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金珠传说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江天1573

    过了一会,又有一名医生模样的人,从外面急匆匆赶来,进了急诊室。

    看来这位是刚被电话喊过来的。

    “谁是患者家属”没过多久,急诊室的门被推开,后面匆匆赶来的人问道。

    患者家属还没到,肖天超挺身而出,“患者是我们单位员工,我是单位负责人。”

    “患者摔伤非常严重,全身多处骨折,需要手术。我们医院没有手术条件,只能稳定病人生命体征,处理一下皮外伤。患者需要马上转院治疗。”

    “转去哪里”

    “至少要转去州里的医院。”

    “那就赶紧转院吧。”

    “县医院有救护车,运送病人安全方便一些,不过要收费。”

    “赶紧的吧。”

    肖威被推了出来,李东文上前看了一下,用手扶着,手上动了几下,随着车子走了几步,肖威疼得龇牙咧嘴,直晃脑袋,氧气面罩都快摇脱了,旁边的医生赶紧按住,肖威疼得又晕了过去。

    救护车就停在了门口,肖威立刻被送上救护车。

    李东文没有跟着去,肖天超也没有跟着去,安排了办公室的两名人员随行,并安排公司一辆车跟随,带足了现金。

    李东文悄悄地接好了肖威的几处骨头,直接忽略了他的疼痛。

    他在心里暗暗吐槽,这医院的条件也太差了,连个骨折都治不了。

    肖天超回到公司,立刻召集护林员的十个大队长和几十个中队长,过来开会。

    安全生产检查大会。

    才上班没几天,就出现严重受伤事故,这还了得。

    总结经验教训是必须的。

    最后总结几条:第一,两人一组,协同巡查,相互监督,相互协助。

    第二,加强防护装备,配备登山鞋,登山服,防滑,防擦伤。

    第三,加强通讯装备,配备5公里步话机。第四,联系移动公司,在山上增设手机信号基站。

    这破地方,手机信号差得很,一进山就没信号了,有手机也没用。

    这年头,手机还是高端消费品,一般人是用不起的。

    手机贵,话费更贵。

    肖威摔伤的消息,在县城里不胫而走。

    “上山干活的没摔伤,监督干活却摔伤了”这是幸灾乐祸的。

    “谁说没干活,人家帮老乡扛种子,才摔的。”这是略知内情的。

    “帮什么老乡,那是帮自家亲戚干活。”

    “什么自家亲戚不是外乡的吗”

    “他老婆是外乡的,听说是他老婆的娘家三舅。”

    “嘿嘿,这就是传说中的三舅姥爷”

    小县城不同大都市,就喜欢传家长里短的小道消息。

    桃花仙公司,与移动公司的谈判,并不是很顺利。

    徽城县移




第174章:非常策划
    骨折的痕迹还在,但是,断掉的骨头都已经完好复位了!

    怎么说呢,就像是煮熟的鸡蛋,敲破了蛋壳,每一块鸡蛋皮都完好地复位,只是裂纹还在。

    就连受损的毛细血管也在恢复,甚至已经开始消肿了。

    最让人疑惑的是,不知一处骨折这样,所有的骨折位置,都神奇地复位了!

