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汉祚高门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衣冠正伦

    侍中莫非谋设此局,以此羞辱与我!

    心内已是恼极,卢铖连表面的淡然都不能再保持,指着蔡谟顿足怒吼一声,继而便甩袖返回车上,带着那庞大的仪仗队伍,决然而去。

    蔡谟听到这气急败坏的叫嚷声,心情不免更加恶劣,同时不乏腹诽:老奴自己强要矜持作态,迟迟不行,若先一步赶到会场来,也不至于落得如此难堪!




0597 陆师入都
    陆师君的到来,场面比卢师君大了数倍都不止。所谓万人空巷,观者云集,都南城郊几无闲土。

    之所以会有如此差别,一来是二者出身不同。卢铖乃是北地高门范阳卢氏,而陆陌则出身江东土著旺宗吴郡陆氏。或许格调上卢铖要比陆陌高一些,但讲到在江东的群众基础,自然拍马难及。

    二来便是定位不同了,卢铖南来,大多数时候走的都是高端路线,或许在世族圈子里名望极高,但是在底层信众面前,则是一个相对陌生的形象。而陆陌常在吴中乡土游走,屡屡现身信众面前主持斋醮仪式,亲和力自然要高得多。

    当然还有一点就是沈哲子的推波助澜了,如今都南这一片区域,几乎已成吴人主场,人力物力俱都充足得很,虽然要取一个让人猝不及防的意味,没有提早造势酝酿。可是当陆陌到来的这一天,都南大量民众都被集结至此,自然在短时间内造成一个轰动无比的场面。

    当陆陌的座船抵达都南码头时,其本人也被岸上那人山人海的盛况吓了一跳。虽然如此热烈的欢迎场面他不是没有经历过,可是在建康京畿,又是赶在清议的关口,如此盛大的欢迎场景实在令他受宠若惊。

    大船停稳后,陆陌并没有如卢铖一般作态摆谱,而是在几名信众簇拥下直接下船,径直行往场中唯一尚算空旷所在,站在那里的都内一众权贵。

    他首先看到的便是身披大氅内衬羽衣玉冠犀带的沈哲子,当即便阔步行过去,远远便抬手示意,笑语道:不意入都伊始,便能见到我吴中俊彦翘楚!维周久居畿内,不知乍闻乡音可觉亲近?

    沈哲子见状,便也排开身边护卫往前迎去,深揖作礼:久承陆师善顾教诲,得知陆师将要入都,我是喜不能寐,渴于早闻陆师仙声!

    两人很快便行到了一起,各自脸上都是笑意盎然,沈哲子再以弟子礼见过,陆陌上前笑吟吟拉起他的手腕,神态可谓关爱有加,一副其乐融融画面。

    其实两人之间,不过是寄名的关系,远远不如所表现出来的那么亲厚。沈哲子本身便对天师道乏甚兴趣,早年在乡中时对这陆师君也是爱搭不理。而陆陌对沈哲子也是怨念日久,几次亲望武康想要见上自己门下出色弟子一面,却都是热脸贴了冷屁股,如果不是看在沈家素来供奉丰厚,只怕早就翻脸了。

    至于眼前所表现出来的这番亲切关系,源头还在旬日之前,陆陌在吴中准备入都的时候,接到了沈哲子在都内使人送来的信。而后一路行来,彼此间书信沟通往来不断,可谓是捐弃前嫌,达成了一个共识。

    我来为陆师引见都内诸位时贤。

    沈哲子为了给陆陌的到来造势,也是刷了不少的人情卡,请来了许多南北名门子弟。当然也少不了皇太后的推波助澜,像同行中的东海王武陵王等宗王们,都是得到了皇太后的暗示授意。原本皇太后甚至还打算连琅琊王都给派过来,不过那样一来便有些着痕,或会引起不必要的联想,所以被沈哲子给拒绝了。

    在沈哲子的介绍指引下,陆陌与一个个宗王贵戚见礼,脸上虽然还保持着淡然和煦笑容,实则心内已经掀起了惊涛骇浪!

    在与沈哲子达成初步的共识后,他已经尽可能乐观的想象今次入都所受到的待遇,可是真正事到临头时才意识到自己还是小觑了这位驸马的能量,事实较之他的想象还要惊人得多!

    一直等到上了车驾,陆陌思绪仍是昏昏然没有头绪,对于方才那些宗王贵戚们排队迎接他的场面有些接受无能!

