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我的身体还能撑几日,而且今日是昀芷大喜的日子,我岂能今日去世给她添堵即使她知道我死已经过去许多天了。但正因我的身子还能撑,才要趁着还清醒的时候把话都交代好了。不然,万一我临死之前糊涂了,什么都交代不清楚,对他们三个,对越藩不是好事。”朱赞仪道。
“哎!”朱楹只是叹了口气。
不一会儿一大两小三人走进来。两小中的那个小姑娘见到朱赞仪,马上蹦蹦跳跳的过来,凑在他身边说道:“爹,你怎么了,都三四天没有与茜雪说话了。袁姑姑说你生病了,还没有好么”
“茜雪,我的孩子。”朱赞仪笑道:“爹的病还没好,不过这几日,爹有空就陪你说话。”
“爹,你还是好好养病,等病完全好了,再与女儿说话。”茜雪说道。
“我的好孩子。”朱赞仪又笑道。他随即对王妃陈丽萍说道:“将来茜雪出嫁的时候,一定要风光大婚,陪嫁也要极尽所能。在京城,叔叔允许我的几个小姑姑自己选择驸马人选,将来茜雪也要自己选择驸马人选。”
“是,是。”陈丽萍答应一句,眼泪忍不住掉了下来。
“娘,你哭什么”茜雪有些惊讶的问道。
“是啊,丽萍你哭什么,我虽然年纪不算大,但这辈子该享受的,除了子孙环绕膝下也都享受过了。要说遗憾当然也有,但也能平稳去那边。你不必哭。”朱赞仪道。
“夫君!”8忍不住跪在床边放声大哭起来。屋内的下人被她传染,也纷纷哭泣起来;她怀里抱着的只有两岁的佐敬也哭起来,虽然他并不知道为什么哭。只有茜雪,茫然的站在原地。
过了好一会儿她才止住眼泪,停止抽泣。朱赞仪继续说道:“过几日等我故去了,丧事不必隆重,咱们越藩底子薄,经不起折腾。安王,你也千万不能弄得太隆重。民间百姓出于面子,都要将葬礼弄得很风光,咱们朱家都已经是全天下最尊贵的人家了,没必要顾忌什么面子。”
“可是,可是,”8要说什么,但又被朱赞仪抢道:“可是什么!一定按照我的意思来,如果弄得太隆重,我在下面也不得安枕!”
听到这话,8才勉强答应;听到她答应,朱楹才答应。
此时朱赞仪的精神越发萎靡不振
第1423章 一个伟人的阴影彻底结束
?‘赞仪,曾祖之所以将这道圣旨交给你,缘故想必你也明白。允熥会是一个好皇帝,同我的感情也绝不是假装出来,可曾祖仍然有些不放心,将这道圣旨交给你。但倘若他对宗室极好,你切不可让任何人知晓这道圣旨的内容,切不可让任何人见到这道圣旨,即使他没能成为一个好皇帝,将大明治理的极差,只要他对宗室好,你就不能公布这道圣旨。’
‘曾祖让你保管这道圣旨十年,十年之后若允熥仍对宗室很好,就销毁它,不再存在于人间。’他又想起在允熥赶回来之前,他最后一次单独见朱元璋的时候,朱元璋嘱咐他的话。
想到这句话,朱赞仪低头看了一眼这道已经有些陈旧的圣旨,用最细微的声音说道:“曾祖,还没到十年之期,可曾侄孙就已经要死去了。曾侄孙也绝不会将这道圣旨再传下去,今日就会将它销毁。不过曾祖您也一定会放下心来。允熥对宗室们极好,即使是起兵造反的叔爷,与酿成叛乱的叔爷都没有处死,一个派往海外,其子也被加封亲王;另一个允许留在原来的封地出家为僧。允熥这样做,无论如何不能叫对宗室差了,即使他真的并非是大爷爷之子被人偷梁换柱,想必曾祖您的在天之灵也能瞑目。”
“当然,曾侄孙之所以如此,也有自己的私心。在您生前,虽然加封曾侄孙为靖江王,但到底是亲王还是郡王却并未定下。允熥继位后将曾侄孙正式加封为亲王,又与其他亲王一视同仁,还就藩外域建立一国,如此厚待,曾侄孙也不忍心拿出这道圣旨。更好的是,因曾侄孙在洪武年间地位不定,曾侄孙的兄弟们都只被加封为镇国公而非郡王,又减轻了我越藩的负担。”
朱赞仪絮絮叨叨说了很多话,一直到他忍不住又咳嗽起来才停止。他又拿起碗喝了药,等咳嗽停下后,又从头到尾将圣旨看了一遍,挣扎着从床上起来,拿起火折子,随意从桌子上拿起两张纸将圣旨裹在里面,又道:“曾祖,现在曾侄孙要毁掉这份圣旨了。您在地下,或许对允熥违背您的一些旨意有些不满,但这些改变对大明也是有好处的。在他的治理下,大明越发强大,甚至几次出大军征战,农户的税赋却并未增加。甚至因为从西北虏获难以计数的牛羊回来,让普通百姓能有更多的牲畜用来耕种,每家每户能够耕种的土地更多,农户更加富足。如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治世。”
