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师上位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蓑衣上的水落到地上,激起了不少抱怨声。馒头、大块切肉和腌菜不断的被端上来,让赶路的人吃足行路的力气。平时在路上穿行没有说话的闲工夫,眼下难得有了说话的功夫,行脚店里的说笑声就始终没有压下去过。有说着家长里短的,跟多的却是路上的见闻和最近发生的时事。

    “再往前就是西南府……”

    “那里也下了好几日的雨,我们才从云州府过来。过了西南府就是天堑山,就不算我大楚境内了,穿过天堑山就是苗人的地盘了……”

    言谈声不断,坐在窗边的女孩子喝着汤,一边吃着,一边竖着耳朵听周围传来的各种各样的议论声。

    这几乎是大楚现如今疆域内往南最边远的地方了。天堑山的天险横隔大楚与苗疆。而苗疆并不属于大楚境内,不但不属于大楚,关系还有些敌对,最大的原因在于传言苗疆中有不少前朝的皇室族人。

    苗疆巫蛊术盛行,再加上前朝刘姓皇族得天独厚的天赋,族中会阴阳秘术的不在少数。普通人见到这等阴阳秘术总是害怕的,怕自己不明不白的出了什么事。是以苗疆之地,甚少有人敢进入其中。

    “诶,你们听说了没有江南首富沈责成出事了,哎哟,听人说啊,抄家的时候抄出来的银子快抵得上大半国库了!”

    “沈责成这些年在金陵一家独大,江南府无人敢惹,你们知道是谁动的手么”

    “当然也只有同样在江南无人敢惹的江南裴氏了,听说是裴相爷亲自下的令,事发的时候陛下雷霆大怒啊!”

    “沈责成出身鲁商商帮,原本以为鲁商商帮也要完了,谁料这次据说还有鲁商商帮的人告了密,一同牵连的有不少商帮的人。”

    “虽说眼下鲁商商帮有点伤了元气,但养几年总会好的,眼下鲁商商帮新上任的大管事姓余……”

    ……

    女孩子认真的听着,听到这里时不由笑了。余管事果然是聪明人,不但趁早离开了,而且还主动告了密,倒是没有浪费这个机会。原本她是打算一路搭商队的车搭到此地的,没想到金陵出了那等事,这才独自前行。独自一人有好处,走的更快,但也有坏处,就是累了点,进了西南府,她要好好休息一番再想办法走天堑山进苗疆。

    又听了一会儿,来来去去就是这些事情,而后就是家长里短,说说家里的婆娘孩子了。这种家长里短,她不想听也不敢听。算算她离开济南府已经一个多月了,也不知道解哥儿如何了,离开长安更久,也不知道家里的人怎么样了。她不敢去想,也没工夫多想。出门在外行事万分小心,更何况她要做的事情这么危险,没有功夫留给她去乱想。

    背着包袱和伞出了行脚店,自己的马就停留在外头,马已经喂饱了,马背上还挂了些草料和水,行脚店旁边就是驿站,她匆匆走进驿站,写了两封信。

    一封直寄济南府,再往前走就是西南府,那是陈善真正的大本营,也许里头兵马不算最多,但却是真正需要小心的地方,她没打算在那里寄信。所以这将会是自己在入苗疆前寄出的最后一封信。很多事情都要交待一番。这一行,虽说她有不小的把握,却也不敢说十分,做任何事情都有危险,所以自己失败之后会如何,她要考虑到。这也是她将解哥儿带出长安,送往济南的缘由。前路生死未卜,她总想安顿好解哥儿再说




第三百八十九章 转寄
    “江南烟雨美,秦淮娘子柔,金陵如此多情,简直叫人诗兴大发,”黄石先生惬意的眯了眯眼,“为何江南多文人才子不是没有缘故的,昨日那个娇娘……”

    有小厮匆匆穿过廊下而来,来到两人面前行了一礼:“黄石先生,有驿臣送来了一封加急信。”

    黄石先生愣了一愣:“送给我的”顿了顿,手指又指向一旁的裴宗之,“不是他的”

