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大国战隼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步枪

    李战迅速滑向起飞线,“洞三拐收到,紧急起飞!”

    037号歼-7egg一马当先紧急起飞,从停机坪到跑道起飞线全程没有停留。机头对准了跑道中线后,李战直接就加力干了起来。只挂了两枚模拟空空弹的战机非常的轻快,单菊花喷出火红色的尾焰在夜晚是那么多的光彩夺目。

    九架su-27sk和su-27ubk紧随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全部紧急起飞。

    李战一头扎进了星星点点的夜空里,爬到六千米高度后调了个头往南飞。

    “鹰隼大队,祝你们成功,北库塔台。”杨静山说出了他在此次对抗演练中作为蓝军指挥员的最后一句话。

    按照李战坚持设定的前置战场条件,北库基地已经遭到了红军空中部队毁灭性的打击,塔台被摧毁,包括指挥员在内的所有作战席位的官兵“牺牲”。

    除了李战率领的九架战机紧急升空躲过了空袭外,其余战机全部被摧毁,塔台指挥员杨锦山在下达了紧急起飞命令后,塔台遭到一枚精确攻击弹药的攻击,塔台指挥室里的人全部“牺牲”。

    也就是说,李战设置的前置战场条件直接把蓝军的指挥部砍掉了,接下来鹰隼大队只能依靠野外指挥所来进行指挥——就是鹰巢。那里用钢结构在平房顶部紧急搭建了一个简易的塔台,条件已经简陋到无法形容了。

    037号歼-7egg率领一众小弟su-27双发重型战机向四号公路疏散,数百公里外的夜空里,御猫飞行团的歼-10b打击机群在歼-11b制空战机的掩护下正在朝北库战训基地进行突袭。

    北库地区的地面上,在这个夜晚之中同样的有着许多不为人所知的军事单位在执行着各自的任务。其中归北库空防基地体系的雷达站、地空导弹阵地严阵以待。

    甚至老陆那边也出了份力——曾经欠了李战一个大人情的陆军某部道尔营根据蓝军这边的安排早已经开进了指定地域,就等着天上飞的那些猫自投罗网。




第331章 超饱和临时协同空防机制(白银盟加更5/10)
    俗话说,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御猫飞行团凭借他们强大的活动能力和极其深厚的上层资源砍掉了鹰隼大队的战略性大杀器,又把虽然不属于西部军区管辖但在西部军区管辖地域中驻扎的轰炸机师拉到了己方阵营。

    鉴于此,李战也没跟他们客气,直接找了老陆要求他们提供协助,也搞一次空地协同作战。

    上一次老陆要求鹰隼大地这边提供协助,李战这边豁出去了提供帮助,为此甚至废掉了三台al-31f航空发动机付出了数以亿计的代价。老陆是记在心里面的,尽管他们知道空军方面借此机会对新型的空空导弹进行了试射。所以,李战这边以西部模拟蓝军部队的名义向老陆发出了请求帮助的信号,老陆那边马上进行了积极的响应。

    李战是怎么做的呢?

    袁博宁告诉他,那次实兵实弹对抗演练非常的成功,他们充当红军打出了让上级领导机关为之侧目的成绩。他们隶属电侦部门的武力侦察部队已经基本确定保留下来,并且划入新的情报侦察部队里,得到了最好的结果。对此,整个老虎分队的官兵都对李战以及鹰隼大队心存感激。当初老虎分队充当报靶员的时候,对执行对地紧急实弹射击训练任务的原101团所部是没有什么很深刻的印象。直到李战无意之中打中了他们的模拟地面目标,再到后来帮助他们在超远距离范围上清除掉了障碍完成了任务,老虎分队才意识到自己和牛逼部队搭上关系了,因此才开始重视起来。

    通过老虎分队这层关系以及道尔营那边的人情,李战和驻扎在北库地区的许多陆军部队搭上了关系。

    别看老虎分队差点被撤编了,这支部队因为其保密级别较高,往来的都是系统内牛气得不行的单位,比如情报部门,比如通讯部门,而且他们本身就属于电侦部门的,这三类单位都是军中一等一的高等级保密单位。说句难听的,这些单位的官兵平时心情不好的情况下,对其他部门说“这个事是绝密”,其他部门就算是再大的领导也会敬而远之退避三舍那是能躲多远就躲多远。

