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师上位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第三百五十一章 情怯
淅淅沥沥的雨打落在油纸伞面上,为伞面蒙上了一层水汽,却迟迟不从伞面上坠落而下。
地契上的房子在济南城北。
宋二牵着马带着马车在身后跟着,晃晃悠悠,走的很是悠闲,而自己,张解看向牵着自己手的那只手,白皙修长,骨节分明,一手撑伞,一手拉着他,走过济南城的老街,向城北的方向走去。
鞋子踩在街面上走的稳稳当当,溅起很小的水花。
两畔的百姓有说官话的也有说当地方言的,方言他并不全然听得懂,却听的很高兴,由衷的高兴,他自己也不知道这高兴从何而来。
听着两畔陌生又熟悉的方言,身边陌生又熟悉的卫姐姐牵着自己的手,张解只觉的心里没来由的安宁,这是他自张家出事之后心境最安宁的时候,脚下的小道延伸而去,他突然希望这条小道变的漫长起来,不要停止,不要结束,就一直如此走下去。
马车终于停了下来,这是一座老宅,宅子檐角的雕饰还是前朝的图案,依稀已经预示了宅子的年份。但并不破,似乎年年翻修,而且光从宅子外来看,打扫的很干净。
有人一直在守着这座老宅。
他们在门口站了片刻,便有经过的百姓忍不住出声喊了他们。
“喂,你们是新来的外乡人么”
外乡人卫瑶卿挑眉,不,其实他们是真正的故人。但是话出口却是:“嗯,今日才到的济南。”
百姓一手提着菜篮子,一手拎着两条肉似是才从集市上回来,见状不由道:“怪不得啊,别进那宅子。”
“这宅子怎么了”
外乡人就是外乡人,果然什么都不知道,百姓跺了跺脚,压低声音道:“这宅子闹鬼,只有一家看宅子的怪人,但就连这些怪人都是白天在宅子里打扫什么弄弄,晚上都不进去的。”
“我小时候这宅子就在了,听老人说经过好几个风水先生都说这宅子风水不好,是实打实的阴宅,晚上进去是要死于非命的。”百姓说罢看了看天,“太阳快下山了,你们赶紧趁着天还亮着找个客栈吧!”
“有人不信邪进去过,出来就疯了。”
阴宅卫瑶卿失笑,很容易的就抓住了其中的关键:“那一家子看宅子的怪人呢”
百姓努了努嘴:“在里头呆着呢,到晚上,他们就出来了,也不敢住里头,就住不远处的平康坊那里……”
话说到一半,门开了,从里头走出来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对上门前那么多人时只是怔了一怔,什么都没说,转身拎着一只大锁准备锁门。
卫瑶卿连忙出声喊道:“等等。”而后又转身向百姓道谢,“多谢相告,我找这位老人家有事。”
路过的百姓点了点头,继续往家去了。
老人锁门的动作并没有任何迟疑,继续锁上了门,眼看就要离开,卫瑶卿连忙三步并作两步走到他身边:“等等,可是福伯”
老人手瞬时一顿,而后抬头,便见一张地契出现在了自己眼前,暗红的印章熟悉而又陌生。
女孩子轻舒了口气,弯起唇角朝他笑:“宅子的主人回来了。”
那一霎那,老人双唇颤颤,脸上闪过诸多情绪,似是有很多话想要说话,却终是什么话也未说出来,只是抬手拭去脸上的泪痕,讷讷点头:“回来了,回来就好,回来就好啊!”
……
……
第三百五十二章 食香
“这宅子白日是我在看着帮忙打扫。”福伯道,“就用平康大街上几家铺子收租的钱帮着翻修宅子与过活,晚上就是它们在看宅子了。”
而这个它们,阴阳眼中明光闪过:阴宅,说的没错,这就是阴宅,夜晚便是小鬼看宅。
有阴阳眼的不止她一个还有解哥儿,两人看向宅院中,粗粗估计有数十个之多的小鬼。
在角落打瞌睡的宋二打了个寒噤醒了过来,抱着手臂摸了摸,嘟囔了一句“好冷啊!”只是眼下却还不到阴气最盛之时,所以宋二又年轻力壮,阳气旺盛,自然看不到什么东西,只觉得风吹得有些莫名的大。..
