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陆平哭丧着脸“太后,你可得替外甥我做主啊,那包拯在朝堂之上咆哮撒泼,把我骂的是狗血淋头。官家说了几句话,这包拯胆大包天,居然挤兑的官家下不来台。太后,这包拯太也嚣张过分了!”
老态龙钟杨太后虽然老眼昏花,可脑子并不糊涂。像石小凡这种功高震主,她都颇为担心,后来是石小凡表明心迹,杨太后才消除了对石小凡的猜忌。
像是包拯这种言官,杨太后还是知道包拯为人的,她将龙头拐杖杵了杵“你说说你,没事你去招惹那个包拯干什么!那包拯铁面无私,不止是皇帝怕他,我这把老骨头都不敢招惹。你看石府那败家子厉害吧,你看那败家子他敢招惹包拯么”
石小凡还真不敢招惹包拯,不过他了解包拯,会和包拯相处有道。二人一同使辽过,算得上交情不错。
但交情归交情,大是大非上面,石小凡知道包拯也不会给自己半点面子的,否则就不是他大公无私六亲不认的包拯了。
这次朝中有人反对把巨龙放在楼顶的事,石小凡就略施小计让包拯来出面解决了。
朝中的消息很快传到石府,石小凡微微一笑“这老包,还真是厉害的很。你们几个王八蛋,以后可千万别去招惹开封府,否则闯了祸,我也救不了你们。”
石小凡说的是他的那些狗腿子,来福和旺财唯唯诺诺,心道,都是你小公爷带着我们惹事闯祸。你不挑头,我们都安分的很。
巨龙,龙头最为重要。石小凡请来毕昇和薛昆研究如何制作龙头,让面人张张茂才负责龙头的制作。巨龙能不能传神,龙头是关键。
最终众人决定,大楼拿完主体以后,直接在楼顶扎好钢筋骨架。上面在覆盖铁网,然后用水泥裹住,一点点做出来。
龙身好做,蜿蜒曲折的照着模板骨架做就是了,龙头最是重要。面人张张茂才心里也没有底,这么大的龙头,跟一座小房子似的,他也是第一次做。
幸好,薛昆又找来几个给寺庙塑像的工匠。在众人齐心合力之下,两个大龙头赫然屹立在石小凡做的皇宫七层大楼的楼顶。
两个龙头中间,是一个巨大的珠子。圆形珠子直径达七尺有余,比人还要高。珠子下面是几朵祥云,然后就是做龙身。
龙身简单,用钢筋扎好骨架拼装起来。再裹上水泥,一直往后面延伸,直至上翘的龙尾。四个龙爪张牙舞爪的抓在楼顶上,巨龙大大致框架终于做了出来,下一步就是喷漆。
王宗道他们几个官员来看过几次,远远的几个人指指点点,冷嘲热讽。他们觉得,这灰不溜秋的大楼气派是气派,可是这太也丑陋了吧。
。
第九百四十九章 天宫
混凝土不断往宫内运送过去,一台台人力搅拌机一字摆开。这座全靠人力来完成的巨型建筑,终慢慢完工了。
从定位放线、土方开挖、垫层、钢筋绑扎、基础模板、基础砼浇筑、土方回填、外脚手架搭设、屋面梁板、墙体砌筑等等一步步完成。
接下来就是外墙抹灰、内墙抹灰、屋面工程施工、门窗安装、外墙饰面、楼地面施工、内墙饰面、顶棚饰面、清理修补、竣工验收。
接下来是外墙抹灰,这需要涂料。早在公元前6000年,我国的智慧人民已经学会用无机化合物和有机颜料混合焙烧对油漆加以改进。
公元前1500年,在法国和西班牙的山洞里,涂料已用于绘画和装饰。公元前1500年,埃及人用染料如靛蓝和茜草制造蓝色和红色颜料,但这种油漆还很不完善。
直到18世纪,由于对亚麻仁油和氧化锌的开发利用,使油漆工业迅速发展。
到了20世纪,油漆工艺有了重大发展,出现了粘着力更大、光泽度更高、阻燃、抗腐蚀与热稳定性高的各种颜色的油漆。