    最好的手术,也未必能达到如此完美。

    这还手术个屁啊,直接打石膏固定就好了。

    接诊医生一脸茫然。

    “你们送来的时候,谁给患者做的处置”医生问病人家属。

    “我不知道。”肖威的妻子也是一脸茫然,她是后面才赶来州医院,根本不知d县医院里的事情。

    县医院的救护车已经回徽城了,跟随的医生也跟车回了。

    徽城县医院出了个接骨圣手那为什么还送来州医院呢难d县医院连打石膏都不会吗州医院的一群外科医生,百思不得其解。

    肖威又被照一遍x光,这次是一群医生在放射室里直接对着机器观察。

    结果还是那个结果。

    “先固定吧。住院观察。”主治医生无奈地做了治疗决定。

    除了病人家属陪床外,桃花仙公司还请了一名护工,三十块钱一天。

    肖威的妻子看得眼热,恨不得叫自己的亲戚来挣这份钱。

    第二天,刘涛带着护林队的队长,来到成州医院,代表公司来看望肖威。

    肖威头上缠着绷带,一只胳膊和一条腿都打了石膏,伤腿被吊了起来,胸部也绑了护胸,没受伤的手上还挂着吊瓶,一副惨兮兮的样子。

    刘涛等两人放下果篮,来到病床前。

    “这是工友们的一点心意,愿你早日康复!”护林队长递过来一个红包,交给了肖威的妻子。

    “这是公司的慰问金,你安心养伤,不用担心,养好伤就回公司上班。家里还有什么困难,尽管跟公司说。”刘涛也递过来一个红包。

    刘涛等人走后,肖威的妻子偷偷打开红包,开始数钱。

    数着数着,就开始流泪。

    “我们从来没赚到过这么多钱,突然见到这么钱,这还是你用命赚来的……呜呜呜……”肖威的媳妇止不住哭泣。

    “多少钱,把你哭成这样”肖威问了一句。

    “工友两千,公司三千,整整五千块!”

    “傻媳妇,你不该哭,你该笑啊。我们这是因祸得福了。从今以后都是好日子了,你没听领导说,伤养好了,就能回去继续上班了。如果上班了,我一年挣的比这还多呢。”肖威安慰妻子。

    李东文在徽城,昼伏夜出的播种大业还没有完成,就接到了李仙琼的电话。

    “我带了一批客人来神鸟旅游,看桃花,就住在你们疗养院,你快点回来。”

    李东文一阵心虚地问:“你爸妈来了吗”

    “看把你吓的,他们没来。”

    “我这边还有点事,过几天回去。”

    “你不回来,我们这帮人就一直白吃白住着,赖着不走了。反正你这里挺空的,也没几个客人。”

    李东文是不在乎他们那几个钱的,但是他在乎的是,哥们搞的项目坚决不能失败。什么叫没几个客人什么叫挺空的

    李东文抄起手机,就给朱洪江打了过去。这玩意真方便,堪比仙界的“千里传音”。

    “你那个堂哥,上次给我们做茶叶广告的,叫什么来着……朱六一,你让他去一趟神鸟,给养生堂策划一下,把人气搞起来,这么好的项目,不能空着……”

    李东文安排好养生堂的事情,也没着急回去,而是继续留在徽城,琢磨他规划的那些大大小小的水库。

    五行水生木。

    这么大面积的植树造林,没有水有点说不过去。

    李东文规划的水库,与其说是水库,不



第175章:包治百病
    宋大公子宋健,自从喝了桃花仙茶,积年的肺痨逐渐好转,就成了桃花仙的铁粉。凡桃花仙出品,必然尝试一番。

    宋健自幼身体不好,反倒养成了闲散的性子,病情好转之后,也无意家族生意,就满世界地到处游玩。

    这次在桃花仙的养生堂,养得舒爽,就留下来多住一段日子,船王世家,不差钱的。

    李仙琼一见到李东文,就先来了一个雏燕投林……当晚的镜头,基本不可描述……

    朱六一已经带着他的策划团队,在养生堂驻扎了一个星期,还没有离开的意思。

    这里的环境太舒爽了,这里的美食太舒爽了,这里的服务,嗯,没有什么特别的。

    整个团队都在不停地吐槽,这里什么都好,就是价格太贵了,普通人一年的收入,都不够在这里住一天的。

    养生堂绝对是超高端的产品,比五星级酒店还贵了十倍都不止,该怎么推广呢

    从超高端人群入手貌似此路不通。超高端的人群,时间都是宝贵的,成天满世界到处飞,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从一个酒店到另一个酒店,各种应酬忙成狗,哪有闲工夫到这个偏僻的山沟里来消遣

    差异化定位呢退了休的,有时间,没事干的贵族来这里,赏赏花,散散心

    世界美景何其多,为何独爱你这一处

    美食呢是卖点吗

    这些贵族,什么样的美食没吃过山珍海味也有吃腻的时候,何况这里的菜式也没什么特别的,无非是食材好一些,绿色无污染,貌似很多农家乐也是这样宣传的。

    李东文参加了一次策划会,发现朱六一这帮人还是没有策划到点子上,就挥笔在白板上谢了四个大字,转身离去。

    “包治百病!”

