踢开永乐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七帅
“可是,天底下商人这么多,其中走私的也不少,而且皇兄你还鼓励工商发展,难道要将走私的商人都禁绝了不成”
“当然不是。这么多走私的商人当然禁止不过来。为兄的目的只是想知道,有多少人、什么人将大明国内的东西走私到国外去罢了。”
“知道这个,有何用”
“这个当然有用。”允熥笑道:“但凡走私的商人,必定不会只走私一种东西,而是所有货物都走私,只是有的外番需要的较多,有的外番需要的较少。所以知晓了谁在走私绸缎,就知道了谁在走私其他对外番更要紧的货物。”
“至于知晓谁在走私对外番更要紧的货物的缘故,嗯,光说道理恐怕说不明白,就以对蒙古为例吧。对蒙古人来说,茶叶是十分要紧的东西,他们常年吃牛羊肉,喝牛羊马奶,需要茶叶去腻,而且人所需的许多营养,光吃肉喝奶可不成,还得对蒙古人来说茶叶还能够提供肉奶提供不了的营养。也不是说蒙古人没有茶叶就喝不下去,但对他们身体极为不好。而且至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东西能替代茶叶。这也是朝廷为何控制对蒙古人出口茶叶的缘故。”
“假如某一日为兄想要某一个蒙古人部族做什么事情,这个部族自觉远离大明,又能随时驱赶着牛羊迁往他地,不听从为兄的命令,而为兄也不可能为了一个万把人的部族出兵十数万去草原上打仗———太不划算了,而且蒙古人中的君侯也知晓这么打仗最后支撑不下去的一定是中原王朝,历史上汉武帝征伐匈奴的结果已经说明了———这种时候,朕就可以下令将向这个部族,甚至这个部族附近部族走私茶叶的商人都统统抓起来,让他们一时得不到茶叶,最后要么部族首领被手下人杀死,要么向为兄臣服。为兄就达到了自己的目的。至于为何选择绸缎为寻找走私商人的货物,当然是因为绸缎出口较多,而且容易标记号。茶叶可没法标记号。”
“这个蒙古人部族不能再找来无良的商人向他们走私茶叶么或者南下冒险攻打大明边疆州县其他的蒙古人部族不会接济这个部族么”昀芷一连甩来三个问题。
“当然能找到别的无良商人走私,但一时半会儿是找不到的;其他蒙古人接济,这个倒可能有,但大多数部族都不会平白无故接济旁的部族,多半是想趁机兼并,对原部族首领来说同样不是好事,部族首领想一想还不如为大明效劳。”
“至于南下攻打大明边境的州县若是大明军力疲软,或者蒙古人认为大明军力疲软,自然会南下攻打;可现在蒙古人都十分惧怕大明兵将,就算首领想要南下劫掠,部族的壮丁也会觉得自己战死的可能比抢到茶叶的可能要大,就不愿南下劫掠了。”
“昀芷,正因为不能让蒙古人认为大明军力疲软,所以朕虽然对蒙古部族态度很强硬,非要逼得他们低头才给与一点儿施舍,但从来没有过毕其功于一役,通过几次大规模战争扫灭蒙古人的想法。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很顽强,绝对不是几次大规模战争能消灭的。实际上,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根本没有彻底消灭游牧民族的办法。而一旦某次对蒙古人的战争失利,就会让蒙古人现在已经跌到谷底的对大明战争的信心有所恢复,想要软硬兼施对付蒙古人就不那么容易了。”允熥又顺嘴教育道。