    身为吴地土生土长的天师道师君,陆陌虽然群众基础深厚,但也自有其困境,那就是不受侨门望宗的认可。

    他虽然出身吴郡陆氏,但他家这一支多年前便早已经定居吴兴,与如今的吴郡陆氏之间已经没有了太深的牵连,即便有来往,也和寻常信众人家类似,而陆晔兄弟对于他的传道事业也并没有施予太大助力。

    为了获得上层的认同,过往这些年,陆陌也没少往来京畿叩见高门,但却往往被人目作土著卑流,少受礼待。类似今天这样的场面,更是做梦都想象不到!

    坐在沈家准备的四望车中,陆陌脸上始终挂着有些木然的笑容,频频对车外道路两侧那些神态激动的信众们挥手示意。沈哲子坐在他旁边,明显可以看到陆陌眼神的涣散,可见思绪早已神游天外,但却仍能保持住仪态而不失礼,简直达到了灵肉分离的神游境界,也实在让人佩服。

    短短数里路程,因为左近民众极多,足足行了一个多时辰,车驾才终于驶入了南篱门,到达了新建坊区的长干里。

    这时候,沈哲子才示意家人放下四望车左右帷幔,对陆陌笑语道:原本是打算将陆师迎入我家秦淮别业的摘星楼,不过早前都内发生一些纷争,陆师应该也有耳闻。不知陆师心仪何处,我也不敢提前安排。

    与这吴中后进共乘一车,因为早先那场面太过惊人,对于这个促成如此场面的年轻人再也不敢等闲视之,陆陌心内甚至生出几丝局促,闻言后连忙说道:我又不是恶客登门,自然客随主便,我自然信得过维周。

    讲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然后才说道:维周是我吴中雏凤,振鸣当时,我今次既然已经入都,自当竭力发生,不让奸邪污染清名!

    那我真要多谢陆师了。

    沈哲子闻言后便笑了笑,又说道:我一人时誉高低,只是小事。终究早先与陆师所论道统事宜,才是关乎江东士庶万众人心向背的大事!

    听到沈哲子主动言起此事,陆陌下意识挺直了身躯,感慨道:北伧南来,挟以邪论,不独坏我乡土,更是败坏教义清声。维周你也是世承三师法传的热忱法徒,我是忝为先达,在你面前也就不为虚言。今次所论不管成与不成,维周你能为此想,天下法坛信众都要承你高义深情!

    沈哲子听到这话,心内已是忍不住哂然一笑。他自然没有王霸之气可以让陆陌顶礼膜拜,之所以对方态度如此和蔼乃至于不乏谦卑,那是因为沈哲子许诺他,愿意帮助他整顿道统,打压天师道内其他的竞争者。

    人一旦有了执念的诉求,便很难再保持淡然,这些在寻常人看来神仙一般的师君们也不例外。甚至于一旦其欲念被激发出来,反应较之寻常人还要激烈得多。

    沈哲子选在这个时节拉拢陆陌,干涉天师道的道统之争,自然不是穷极无聊。首先可以将时人的注意力从清议转移到天师道道统的争夺上来,化解掉从清议开始便笼罩在他头顶上的危机阴霾。

    如果说清议那些时贤只是喷子开会,那么天师道师君们一旦牵涉到道统之争,战斗力会强得惊人。而且一旦争执展开,必将会引起万众瞩目,无暇余顾,更不会有人再关心自己究竟是贤还是劣。

    第二点自然还是要落在他的主要目的,王舒身上。要知道,王舒弑君之谋是假借严穆这个天师道师君之手完成。一旦天师道内部互相攻讦起来,彼此踢爆丑事,这一类恶迹哪怕只是捕风捉影,一旦被宣扬出来而后善加导用,结果足以致命!

    第三则是一个长远的打算,他是希望能够借陆陌为桥梁,介入到天师道内部的运作中来。眼下的天师道虽然还没有达到几十年之后那么夸张势大,但是作为一个风靡南北的教统,已经拥有许多值得利用的潜力和价值。

    原本沈哲子是给陆陌制订了一套计划,可是随着京府卢铖的冒出来,较之原本计划无疑是一个更好的对手。

    所以沈哲子也及时修改了计划,对陆陌说道:陆师远来辛苦,便先在我家别业安养几日。这段时间,陆师若想会见什么人,或有什么吩咐,尽管道来,我会让人去安排。待到陆师养足精神,我会安排陆师与时下道内几位师君陆续见面,当此群贤毕集畿内之时,孰正孰邪,自然眼观分明!