“另外,就比如即将与圣旨一起烧毁的这份邸报上所写之事。允熥对朝鲜世子十分优待,甚至允许其入后宫,如今他要走了,又着文垣送行,待遇极高。曾祖您若是仍在世恐怕不会满意,但这就是允熥的策略,对大明有好处的策略。”
“与色目人所建立的番国通商同样如此。商人交的税多了,农户就不必多交税。今年又有来自极远之地的番国使者向大明称臣,请求允许通商。允熥也已经准许了。他们是从西北而来。西北的古老商路,或许会重现汉唐时的情形。”
他这时将包裹着圣旨的纸张放进火盆中,奋力对着火折子吹了几口气,点燃了纸张。火苗迅速让纸张完全燃烧起来,又点燃了里面的圣旨。朱赞仪就这样一眼不错的盯着正在燃烧的圣旨,一直到圣旨燃烧殆尽。见圣旨燃烧完毕,他松了口气,身子一仰躺在了床上。
建业九年五月初六,越王朱赞仪薨。帝闻之大悲,昏阙于地,罢朝三日。后命宫人皆着素服。有御史以越王乃帝晚辈,异之。帝罢其官,永不叙用,群臣莫敢进谏。礼部以越王辟地有德、甲胄有劳、因事有功、威德服远,定谥号
第1424章 西方的来客
?“明日,就能到达明国的京城了。”一个长着一头棕黑色头发、一双棕绿色眼睛,但身上穿着大明袍服的男人手里拿着几个盒子,走进来用意大利说道。
“明日就能到达明国的京城了好,很好。”船舱内的几个人都高兴起来。虽然坐船比骑马行路要舒服一些,但他们更愿意不必奔波,每日能够躺在不摇晃的床上睡觉。
“也不知明国的京城是什么样子。”一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六岁的金发青年带着憧憬说道:“菲利普给我写的信描述很含糊,只是让我来明国亲自看一看。他还说,明国的皇帝,也是整个世界最有权势的人希望我能够来到明国为他绘画、雕像。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真的,还是仅仅是他引诱我来到东方的诱饵。”
“这个是真的。”一开始说话的棕黑色头发的人回答:“我没有听到明国的皇帝亲口说这些话,但伯鲁涅夫斯基先生对我转述的时候,我确定他没有欺骗我。”
“但是,明国的皇帝是十分忙碌的,有超过六千万人直接在他的统治之下,还有超过三千万人间接在他的统治之下。他的这个想法是五年之前的想法,他现在是否还记得,不好说。不过他对于你们掌握的绘画与雕像知识十分感兴趣,你们在明国的京城,也能得到不次于在意大利的待遇。”
“吉哈诺先生。”这时另外一个大约三十岁左右的棕红色头发的人慢条斯理的说道。
“您有什么事,吉尔贝蒂先生”吉哈诺问道。
“我记得这一路上的闲暇时间,您曾经与我们说过,明国人对于祖先的陵寝非常重视,祖先在他们心中的地位等同于上帝在我们心中的地位。”
“是的。”
“您还说过,明国的绘画与雕塑技艺也十分高超,但并不写实,尤其是绘画,难以作为复原某一人生前长相的依据。”
“是的。”
“而明国皇帝想要雕刻的第一座雕像,是为他的祖父,已经故去的明国前任皇帝。”
“是的。”
“既然如此,明国皇帝不会忘记让我们为他雕刻雕像、绘制画像的想法的。”
被叫做吉尔贝蒂的人仍然慢条斯理的说道:“明国皇帝想要为祖父雕刻雕像,可他的祖父已经去世,生前绘制的画像又没有多少参考价值,菲利普也绝对不可能在短短五年内就将绘画的技艺提高到能够依靠别人的描述准确画出明国前任皇帝的样子,他更擅长建造房屋,而不是绘画和雕像。所以现在的明国皇帝只要还想为祖父雕刻雕像,就一定会想着我们。我们也一定有机会,绘制必定会名传千古的画像和雕像。”
“您说的对。”吉哈诺有些敬佩的说道。
“这么说,我还有机会为明国皇帝画画了”金发青年对于棕红色头发的人的推导并不感兴趣,只是又说道。
“你说的没错。”吉尔贝蒂点点头。
“太好了!”金发青年又高兴的叫了一声。“谢谢你,洛伦佐。”
“你不必感谢我。”吉尔贝蒂又道。
这个叫做吉尔贝蒂的人,全名洛伦佐吉尔贝蒂就是将近五年前,当允熥想到要为朱元璋雕刻雕像时,伯鲁涅夫斯基向他推荐的人选;那个金发青年
第1425章 抵达京城
?