油漆早期大多以植物油为主要原料,故被叫做“油漆”,如健康环保原生态的熟桐油。不论是传统的以天然物质为原料的涂料产品,还是现代发展中的以合成化工产品为原料的涂料产品,都属于有机化工高分子材料,所形成的涂膜属于高分子化合物类型。
最终石小凡决定用健康环保的熟桐油,皇家建筑偏爱于红黄色。
红墙金瓦,天玄地黄。古人认为黄色为中央正色,为诸色之首,所以皇家都用黄色。
而石小凡盖的大楼,外墙就是朱红色,楼顶的两条大巨龙就染成了黄色,称其为金龙。
两条金龙中间一个巨大的圆形龙珠,朱漆色的外墙,金黄色的门窗。
玻璃产自西山,石小凡别开蹊径的用了推拉门窗、合页门窗。重要的,最重要的,玻璃用的是两层,隔音效果极佳。
随着宫楼的逐渐竣工,原本嘲笑大楼丑爆的臣子们震惊了。
红楼中间两根巨大的石柱,石小凡采用罗马柱的形式展现出来,气魄宏伟。
在现代人看来,颇俱现代风格的高楼,楼顶两条金灿灿的金龙张牙舞爪,古今结合中西合璧的风格不伦不类。
但在这个时代,这无异于天宫。外墙竣工,全部安装完门窗以后,赵祯带着百官前来观望。
好大的宫楼,顺着石阶而上,两根巨大的罗马柱支撑着大门。
朱漆色的宫门镶嵌着透明的厚玻璃,由两个侍卫专门负责开门关门。站在门口俯视天下,皇家气派尽显。
可惜,宫楼的室内并没有开始装修,估计最快也得明年了。
石小凡也跟着来了,赵祯心情甚佳。他怎么能想得到,原来建筑房子还可以这样盖。
钢筋混凝土其强度骇人听闻,七层高楼坚如磐石。
“小凡,这房子你是怎么想出来的”赵祯笑着问道。
“这个,陛下,臣太祖皇帝教会臣的。”
又来,赵祯不禁悠然神往“你是说,太祖皇帝在天上住的,就是这种房子”
能糊弄就糊弄,石小凡认真的点了点头“没错,太祖太宗他们住的,就是这种房子。臣就是根据太祖皇帝托梦,造出来的这座房子,陛下给这房子起个名字吧。”
赵祯大喜“既然天宫都是这样的房子,那就叫天宫吧。”
天宫,自此石小凡盖的这座七层大楼,就叫天宫。
后来垂拱殿也搬了进来,作为早朝之所。文德殿和紫宸殿也挪了过来。赵祯很少再回其他宫邸了,他喜欢住这里。
在浇筑主体的时候,石小凡已经命人预留了管道。下水道、水电管道、排水管一应俱全。
塑料是做出来了,不过产量稀少难以普及。能用得起的,也仅仅是这皇宫。
就像是石小凡虽然发明了蒸汽发电,可也难以普及。只有皇宫、夜市、石府等寥寥几处晚上能有电灯。普通百姓,用的还是灯油烛火。
这座七层大楼不可谓不先进,石小凡甚至铺设了暖气管道。取暖锅炉来自于后面的锅炉房,蒸汽锅炉管道四通八达的通往大楼各处房间。
压力阀、蒸汽锅炉、石炭,一应俱全,冬天,这大楼里面不必再烤木炭取暖。有这些生铁暖气片,冬天里面温暖如春。
这些赵祯是不知道的,石小凡也没跟他说,他想到时候给赵祯一个惊喜。
屋内的装修,石小凡也选择了现代风格,这让他有一种回到现代的恍惚感。白灰做内墙。地上铺设的,赫然就是瓷砖。
内墙用灰膏,灰膏指除去渣滓后呈膏状的熟石灰。在腻子出现之前,一般都是用灰膏作为内墙装修。
灰膏加入天然胶水,可以代替腻子。适合内墙装修,而瓷砖的制作就繁琐了些。
瓷砖以耐火的金属氧化物及半金属氧化物,经由研磨、混合、压制、施釉、烧结之过程,而形成的一种耐酸碱的瓷质或石质等,建筑或装饰材料,称之为瓷砖。其原材料多由粘土、石英砂等等混合而成。