    陆陌听到这话,神色不免有几分为难:南北所传,诸多不同,若是穷争纬义之论,实在不是南宗所长啊。

    沈哲子闻言后便忍不住笑起来,这陆陌倒也真是不学无术的坦然。天师道南北是有显著不同的,这一点在更后期的寇谦之和陆修静分别针对天师道的改革就能看出来。北宗偏重法说纬义,而南宗则偏重于斋醮方术,一者在理论,一者在实践。

    南宗天师道真正成型,还是建立在二葛所提供的理论,与原本的三张教义结合,而且还掺杂了一些沙门的观点,较之最初已经差别很大。

    简单来说,如果让陆陌现在就跟南渡的卢铖等人公开辩论,那就是在找虐,根本不是一个等级的。正因为理论上的缺失,南方这些师君们才多受侨人冷眼,直到那些侨门后代也渐渐不学无术起来,能被单纯的迷信仪式唬住,才能混得开。

    陆师请放心,你担心的那种局面都不会发生。稍后我为陆师引见一人,可以让陆师安心,不必高看了对手。

    沈哲子说完后,便吩咐家人转行向他家位于都内一座庄园。



0598 神仙遭灾
    陆陌心内怀着疑惑,跟着沈哲子行入这个院墙高高庭院深深的庄园内。在回廊曲巷之间穿梭绕行,最终行到了一处园圃外。园圃周围诸多被甲庄丁围绕游弋,四角尚有箭楼望哨,防卫可谓森严。然而这园圃内却空荡荡的,只在角落里起了几间茅舍,正有一名麻袍老农正俯身翻土。

    那老农听到生息,转头望来,继而便丢下锄头,拍拍身上尘土,趋行至前,距离还在数丈外,便大礼参拜下去,口中呼道:奴下参见郎主。

    沈哲子摆摆手让这老农站起来,然后指着其人对陆陌笑语道:陆师可还认得此人?

    眼见这个环境,陆陌心内已经满是好奇,待听到沈哲子的问题,便认真望向那老农,仔细端详良久,才缓缓摇头:似是旧识,只是想不起来了。

    告诉陆师君,你是何人。

    老农抬起头来,撩开眼前散乱的头发,那布满皱纹的脸上已经充满苦涩笑意:陆陌,早年你我也曾共坐论道,故人重逢,你竟眼拙至此?

    你你是严穆!

    本就似曾相识的面容,再听到那印象极深刻的语调,眼前这老农即刻便与记忆中一个张扬恣意的形象重合起来,然后陆陌脸上便流露出难以置信的神情,整个人都僵在了当场,就连语调都陡然变得尖利起来。

    听到陆陌惊诧变调的声音,一副老农打扮的严穆脸上的苦笑转为了自嘲,叹息道:人事无常,倏忽间已是天渊之别。沦落至此,就连我自己都想不到,也无怪陆师君不识旧人

    住口罢,你是怎样底色,因何沦落至此,旁人不知,难道还无自知?退下去打理仪容,再来见故人。

    对于严穆的自嘲,沈哲子是半点同情都无,挥手斥退。

    严穆闻声后,又对陆陌点点头,便一副逆来顺受状,转过身去步履蹒跚的行向茅屋,似乎已是老迈难行,不堪劳役。

    陆陌望着严穆那佝偻踉跄的背影,眸中已经流露出极为复杂的神色,最终化为一股悲悯,眼见严穆在越过田垄时险些跌倒,更是忍不住往前迈一步,似是想要冲上去搀扶一下,待见严穆身躯晃了晃后自己站稳了,这才暗松了一口气。

    沈哲子站在旁边,心内却不乏噱意,只是旁观陆陌被那个老戏精卖惨而搞得心绪不定。他自然知道那严穆年不过五十多岁,虽然在时下而言也算年长,但绝不止于所表现出来如此行将就木的惨状。之所以要作此态,大概还是因为总算见到外来的旧识,想要卖惨博取同情,以期能获得一点境况的好转。

    这老骗子也真是天赋异禀,大概是戏做多了,已经将此融入本能中,举止神态浑然天成,哪怕面对沈哲子这个深知其底细者,都没有一点做戏的尴尬。

    陆师莫非与这严穆不乏旧情?

