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这是马鲛鱼怎么这么大”周道平就像一个好奇宝宝,不停地问。
“这是鲅鱼,也叫蓝点马鲛。”一个船员回道。
这网鱼拖上来有一多半的时候,突然从网里窜出来一个大家伙,3米多长,尖尖的脑袋,显得很是凶悍。
不过它没有窜到海里,而是直接窜到了甲板上。
李东文心里暗道,小样,有我在,你还想跑
“快拿抄网,抓住它,单独关起来!”黎万龙赶紧指挥两个船员,用大号抄网把鱼网住,拖到一个单独的渔仓,丢了进去,关上仓门。
“是条青鲨,别看了,赶紧干活。”黎万龙赶紧招呼船员,继续收网。
“还有一条,不,两条,好几条!”一个船员喊道。
渔网里又发现了好几条大家伙,船员们很是兴奋,单独网了出来,集中关了禁闭。
“鲅鱼已经很凶了,没想到还捕到了更凶的。”一个船员说道。
这一网小杂鱼很少,除了鲅鱼,就是那7条青鲨了。
每条鲅鱼都有十多斤重,这一网下来,有几万条了。大青鲨,每条3米多长,体重足有上百斤了。
渔获入仓之后,黎万龙找到李东文。
“老板,这鲅鱼离开海水不容易活,要不我们先回去一趟,把这批鱼先送回去”
这才出来两个多小时,下了两次网,就返程
其实渔获也不算少了,两网下来,也有二十几吨了。
“鲅鱼如果死掉了,价钱会差一些。”黎万龙又强调了一遍。
“那就先回去一趟吧。”李东文还是听取了黎船长的建议。
“准备返航!再放一网。”黎万龙喊了一声。
渔船刚刚下网,准备启程返航,就发现右前方,靠近洲仔岛的位置,有一艘船上,升起了橙色烟雾,这是典型的遇险求救信号。
黎万龙赶紧指挥渔船,调整航向,向求救船只靠近,也没顾得上收网了。海上遇到船只求救,一般都不会见死不救,这不仅是职业道德,也是渔行的规矩。
李东文放出神识一扫,尼玛,那艘船离岛太近,触礁了。
“咱们的船别靠太近,岛周围好像有暗礁。”李东文赶紧提醒一句。
渔船很快靠近求救的船只,黎万龙操控者没敢靠太近,距离300多米,就停了下来,放下了一条小艇,两个船员驾驶着,靠了过去。
其他人赶紧忙着收网,否则有鱼也都跑光了。
300多米的距离,基本能看清触礁的船只了。触礁的船只,比这艘船略小,大约有40来米长,但是吃水已经很深了。
“靠,是下洼村孔二愣子的船。”黎万龙哼了一声。
小艇上的船员,很快就了解了情况孔二愣子的渔船,是返航船,路上路过洲仔岛,发现了附近的鱼群,忍不住又撒了一网,走网的时候离岛太近,没注意到这里有暗礁,结果就悲催了。
船抛锚了,幸运的是人都没事。小艇接回来几个人,还顺便把救援绳拉了过来。
这边船上还在收网,这一网虽然仓促,但仍然有不少收获,有五六吨鲻鱼,还有不少魛鱼和杂鱼。
孔二愣子登上了船一看,就开始嚷嚷“黎老鬼,我船都快沉了,你还有心情下网捞鱼”
黎万龙瞪了他一眼“我下完网才看见求救信号,总不能把网丢了吧。再说你不是没死吗!”
“没死没死也快被气死了!赶紧帮我把船拖出来。”孔二愣子说道。
这个孔二愣子,五十来岁,矮胖的身材,大圆脸油黑油黑的。
“救人可以,拖船,我可做不了主。我不是船东,只是个打工的。”黎万龙显然不满意孔二愣子的态度。
孔二愣子“这船不是你租的吗”
黎万龙“今年没租成,换船东了。”
孔二愣子小声问“船东跟着来了”
黎万龙望着孔二愣子身后,孔二愣子跟着黎万龙的目光回过身来。
&n
第226章:打水漂了(求推求订)
“这艘船,将成为一道风景,永远驻守这片海礁,警示后来人。”
这时,莫名地一片风浪起,吹的洲仔岛附近海面波翻浪涌,触礁的渔船摇摇欲坠。
李东文说到这里,停顿了一下,“这是海神要发怒了,等风浪小一些,去几个人,把船上的鱼,都丢到这片海里,以敬海神!”
