须除掉的绊脚石。至于一定要用武力手段解决你们的原因,我刚才已经说过了,这是从最开始就定下来的事情,不管你们怎么做,都不会改变我们的打算。”
说来说去,郑芝龙还是没有听到王汤姆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本书首发创世,为防盗以下内容稍后重新编辑
王汤姆的话让本来明白了那么一点点的郑芝龙又陷入了糊涂状态,他实在不懂这些据说原本生活在万里之外,从来没跟自己打过交道的海外来客,为何会在其还没来到大明的时候,就将自己列为了对手。
如果从时间上来推算,郑芝龙在1625年年底,即明天启五年才自立门户,开始组建十八芝,并在接下来的两年中趁着闽南大旱,率部众劫掠福建海岸,从泉州运走了数以万计的灾民到台湾岛西海岸拓垦。而海汉人抵达琼州岛是天启七年的事,那年泉州巡海道蔡善继曾对郑芝龙进行招抚,在泉州会面商谈之后,郑芝龙的两个弟弟郑芝虎、郑芝豹认为朝廷没有足够的诚意,于是几兄弟放弃了这次招安,回到台湾魍港继续当海盗。同年十八芝还跟台湾岛上的荷兰人干了一仗,也是占得了上风。而那个时候郑芝龙连听都没听说过海汉人的名头,更不用说与其结怨了,这份仇恨来得确实有点不明不白。
看到郑芝龙一脸问号的表情,王汤姆自然能想到他为什么会感到困惑,这其中的种种原由,就算王汤姆愿意向他解释,郑芝龙大概也没法相信。毕竟海汉对他的忌惮,大多数都是来自根本没有发生过的事情,郑芝龙既没有杀掉许心素,也没能洗白上岸成为明军将领,更没有投降满清当了卖国贼,海汉要求他为这些根本没有做过的事情负责,在他看来岂不是天大的笑话
王汤姆道:“这其中的原因,你现在也不用再细问了,总之我们有备而来,十八芝不灭,战事就不会完结,今时今日的结局,在几年前就已经注定了。”
这样囫囵的回答自然无法让郑芝龙释怀,他奋斗多年才有了十八芝这样的家底,而且原本还指望能在打掉许心素这个心腹大患之后洗白上岸,入朝做官。但海汉人的出现不但阻挡了他所规划的发展路线,而且还扶持对手许心素上位,一点一点地磨掉了十八芝的优势。俗话说挡人财路如同杀人父母,这海汉不但挡了财路,连官路也一并给拦下了,如此深仇大恨,王汤姆居然轻描淡写地就带过了,郑芝龙就算已经认栽,也忍不下这口气。
郑芝龙追问道:“王将军,贵方要与十八芝争夺福建海峡之控制权,要跟福建官府合作换取商
914.第914章 战后清点
十八芝被赶到宫古岛已经有一年多时间,在这里自然无法再像以前在福建海峡那样便捷地获得各种补给,岛上的猪牛羊养得不多,平时就连郑芝龙自己都舍不得杀来吃,留着以备不时只需。 不过此时十八芝已经定下了第二天便向海汉人投降,这些补给留着也只是白白留给海汉人,倒不如自己临走之前先吃个痛快。等明天成了海汉人的战俘,就不知道何时才能吃得到荤腥了。
让海盗们有点遗憾的是当时从澎湖和台湾撤出时太过仓促,没能运走多少酒水,带到这边的美酒也早就消耗完了,现在这散伙饭只有拿略带酸涩的米酒和水果酒充数,未免不够尽兴。
席间有人悄悄来到郑芝龙身边向他报告,有小头目自行带了一帮人离开了营地,不知所踪。郑芝龙得知之后并没有太大的反应,只是淡然说了一句随他们去吧,并没有任何要追究的意思。
郑芝龙拍板做主向海汉人投降,这个决定在十八芝内部也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接受服从,仍有不少人希望能跟海汉硬刚到底,只是在多数人都选择了投降保命的这种形势下,极少数主战派即便跳出来也于事无补了。而选择在投降前夕出走,也是他们在最后一刻表明自己态度的唯一手段,即便以郑芝龙为首的十八芝降了,他们仍然不会就此服输。
但郑芝龙却知道这种挣扎很徒劳,他上午去海汉营中谈判与王汤姆谈判,也是第一次在近距离上见识了海汉民团军的真容。过去郑芝龙认为十八芝屡次败在兵力不如己方的海汉民团手上,最主要的原因是双方的武器装备性能差距太大,但他在参观过海汉军营和海汉军的日常出操训练之后,却发现自己过去真是错得厉害,这海汉民团军容军纪远非他过去所遇过的武装所能相比,不管是大明还是西方番鬼,其武装部队的状况都远不及这自称民团的海汉武装。相比之下,海汉这民团倒更像是职业军队,而那大明的官军反而像是业余性质的民间武装。
郑芝龙自己带兵多年,自然知道要训练出这种高水平的军容军纪有多大的难度,而拥有这些素质的军队在战场上会有怎样的表现,他已经不止一次切身体会过了。而且海汉人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在营地门口一溜烟排开了数十门大大小小的火炮,光是这个阵势就已经让郑芝龙在谈判之前心凉了半截。这样一支训练有素,作战经验丰富的职业军队,加上火力强大的武器装备,的确不是今时今日的十八芝能够抗衡的对象了。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