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天师上位记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漫漫步归

    现在的商路已经通了。前朝之时,商路闭塞,可没有现在这样繁华热闹的商路。前朝刘姓皇族得天独厚,祖上能人异士辈出,用阴阳术的手段统治一国,民风保守,愚弄百姓。前朝末年,刘姓皇族更是为一己私欲追求所谓长生不老的梦想横征暴敛,以至于民不聊生,这才促成了当年各地的起义。楚太宗李建利就是其中的一支。

    平心而论,楚太宗是个难得一见,纵观历史也难寻一见的明君,这连贯东西南北的商路就是在他的提倡下走通的,这基业打的极好,所以大楚屹立四百年而不倒。

    扎着辫子的女孩子脸上稍稍修饰,比起原先的清丽可爱,如今的容貌稍有变化,显得只是堪堪清秀而已,唯有一双眼睛明亮的惊人。

    “解哥儿,纵观历史,楚太宗也是个难得的明君,这条走出的运送大楚丝绸瓷器,胡人器具香料的商路就是证据,前朝可没有这样方便的商路。一码归一码,功德是不能抹去的。”女孩子看向两畔路途的风景,“当年开通商路时,百姓怨言不少,但如今看来,楚太宗当年所做的是一件苦在当下,利在千秋的大事。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能立竿见影就看到效果的,很多事情需要时间去证明。”

    “就譬如我眼下读的书”

    女孩子笑了起来,眼神温柔:“对,书读得多不是坏事。”

    孩子却表情幽幽的叹了口气:“可惜书落在客栈里了。”

    “没关系,书还在这里。”女孩子指了指脑袋,“藏在这里,走到哪里都不会丢。”

    “从现在开始,你要读的书,我可以口述与你,但不会一遍又一遍的与你说,我没有这个时间。”

    “你要边看边读你的书,我也有我要做的事情。”

    “书我可以告诉你,但是接下来的人和事,我无法告诉你,你只有自己去看。读书可以教,但这世上更多的事是教不来的,比如做人,比如阅历还有更多。”

    “你要做什么事”孩子认真的看着她,“你手上那个手令,任何城池出行无阻,这样的手令除了陛下,还有谁能给你是不是要做什么很危险的事情”

    “危险么必然是有的。”女孩子笑了笑,眼里狡黠之色快要溢出来了,“但是首先是要确定这件事值不值得做。”

    前方远远可见城池的影子了,道路两旁植了不少树,参天大树遮住了高高的日头,马车内一下子暗了下来,女孩子的脸在马车中显得有些正邪难辨,“我可不会千幸万苦去救下一个对自己有危险的人或事,所以,首先是值不值得。”

    “不值得该当如何”

    “那就找值得的人。”

    “值得如何”

    “那就暂且先做个好人。”

    马车内一阵沉默,半晌之后,响起张解轻声的嘀咕声:“你与祖父说的不一样。”

    “他是个好人,我不是。”

    “那我呢”张解目露迷茫之色,“我要做好人么”

    突然环上来的怀抱十分温暖:“坏事我去做就好了。”

    “你想的话,可以做个好人,但前提是保护住自己。做个能保护自己的好人。”

    “卫姐姐……”张解吸了吸鼻子,正要说话,那头的女孩子已经松开了他,“浪费了




第三百四十章 传说
    茶楼酒肆里的说书先生敲着醒木说的唾沫横飞:“听说这颗树能让天下一统,四海归一,只要你参悟这颗树上四分迹象的缘由,便能号令天下。”

    南来北往的客商听的哄堂大笑。每个传的神乎其神的故事中都将其中的东西传的天上有地下无,一棵树便能号令天下开什么玩笑。听过笑过,该做什么也就做什么去了。这世上的野史传说不少还有说能白日飞升的呢也没见到当真有人白日飞升的啊!

    客商的笑声,说书先生也不以为意,打赏没有少,笑笑也就笑笑了。看破不说破,全当故事来听,每个行业都有每个行业的准则,大家恪守着自然相安无事;若是不遵守了,强龙难压地头蛇,能在当地混迹多年的也多少有点手段。

    而后是上菜吃饭,烙饼、腌菜、大块的肉不断的被端上来摆上,酒香饭菜香混合着赶路客商哈哈大笑的声音,显得嘈杂而忙碌。

    一些收了钱的杂役在帮牲口添草料加水装车,业城,用那些草莽的话说就是鸟不生蛋的地方,除了过路歇脚之外,没有多少人会将这里当做路途的终点。

    就连业城唯一津津乐道的奇人张鲁道也从未将这里当做终点,只是未来得及赶回长安而在这里病逝了。

    扎着麻花辫的女孩子给自己换了一朵珠花,路途烦闷,女孩子爱俏,偷偷换朵珠花也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这一桌人并不显眼,一个三十来岁的男人,一大一小两个孩子。或许是终究考虑到孩子人小,年轻男人用匕首将饼分成一小块一小块泡在汤里递给两个孩子,孩子就着同样切成小块的肉和腌菜吃了下去。

