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李战说,“马上开打了,我就想吃口想吃的,没关系的,就吃一碗,莫班长没问题吧?”

    “你是大队长你说了算。”莫方言笑着说,他是四级军士长,在炊事班干了十三年,是名副其实的老班长了,主要是厨艺非常的厉害。

    上级首长每次下来视察工作都会叫他去掌勺。

    “记得放盐啊莫班长。”李战冲莫方言的背影笑着叮嘱了一句。

    莫方言摆摆手说,“那肯定不能放糖的,放心吧大队长。”

    李战对张源和聂剑锋说,“其实我更喜欢放糖,我们粤省人和广东人一样喜欢吃甜食。记得第一次去北京的时候吃了豆腐脑,居然是放盐的,老天,豆腐脑放盐这太匪夷所思了。”

    “少见多怪。别扯了,下一步怎么做,按计划?”聂剑锋放下送话器,最后一架su-27战机安全降落了,他一颗心才能放下来。

    一个建制大队的战机向野外地域进行疏散在公路上进行夜间盲降,也就李战没当回事,在聂剑锋等人眼里这可是呼吸都要小心翼翼的高危难行动,因为害怕呼出去的气会对战机的降落产生影响。

    第一个降落的将要承担最大的风险,所有人都在替李战提心吊胆,在大家看来,大队长顺利安全降落后应该是完成了一项重大人去那样如释重负。可是他们却是发现大队长像是从卧室走到阳台那样闲庭散步的模样,到了临时塔台之后除了了解沙尘暴的情况,就只是想要吃一碗面条,而已。

    这份淡定从容影响了整个部队,大家意识到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

    要知道,李战要模拟所有机场被摧毁部队只能疏散到野外去这件事情是许多人都反对的,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没有必要自己给自己找麻烦。明明可以轻松地来为什么要自己给自己加码呢?集体荣誉比什么都重要,你自己给自己加码自己给自己提升了难度如果打输了怎么办?可以加码,但不应该挑这个时候。

    薛向东支持,李战的计划得以实施,于是全旅官兵都陷入了极度紧张的状况之下。在没有了所有机场基地之后,蓝军的大部分优势都失去了。鹰隼大队凭借着的是优异的地理位置让所有来犯的红军先累个半死,然后才慢慢的用航炮和导弹处理红军,争取尽早让红军回家以达到节省军费的目的。

    而此次蓝军这边是等于自斩手脚了,甚至还更加的过分——直接把金贵的战机扔到了荒漠上面去。

    地勤方面意见大是肯定的了,场站改基地后,保障设施也进行了全面的升级,每一个停机坪都有齐全的保障设别和终端,机务到位后直接就可以操作,而且更加的简便。以往需要场站送货过来再进行保障的模式在北库基地早都看不见了。

    突然的被扔到野外荒漠里,保障难度陡然增加了许多倍。

    可是李战说了一个成语就把他们的怨言地打散了——居安思危!

    空话大话谁都会说,大家也就听一听,至于会不会往心里去就两说了。可是李战的“空话大话”不是空话大话,因为他有丰富的实践经历和成绩来支撑。比如飞行中遇到一个情况,李战说开加力飙超音速可以解决问题,大家认为是对的。如果换了别人,大家会认为他是傻的。

    这就是威信。

    顶着这么大的压力前行,顶在最前面的李战淡定得跟什么似的,后年跟着他前进的官兵们自然也会淡定。在战时,指挥员的性格就是部队的性格,指挥员的情绪就是部队的情绪。

    临战前指挥员到前线阵地视察仅仅是为了了解前线部署的情况吗,给前线的将士打气同样十分重要——我们在一起,我就在你们身后,你们战死我顶上。

    这是中**队指战员的性格。

    李战对聂剑锋和张源说,“用备用方案,让大家好好休息。”

    “按兵不动啊?”聂剑锋很意外。

    正在执行的作战方案是经过了多次讨论分析确定下来的,有非常多的细节和多部门多单位进行过协调沟通,可以说是做了非常多的工作付出了很多的心血。

    现在李战一句话就抛弃了正在执行的作战方案转而采用备用方案,大家都接受不了,要知道这会儿对抗演练才开始,远未到需要采用备用方案的地步。

    李战说,“我相信张源的判断,既然沙尘暴只给了我们十八个小时的时间,那么咱们干脆点,也只给自己一次出击的机会。等雷达部队的情报,发现红军的踪迹全体出动决战。”