    “包治百病这是什么鬼”

    “开医院吗医院都不敢这么承诺。”

    “广告法就通不过。”

    “什么法都通不过。”

    “这话谁信呢脑子有病才信。”

    “谁信谁有病”

    “等一下……有病”

    “病急乱投医啊,死马当成活马医啊,说不定真有人信。”

    “尽人事,听天命。”

    “愿者上钩。”

    “……”

    策划会改成了创意会,还在继续。

    几天之后,桃花仙养生堂的广告新鲜出街。

    这次做的是报纸广告,主要集中在港岛和鹏城两地。

    为啥用报纸广告,白纸黑字,说的清楚,有据可查。电视广告一划而过,本次广告的内容不合适。

    为啥选择港岛和鹏城著名的“钱多人傻”啊,有病又有钱的人多。

    全部选择头版,半版的彩色广告。

    这里面也有学问,头版是有报头的,都是重大新闻,可信度高,阅读率高。

    报纸广告还有一个秘密,半版比整版好。一般整版广告是没什么人看的,翻开报纸,一看是广告,赶紧翻篇了。

    如果有半版是新闻,半版是广告,阅读率会明显提高,尤其是明星花边新闻,阅读率更高。

    报纸广告最醒目的大字标题:“我们不承诺包治百病,但有这样一个机会……”,下面是副标题:“桃花仙养生堂全球诚征50位免费体验者”。

    内文首先列举了一百种疾病,包括中风,痛风,风湿关节痛,骨质增生,腰酸背痛等慢性病,还有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等三高疾病,也有肝硬化,糖尿病,痔疮,白血病等顽固疾病,甚至还列举了一堆癌症,肝癌,骨癌,肺癌,胃癌,肠癌,食道癌,鼻咽癌……

    后面标明了征召体验者的报名条件及相关要求,要求有体检报告,有家属陪同等等。



第176章:春之希望(加更贺签约)
    一年之计在于春。

    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

    因为春天给人以希望。

    有希望的人们,最是忙碌。

    李东文没有回徽城,而是回到了通远。

    徽城的迎宾馆,比起通远的桃花仙酒店,差了好几个档次。

    李东文觉得,自己好像越来越骄奢淫逸了,不知不觉有点贪图凡间的享乐了。

    通远的忙碌,是井然有序的。

    桃园的植树造林已经接近了尾声,李东文又多了两千个人头,公司又招聘了两千名园丁。

    去年栽种花生的田地,今年播种的是油菜。

    今年的花生种植,是新开辟的荒地。今年的荒地,分布的比较零散,农场新增两千名员工,还是满足不了春播的需求,孙雅慧采取去年的经验,从附近的乡里,又雇佣了一批临时工。

    今年的临时工,绕过了乡里,直接与就近的村子签署的承包合同,少了乡里的一层盘剥。

    今年的通远县,每个乡都在搞花生种植试点,每个乡两千亩。

    乡里的花生种植,比桃花仙公司精细多了。

    农户们在县里组织的农科专家团的指导下,先是进行花生育苗,然后把花生秧苗移栽到田里,然后细心地施肥浇水,确保秧苗的成活率。

    县农资公司的经理,托了点关系,找上了孙雅慧,你们十万亩花生,十万亩油菜,总要买点化肥农药啥的吧。

    “我们公司的产品,都是有机绿色食品,不需要化肥,更不需要农药。”

    “我们卖的是有机肥。”

    “还有无毒农药是吧”

    “孙总您真幽默,无毒怎么能杀虫呢我们卖的是有机农药,毒害性小。”
1...4647484950...1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