“工业时代皇兄,什么是工业时代”昀芷却好奇的问道。
“这个,”允熥这才反应过来自己刚才一不小心说秃噜嘴了,忙解释道:“就是为兄想象的,比如,如果未来火铳使用起来比弓弩还要方便得多,射程也远远超过弓弩,成为所有士兵装备的武器;将军能够在瞬息之间联络千里之外的军队;有一种比有轨马车运输量与运输成本更多数十倍、更节省数十倍的东西来保证后勤,那蒙古人现在纵横天下的骑兵就失去了横行的本钱,而为兄说的这些东西都要靠工厂来造,他们造不了,消灭游牧民族的时候就到了。”
“将来火铳用起来比弓弩还方便,这倒是也没准,先秦的弓弩比起现在的差太远了,武器总是不断改进的;但能让将军瞬息之间联络千里之外军队的东西,和比有轨马车运输量与运输成本更多数十倍、更节省数十倍的东西,妹妹不信将来会有。皇兄也太异想天开了。”昀芷笑道。
允熥笑了笑,没有说话。昀芷因为对军事略有兴趣,研究过历代军事史,也研究过历代武器变更,对于已经出现而且不断进步的火铳还有概念,而电报与火车都是远远超过她想象的东西,她想不到也正常。允熥也不想多说什么。
“不过皇兄的意思妹妹明白了。就是掌握对某一番国至关重要的货物的走私渠道,一旦这个番国不听话,就抓了走私的商人,让这个番国得不到这种货物,从而不战而屈人之兵。”昀芷又道。
“不错。四妹妹你悟性不错。”允熥笑道。
“哪里是妹妹悟性不错皇兄,你几年前只为宗室讲过一些事情,还曾印发成书籍,其中就讲过这个道理,只是当时讲的不太清楚,我们又琢磨了一会儿才想明白。”昀芷道。
“是么哎呀,皇兄忘了。”允熥尴尬的笑着。他几年前曾经略有些抽风的将自己在后世的知识告诉宗室子弟,现在早就忘了当时讲过什么了。
“得将那些书籍都收回来才好。”他又自言自语道。虽然他嘱咐过一定不能给
第1421章 大喜之极与大悲之极
?“官家,昨日传来的消息,安王殿下已经到了越藩。越王殿下为迎接安王殿下花了许多心思,安王殿下在奏折中说‘铺张十里’。”王喜用比较快的速度的话介绍道。
“哈哈,赞仪就喜欢做这些事情,把钱省下来做些别的不是更好。二十二叔也是亲近的宗室,不用做这些务虚的事情。”允熥笑道。
“不过,官家,越王殿下的身子好像不大好,迎接安王殿下并未亲自到场,而是由王妃陈氏与世子迎接。”王喜又道。
“赞仪的身体不太好二十二叔怎么说的”
“二十二叔问过了为越王治病的医生,说并无大碍。再过几日,就能痊愈了。”
“你这几日关心一下从越藩前来的奏疏,若是病情痊愈了,应当会上奏提一句的。”允熥吩咐道。
“是,官家。”王喜忙答应。
“好了,别的事情就不要拿来烦朕了。朕要为妹妹操办婚礼了。”允熥说道“昀芷可已经起来了”
“官家,淮南长公主殿下早已起身,如今已经换上吉服,向奉天殿赶来了。”王喜忙道。
“也赶快为朕换上吉服。”允熥吩咐。
王喜答应一声,随即指挥小宦官为他换上一身只有宗室成婚才会穿吉服,又戴上礼帽。允熥对着镜子仔细看了几遍确定没有问题后,昂首挺胸走出寝殿,与熙瑶会和,一起也向奉天殿走去。
在奉天殿外,允熥看着殿内正对祖先行礼的昀芷,忽然有流泪的想法,同时也涌现出极其强烈的不舍之情。昀芷比他小十二岁,而且三岁丧父由他接管,他几乎是按照女儿来养的,今日的想法也和前世听过的一些做父亲的人在婚礼上的感受差不多,既对于她长大成人感到高兴,却又感觉有些伤心;心里也涌现出了对张无忌的不满之情我养了十多年的妹妹,就要被你拱了!