    简单直接干脆利落,更没有什么繁杂的战术了。

    恰恰是李战的性格。

    聂剑锋和张源对视着,都看到了对方眼里的若有所思和无可奈何。李战是军事主官,在战时军事主官拥有绝对权威,是真的说一不二的。违抗命令的只有一个后果——情节严重的可以就地军法处置。

    “执行吧。”

    李战转身就下去找炊事班班长莫方言要陕西面条吃了。




第333章 看把人家老陆给逼得
    杨旭华踌躇满志,一心要轰平北库击落拉杆战。

    他和姚东明是营级干部培训班同学,而且是老乡,而且爹妈都是同一个单位的——事实上杨旭华和姚东明是发小,非常非常要好的发小。

    小学中学都是在子弟学校,然后一起参加招飞,又一起在航空大学就读,又是在同一个训练基地进行飞行训练,直到下部队的时候二人的成长轨迹才出现分离。

    他们是同龄人,姚东明刚刚提了副团,是九团参谋长,可杨旭华已经去年就是御猫飞行团的团长了。

    可见此人能力非同一般。

    御猫飞行团不是一般的部队,是担负着拱卫京畿重任的部队。年纪轻轻能够担任该团的团长,更说明了杨旭华此人不但军事素质强悍,其背景资源和活动能力同样是十分强悍的。

    他站在西丁场站的塔台上远眺着灯火通明的外场,跑道上有一架轰-6k正在等待起飞,在滑行道上还有五架在排队等候起飞,轰炸机师凌晨时分的大象漫步给人国际机场夜间繁忙放飞班机的感觉。

    轰炸机师师长陈家亮意气风发,笑着说道,“杨团长,我师此次出动三批六架轰炸机协助你们作战,分别对鹰隼旅的三个场站进行地毯式轰炸。只要你们把通路打开,我的人能顺利进去,我可以向你保证鹰隼旅三个场站半个月之内都无法恢复使用。”

    同样是新科军事主官,陈家亮跨过了副师长这个位置直接从参谋长升任师长,这给了他极大的自信心。他选择站在御猫团这边的原因除了因为这支部队是近卫部队,当然也有心里对鹰隼旅的不满。上次那两架歼-8rf战术侦察机的归属两支部队就吵了一架,陈家亮是一心要做大事的,他认为轰炸机师应该扩展战术方面的作战能力,而不能在战略打击这一块一棵树上吊死。大家都很清楚,自从二炮越来越叼海军的战略核潜艇搞得越来越好,空军的战略核反击力量的存在感就越来越弱了。现在空司那边已经有让轰炸机师加入远程警巡的意思,这让一直鼻子朝天的战略飞行员们感到了危机——和那帮常规部队一块警巡那和咸鱼有什么区别?

    归根结底是数十年以来的思维固化了,一时半会接受不了。陈家亮去年到处折腾一会儿要飞豹一会儿要歼侦八,无非就是要扩展部队战术方面的作战能力。

    结果两次都被李战给“破坏”掉了,陈家亮心里头的气那是显然没那么快下去的。

    换上西装皮鞋就是商场成功人士部门经理的杨旭华提起头盔笑着说,“陈师长请放心,我一定会给你们一条安全的通道,我先行一步,咱们北库见。”

    说完打了一个敬礼转身就大步离开,上了通勤车直奔停机坪,爬上歼-10a的座舱。在他前面,副团长刘志伟率领八架歼-11b已经纵队滑出,跟在了轰-6k机群的身后,紧接着,杨旭华迅速滑出跟在了歼-11b的身后,紧随其后的是其余七架歼-10a。

    起飞顺序按照滞空能力的强弱来排列,同时考虑到了轰炸机速度慢这个因素,因此让轰炸机群先起飞编队,重型制空战机歼-11b机群随机起飞迅速杀向北库,以横队的方式扫荡过去为后续打击机群打开空中通道,随即转为掩护。轰炸机群沿着空中通道进入,使用普通航弹对北库地区三个场站进行地毯式轰炸。然而这并不是杨旭华的真正杀招!