不过这难不倒广大的智慧劳动人民,在南窑鼓捣印刷术的毕昇对此是轻车熟路。
精美的瓷器都能烧制出来,区区瓷砖还不简单么。
在古代,瓷砖都是手工制作。也就是说,每一块瓷砖都是手工成型、手工着色,因此每一块瓷砖都是一件独特的艺术品。
不同的是,我们古人把泥土烧窑做成瓷器,用来做成瓷砖还没听说过。
瓷砖的历史应该追溯到公元前,当时,埃及人已开始用瓷砖来装饰各种类型的房屋。
瓷砖产品的原材料来源于石粉、石英粉、长石粉、锆石粉等矿土,南窑完全可以胜任这个任务。
石小凡的大楼装修如火如荼,投入的巨资再次告急。大概是这天宫盖的太过完美,震慑住了文武百官。又或许是赵祯终于也看不过去了,这次没有让石小凡再投资,而是由国库拨款,足足五十万两白银,专门用来天宫的室内装修。
大理,吕夷简一路颠沛流离,终于到了大理国。
。
第九百五十章 大理国事
大理国皇帝段思廉,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城外三十里迎接吕夷简一行,不可谓不隆重。
段思廉继位后,高氏如昔日之董氏,以此拥立之功,一举凌驾于诸行之上。
他这个皇帝说白了就是个傀儡,国家大权都掌握在宰相高智昇手里。尽管段思廉一直想接近宋王朝,对宋朝采取友好外交政策,曾将兵败逃入大理的两广蛮酋侬智高,斩首以献北宋。
可当时大宋王朝自顾不暇,北有契丹虎视眈眈,西北西夏凶相毕露。大理国国内政治复杂,宋王朝自然清楚,他们并不想趟这趟浑水。
段思廉知道若要夺回皇权,必须依靠大宋这棵大树。让人惊喜的是,如今大宋王朝已经不再是以前的那个弱宋了。
如今的大宋傲立于九州四海,万国皆仰慕其繁华鼎盛。尤其以大宋朝的火器,那叫一个犀利。宋朝使者居然主动来大理了,不但来了,来的还是一位宰相。
这说明什么,说明大宋朝对大理国重视了啊。段思廉只要抱住了大宋这个大粗腿,他就有了和高氏一族抗衡的资本。
羊苴咩城是大理国都,该城原为”河蛮”所筑。南诏统”六诏”,征服大理各部,同时也统治了该城。唐大历十四年,南诏王阁罗凤卒、异牟寻立,从太和城迁都于羊苴咩城,并重新加以修筑。
唐大历十四年至元至元十一年,羊苴咩城一直是南诏国、大理国的国都。902年南诏国为郑氏所篡,改国号为长和。后又被赵氏改为天兴,杨氏改为义宁。直到937年段氏得国,改号大理。
段思廉亲自率领文武百官,到羊苴咩城外三十余里的长亭内等候吕夷简一行人的到来,这可以说是莫大礼遇了。
吕夷简的马车终于到了,后面浩浩荡荡跟着一支大宋朝的使者队伍。繁华大宋,不可谓阵势不大。
单单这辆马车,就已经秒杀大理皇帝段思廉的龙辇了。气派虽然不能比,但橡胶轮胎、钢圈轮毂、滚珠轴承。这一切足以让众人侧目,大理国的文武君臣无不啧啧称奇。
这本是石小凡的座驾,他送给了吕夷简。别说是段思廉他们,就算是吕夷简自己,也不知这车轮的原理。
一路之上,坐在这马车里那叫一个舒服。在古代,坐马车绝不是一件舒服的事。试想一下,一个木制车轮,在格格棱棱的土路上行驶,车内的人颠簸程度可想而知。就这样,能坐得起马车的,非富即贵。
石小凡坐着这种马车的时候,他感觉就像是骑着一辆泄了气的自行车,还是前后轮胎都泄了气的那种。那滋味,太。
是以自打他研究出橡胶以后,就顺带把轮胎也给鼓捣出来了。有了轮胎和轴承,车子的平稳性和舒适性立刻显现出来了。
吕夷简恭恭敬敬施了一礼“臣吕夷简,代我主陛下,拜见大理皇帝!”