这时几个大明番馆的官员带着几个杂役走进来,开始向他们分发饭食。吉哈诺站起来致谢道:“多谢赵副使。”
“这有什么好感谢的。”赵副使笑道:“只是给你们送饭而已。”
“我感谢你并非是因为送饭,而是你从伊吾一路护送我们到京城,路途遥远,真的是很辛苦。”吉哈诺道。
赵副使笑了笑,没有说话。虽然路上确实辛苦,但他,或者说整个设在伊吾的番馆的官员都愿意送西北的使者前往京城。
伊吾实在是一个再单调不过的城池,即使这些年人越来越多,商业也得到发展,与中原的城池仍然没有办法相提并论。他们都想到中原看一看,看看中原的繁华景象。可他们又是朝廷官员,不能随意离开任职之地,只有借着护送使者的时候了。
赵副使的想法吉哈诺当然不知道,他又对赵副使感谢几句,赵副使带着杂役离开船舱。
吉哈诺又与吉尔贝蒂和巴尔迪说了几句话,正要离开,忽然听到一阵小孩的啼哭声。巴尔迪无奈的笑了笑,说道:“一定是阿尔贝蒂在哭泣。”
“我真的很不明白,巴蒂斯塔为什么一定要带着全家,包括他仅仅七岁的儿子前来东方,来到明国的首都。”吉哈诺说道。
“利昂纳虽然是贵族出身,但传到他这一代,家世已经败落了,你也知道意大利的贵族有多么不值钱,他仅凭一个贵族身份是得不到任何好处的。三年前,他甚至不得不将祖传的老宅卖掉了,来到热那亚以绘画为生。”
“但是,他的绘画技艺也不好,只能勉强生存。这时多纳泰罗从罗马来到热那亚,愿意雇佣他做自己的助手,他当然求之不得。可多纳泰罗却又要来大明,如果利昂纳不跟随多纳泰罗一起来,他就只能重新陷入勉强生存的状态。他毕竟是贵族出身,比我们这些平民出身的人要多一丝高傲,宁愿跟随多纳泰罗一起来东方冒险,也不愿意重新陷入那种生活状态了。于是他就带着家人来了明国。”吉尔贝蒂解释道。
吉哈诺看了一眼利昂纳巴蒂斯塔,以及他的妻子与他妻子怀中正在啼哭的小孩,摇摇头,也不知是出于对他的怜悯还是觉得他的做法是错误的,转身离开了船舱。
他一离开,船舱内的许多人顿时开始狼吞虎咽。刚才吉哈诺在这里,这些二三流的画家、雕塑家和他们的助手想在他面前留一个好印象,刚才吃饭都细嚼慢咽;现在吉哈诺离开了,不用掩饰了。见到这一幕,吉尔贝蒂摇摇头,端起自己的饭盒走到船舱的另外一边,与巴尔迪坐在一起,一边吃饭一边谈论艺术上的问题。他们两个当然仍然细嚼慢咽的吃饭。
在场的人除了吉尔贝蒂与巴尔迪就没有一流的画家、雕塑家了,但有一个人却与两个一流艺术家一样慢慢地吃饭。这人就是刚才被吉哈诺议论的利昂纳巴蒂斯塔。他看着自己的儿子一直哭闹,心里很烦,又怕得罪了其他人,忍不住斥责道:“奥西莎,你赶快让阿尔贝蒂停止哭泣!”