    他亲自率领的歼-10a机群才是发起致命一击的角色!

    自从姚东明北库惨败后,当时还是副团长的杨旭华马上就打起了十二分精神来,从那个时候就开始认真研究鹰隼大队并且进行针对性的训练,一年多的时间以来他们全团就只做这件事情了。

    低空突防打击训练没搞过吗?

    杨旭华日以继夜地带着歼-10a大队搞,反反复复的训练演练,只是他们的保密工作做得非常的好,因此哪怕是军队内部都极少人知道。费了那么多力气就为了这一天,把所谓西部鹰隼大队狠狠的踩在脚下,以此来证明御猫飞行团是天下第一团!

    如果说一年前杨旭华还没有很大的底气,那么剩下的那个歼-7团改装歼-11b后,他的信心就爆出来了。他们装备的那一个大队的歼-11b使用的是进口的al-31f发动机,理论上来说可靠性比使用国产太行的要好。最关键的在于杨旭华非常清楚歼-11b比歼-11a好多少,两个机型的航电系统的差距几乎是三四层楼那么大。

    而他显然清楚鹰隼大队装备的全都是接手二师的最早的那一批原装整机进口的su-27战机,那些服役了十几年的老爷机早该退出历史的舞台了,甚至有一些部队宁愿开歼-7g也不开su-27,如果拉杆费一样的。

    (这里插一句,前面单章里作了说明,除了歼-7的拉杆费,其他机型的拉杆费都是猜测以及瞎几把分析得出的严重不严谨的结论,望周知。)

    八架歼-11b和八架歼-10a对付鹰隼大队对付鹰隼大队的十二架老旧的侧卫战机,另有八架歼-10a执行完对地打击任务后马上加入空战,形成压倒性的优势。

    杨旭华这么对近卫歼击机师的师长说:“如果这样都打败了,我杨旭华就不配开三代机了。”

    他亲率的八架歼-10a担负对地打击任务,刘志伟的歼-11b机群率先突进吸引蓝军的注意力,另八架歼-10a由参谋长率领隐藏在后方的高空上,随时可以加力俯冲迅速加入战团。

    有轰炸机师加持并且作为极具分量的诱饵,杨旭华坚信此次对抗他能够把鹰隼大队按在地上摩擦。

    他认真分析过二师和三百师失败的原因,二师的比较简单,被鹰隼大队打了个措手不及。杨旭华认为他们比较愿,毕竟是第一个吃螃蟹的部队,被螃蟹咬了手指头不足为奇。

    关键的是三百师的失败。

    杨旭华非常清楚自己发小的能力,空司硬顶着不给调去海航的人才,是东南军区空军的重点培养年轻干部,能力非常的强悍。别看当时姚东明只是大队长,他率领的那个大队不是一般的大队,而是以著名空战英雄的名字命名的大队,该大队的大队长的含金量比一般的团长都要高一些。

    通常来说,纵观英雄大队的历史,但凡是担任过该大队的大队长和教导员的几乎都有非常好的前途,最厉害的做到了空军二把手。

    从姚东明当时拟定的作战方案来看,此人的战术素养极高,每一个环节都有相对全面的考虑,他只是没有想到他的师父比他想象中还要——无耻一些。居然联合地面防空部队提前设下了伏击圈,用饱和式空弹把他们覆盖掉。这种没有多大技术含量靠数量取胜的招数偏偏让任何人都无话可说——因为鹰隼大队赢了。

    胜者为王。

    轰炸机群起飞了,那些庞大而动作迟钝的老家伙们每一次起飞都像是要给场站制造一起地震一样,轰隆隆的声音哪怕是坐在关闭了座舱盖的座舱里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这是很难熬的半个小时,轰炸机群从第一架起飞到第六架升空足足用去了半个小时。这样的出动效率如果在北库会被拉杆战叼个半死,但是在西丁场站以及杨旭华他们猫团眼里是很正常的。