    所以,通过老虎分队搭上陆军系统的关系是真的很硬的关系。

    李战一口气联系了以下陆军单位:某炮兵团、某高炮团、道尔营、某电抗大队、某独立通讯团、某地炮团。

    可以说,能联系的李战全都联系上了,只要是驻扎在北库地区的陆军部队,只要有能够打飞机的家伙。尤其是某地炮团,别看它的名字老土,实则这是陆军作战序列里装备最先进的中程野战防空系统的一个防空团,能够为部队提供40到60公里的野战防空支撑。

    这些部队全力以赴协助鹰隼大队布防,在极短的时间内不下了天罗地网,任何飞经北库地区的飞行器都逃不过陆军对空警戒系统的法眼。而除此之外,北库地区的空军雷达站也全部为鹰隼大队提供对空警戒支援。尤其是27号雷达站,他们和道尔营同时欠下了李战巨大的人情债,他们巴不得有机会赶紧的把人情还了,所以非常的尽心尽力。

    再加上北库空防基地本身的防空网络……打个夸张一些的比方就是就算是一只蚊子也休想悄悄的从北库地区飞过。

    要知道,这些防空系统有许多地方是重复的。比如老陆那边的最远六十公里最近几个公里的野战防空体系就和空军的地空导弹防空系统在中程这个距离上存在着重复的地方。而对空雷达方面,老陆和空军一样有很多地方是功能重叠的。但是这个重叠并不是资源浪费,而是起到了加大密度的作用。

    也就是说,李战对御猫飞行团布下的是饱和式的对空防御阵型。

    聂剑锋曾这样对李战说,“老李,有必要这么兴师动众吗?原本只是咱们鹰隼大队和御猫飞行团的对抗,现在被你搞得成体系对抗了。”

    连聂剑锋如此谨慎的人都认为这么搞有些杀鸡牛刀了。

    李战这么说,“我原本只想全面检验一下鹰隼大队的极端战场环境下的作战能力,尤其是基地遭到毁灭性打击后残存力量的反击能力。找老陆帮忙的目的是希望他们能够提供一些营地防空的力量以及一些死角的对空警戒补盲,结果你猜怎么着,老陆说等我这句话很久了,皇帝不急太监急比我还着急,三言两语就敲定全力协助我打好这一仗。盛情难却我当然答应了,有多少部队要多少,哪怕是一个高机班。后来我一想,这样也挺好,可以检验北库地区陆空军的整体空防能力。”

    “我明白了,老陆不愿意欠你的人情,想着要早点还清楚。”聂剑锋无奈的笑着说。

    李战说,“你说这是体系对抗,我认为不是。尽管已经有多兵种参与,但要素依然不够,不过这将会是一个有益的探索。另一方面则对咱们101旅非常重要了。别忘了,这一次多兵种陆空防空协作的主导以及主角是咱们101旅。这件事情一旦办好了将会是我军对体系空防建设的有益探索,这可是大成绩。”

    就是这样,旅里支持加上北库空防基地支持,李战拟定的这个粗糙的陆空多要素防空协作机制就临时建立了起来。老陆给予鹰隼大队这边非常大的帮助。敌情背景是基地遭到了毁灭性打击,同时雷达站也遭到了打击,只剩下27号雷达站还在运作。也就是说鹰隼大队这边已经失去了对战场态势的感知能力。无法感知战场态势地面指挥所就无法指挥机群进行作战。

    所以,此时老陆的雷达部队补充进来为鹰隼大队提供了对空警戒搜索就是雪中送炭,同时也是模拟了战时的一种极端情况——空军部队在失去战场感知能力的时候如果保持作战能力。

    离不开老陆的支持。

    打仗从来不是一家的事,中国人民解放军从建军那一天开始就已经深知这个道理,只是受限于当时的现实情况一直到建国后才开始师从苏联搞国防现代化,其中军队建设是国防现代化战略里的主体部分。中国空军和中国陆军一样,是从战火中成长起来的。