“我现在恨不得马上动手打他一顿!”他忽然冒出这句话来。
“夫君,你这是怎么了”熙瑶忙问道。
“你说为夫改了规矩,让张无忌入赘,如何”允熥又道。
“夫君,就算是他入赘,也没有让驸马、公主成婚后仍住在宫里的做法。他们总要与诸位王爷一样,住在宫外。夫君,妾明白夫君对昀芷的不舍,妾洪武二十八年入宫,当时昀芷才六岁,到今日已经十八岁,妾都份外不舍,何况与昀芷从小相处到大的夫君”
“可让她成婚后出宫与驸马一起居住也是对她好,做长兄的,要祝昀芷成婚后日子过得幸福。而且昀芷的公主府是最靠近皇宫的几座府邸之一了,想要入宫也十分方便,夫君若是有事出宫,若是思念她回来时也可顺便去看看。”熙瑶道。昀芷的府邸可是允熥硬将原靖江王现越王朱赞仪的府邸挪到他处换过来的,熙瑶当时就觉得不妥,若是朱赞仪回京见到自己的府邸被别人占了,心里肯定不会舒服。可当时允熥执意如此,她劝了一次也不敢再劝。‘将来等哪一年赞仪要回京,得让夫君早做预备,怎么与赞仪说才好。’当时她心里想着。
“哎。”允熥也只能叹口气,不说话了。超前一步是天才,超前两三步就是疯子了。他也不能将昀芷关在宫里一辈子不成婚,何况张无忌这个丈夫还是她自己挑的喜欢之人,他实在没什么好阻拦的。但他心里还是觉得不太好受。
“妹妹见过皇兄,皇嫂。”他正想着,就听从身前传来这样的声音,忙抬起头来,就见昀芷已经从奉天殿走出,正对他们二人行礼。原来他刚才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都没听到传导官的话。
“皇兄,想什么呢,连妹妹都不在意了”昀芷笑道。
“就是在想你成婚之事。若是依着为兄的本意,是想多留你在宫里几年的,可对你未必是好事,就让你今年就嫁了。为兄现在很有宣布婚事作废的冲动。”允熥道。
“千万不要!”昀芷虽然明知允熥只是再说气话或开玩笑,但仍马上喊道。“皇兄,妹妹好不容易自己挑中了一个丈夫,可不能婚事作废,不然妹妹上哪儿去找另一个喜欢的人!”
“真是有了丈夫,就不认兄长了。你这话也只能与兄长说,若是被旁人听去,怕是要笑话你。”
“哼,他们敢笑话!若是文官,我就说当年孔子之母与孔子之父结合的经过;若是武将,就举出红拂夜奔之故事;若是宗亲,就告诉皇兄你,让皇兄处置他!”
“哈哈!”饶是允熥有些伤感,也被逗乐了。
“罢了,不说笑话了。《会典》上规定的话为兄也不说了,你自己估计都差不多能背下来了。为兄只嘱咐你一句,若是婚后有不如意之处,尽管来告诉为兄,兄一定为你做主;若是张无忌变了心,也来告诉为兄,兄马上让你们和离,把他打发到天边去让你再也见不到。你仍可凭着自己再选一个喜欢的丈夫。”
“多谢皇兄。”昀芷听到这话,眼眶泛红,对允熥行礼道。
“咱们是亲兄妹,而且是长兄如父的亲兄妹,以后不要再说谢字。”允熥认真的叮嘱道。
“是,是。”昀芷答应一句,还要再说,就听传导官小声提醒道“陛下,皇后娘娘,公主殿下,时辰已经到了。”
“皇,哥哥,嫂子,四妹妹这就要出嫁了。”昀芷强忍着眼泪说了这句话,跟随传导官向宫外走去。但她才转过头来,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而在同一时间,允熥也忍不住流下两行清泪。“从今以后,昀芷就不是咱们家的人了。我想去看她,也不能像从前那样随意了。”
“夫君,凡是女子都有这一天。妾当年出嫁的时候母亲也哭得很厉害,父母都很舍不得,但过些日子就好了。小孩子总是要长大的。”熙瑶忍住心里的惊讶,出言安慰道。她没见过几次允熥哭,印象里允熥好像只为两件事哭过,一是思念朱元璋,二是悼念洪武二十八年巡边战死的侍卫,没想到今日他竟然因妹妹出嫁哭了。‘为何当年昀兰与昀蕴成婚的时候他没有这么悲伤是因为昀芷三岁起由他照顾感情更深’
熙瑶既喜且忧。喜是因为允熥重感情,忧也是因此。现在只是当做女儿养大的妹妹出嫁,就想让婚事作废,若是将来敏儿出嫁,岂不是她成婚前几天,允熥想到成婚就想把驸马吊起来打一顿
“……,这也是好事。只有成婚了,才能养育子女。体会养育子女之乐;而且昀芷开枝散叶,也让宗室亲眷越来越多,更是好事。”她继续安慰。