    味道不难吃,也不好吃。但赶路嘛,没有挑剔的条件。孩子可以迁就照顾,因为年纪小,但若是哪家孩子这等时候乱开口挑剔的话,那就是不懂事了。这一大一小两个孩子都很懂事,斯文的吃着,安安静静的,时不时的聊一两句家常话,并无什么特殊。

    不管什么地方都有原居民的,就连业城也不外如是。为数不多的当地百姓挑着自种的蔬菜瓜果以及手工物件在外叫卖,双眼巴巴的往客栈里瞧,做的就是过路生意。

    这些蔬菜瓜果要价不低,明晃晃的就是想要宰一宰这些过往的商客,路途之中这种新鲜的气息总能让人更为神往的,是以明知宰客,倒也有不少人问价。

    手工物件做的并不特殊,明显比蔬菜瓜果摊要冷清的多。

    卫瑶卿抬头,看到面前的孩子吃完了,喝了些茶,开始默背今日的课文,双眼看向窗外,有小贩扛着一把风车百无聊赖的站在外头,神色恹恹。

    客商中没有多少随着一起远行的孩子,所以好玩的物件远没有蔬菜瓜果来的受欢迎。

    纵然乖巧、懂事,却也还是个孩子。是啊,是个孩子呢!少女莞尔,起身。不多时,又回来了,这时候,手里多了一只转动的风车。

    张解眼睛睁圆了一些望过来,似是有些高兴却又有些不解。

    “劳逸结合。”她递了过去,心里却生出了几分感慨。她当年同解哥儿一样大时跟随庙远先生远行,也正是童心未泯的时候。看到好玩的东西,庙远先生不给她买时会如何会带着钱,自己去买,旁人不卖给她,她就偷偷拿了,留下银子跑了。真是……不像个好孩子。每每做出这等事情都能将庙远先生气的七窍生烟。

    记忆中那个中年男人指着她的鼻子怒骂:“霸道、执拗、不讲道理,真是个坏东西。”

    “张昌明这个人是真的纯善豁达,怎么会有这么一个孙女,焉坏焉坏的。”

    她是个坏东西,从小到



第三百四十一章 手札
    一树之上四分景象,春夏秋冬,四季之景都在其上。张鲁道这个人做的每一件事都足够让后世称道,视为传奇。所以不管正史还是野史,他都是其上的常客。

    隐在斗篷里的女孩子只露出一个尖尖小巧的下巴,唇角勾起弯弯的弧度,颇有几分邪气。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莫名的想到了庙远先生曾经出口的奇奇怪怪的话,女孩子微微颔首,“张鲁道明显就是后者。这么多年了,还活在正史野史,口口相传之中。”

    “厉害啊!”她走到树下,看着这颗神奇的参天大树拍了拍,“四百年的树,确实够壮实的。”

    说话间斗篷翻飞,女孩子左手拿出了几样奇奇怪怪的铁器,而后颇有几分不协调的看着右手里的风车:“出来的急,忘了将风车放回去了呢!”

    不协调只有一刹那而已,女孩子顺手将风车插在树杈中而后跳了下来,找准了方向:“东行十五步……”

    “而后向南行九步。”

    “今日辛丑日,对应奎木狼所住的位置。”

    幽幽的月光照耀在古旧的青石板上,手中三支香没有点燃,只歪歪斜斜的插在泥缝中,而后磕了三个头。

    “我张家的东西,我来取了。”

    ……

    将形态古怪的铁器一截一截的接了起来,铁器柄瞬间变长了。这是盗墓用的铁器,从温韬那里借来的,铁器头处的直径大小都是特制的。阴阳十三科,彼此总有共通的地方,这些盗墓的器具如今拿来用酒十分顺手。选定了位置,铁器从泥缝中插了进去。一点一点的向下探去。

    女孩子神情很认真,也不知过了多久,眉目突然神采飞扬了起来:“到了。”

    而后一截一截的取了出来,铁器头特制的形状,箍着泥与一只表面贴着符纸的盒子带了上来。

    “找到了。”女孩子收了盒子,将泥填回远处,踩实,而后走了。

    今日真是出奇的顺利,女孩子轻舒了一口气,走到半道才发觉解哥儿的风车忘了拿了,不得已只得再度返回。

    路还是原路。女孩子身姿轻巧,本就于身法上有所擅长,所以她的轻功恢复的极好,走的很快,几乎没有一点响动。

    街道上空无一人,路杖上长串的灯笼微微的晃着。

    前方不远处,却有一道影子被无限拉长,是人的影子。

    来人穿了一身夜行衣,黑布蒙住了他的脸,使人看不清他的本来面目。手里用的是铲子,正在树下挖来挖去。

    她挑眉,闪身躲入了一旁的小巷,看向那个黑衣人。

    若没有她的折返,恐怕还当真不知道有人会在夜半与她做一样的事情。

    巧合么或许只是听那些说书先生吹得天花乱坠来看一看这树下到底有什么。但更大的可能却不是巧合。盒子藏在袖袋中紧了紧,她看向那个用铲子挖着土的黑衣人,半晌之后,转身离开。

