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重生之先声夺人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吹个大气球9

    许风帆:三水哥,我觉得你离中年,还有一段距离吧?

    你不懂。林淼轻轻摇头,目光深邃地望着前方,有的人活一辈子,但到死那一天,做人的水平也和小学生没什么区别,而有的小学生,只需要活七年,就比这世上绝大多数的中年人更明白人生的意义。

    许风帆问道:比方说呢?

    林淼:比方说躲在天边的她~能不能听我诉说,我的寂寞哦~无尽的寂寞~

    许风帆想了想,默默掉头离去。

    他觉得林淼可能是这几天待在家里时间太久,精神受刺激了

    林淼同学勇夺瓯城区第9届小学生奥林匹克数学竞赛一等奖第一名的消息,当日传回百里坊小学,隔天又上了堪称娘家媒体的《东瓯日报。

    但这种隔三差五就要上报装逼一次的频率,早已叫东瓯市人民群众感到麻木。

    甚至不少起初为这种神童神迹感到稀奇的人,已经渐渐由猎奇转向眼红,靠爹上位的流言逐渐在全市范围内小规模兴起,没人辟谣,传播得十分迅速。

    只不过在湖滨路吸血鬼升级的硬壳玄幻传说剧的对比下,这种小道消息又显得那么脆弱无力不合群,没几天的功夫,就被人民更加喜闻乐见的神龟传说打得落花流水。

    一周之后,全市小学期末考到来。

    林淼没有参加考试,却做了件让百里坊小学老金校长更加高兴的事。

    他将一年以来所获得的所有奖状奖牌和奖杯——包括一次全市奥数奥冠一次全市象棋邀请赛冠军一次全市作文比赛冠军一次全市优秀少先队员一次全市三好学生,以及刚刚结束的全区奥数冠军——全部打包赠送给了学校。

    老金拿到东西后又是激动又是惋惜,直说要不是某个傻逼玩意儿划破林淼的衣服,吓得林淼一年跳满级,如果林淼能在百里坊小学多待一年,学校能收获的荣誉绝对远不止这些

    老金叹惋不止的时候,林淼正在家里,被江萍唠叨着打包收拾行礼。

    丁少仪也特地亲自跑来,装得好像跟老林有一腿似的,扮作林淼的半个亲妈,跟江萍说着说那,不让没出过远门的江萍把什么牙膏牙刷毛巾全往巷子里塞。

    林淼默不作声,不发表任何意见,只是安静地将日记本和小铁弩装进了自己的小书包。

    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何不利之有。

    是教训,也是经验。

    如果将来有可能,不管乱世还是治世,林淼都希望能揣把手枪出门。如果做不到,第三把已经寄到家里,可供正常成年人体型使用的小铁弩,也勉强可以凑合。

    打包完行礼,林淼在江萍的千叮万嘱之下,被丁少仪带出了家门。

    百里坊小学,1994199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总结大会,兼89届全体学生毕业典礼,也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开始。老金拿着话筒,站在讲台上慷慨激昂,大声宣布学校本学期又取得了什么什么成就。

    台下各个年级段里,张瑶瑶彭芳芳熊波许风帆各自打着各自的瞌睡,只盼这无聊的大会能早点过去,他们好开始愉快的暑假。根本没人去想林淼这时候怎么样了,反正跟他们也没有半毛钱关系

    主席台后后方的行政楼里,苗校长照例不露面。

    她静静走进学校专门为林淼开辟出的一个小陈列室里,站在用玻璃柜隔开的林淼的奖项集合前,细细打量孩子今年一整年的成长和收获。现在就算瞎子也能看明白,林淼这孩子,未来的成就,肯定无可限量。好在他短短的小学时光,已经打上了百里坊小学的印记。