    见陆陌眼望着严穆背影,视线迟迟没有收回,沈哲子好奇问道。

    不不我与此人旧情未有,反倒略有旧怨。

    听到沈哲子的话,陆陌才回过神来,摇头说道。他与严穆结怨,还在中兴建制初年,那时还是元帝在朝,陆陌想要入都打开权门局面,而那时严穆隐居钟山,正是声名鹊起。两人难免碰上,陆陌那时是受了严穆很严重的奚落,可谓颜面尽失,以至于往后十数年都不愿再到建康来。而严穆之所以能够成为道中师君,也与当年狠踩陆陌不无关系。

    那时的严穆,虽然也是鹤发老态,但却竞游权门之内,被人高举为神仙之流,可谓意气风发。可是隔了多年再见面,却成了旁人监下老奴,俯首啃土,半点姿态都无。

    原本见到旧怨家沦落至此,陆陌应该觉得快意才是,可是如此强烈的反差,却让他在惊诧之余,忍不住便有悲悯生出。

    以往旧怨羞于提及,陆陌在沉吟少顷之后,才转望向沈哲子好奇道:往年得闻严穆没于战乱,我还不乏惋惜,没想到此人竟是得幸托庇维周家院之内。只是,这严穆也不乏旧声,乃是道内师长,不知他因何触怒维周,要如此折要将之役作牛马?

    听到陆陌隐有斥问的语调,沈哲子不免感慨,真不知该说这严穆演技精湛,还是该说陆陌太过纯良。对此他倒也理解,且不说二者旧谊如何,彼此俱为道中师君,眼见到严穆被如此羞辱圈养,陆陌难免会有伤于同类之感,大概还是为了维护师君所谓的尊严吧。

    老奴自有取罚之罪,不过我却不便与陆师详言。

    维周你这么说,真让我有些费解。这严穆总归是道内师者,不论是出于何因,你将之刑私监在此处,都是有些不妥

    沈哲子的回答,自然难令陆陌感到满意,道中师君自有尊严,无论严穆其人如何,如此羞辱,实在让他不能接受。

    陆师是要与我穷论此事?

    见陆陌还在纠结于此,沈哲子脸上笑意顿时敛去,语调也变得有些冷漠起来。

    陆陌见此,神情不禁一滞,没想到这年轻人说翻脸就翻脸,一时间有些反应不过来。他脸色变幻起来,心内则闪过诸多念头,半晌后才强笑道:只是有些诧异罢了,既然不便详言,那也不必再说。

    听到这话,沈哲子神色复又转霁,说道:来日穷争道统,匡正三师法传,正不容邪,诸多异端,俱要涤荡一空!今日引陆师来见那老奴,是要明示陆师,陆师放心去争取,但有所请,我这里定会倾力相助!

    陆陌听到这话后,神态复又变得不自然起来。沈哲子言中所流露出来的意味,他自然听得懂,不过是在告诉他,他们这些道内师君在旁人眼中或是了不起,但是对方却并不放在眼中,既然已经擒困一个,来日也不惧抓捕更多!

    到了这时候,陆陌才意识到自己是在跟什么人打交道,沈氏这江东豪首的强横作风,较之他想象中还要狂悖得多!

    这感觉让他如被针毡,周身都不自在,久居一郡之中,他自然也听说许多沈氏凶横旧事,但是作为道内师君,他的地位是绝对超然,沈氏即便再怎么强横,在他眼中不过是一个礼供丰厚的信众人家而已,不敢在他面前放肆。可是现在他才明白,以往自己这份超然自得是多么的可笑!

    见陆陌眼神飘忽不定,不敢望向自己,沈哲子心内不免一哂。他之所以要让陆陌来见严穆一面,就是要让老小子认清楚主从。他虽然要借助天师道的力量,但陆陌也并非唯一可选,如果不能配合,他也不介意将陆陌留下来给严穆做伴,在这园子里一个耕田一个织布,了此余生。

    沉默了好一会儿,陆陌才强笑一声,说道:远行辛苦,我与严穆也无深交,见过一面便可,不必座谈叙旧。

    是我疏忽了,这就吩咐人送陆师往住处休息。

    沈哲子闻言后,便连忙说道,神态仍是恭谨,落在陆陌眼中,感受却是迥然不同。

    还有一时要劳烦维周,我今次入都,行之仓促,身边所用乏人
1...338339340341342...828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