    小厮应道:“是黄石先生的。”说罢双手奉上信。

    黄石先生伸手接过了信,小厮退了下去。

    将信拿在手里来回看了看,黄石先生还是半信半疑,嘴里嘟囔着“真是给我的”信右下角各地驿站的印章最上头的一个是云州府的。

    “云州府?”黄石先生有些诧异,“那么远的地方送来的么”

    “看看不就知道了么”一旁的裴宗之也有些诧异,“你有云州府的朋友倒是不曾听说”

    “我都没去过云州。”黄石先生摇头否认,用指甲划开了封口的信封,“云州是什么地方西南边境啊,听说那里奇人异士不少,谁没事往那里跑啊!一不小心可能就要遭殃。”

    信纸有好几页,黄石先生伸手读了一读,便立刻变了脸色,拿着信的手抖了抖,塞到了一旁裴宗之的手里。

    眼见四下无人,黄石先生压低声音念出了一个名字。

    裴宗之接过信仔细的看了一遍:“她让我们转寄长安啊!”

    “她为什么不自己转寄”黄石先生不解,“还偏偏要我们来转寄,”他说着看向信上的内容,“这一条一条交待的,跟交待后事一样……”

    “不可胡说。”裴宗之打断了他的话。

    “都寄到裴家来了,寄给我做什么多此一举。”黄石先生摆了摆手,“寄给你得了。”

    “不管是寄给我的信还是我寄给别人的信很有可能都会落入旁人之手,”裴宗之将信收了起来,“寄往长安也要以你的名义来寄。”

    “为什么”

    裴宗之瞥了他一眼:“因为你的信没有被劫的价值,没人会偷看你的信。”

    黄石先生骂了一句娘,蓦地又反应过来:“如此看来,她还是很相信我们的嘛!”这不容易,尤其是想到她是个什么样的人之后,如此更是不容易了。

    “其实也不是相信我们,她是知道这一次她要做的事情,我非但不会阻止,还会出手相帮,所以愿意透露自己的行踪。”裴宗之说道,“因为这件事上实际寺绝对不会干涉。”

    “她若是真的全身心的信任我们,给我们的应当是张解的消息才对。”裴宗之又道,“待这封信寄出之后,我会离开金陵,我去一趟西南,你且在这里留上一些时日。”

    ……

    核对路引进了城,一路之上都没有出什么差错,这是大楚境内距离南疆最近的一座城池,眼下正是多雨的季节,不便多行,她换上了女装,只在脸上稍稍易容了一番,就住进了西南府路边的一家客栈里,等雨停。入天堑山还要看老天爷的意思。

    天堑山属于天险,本就不好行,更何况走过天堑山有一大片丛林,里头蛊虫密布,等闲之人不敢轻易进入。因是边境城池,所以城内到处有一队一队的营兵在巡逻,要比寻常地方森严的多。

    她整个人半倚在窗边看雨中又一队营兵进了城,为首的将领甲胄加身,脸色端凝,一道断眉似是曾经受过不小的伤,不过这伤更为他平添了几分煞气,不敢轻易靠近。

    卫瑶卿往里侧了侧身:眼前这个人她倒是见过一面。在长安城,陈述想要逃离时,就是他接



第三百九十一章 渡河
    出城没多久,就已经雨过天晴。

    天堑山为天险,怪石林立,但这里并没有大楚的兵马,除了一些城中的百姓会爬上山采些自己所需的东西之外,很少有人会在这里出没。

    天险尚且可以一试,但翻过天堑山就是南疆养着蛊虫毒物的密林,除了南疆自己人,很少有人敢横穿此地,再过去就是南疆的地盘了。

    雨虽过,天已晴。但山路并不好走,湿润打滑。她寻了一根竹棒做登山杖,慢慢的攀爬了上去。天险于她来讲并不算什么,真正麻烦的还在后头。

    好在,这并不是她第一回入南疆,上一次来这里已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那时候太子和公主还未被掳来。天堑山对于真正想要营救的太后等人来说并不是什么难事,难得是天堑山过后的蛊虫林。