    今年交男朋友后越变越漂亮的夏晓琳,闲来无事凑在苗晓秋身边,一脸羡慕和向往道:二姨,你说我以后要是能有个这样的孩子,那该有多好啊

    苗晓秋微微一笑:有半个林淼这么好就不错了。

    夏晓琳嘟了嘟嘴,不太满意苗晓秋的答案,转头望向屋外。

    清晨碧蓝的天空,飞机划出一道厚厚的白线。

    万米之上,林淼坐在飞机窗边。他摘下三道杠的臂章,取下烈士鲜血染成的红领巾,寂寞地看着窗外被照样染得金黄火红的云层,轻声在心里默念:再见了,小学生。(第二卷终)




第二百一十三章 与我何干?
    晨曦,高塔,黄浦江。站在九五年的上海外滩,隔江眺望江对面刚竣工不到两个月的亚洲第一高塔,林淼脑海中飘过的第一个念头,居然是也就这样罢了。

    曲江省的教育厅在筹备全省中小学生作文大赛这件事上,玩的花样颇为风骚。

    首先是作为首善之地的杭城被无情抛弃,考试地点很让局外人费解地选在了紧挨曲江省的中国第一国际级大都市。再然后就是把这次比赛的时间,足足延长到了10天,期间不但理所当然地负责各市代表队的食宿交通,更奢侈的是,中途还安排了不少游玩项目。

    ——当然,你得能留到最后才行。

    因为按照比赛规则,比赛周第二天考试过后,就会有一半的小孩拿着光荣的全省三等奖和二等奖的证书先滚蛋。最后只有10个孩子的作文,能有幸登上今年的《全国中小学生获奖作文选。也就是说,真正意义上的太子爷,一共就这十位。

    其他看似很光鲜的孩子,哪怕家里头也有在地方上足够牛逼的县处一级的人物坐镇,但到沪城这种地方,该趴的还是要趴,该跪的还是要跪。

    林淼对这种情况毫不感到意外。

    毕竟每年的《全国中小学生获奖作文选一共也就只收录大概300篇文章。

    而按照某些不成文的潜规则,这其中一半以上的孩子,必须得出身自京城和沪城。剩下来的名额,每个省能分到15个就算相当不错了。至于东瓯市这种三线小城市,1到2个名额,已经是市教育局或者说市宣传部门所能争取到的极限。

    在这种大环境下,能不能获奖,个人能力已经是次要因素。

    是否有人能在中间说上话,才是关键的关键。

    所以这一世的林淼,无疑是幸运的。

    要不是凑巧捧出一个全国知名的作家老爹,要不是刚好和一个在京沪两地文化圈都能说得上话的丁少仪攀上关系,他这次的比赛,最多也就止步全市二等奖。

    丁少仪带着林淼来到沪城,头天下了飞机,就马不停蹄地带着林淼拜访了几个在沪城乃至全国范围内都很说得上话的文坛耆老,然后毫不藏私地把林淼拿出来跟众大佬们一起分享。

    好在林淼上辈子勉强也算吃过见过,遇上这种场面,基本还算不虚。当一句句我在一本书上看过爷爷的文章原来奶奶就是写了那个什么什么的大作家我长大之后以一定要成为像爷爷奶奶一样厉害的作家之类的无耻之言,被林淼用一种更无耻的天真烂漫的口气说出来时,这次比赛珍贵无比的十个一等奖名额中,已然注定有一个要预留给他。

    再然后,等他跟老头和老太们跟讨论过李白的浪漫主义笔调与苏轼豪放兼婉约词风的相承关系之类的话题,场面基本就炸了。

    老货们很轻易地就被林淼征服,一个两个抢着要真把林淼收下来等干孙或者徒孙。

    根据林淼的不完全统计,他半天时间差不多被摸了几百次头。

    摸得他很怀疑自己这辈子,很有可能要重蹈英年早秃的命运。

    丁少仪花了不小的力气才,把林淼从老货们手里抢救出来带回酒店。不过也不是什么代价都没留下,林淼被逼着认了个师爷爷,酝酿中的拜师仪式,则被延后到了比赛结束后。

    晚上十点左右,东瓯市的其他几个小伙伴们,坐火车到达酒店。

    由于林淼是跳过市赛直接晋级省赛的,所以和这些队友并没见过面。晚上夜宵时间头回见到,才发现这支12人的市队里有3张熟得不能更熟的熟面孔,张雪茹朱佩慈和蒋琴琴。其他的,则都是下面东瓯市下辖各县市区的,平均每个县还不到1个名额,苦逼得很。