福伯似是也有些害怕,道:“它们脾气不太好,晚上按理说我们要走的,眼下我们却未走,说不准要发怒了。”
它们什么它们宋二摸了摸后脑勺,看向四周,除了眼前这几个还有别人么
“我出去一下,你们留在这里。”眼见卫监正没头没脑的扔下了这句话,就走了出去,而后关上了房门。
在彻底关上房门的那一刹那,宋二只觉得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外头的狂风不但声音鬼哭狼嚎一般,就连形状仿佛都能看的清了,那么一大团仿佛张开了大嘴一般瞬间将卫监正的身形吞没。?周围诡异的安静了下来,半晌之后,一道不小的声音从宋二的肚子里发了出来,见众人望来,宋二也有些尴尬,只能干笑了两声,道:“这还没吃晚饭,它在抗议呢!”
小福伯闻言笑了,连忙从灶房端出饭菜来,饭菜热腾腾的。
“今日正巧烧的多,你们先吃吧!”
眼见张解眼睛眨也不眨的看向屋外,小福伯也笑了,说道:“小少爷放心,它们虽说脾气不太好,但从来没伤过一个人,放心吧!就是喜欢捉弄人。”
张解点了点头,看了眼一旁的宋二,见他也放下了手里的筷子,就知道自己若是不动筷,怕是宋二也不肯先吃了,便走到桌边坐了下来。
“我还留了饭,等小姐回来吃。”小福伯乐呵呵的说道,眼前这三人,那个角落里的应当不是一家人,这不难猜,但那个少女却自始至终没有说出自己的身份,而且也有阴阳眼,看着手段似乎也很不凡的样子,他便自动将她称作小姐了。
这两人也未反驳,想来这称呼也没错。
几人安静的吃着,时不时的说上一两句话,也未过多久,门外便响起了一阵敲门声。
“小姐回来了。”小福伯连忙跑过去开门,果不其然门外站着的就是方才出门的那位小姐。
大抵是从外头乌凄凄的走进来,才一进来,她便抬了抬手,适应了片刻,才适应了屋里的光线,而后进门,关上了房门,落了栓。
桌上的饭菜冒着氤氲的香气,少女陶醉的吸了一口,叹道:“好香啊!”
宋二看的乐了,笑道:“卫监正,你这个模样跟八百年没吃过东西似的。”
“八百年”少女摇了摇头,“没有呢,也就四百年而已。”
小福伯又将灶上留的饭菜拿过来,端到她面前:“小姐,吃吧!”
少女点了点头,却没有动筷子,只是对着饭菜嗅了好一会儿,叹道:“香,真香!”