听李东文这么一说,黎万龙赶紧又把祭海神的一套东西,又重新摆上,接着焚香。
这种事情,对于经常出海的渔民来说,那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果然,焚香之后,风浪就似乎渐渐停歇了下来。
黎万龙赶紧安排了一些人,开着小艇,去把触礁的渔船清理了一遍。
这样一艘船,装一百多吨渔获,基本上只能是死鱼了,不是用冰海水泡着,就是用盐海水腌着,如果不清理出来,会烂掉的。
这一番清理,又耽误了两个多小时,众人还没从震惊中回过味来。
有钱就是任性。
这40多万渔获,就这样打了水漂了。
渔船返航的时候,李东文把黎万龙招了过来
“咱们这船,以后就在洲仔岛附近捕鱼吧,顺便巡视一下这个岛,不必去远海了。嗯,你们的工资,都先加倍。”
黎万龙连忙点头称是。
李东文又召来孔二愣子,说道
“你们如果愿意打工的,可以来我们渔业公司,工资也加倍。如果自己做老板,我们公司收渔获,随行就市。回去告诉你们村捕鱼的,洲仔岛不要靠太近,当心沉船。”
孔二愣子也连忙点头称是。
渔船靠岸,李清海已经早早带人等在了码头。周道平还算一个称职的秘书,提前通知了李清海,老板返航了。
众人赶紧卸货。
大黄鱼不算什么珍贵品种,万州小海养殖的,市价也就三块多钱一斤,好在这是野生的,还新鲜,都是活鱼,价格能好一些。
鲻鱼也很常见,比较容易人工养殖,万州人工养殖的,市价也就两块多钱一斤。
魛鱼就更常见了,基本都是野生的,没有养殖的,目前市价也就两块多钱,大鱼还要贵一些,这玩意出水很难活,基本都是死鱼。
这一船鱼,也就鲅鱼还值点钱,新鲜的鲅鱼是可以做刺身的。当然,主要还是香煎着吃,几乎没有什么刺。品项这么好的新鲜鲅鱼,市价能卖每斤八块以上。
那7条青鲨,就只能卖给大酒店了,一般人买不起。当前的行情,3米长以上的,每条都在五千元以上。
谢安平看着非常羡慕,他立刻以每条一万元的价格,把这7条青鲨包圆了。
另外,大黄鱼,鲻鱼,鲅鱼,每样也买了一万元,凑个十万的整数。立马吩咐跟班的小弟,运回粤省,要活的。
面对这些活蹦乱跳的鱼,李清海是相当头疼。
死鱼还好处理,直接放冰洞,冰鲜处理就可以了。
活鱼,怎么处理呢难道都拿去冻死吗
海鲜这玩意,万州有的是,本地也消化不了这么多海鲜,甚至整个琼省,都卖不上好价钱,这玩意的市场还在内地,物以稀为贵嘛。
李东文面对这个现状,也很无奈。
他直接找来谢安平,说
“谢老板,海鲜这个东西,要尽快运出去,运到内地去,才有市场,有钱赚。你把冷藏配送业务尽快开到万州来,今后我们要卖海鲜了。”
谢安平说道“我正要找你商量这个事,这几年物流的市场越来越大了,我们的车辆又不够用了,还需要加大投入。”
李东文琢磨了一下,说道“这样吧,我把仓储中心的密度加大,在内地再建设一批中转仓,人口超过两百万的城市,至少都建一个,方便配送。你物流公司缺钱购车,我先预付你一年运费,你不就有钱了么。”
谢安
第227章:无人识货(求推求订)
黎万龙发现,那些不断窜出水面的鱼,个头都不小,经常出现鲨鱼的身影。
礼记镇陆续返航的渔船,也都发现了这里的异常,开始加入到捕捞的行列。
家门口就有鱼可捕,傻子才跑那么远,油钱可真心不便宜。
澳头镇甚至有渔民,驾驶着几米长的破木头船,也来这里凑热闹。
洲仔岛岛礁,搁浅了一艘渔船,非常醒目,无形中提醒大家不要靠太近。
有些年纪大的渔民,表示很纳闷,去年这里还能通航,小船也能登岛,今年为什么就不成了哪里冒出来这么多暗礁,简直就像迷宫,大船勉强可以进去,但根本转不开身,那就是个有去无还。
渔船不比汽车,渔船是没有倒挡的,想出来,只能转弯。但是,大船船身长,弯,哪是那么容易转的
洲仔岛附近500米海域范围内,大家也只能望渔兴叹。
周道平现在忽然忙了起来。