“开枝散叶都是用来形容男人的,哪有用来形容女子的”允熥反问道。
“是了,是妾一时不小心说错了。”熙瑶忙道。
“为夫还不知道你,你是故意说错的。不过为夫也感激你的话。而且你说的也有道理,昀芷成婚,宗室亲眷越来越多,也是好事。”允熥的情绪恢复了些,说道。
“不过也有不好之处。宗室亲眷越来越多,朝廷负担越
第1422章 朱赞仪的遗嘱与十年前的诏书
?这样沉默了一会儿,一名侍女来报:”殿下,安王殿下要见您。“
“请他进来!”朱赞仪马上说道。不一会儿,安王朱楹走进来,见他醒了,忙关切的说道:“现在觉得如何了”默认分章
“多谢叔爷挂怀。不过我这病就这样了,好不了了。”朱赞仪强笑道。
“你还这么年轻,怎么只说这种丧气话!”朱楹说道:“年轻身体好,与年老的人可不一样,即使现在病看着很严重,也未必不能好。”
在他说话时,朱赞仪只是静静地听着,没有多说什么;等他说完后,朱赞仪才又道:“叔爷,侄孙有一件事求你。”
“有什么事尽管说,只要我能做到,而且别叫叔爷了。我比你还小一岁,一个几岁的小孩叫我叔爷也就罢了,听你叫我叔爷感觉自己好像变成了老头子似的。”朱楹马上说道。
“还有几日我就要死了,临死前就放肆一回。”朱赞仪笑道:“安王。”
“等我死后,求你留在越藩为我主持丧礼,并继续代替处置政事,待我丧礼过去后扶佐敬继位。”
“好,我可以答应。”这些事情并未超过朱楹的能力范围,他马上答应。不过也略有些疑惑:“赞仪,为何不让你的兄弟们来操办这些事情有朝廷在,他们也不可能夺了佐敬的王位。”
朱楹这话说的很直白了,朱赞仪也不藏着掖着,出言道:“有朝廷在,他们自然不能夺了佐敬的王位。但其中颇有几个无脑之辈,成事不足败事有余,若是让他们主持丧礼,指不定把多少钱搬回自己的府邸。我倒不是心疼这点儿钱,但是不愿治丧被他们用作敛财的手段。”
“若是让他们处置朝政,由于知道自己不能长久处置,肯定任人唯亲,大肆收受贿赂把自己家的仓库填满。这也罢了,问题在于他们任用私人扰乱朝政,进而影响到民间。现在安南人的反抗仍不时发生,被他们这么乱搞,是要逼着安南人造反。这绝对不行!所以我绝不能,让他们为我治丧、代替处置朝政。”
“这,好吧。”朱楹觉得他说的还有道理,就答应一句。
“我自然也不是只顾着自己享受,不顾兄弟。等我去世后、佐敬继位时,安王你就以新王继位、全国同庆为借口,大大的赏赐他们一番。但不能让他们沾丧事与朝政。”朱赞仪害怕朱楹仍然觉得自己是吝啬对亲兄弟都一毛不拔,忙又道。
他的猜测果然是对的,因为听了这话,朱楹的表情舒展开了,说道:“就依你。以佐敬的名义给他们赏赐,也是好事。还有,你也不要叫当地人安南人,允熥之前下过旨意,不许任何人称呼他们为安南人,一律按照地方称之为越人。据我记忆,对于藩国原来的百姓,允熥只下过这一道旨意,允熞仍可以称呼当地人为女真人,贤烶仍可以称当地人为马来人,只有越藩不能称他们是安南人。你可不能违背忌讳。”
“公开场合我当然不会违背,这不是私底下么。”朱赞仪道。在场的宦官和侍女都是他从广西带过来的,与安南人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当然敢这么说。
“私底下也注意些吧。”朱楹说了一句,没有多说。
他们又交谈几句,忽然朱赞仪开始剧烈的咳嗽,怎么拍后背都止不住,而且吐出一口血来。宦官赶忙去叫医生。医生很快赶过来,诊了一下脉搏,虽然为他止住了咳嗽,但仍面露难色,又仔细斟酌了一番才说道:“殿下,安王殿下,臣无能为力。”
“你……”朱楹刚要说什么,就听朱赞仪说道:“罢了,孤的病到了此时已非人力所能医治,你下去吧。”
“是,殿下。”医生如梦大赦般恭敬的答应一句,随即退下。
朱赞仪又剧烈的咳嗽几声,又吐出一口血。他的亲近宦官忙将药拿过来,可被他一把推开,尽自己最大的力气说道:“去将王妃与佐敬、茜雪叫来!”
“你,你的身体还能撑得住,叫他们过来做什么!”朱楹略有些慌张的说道。朱赞仪单独叫这三人中的那一人都非常正常,可同时将他们三人都叫来,朱楹马上意识到了他要做什么。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