张解抬头,看了她片刻,起身,进了灶房,出来的时候将灶房里灶王爷面前的香炉拿了过来,摆到了少女面前,而后点燃了三支香插上。
少女叹了一口气,很是欣慰的想要伸手摸摸他的脑袋,却被少年蹙眉躲了过去。
 
第三百五十三章 生息
张家已经灭族了,又哪里来的同族人这不仅是宋二的疑惑,也是卫瑶卿同张解的疑惑。
……
晨光落在济南城北的街头,此时太阳方起。为整条大街渡上了一层温暖的光泽。
街边的包子铺里散发出一阵阵诱人的香气,此时大街上还没有几个人,与京城的热闹繁华,甚至黄天道的不夜之景相比,济南要显得安宁的多。
这条大街有些奇怪,大街正中被一条弯曲的开槽出的河流一分为二,河流很窄,不过一丈的距离,每隔一段距离便在河流上架一座拱桥以供街道两旁的行人商户穿行来往。
这条大街也不算多长,至少一眼能望到大街的尽头。大街旁路杖上的幡布上“平康”两个苍劲有力的大字随着幡布飘扬。
这就是平康坊,离昨晚他们过夜的宅子并不远。
“小姐,公子,到了,就是这里。”小福伯很高兴的指着这里道,“这里是平康坊,又叫平康大街,族人就在这里。”
“当年张家本族尽数离开济南前往长安,却有当时的两户张家旁支,两家九口人没有走,留了下来。”福伯解释道,“原本的张姓也在张鲁道先生的要求下更改成了章,就是‘乐竟为一章,从音从十,十数之终也。‘的那个音十章。”
“那两家现在在哪里”他们很自然的问道。
福伯却是笑了,晨光落在他满脸沟渠,已不再年轻的脸上居然温和中带了几分难言的豪气。
“当年九口人,四百年光阴变迁,修生养息,”福伯伸手一阔,抬手一揽无余,“这些都是我们的族人。”
此时他们已站了好一会儿,太阳升高,平康大街上大大小小的铺子都开了,酒坊、首饰铺、茶楼、客栈、成衣铺、铁匠铺、卖蔬菜的菜铺子、鱼肉铺……衣食住行,应有尽有。
一派怡然自得、平安和乐的景象。
“先祖传下来之言中所说,张鲁道先生曾言出山是他的主意,他不忍天下苍山生灵涂炭,不负天下,自然也不能辜负族人,所以要为张家留一条后路。自古君心难测,他能算的了十年百年,但以后呢万一有朝一日,张家出了什么意外,这就是他留下的一条后路。”
“平康坊的人尽数姓章,却留有祖上的家谱,知晓他们姓的原本应是另外那个张,祖训不忘。”福伯说道,“这平康坊和平康大街一直都是张家的祖业,地契也都在我等手中。这些人追本溯源,也都是张家的族人。”
眼前一派和乐融融,总角孩童在街道中嬉闹,即便是有所准备也会被眼前这一切震惊到,更何况原本没有预料到。
卫瑶卿站在平康大街的街头,看向这一整条街的民生安乐,也是头一回从心而出,生出无比敬佩之感。
同样天生道骨,张鲁道生前算无遗策,却还能算尽死后数百年。她确实不如他,不如他胸怀豁达、怀拯救苍生之志,不负天下不负族人。换作她,她做不到。
这一刻,她是当真生出了一种由衷的佩服。这一份礼有些超乎了她的想象,卫瑶卿觉得眼眶有些发热,低头看到正偷偷抹眼泪的解哥儿。他们来济南之前,从来不曾想到还有这一份跨越了四百年的厚礼在等着他们。
“祖训所言,济南章姓不得与长安本支有任何来往,除非长安张氏故人归来。”福伯说道,“我等四百年不离济南,自开学堂
第三百五十四章 休养
巧合么不,不是巧合。
张家出事,即便张家已在长安四百年,这四百年间也从未踏足济南,一切的一切仿佛预示着张家与济南毫无关系了,但人性多疑乃是本性,怎么可能放过济南
更何况张鲁道的传奇早在这天下茶楼酒肆中传扬了,再粗心,也不可能错漏济南
按常理推断,这济南府在张家出事之后,应当会有不少官兵出现,追查搜索一切与张家有关的人或事,但听福伯所言,直到现在,济南还是风平浪静,没有半点动静。
这与一府府尹有意压制是分不开的。
济南府尹叶修远,夫人乔氏。济南府的安宁与他们两人的出现有关,甚至张家出事的告示一直未曾在济南府张贴过,明令禁止百姓谈论政事,这些都是故意的。或许这也是右相乔环的保护济南百姓的一种手段,这样的事有什么比让自己的女婿来做更让他放心的呢
此事之上,她要感谢乔环,为济南百姓,更为这些章姓族人。
她伸手,看晨光透过指缝落到她的身上,试着抓了一抓,当然什么都抓不到。冥冥之中,仿有定数。真是巧啊!