    她不知道黑衣人的实力,就算侥幸能打赢黑衣人,处理尸体又是一件麻烦事,他们只会在这里停留三天。业城,本也不是长留之地,所以不能打草惊蛇。

    ……

    ……

    晨光大亮,客栈再次开始嘈杂了起来。

    张解一睁眼就看到了床头和衣而睡的女孩子。

    她抱着双臂,外头裹着一件斗篷,一条腿屈起,这是一个十分方便离开的姿势,头靠在床头,是昨晚回来晚了,所以怕惊醒了他么

    张解眨了眨眼,轻手轻脚的起身,一会儿宋二就要来敲门了,莫要吵醒了卫姐姐



第三百四十二章 冲突
    业城所有的侍卫小吏都向着一个方向而去,这个方向是业城正中那颗四季分明的奇树。过去的不仅仅是人,还有他们手里的铁铲。

    这是要干什么呀答案已隐隐可以预测,众人心头颤颤,不敢置信。

    这可是张鲁道留下来的业城风水之源啊,除了与张鲁道的这一段传说,业城还有什么当地的百姓茫然,过往的客商亦是如此。不是说不管是当地的官员还是百姓都十分照料这棵树么所以四百年郁郁葱葱愈发繁盛。但是现在,是要铲了这棵树么

    楼梯拐角口的女孩子看了半晌,目光微闪,转身上楼进屋。这样的举动也不奇怪,来往客商非富非贵,有谁能阻止得了这些当地事毕竟,他们只是路过,业城也不过是他们赶路途中的一个小插曲而已。

    屋里的孩子正在认真的默背着笔记手札,食物的香味钻入鼻中。事情,是要做的,但是饭也是要吃的。

    张解走到桌边坐下,拿起碗筷喝了一口汤。楼下吵吵嚷嚷的声音钻入耳中,实在是不想听也听到了。

    “发生什么事了”张解问道。

    女孩子咬着肉含糊不清的说道:“官府里的人要来铲掉那颗四季树了,估摸着要与百姓起冲突了。”

    “好端端的,怎么要铲掉那棵树了”张解不解,刚来时,听街边百姓,茶楼酒肆里的说书先生大肆的谈论,可见,业城是以张鲁道的出现为荣的,更别提他留下的所谓风水之源的奇树了。

    回以他的是一只手轻轻的在他手边的笔记手札上点了点。

    张解吃饭的动作一滞,半晌之后,了然:“是为了这个你昨日出去就是为了这个么有没有遇到什么危险”

    “没有,”卫瑶卿低头分着一小块一小块的烙饼,“不过可能还有人在找这个东西。”

    还有人么张解低头:“给我一个晚上的时间,我会记下来,然后就可以烧掉了。”

    她应声,而后放下手里的碗,走到窗边,推开了一条缝,隔着窗缝向楼下望去。业城的百姓吵吵嚷嚷,不多时便已纠集了不少,为首的正是昨日那个说的唾沫横飞的说书先生。这棵树倒了,张鲁道的过往意义也就没有原先那么大了,这可是生意啊。断人财路犹如杀人父母,这些人能坐得住才怪。

    除了以此为生的生意人,还有当地的百姓,当地的百姓并不乐衷于教化,不仅如此,还十分的保守古板。偌大的业城只有一间学堂,卫瑶卿来时就注意到了,学堂里只有个老夫子,学生也没有几个,更多的是在外面跑,帮忙做杂役的孩子。在他们看来,与其在学堂里读书,不如早日有能力为自己换回一些口粮来得重要。他们的目光落在了眼前。

    这样的百姓,自然视这等张鲁道留下的奇树为神明赐佑,这棵树长成如此茁壮的模样,与百姓的看护是分不开的。或许准确的说,这棵树已经成了他们的信仰,是供奉在家里,供奉在业城中的神佛,不容他人置喙,就连官府也不行。

    百姓与官府的官吏起了冲突,手里的锄头等农具也拿在了手里,毫不退让。嘴皮子利索的说书先生走在最前面,义愤填膺:“太过分了,这是我业城百姓的神树,护佑我业城风水的神树,你们胆敢对神明不敬,神明不会饶过我们的!”

    百姓总是比官兵多的。虽然不乏老弱病残,但胜在人多,一时之间双方互不相让。

    “想要张鲁道笔记手札的是权贵吧,不然怎么



第三百四十三章 民乱
    百姓与官吏吵吵嚷嚷的,互相争执不下。

    “这是上头的命令,我们也只能听命行事。”官吏蹙眉。业城鲜少有什么事发生,像这样百姓闹事的还是头一回,是以,官吏也没有耍什么心眼,直言道。

    “没什么事为何要铲了我们的神树,这是要亡我业城啊!”走在最前头靠嘴皮子吃饭的说书先生嚷道:“为什么要亡我业城”

    “就是啊,为何要亡我业城”

    “凭什么动我们的神树!”

    ……

    吵吵嚷嚷的声音就是客栈里也听得清清楚楚。

    官吏们气急败坏却又无可奈何:“上头的命令谁能违抗,你们不要闹事!

    “我们不曾闹事,为何要夺走我们的神树!”百姓不肯让步。
1...8788899091...259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