“小孩子哭,你只会训斥我!”奥西莎巴蒂斯塔不敢违背丈夫的话,轻声哄着孩子,但嘴里抱怨道。
利昂纳听不清她说的话,可见到她的嘴型就知道不仅仅是哄孩子,而是又说了什么话。他回想这一路上发生的事情,很快猜到奥西莎在抱怨他,更加生气,放下饭盒忍不住就要打她。
“利昂纳,没必要这么生气,任何一个孩子都是从喜怒哀乐无常的时候过来的,我的两个儿子在七岁的时候比阿尔贝蒂还吵,等过了十岁就好多了。”这时另外一人说道。
听到这话,利昂纳放下高举起来的手,又拿起饭盒开始吃饭。他不愿意得罪同来的人,哪怕和他一样只是艺术家的助手。劝告那人见他重新开始吃饭,笑了笑,也回过头来继续吃饭,同时对两个十一二岁的男孩开玩笑道:“你们看,当初我对你们是多么慈爱,从来不因为你们哭闹而呵斥甚至要打你们。”
“那是因为我们哭闹的时候你通常都不在家。”年纪较大的那个男孩笑着回应,年纪较小的男孩也嘻嘻笑着。
“就你话多。”他们的父亲呵斥一句,但很明显看出来他没有生气。
又过了一会儿,所有人将晚饭都吃完了,吉哈诺留下的侍从去招呼明国的仆役将饭盒收走。由于明国政府不允许他们随意下船,晚上大多数人也没什么事做,走进这个大船舱旁的小船舱睡觉去了。他们当然不可能获得单间待遇,十个人住了一个舱室,显得略有些拥挤。不过如同吉尔贝蒂与巴尔迪这样的人当然能够单人单间的。
第二日一早船只拔锚继续赶往京城。也不知过了多久,太阳已经升起很高了,他们来到大明京城外的码头,抵达了大明的京城。
“这里,就是明国的首都了!”吉哈诺当先下了船只,指着码头不远处的城池说道。
“这是明国的首都!”巴尔迪惊讶的说道:“这座城市这么大就算是罗马城,顶多也只有这座城市的五分之一大小。明国想要防御这么大的城市,要维持这么大的城市的治安,要使用多少军队要有多少警察”吉尔贝蒂并未惊呼出来,但他的惊讶比巴尔迪只多不少。
至于其他人,惊讶的就更多了。好歹吉尔贝蒂与巴尔迪去过罗马,见过世面,承受能力还高一些;其他人只在自己的家乡和三个共和国待过,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城
第1426章 好奇
?“哥泽来滋,好久不见。”克拉维约笑着同吉哈诺打招呼。
“阿隆索,你在欧洲与东亚之前跑来跑去,而欧洲与东亚的距离也是现在世界上最远的距离,往返一次至少要一年,咱们二人当然每次见面都会相隔很久。”吉哈诺也笑着回应。
克拉维约笑了几声,与他寒暄几句,又左右看了几眼,问道:“怎么只有你一个人,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呢”他打量几眼,虽然还有几个东方人长相的人跟在吉哈诺身后,但他们穿得不是朝廷官员的服饰。
“我就是明国政府负责外交的官员。”却不料,吉哈诺这样回答。
克拉维约上下打量他几眼,笑道:“你怎么当了明国的官员我听说,现在的明国政府与从前蒙古人建立的政府不一样,在蒙古人的政府像咱们这样的‘色目人’可以做官,但在明国政府,咱们这样的色目人不能做官。”
“你说的不对。在明国政府里,色目人也可以做官的,只要能通过他们的科举考试。现在明国的刑部尚书铁炫就是色目人。我见过他,也见过他的父亲,他父亲的头发是橘黄色的,大约也是一个欧洲人,被蒙古人强行带到东方的欧洲人,只是他已经不知道自己祖上来自哪里了。”
“可是你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
“我确实不可能通过科举考试。”吉哈诺点点头:“但是明国皇帝陛下在三年前力排众议,允许没有通过科举考试的外国人在理番院为官。明国的官员当然不满,但一来明国皇帝的话有道理,二来外交在赛里斯人的政府中一向不是什么重要的事情,拥有的权力不大,地位也不高,涉及的官位也不多,不影响科举出身官员的核心利益,就没有坚决反对。我也因此获得成为明国理番院官员的资格。”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