    当年中国空军从只有一些老旧的缴获的螺旋桨战机到一夜之间拥有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战斗机机队,和美国空军在朝鲜半岛上空进行了人类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喷气式战机的空战,并且不露败迹。当时中国空军才过两周岁生日。从那个时候起,中国空军就站在了世界强大空军队伍的前列,是除了苏联和美国之外的第三大空中力量,所装备的米格战机是当时最先进的战机。人们惊呼“中国空军一夜之间成为了世界强大空军”。

    忆往昔多唏嘘。

    我们错过了许多,但从来没有失去过勇气,亦从来没有放弃过拥有一支强大的能够守护中华儿女的军队的理想。

    “如果你们有困难,我把部队派过去,于是解决问题。”

    ps:向逆风的中国空军指战员致敬!有你们我们什么都不怕!!我们不怕!!!



第332章 我只给自己一次机会
    野战跑道灯以每隔三秒的频率亮了三次,每一次持续时间也是三秒。

    聂剑锋正要询问李战是否继续进行灯光引导,李战先一步呼叫了鹰巢,“鹰巢,三公里好,建立盲降了,下起落架,完毕。”

    “我看到你了,条件不变稳住了,完毕。”鹰巢野战指挥中心的简易半开放式塔台上,聂剑锋朝东北方向的天上看,看到了左红右绿的航灯以及持续亮着的白中带点黄的起落架灯。

    张源就站在聂剑锋身边,他的岗位看起来是最现代化的,两台像极了笔记本电脑的终端机,一侧是宽大的办公桌,上面铺着大幅的四号地区地形图,周边还散落着各个时间段的卫星云图。

    可惜还不能通过电脑直接查看电子云图,从国家气象台以及上级气象台传过来的最新卫星云图需要打印出来才能一窥全貌。当前的作战指挥模式大约相当于强敌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水平。强敌的现代化军事建设从二十世纪八十世纪开始发力,在九十年代初达到巅峰。而我军当时依然处于一个很困难的内外环境之中。

    北库山脉以北三百多公里外已经形成了沙尘暴,在北库战训基地的西侧,从预测的路径看,是正面进入无人区的,也就是四号地区。雪上加霜的是,沙尘暴进入无人区之后,将会得到充足的补充,风力会在到达无人区中部的时候达到最大。

    届时别说战机能不能起降了,地面的人员装备全部要转移到安全的地方。

    “十八个小时,顶多十八个小时。”张源对聂剑锋说。

    聂剑锋沉吟着说,“等老李到了分析下怎么来调整。”

    这是最新的可以确定的时间了——十八个小时,鹰隼大队要和沙尘暴抢时间,要赶在沙尘暴到来之前干掉猫团,否则大自然将会是打败他们的敌人。

    “陆军那边有消息吗?他们有不少机动雷达,只要猫团进入北库地区是绝对隐藏不了踪迹的。”张源冷静地说道。

    聂剑锋说,“情报里提到猫团并没有进行过低空突防训练,但是不能排除是猫团故意放出来的消息。他们也许悄悄的进行了训练。”

    “消息封锁得太厉害,如果不是提前知道这是和兄弟部队进行的对抗演练,真的就是战争的模样了。”张源感叹着说道。

    101旅里,实战经验最丰富的就他和李战。当然,聂剑锋也是有一定实战经验的,但相对而言还是显得薄弱许多。

    李战注意着下降率,高度表和速度表以及俯仰角是此时最紧要的数据。他提前进入了襟翼三的位置,随即把油门杆放到了慢车位置。外面是一片黑暗的,他看不到底下的公路,也看不到前方黑乎乎之中有什么。

    此时必须要相信仪表不能相信自己的眼睛。

    带了两枚空空训练弹的037号歼-7egg战斗机机头微微昂起缓缓下落,后起落架的轮胎轻轻的擦着四号公路的沥青路面落地,滑行了一百多米,前起落架才慢慢落下来,几乎同时,襟翼负三,前襟翼正三,轮胎刹车被踩紧,二百多公里速度的战机被强大的制动力拉住的情况下,依然滑行了将近七百米才慢慢的停下来。

    保险起见,李战没有拉减速伞。

    037号歼-7egg顺利降落之后大家一口气终于松了下来。有了探路者,后续的战机会得到准确的数据在地面的引导下进行夜间盲降。可以说鹰隼大队此时已经开创了空军部队的一个新的科目——野外疏散情况下公路夜间盲降。