    若是别的地方,进不了蛊虫林,那就一把火足以吞噬尽这片毒物遍地的丛林。但这里不同,这里多雨湿润,丛林中尽是泥潭,火根本放不起来,所以能自由出入这片丛林的并不多见。

    支着竹棒,一个借力她已经攀爬到了半山腰,山路打滑,不好走啊!但是……她抬头看向放晴的天。眼下人人都在欢呼天地放晴,很快的,大家就要笑不出来了。身为钦天监的官员,自然要对天晴雨雪比一般人更要清晰,这一点她做的很好,她所经手的预测从未出过差错。

    若是这一回也没有差错的话,这场雨过后,南疆会有半年无雨,从未有过的大旱将降临西南府四周大片土地,这才是这一次,她胆敢前往的缘由,也是她最大的底气。

    如此的大旱,西南府府记中从未有过,至少,在大楚建立之后,从未有过,但偏偏这等时候出现了。她一步攀上天堑山顶,俯瞰脚下怪石嶙峋,她相信,这就是顺应天意。已经爬了半日了,山道不好走,还要辨别方向,幸好,经过十余年在外的历练早就练出了辨位的能力。

    歇了片刻,继续向着记忆中的方向行去。下山的路更陡,但是更快。山路陡峭,女孩子却走的稳稳当当。

    上一次来时,她走的可比现在要慢得多,那时候庙远先生就在她身边,不会武的普通人嘛,总要迁就一二的。

    山上挂着不少藤条,似乎是在山上行走唯一的助力,女孩子却丝毫没有动藤条的想法,一步一步,向山下走去,走道半山以下,就要接近那一片豢养蛊虫毒物的丛林了,她脚下慢了点,解开蓑衣,背上背了一只包袱,包袱里插了一把伞,解开包袱,里头不少瓶瓶逛逛,她在里头挑挑拣拣,倒出了一些颜色、味道颗粒各式各样的粉末,裸露在外的肌肤都涂了个遍,这才收了起来,走向从林。眼角余光一闪,比她脑袋反应更快的是身体的反应,手中的细石已经扔了过去。

    一声不大的轻响声,一条颜色怪异,用来制蛊的毒蛇软趴趴的趴在了地上不动了。

    丛林间响起了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她上前用贴身的匕首取出了蛇胆,动作干脆利索,又是一阵淅淅索索的声音,她眼角余光一瞥只来得及看到慢慢撤退的蛊虫。

    看吧!即使是蛊虫毒蚁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看她凶,也慢慢撤退了。但能吓到的只是胆子小的,胆子大的毒性更强的还在里面,可是她并不害怕。

    身上的药粉发出冲人的味道,她走入湿暗的丛林,豢养毒物的丛林中树木茂盛,仿佛一张遮天的大网,隔开了日月,眼下正是南疆养蛊的时节,南疆族人很少会进入其间破坏蛊虫的生长,所以眼下进丛林几乎不会碰到



第三百九十二章 故旧
    老船家看了她一眼,停下了船,将撑船的竹竿放到了一旁,转而伸手去拿船舱里的鱼竿。看到女孩子望来的眼神时,他解释了一句:“你给了不少钱,给你加条鱼。”

    女孩子没有说话,微微点头。长发披在身上,重新扎起了辫子。

    老船家坐在船头垂钓,鱼钩晃了晃,收上来时却每每都是空钩,继续加饵,继续垂钓,收上来又是空钩。如此周而复始,毅力倒是不错,却让人看的无名火起,偏偏他还不自知。

    她梳完辫子,走近那老船家,伸手:“给我吧!”

    老船家迟疑了一下,将鱼竿塞到了她的手里。这一次,不过转眼而已,便钓上来一条大鱼。而后便是这几日唯一的鲜味,老船家钓鱼不行,烤鱼的本事倒是不错,身边还带了不少调料。

    她吃完,走回船舱里,嘟囔了一句“我付了钱了,所以睡船舱了。”就倒下睡了过去。

    老船家在岸边坐了片刻,伸手去拿腰间另一边的袋子,摸出了什么便扔进嘴里。又伸手去拿鱼竿,走到岸边坐了下来,挂饵,垂钓,空钩,又一次周而复始,折腾了大半夜,似是总算火大了,鱼竿被扔到了一旁,他走回船上,女孩子睡在被褥里睡得很香。湖边的夜晚还是有些冷的,他走入船舱里,被褥其实还不小,即便女孩子占了大半,却还是能分出一些来,他盖上被褥,和衣而睡。