    宵夜过后,林淼被张雪茹强行拉进房间,当公仔抱着睡了一夜。

    林淼虽然誓死不从,但奈何幼儿园级别的体型在张雪茹日渐发育的身体面前毫无抵抗力,和张雪茹分在同一房间的朱佩慈对张雪茹这种流氓行径很是不齿,可张雪茹一见林淼就耍流氓的习惯已经养成,根本就不惧对方粗浅的语言攻击。

    这一夜,林淼睡得极沉。不但彻底忘了远在京城治疗失语症的预备小媳妇儿,清晨时分,还梦见自己吃了两个大馒头,口水流了张雪茹一胸。

    第二天比赛日,林淼一群人坐大巴前往比赛地。

    张雪茹这厮不但对自己前一晚的兽行毫无廉耻之心,而且还在车上大肆宣讲林淼身轻肉软易推倒,晚上抱着睡得香的好处。林淼被这小丫头调戏得居然破天荒的有点害臊,连晕车症状都莫名消失,长达30分钟的车程,愣是没吐。

    好不容易熬到外滩,林淼吹着早上的江风,吃着丁少仪从酒店自助餐厅强行带出的早饭,内心感慨万千。像老子这样又帅又有才华的小朋友,要怎么样才能逃脱一天到晚被人揉来揉去的命运?好烦恼,真的好烦恼就不能来个比张雪茹更漂亮成熟一点的小姐姐吗!?

    东方明珠塔,400多米高,亚洲第一高度,感觉怎么样?林淼瞎鸡霸吐槽的时候,丁少仪走到他身边,轻声问道。

    林淼远眺江对岸,陆家嘴上的金茂大厦沪城中心大厦和环球金融中心等地标都还没影,只有刚刚落成的东方明珠塔,伫立在这片后日地价高到搞不好能买下半个阿拉斯加的土地上。

    成片成片的弄堂,环绕在九五年的高塔四周。

    林淼轻声回答:会当凌绝顶,弯弓射大雕。

    丁少仪笑道:乱背杜甫的诗。

    林淼摇摇头:人都凌绝顶了,还要往下看,那做人也太没追求了。

    丁少仪闻言一怔,旋即又露出微笑。

    这小孩,切片研究一下可好?

    林淼身后,一群小丫头叽叽喳喳兴奋地喊个不停。

    林淼心里轻声一叹。

    从未看过世界的人,看到外面的世界难免容易激动。但在外面的世界待久了,再看更多的东西,似乎也就这样了。山外山,天外天,人外人,你们牛逼,与我何干?



第二百一十四章 真·老爷爷
    曲江省中小学作文竞赛决赛阶段,小学组的首轮比赛考场,被安排在离外滩不远的沪城财经大学。林淼所在的东瓯市代表队抵达沪财校门口时,时间刚过9点,离考试时间还有半个钟头,可以从容不迫走路。

    张雪茹和朱佩慈一左一右牵着林淼的手,好奇又憧憬地打量着全国一流学府的环境,时不时因为见到一处只剩下几块砖头的办公楼遗址或者名人铜像,发出哇哇的赞叹声。

    林淼脸上淡定,内心却略有起伏。

    这学校他考过两次。第一次是高考过后,玩笑一般地填了个第三志愿,因为确实高攀不上,高考分数离沪财的录取分数线还差了20多分。

    第二次则是本科毕业后铆足了劲想去大城市发展,于是考研时又咬牙报了沪财,结果不幸专业和数学全都考砸,最后只上了一所相对平庸的学校。

    再后来,毕业后因为学历上缺乏竞争力,技能方面除了能写点东西外也别无长处,加上身在他乡没有任何人脉资源,于是最终只能灰溜溜滚回东瓯市,在七大姑八大姨们的充满关心的问候中,忍辱负重地先干了一年街道临时工。直到第二年总算考公务员成功,光荣混入为人民服务的先进队伍,某些刺耳的声音才渐渐收敛,家里的日子也慢慢好过起来。