    鹰巢指挥中心就在跑道的一千米位置,战机降落直接滑行过来,然后驶入用速凝水泥就地取材后铺就的野战停机坪上。野外条件有限而恶劣,因此李战在驶入停机坪的时候非常的小心,避免在地面出问题。

    十个停机坪全部分散布置,彼此相隔最少都有三百米,最远的相隔一公里。这么做的目的是防止在敌军火力打击下不至于所有战机被一次性摧毁。进入了战斗状态一切都要从实战出发进行考虑,平时在基地里吃香喝辣的空勤灶标准搞得扎扎实实的,到了野外尽管同样有空勤标准,但条件显然是要差很多的了。

    李战下飞机和机务进行了交接后,跳上勇士通勤车,裴磊一脚油门下去直奔数百米之外的鹰巢指挥中心。提着飞行头盔,李战直接登上野战塔台,劈头就问,“沙尘暴的情况怎么样?老聂你继续指挥机群降落,老张你把天气情况说一说。”

    “是!”

    张源走到作战桌那里俯下身去用铅笔在沙尘暴形成的位置画了一个圈,说,“北库山脉西北侧三百公里,这里是沙尘暴形成的地方,正在往东南方向移动,也就是四号地区。预计二十个小时到达营地,我留出了两个小时的撤离时间,人员装备撤到安全距离上至少需要两个小时。所以你只有十八个小时的作战时间。”

    李战模拟的敌情背景是所有的机场都被摧毁了,因此启用四号公路和旅游公路这两处战时野外跑道进行起降作战。旅游公路已经没有办法马上启用了,确定方案和地方协调的时候还没有沙尘暴预报,所以只选择了四号公路。

    “三百公里,到这边早消失了吧?”李战皱眉问道。

    沙尘暴的特点是突发性,在强风下骤然形成来得快去得快,范围之内的事物会遭到严重破坏,,特大沙尘暴卷起的沙尘甚至能够淹没一个镇区。北库地区有许多消失了的乡镇,就是因为荒漠化日益严重沙尘暴天气频发,导致居住环境恶劣,人们纷纷的逃离,于是形成了无人区。

    张源沉声说,“这一沙尘暴不一样,有强大的而且后劲十足的强风加持,席卷入境后就是沙漠,还会继续加强,整个四号地区大部分区域都会被覆盖。主要原因是本年度最后一股冷空气南下,而此时此刻在东海海面,迎来了本年度的三号风球,超强台风,国家气象台预测风力会超过零九年的超级玛丽。”

    “又是台风!”李战无奈地叹了口气,“这台风好像专门跟我过不去,每当到了关键时刻就出来添乱,而且一来就是超强的。”

    张源说,“三号风球还没命名,一直在加强,我分析登陆的时候会加强到十八级,直径五百公里的漩涡就是一块巨大的吸铁石,吸引南下冷空气向东南狂奔,由此产生的强西北风是形成沙尘暴的主要条件。”

    数千公里外的一场台风严重威胁到了鹰隼大队的胜负,乍一看匪夷所思,实则在大自然面前人类是显得多么的无能为力。

    “十八个小时,如果发现了红军部队,只要十八分钟就能决出胜负。”李战沉声说,“老张,我把对空搜索交给你,你可别让我什么都看不见。”

    张源说,“你放心吧,猫团只要进来他们就跑不掉。”

    “猫团?这个简称有意思。”李战笑了笑说。

    大队部炊事班长莫方言穿荒漠迷彩服背着子弹袋和牛皮手枪套,枪套里插着九二式手枪,他戴着凯夫拉头盔手里却提着一把炒菜用的小铁铲,看上去非常的不和谐。他脚步匆匆的顺着楼梯上来,显然很着急的,不然不会忘了把小铁铲放下。

    “大队长,简餐马上做好,你还有什么要求吗?”莫方言扯着嗓子请示道。

    此时九架su-27战机以间隔两分钟的频率降落,发动机的轰鸣声响彻整个野战营地,说话不嘶吼着喊根本听不清楚。

    李战想了想,说,“莫班长,有面条吗?”

    “发泡食物不能吃,大队长你再选一样吧。”莫方言坚持原则。
1...139140141142143...344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