段思廉慌忙迎了上去,他扶着吕夷简的双手“上使远来辛苦,我等可是等了急了,快快随我回城。你这便和我同乘一车,路上跟我说说大宋上国的风土人情,好让我长长见识。”
皇帝,一般明中期到清以后,才会张口闭口的以朕自称。除非重大场合,有时候自称为我,、寡人等等。赵祯是听从了石小凡的建议,后来才一直自称为朕的。
而段思廉自始至终都没有对吕夷简自称为朕,或许是他不习惯,又或许是为了向大宋示好。作为一个藩属国,他不想贸然自称为朕。
吕夷简受宠若惊“如此多谢大理皇帝陛下了,这个,老臣一路走来,这诸位老臣都面生的很,不知陛下可否给臣引荐引荐。”
段思廉一拍额头“这、瞧我这记性。来来来,我给上使介绍一下。这位是大司徒华晨赫、大司马范华、司空巴天龙……”
段思廉一一介绍,吕夷简与其一一施礼见面。可半天引荐完毕,就是没有高智昇的影子。
作为大理国的相国,吕夷简作为宋朝使者来访,皇帝都亲自到城外迎接了,他一个相国居然没来。
吕夷简的脸色有些不那么好看了“陛下,不知这高相国可曾在此臣一向对其仰慕,望有幸能见之一面。”
段思廉有些尴尬起来,他只好笑了笑“上使莫怪,这相国身体抱恙,未曾能前来,还请上使不要怪罪。”
吕夷简慌忙施了一礼“臣怎敢怪罪,陛下能亲到城外相迎,臣已是受宠若惊了。”
段思廉大喜“好,那就请上使快随我回城。”
大理国对于宋朝这次来访极为重视,刚入羊苴咩城,城内百姓便列在两旁,手持鲜花纷纷迎接宋国上使。
吕夷简极是得意,这才是天朝上国该有的样子。他们能受到大理如此隆重款待,这与如今大宋的强盛分不开的。
世人都知道,西夏被大宋打的满地找牙。契丹内乱还是请的大宋来帮忙,而燕云十六州更是不费一兵一卒,被契丹送还了回来。
大理国与大宋一直保持着友好的关系,太祖太宗乃至真宗时期,宋庭一直都是处于缺马的状态。
赵匡义北伐,除了想消除来自北方契丹的压力,更想把产马之地燕云十六州夺回来。
可惜天不遂人愿,燕云十六州一直是大宋之痛。西边的西夏虎视眈眈,大宋唯有从大理国进口马匹。
当时的大理,一直都是大宋战马主要供应国,两国关系也一直都是平稳状态。
如今大宋朝能有今天的成就,与哪个败家子是分不开的。吕夷简虽然不喜欢石小凡,可现在他内心还是感激这个败家子的。
大理国久居西南,国土虽小然五脏俱全。皇宫不大,各部衙门却都很齐全。
皇宫大殿内,段思廉设宴款待。文武百官列两旁,吕夷简作为贵客陪在皇帝下首。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