    歼-11b机群起飞了,速度总算是可以起来了,双机编队起飞,放了四轮。杨旭华跟得很近,他在最后一架歼-11b后面数百米的距离上起飞离陆,加速爬升上高度。整个起飞动作非常的帅气,左红右绿的航灯在夜空里画出了一道十分漂亮潇洒的航迹。

    “御猫一号,先别上高度,我的人就在你脑袋上!注意碰撞!注意碰撞!”陈家亮突然的警告道。

    杨旭华吃了一惊,连忙压杆停止爬升,回到了既定的航路上。

    帅不过三秒。

    陈家亮松开送话器,低声的自言自语说,“你不是李战,不要学人家耍帅,把飞机开好好好的打稳稳的打不然你底裤都会输掉。”

    尽管他对李战心存不满,但是实事求是地看,他是非常佩服李战的。无论是工作能力还是军事素质,李战所表现出来的都是陈家亮这么一位老飞行员挑不出刺来的。短短两年之间把默默无闻的已经处于被遗忘角落的破烂王歼击机师打造成了全军当前唯一一个正军级空防基地,在到处都在整编撤编的情况下,101团居然逆势上扬升格为旅。

    这些事情大家都看在眼里,于是都会想,没有了李战结果会一样吗,答案是否定的。

    由8架轰-6k、8架歼-11b和16架歼-11a战机组成的庞大的空中作战编队呈现出波浪阵型,一波一波地向一千公里外的北库地区突进。8架歼-11b拉开横队向西北方向横推,8架歼-10a在后方高空上无线电静默隐藏着悄然跟进,形成了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阵势。在后方中高空,8架携带对地打击弹药的歼-10a正在以经济速度飞行,他们以轰炸机群为掩护进行低空突防对蓝军场站跑道、油库、弹药库、地空导弹阵地、雷达站进行精确打击。

    红军部队御猫飞行团的整个作战方案就是一次性把鹰隼大队打趴下,甚至他们的目标是整个鹰隼旅,而不只是区区一个大队。

    杨旭华要让全军官兵为之侧目,一役毕其功。

    姚东明的师父又如何,那一样是人不是神,我做了万全的准备进行了残酷的针对性训练,动员了庞大的活动资源拉了几架轰炸机来助阵,不把你鹰隼大队轰平哪有脸面回京畿重地?

    猫团这边在想什么李战不得而知,不过他此时此刻获得的情报比什么都要重要。部署在北库地区南部边缘地带的陆军的机动雷达分队捕捉到了出现在东南方向三百多公里外的大型发射信号——此时距离猫团出动已经过去了三十多分钟。

    “他妈的是轰炸机无疑了,没有错,大型飞机的雷达反射信号特征就轰六的最明显。这些老东西一开动全世界都知道了,他们还真敢用。”张源这样的斯文人居然爆了粗口。

    李战看着通过专门线路从陆军机动雷达分队那边传输过来的信号,摸着下巴说,“老陆用的是什么雷达,居然能看三百公里这么远。”

    101旅向陆军各个作战分队派遣了空军协调员,协助陆军作战分队作战,同时也作为空军和陆军沟通协调的重要节点。毕竟老陆他们不懂空军的活,空军也不懂老陆们整天在地上爬战术的意义。

    聂剑锋说,“他们什么没有,连s300都有,别说远程对空警戒雷达了。我以前见过,用重卡作平台,安装了一具大型相控阵雷达,整套系统二十多台车六十多号人。往海边一展开,像轰六这种大型空中目标的发现距离达到七八百公里,性能强劲得很。”

    “老陆真给咱老李面子,动用这么大的家伙,光耗水量就是一笔不菲的支出。”李战笑着说。

    “你想多了。”聂剑锋不客气地讲出了事实来,“我估计他们也就出动了野战防空体系里地中远程对空搜索雷达,你看,只有大型目标,猫团的战斗机呢?还没有任何踪影。”

    李战耸耸肩不再反驳了,因为聂剑锋说的是事实。

    事实上因为我军的海空军长年处于弱小状况,历次战争中真正帮到陆军的少之又少,在这种情况下老陆打小就学会了靠自己吃自己不把希望寄托在小弟军种身上。
1...140141142143144...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