    第二天醒来已是巳时了,她睁开眼睛,看着那头和衣而睡的船夫沉默了许久之后,伸手摸了摸老船家的头发,而后又摸了摸老船夫脸上的褶子,迟疑了片刻,反而松了一口气,转身离开了。

    走了没多久,就看到前行的街道,除了特色的竹楼小寨之外,也有普通屋子。这里有南疆的人,还有前朝刘姓皇族的后人。前朝皇族后人,虽说天生自带阴阳眼天赋的不少,但也有不少没有这等天赋的普通人。就如张家一样,再如何上天厚爱,也有普通人的存在。

    普通的宅子便是由刘姓皇族的后人,前朝皇宫中一些宫仆与前朝皇族贴身禁卫军的后代所建造的。这里有汉人也有苗人,所以她这一身在路上走着也并不奇怪。

    四百年的休养生息,这里的人已经很多了。就如张家当年的两家会演变成一整座平康坊与平康大街一样。所以说,单独的一个人要混迹其中并不是太难的事情。不过也因为人数不在少数,所以前朝一直不曾放弃夺回权利的想法。

    街上男女老幼会武的并不在少数。

    南疆本地的苗人与刘姓皇族本族以及带过来的人早已混居在了一起。汉人有阴阳司大天师,苗人就有大祭司。苗人的巫蛊最是厉害,刘姓皇族又精通其余的阴阳十三科,所以可以说刘姓皇族逃入南疆,阴阳术的手法其实是更上了一层的。

    至于大楚的延禧太后、太子与安乐公主被囚禁在哪里并不难知晓。与大楚皇族有仇的是刘姓皇族,不是苗人,要打听清楚这些事情并不难。

    南疆地方不大,人却不少,要找到延禧太后等人的位置却还需要旧人的帮忙。

    所幸,上一回来这里,她并不是白来一趟的,她在这里也有故旧。

    ……

    莫老三是不折不扣的苗人,世居于这个地方,家里也没有什么出过什么有天赋的后代,所以世代在南疆这块地方干的就是最低下的体力活。不过,到了这一代,他很高兴,因为他的女儿莫花儿被选到了大祭司的身边做婢女,很受大祭司的信任,这就代表莫老三这一家很有可能摆脱这样世代出卖体力活的命运。

    做完一天的活,莫老三提着两罐小酒,一边哼着小调一边往家里走去,今日似乎有些不同。往日回到家里,人还皮的没



第三百九十三章 承诺
    莫老三在一旁愁着眉看着同叶儿奔跑笑闹,玩的开心的小张。

    这个孩子他当然记得,严格来讲,她与她的先生对他莫老三一家有恩,他当然不会忘记。但他心里却仍然有些惊疑不定,更多的是慌张,没来由的慌张。

    小张做的事情太险了,或许是胆子天生比一般人大,她做的事情她自己不怕,却能将普通人吓个半死。当年是这样,现在还是这样。

    汉人的话怎么讲来着就是做事情的分寸有些出乎寻常人的底限,在她看来或许还是正常的,大概是她的分寸比一般人要惊人的多吧!

    险中求胜,普通人真心受不了。

    这一回直接找上了大祭司,莫老三不懂里头有什么事情,也不知道里头有什么。不但如此,他还敢肯定花儿那丫头也不懂,却偏偏对小张有近乎盲目的崇拜,就这么直往前冲了。几年前,花儿听了小张的话能从一个普通的苗女跃入大祭司的眼,过程虽然曲折,并没有让他们身陷险境,却生生能把人吓丢半条命。

    这一次还能如此么莫老三愁眉不展。看向同莫叶儿玩的开心的小张,目光不由自主的落到了她的脸上。几年不见,小张变了不少,倒不是说其他的,不管是声音还是说话的方式甚至做事情吓人一跳的本事都没有变,就是五官似乎有些变了,不过却也如花儿说的那样依稀还有几分当年的样子。

    在一旁,莫老三独自一人愁了许久,才看到花儿匆匆归来,在小张耳边说了几句,小张点了点头,安慰了几句叶儿,就跟着花儿走了。
1...9899100101102...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