长安张家出事了,这个消息对于福伯他们乃至章姓族人来讲不会痛不欲生,毕竟四百年了,切断联系四百年了,除了知道张家本支在阴阳司之外,对于他们来说,长安张家只是一支传闻中的族人,太大的感情没有,但也不会全然无所触动。毕竟他们的存在,从一开始就与长安张氏密不可分了。对他们而言,长安张氏能决定着自己的宿命走向,是继续休养生息还是东山再起,是准备踏入天下这一趟浑水还是重新成为那个隐世的世族,不出山却令天下不敢妄动。
震惊与一丝淡淡的哀伤过后,只余苦笑,福伯看向他们:“我们一家与这些章姓族人未来的走向由你们来决定。”
“若要继续隐世,我们便还是平康坊的章姓一族。”
“若张家想东山再起,如今整个平康坊连同我们在内有两百零七口人,张鲁道先生给我们每家每户都留下了一技之长,他们学的虽然不若长安本支这么全,但专于一道也能拿得出手了。”
“这条平康大街上那家开医馆的擅医与制毒;铁匠铺的那一家祖传冶器之术;再往前头的钱庄擅经商,掌握着这平康大街族人们的日常开支,还年年会组织商队外出一趟,如今族里钱财不缺;再前头的是武馆,章姓族人有擅武的好苗子便去武馆学习武艺与内家功夫……”
“每一家皆有所长,祖训有言,我等外似全无关系,各管各过活,实则从未分家,唯有如此,济南章氏才能强大。作为张家留在济南的最后一道屏障,我等牢记祖训:分则散,合则强,一刻不敢或忘。”
张鲁道昔年带张家出山是他一个人的选择,如今他还给张家族人的也同样是一个选择。东山再起或者隐世,都在他们的一念之间。
而这个选择,卫瑶卿低头看向解哥儿:就由他来做决定吧!不管她是卫瑶卿也好,是张明珠也罢,原本早该身死了,如今活了过来,每一日的活着于她来讲都是赚到的。
她已陷身泥沼又怎可能一尘不染报仇这条路,她从不后悔,也会一直做下去。抓着解哥儿肩膀的手无意识的收紧了,就如张鲁道给后人选择一样,她也想给解哥儿一个选择的机会。
&nb
第三百五十五章 天罚
方才在油旋铺子里一坐,福伯与老板的谈话他们听明白了。回去之后,正式从福伯手里接过一大串沉甸甸的钥匙,几人站在门前注视着这座宅邸。
虽说许久没有住人了,但这座宅邸年年翻修,是以看上去非但不破败,反而有种有别于一般宅院的美感。这座宅子建于前朝,还保留了不少前朝宅院的风格。比起如今大楚提倡的厚重朴实,前朝则更注重享受与奢靡,这种由前朝刘姓皇族带来的充斥着阴阳术的审美,也影响了前朝的百姓与宅院。不但奢靡还有种诡异的华丽,最最有代表性的就是上勾的檐角之下锤着一串铜铃铛,铃铛之上刻着貔貅与咒语,风起,叮叮当当的铃声更显诡异。
这座宅子不算特别大,正中入目的是一片宽阔的庭院,庭院之后隔着一条不大的挖槽出来的湖,而后就是四通八达串联的院落,粗粗数一下大约有五六座院落,这个大小,也就一个普通官宦人家的院落大小。
除了檐角的铜铃铛,比较特别的就是庭院之后那一条湖了,甚至不需要刻意的站在高处自上往下看,就能清晰的看到这一条呈圆形,十分正的圆形的湖,湖中央一条蜿蜒短桥将湖一分为二,每一半湖水中央都开了一口井。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