有些事情,李东文已经懒得亲自发布指示了,直接交代周到平去做。
比如现在,周道平正在给胡刚学打电话
“老板指示,在琼省开几家专卖店,尤其是万州,要先开起来……”
赵灿光前两天也接到过周大秘的电话
“老板指示,物流中转仓,在全国再建设一批,要求覆盖全部两百万人口以上的大中城市……”
李东文这些日子,每天看着秘书田丽苗从鹏城发来的工作简报,想起什么就胡乱指挥一下,仿佛自己很忙的样子。
嗯,小郭干得不错,公司的蚕丝都准备参加国际纺织品博览会了,9月9号,也没几天了,我要不要去看一下
“小周,你通知一下郭丕夷,那个纺织品博览会我要去看看。”
郭丕夷接到周道平通知的时候,人已经在越州了,提前布展来了。
李琳和胡楚月这两位小美女,被郭丕夷临时征用了,一起来的还有鹏城纸老虎公司朱六一的团队,他们主要负责现场展位的搭建,以及产品的营销推广计划。
朱六一给出的策略是美女经济,以吸引眼球为主,不论产品品质如何,一定要让参展的所有人,都知道咱们有这种产品。
听说大老板要亲自来检查工作,郭丕夷心里是既紧张又兴奋。他赶紧召集大家开会,叮嘱每个人,打起万分精神,迎接这次会展,同时迎接大老板来检查工作。
李东文和周道平是9号中午才到的越州,周道平并没有通知郭丕夷接机,这是李东文的意思。他们出了机场,打车直奔会展中心现场。
两人买了门票,周道平拉着两个行李箱,跟在李东文身后,就进了会场。
中午时分,会场的人依旧不少。
李东文边走边看,迎面就碰上一支美女模特队伍,清一色三点式泳装,雪白的内衣,脖子上,手臂上,大腿上,腰上,都缠绕着雪白的蚕丝,手里举着个大牌子,双手手腕上绑着蚕丝带,像是蚕丝手铐,缚着双手。
牌子上写着两行打字桃花仙天蚕丝,扯断她就跟你走。
李东文看着有点闹心,这什么玩意
一路行来,发现也有卖丝绸的,红的,白的,蓝的,绿的,各种颜色的都有,也有制成披肩的,围巾的,还有做成睡衣的,更多的是做成旗袍的。
除了丝绸,还有更多不同的面料,棉的,麻的,涤纶的,腈纶的,种类繁多。
展示的产品也非常丰富,内衣,袜子,睡衣,秋衣,浴巾,等等。更多的是床上用品,床单,被罩,枕套,甚至还有展示蚕丝被的。
李东文还发现了卖纺织机械的,也来展会凑热闹。
逛了大半圈,李东文和周道平终于找到了桃花仙公司的展位。
&nb
第228章:突发事件(3更求推求订)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嘿嘿,正合我意!
听了郭丕夷的介绍,李东文对这三天的展会,已经不抱什么希望了,就琢磨着怎么把蚕丝变成丝绸。
纺织机械刚才好像看到了纺织机械的也来参展了。他跟郭丕夷打了声招呼,就开始向纺织机械的展区走去,周道平赶紧放下行李箱,跟了上去。
嗯还有外国的厂商李东文来到一个展位上,翻看着画册。
“你收集一下资料,重点是丝绸纺织机械的。”李东文回头吩咐周道平。
两人在纺织机械展区逛了一圈,周道平手里已经拎了一大袋子资料了。
“这就看完了走,回去研究一下。”李东文对周道平说。
两人离开了会展中心,直接回了酒店。酒店是郭丕夷早就预定了的,离会展中心不远,出租车十几分钟就到了。
李东文要过来资料,就在酒店里开始研究,研究了半天,也没研究出什么名堂。
到了晚上,郭丕夷等人也回到了酒店。李东文请大家吃了一顿丰盛的晚餐,算是鼓舞士气。
晚饭之后,李东文把郭丕夷叫到了房间,让他也看看这些资料。
“这些参展的,都是外国企业在国内的代理商。这些中文资料,水分很大,看不出什么名堂。他们的技术和设备很先进,但价格也贵的离谱。这几家国内的厂家,技术传统,但好在技术成熟,即便出了问题,设备维护也方便。”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