    林淼在瓯城区区府办一干就是好多年。中间工作不顺,情绪低落时,也曾很多次想过,如果自己当年读本科的时候,能在专业上多花些功夫,而不是去干那些浪费时间又吃力不讨好的学生会工作,或许考研的时候就会是另一番光景。不说能铁定考上像沪财这种级别的学校,但总不至于去那所平庸的211混文凭,命运说不定就会是完全不同的两条路。

    好在,老天爷总算对他不薄。

    重生了,这辈子再也不想浪费哪怕一秒钟的时间了

    丁少仪把林淼从张雪茹和朱佩慈手里抢走,抱着走到了考场。

    考场所在的大楼内,曲江省教育厅的人早就布置妥当,各工作步骤安排得井井有条。

    东瓯市的教育局副局长梁艳红,代表队伍在检录表上签了字,然后便由教育厅的工作人员带着,跟差不多同时到达的甬城代表队,一起上了楼。

    二楼的阶梯教室里,已经坐满了大半。

    东瓯市代表队的十几个孩子按着考号,找到各自的座位坐下。

    只是因为林淼的原因,教室里免不了又响起一点小动静。

    负责监考的工作人员走到林淼跟前,丁少仪急忙走过去,跟对方反复确认了林淼的身份。

    监考的中年妇女,跟丁少仪说了半天话,才颇为震惊地接受了现实。再然后听说林淼是林国荣的儿子,脸上又露出了原来如此的表情,释然不少。

    仿佛这年头不管什么比赛,不来点暗箱操作就不完整似的。

    丁少仪解释完情况,又叮嘱林淼:淼淼,考完试就坐在教室里等,千万别提前出来知道吗?这里可不是东瓯市,你要是一个人乱跑走丢了,咱们所有人都要有麻烦的。

    林淼嗯了一声,轻轻点头:我知道,不会乱跑的。

    丁少仪笑着摸了摸林淼的头,转头又跟监考的多说了句:麻烦帮我们多看一下这孩子。

    监考的中年妇女笑道:丁老师,你放心在外面等吧,我保证考完后,一根头发都不少地把林老师的儿子还给你。

    丁少仪笑了笑,走出了考场。

    教室外头,梁红艳见丁少仪出来,立马轻声道:丁主任,找个地方坐一下吧,要考一个半钟头呢。丁少仪点点头,和梁艳红走远。

    两人找了个空荡荡的教室,教室里只有寥寥几个学生在自习。

    丁少仪和梁红艳在教室的最后面一排坐下,梁艳红放下包,舒一口气,用方言小声道:林国荣这个儿子,真是走到哪里都怕他出事,这几天全市都给他弄得鸡飞狗跳的

    丁少仪轻轻一叹:这孩子,真是说不清到底是命硬还是命好,才这么几岁,就已经做了一堆别人一辈子都做不了的事了

    六七岁的小孩子,单枪匹马干掉了两个穷凶极恶的通缉犯。

    要不是这种事真的就发生在身边,哪怕以丁少仪的见识,她也很难相信这件事会是真的。

    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林淼的家庭情况特殊,有林国荣这么个身在体制内且全国知名的作家亲爹,林淼这时候其实更应该出现在少管所之类的地方,而不是来这里比赛。

    市宣传部的王岚为了舆论上不出乱子,更是直接给东瓯市的媒体下了死命令,对林淼杀凶这件事,一个标点符号都不准报道。全市上下一时间全都对这起案件的真相讳莫如深,就连公检法各家单位,也纷纷选择性地将这起足以称得上大案的事件,遗忘在了脑后。
1...117118119120121...17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