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这,诸位同僚。当年平安侯跟随太祖征战天下,功臣身退后不慕功名,甘愿隐居胶县……”
丁文斌没有再说下去,下面群臣依然明白什么意思了。什么草民,人家丰才人可是堂堂的平安侯嫡女。
赵祯恨的是这帮臣子屁大的事也得抓着自己不放,这是一群什么王八蛋大臣。只要是皇帝稍微有点出格的举动,他们便跟一群乌鸦一般聒噪个没完没了。
以前赵祯总想为君者应宽怀大度,毕竟作为臣子的都是为朝廷着想。
现在看来不如而是,有的纯粹就是想刷存在感。他们觉得怼了皇帝是一种荣耀,有事没事就喷两句。
“传旨,丰美人贤淑有礼,功臣世家德茂兼备。即日起,晋封为婕妤!”
浪里个浪,这下有好戏看了。群臣的脸上个个成了猪肝色,石小凡洋洋得意,让你们嘚瑟。
本来吧,丰翎儿只是被册封了个五等才人,你们不愿意,嚷嚷着不和规矩。那好,赵祯反手就给了个四等美人。你们还在聒噪,一日之内连升三级,现在又被晋封为三等婕妤。
要知道,后宫嫔妃职位晋升也是相当困难的。不同等级的妃子享受不同待遇,甚至于有的妃子怀了龙嗣才有可能晋升为婕妤昭容之类的封号。
而丰翎儿刚入宫,摇身一变就成了三等婕妤,再往上就是昭仪昭容然后是贵妃了。
群臣嘴巴里跟塞了个鸡蛋一般惊讶莫名,虽然人人心中愤愤,可这次无人再敢出声反对。
你反对就再升级,反正皇帝跟你们这群王八蛋怼上了。大不了直接册封贵妃,不服咱们就试试。
还有最重要的一点,人家确实也是功臣之后。为大宋江山立下汗马功劳的,大宋疆域版图,就是这些功臣们打出来的。
封个婕妤怎么了,你不服气把你祖上搬出来试试啊,人家为朝廷立下过这么大功劳,怎么就不能好好赏赐一番了。
百官弄得灰头土脸,丰翎儿进宫,直接被封了三等婕妤。
只有刚正不阿的包拯还在不依不饶:“陛下对于驸马爷轻浮任性,可否管制一下”
石小凡确实也做的过分了些,哪有他这样的玩意儿。一言不合在朝堂上扔了笏板不说,还想跳脚叫骂。
再加上拐带赵祯去胶州胡闹的由头,这毕竟是朝堂,庄严肃穆的地方,大宋朝的权利中心。
“包卿家言之有理,要不,扔进天牢去吧。”
石小凡大惊:我不去!”踏马的,哪有这么欺负人的,可赵祯看的脸色不妙,只好委屈的说了声:“臣不想去。”
包拯也吃了一惊,他举着笏板施了一礼:“陛下,臣的意思是让驸马爷在朝堂上收敛一些。平素行事稳重一些,并、并非是想把他关进天牢。这个、这驸马爷罪不至此,且为功甚巨……这个……”
其实包拯并不是针对石小凡,他只是不想这个败家子太胡闹。就像适才,笏板就差点扔到吕夷简身上,人家好歹是个宰相。
“就因为功甚巨,这厮才恃宠而骄!扔进去,好好反省反省几天再说!”
“陛下,臣真不能去,这那啥,城北还有许多事等着臣处理呢。”情急智生,石小凡眼前一亮。
赵祯一愣,确实是如此。那些从海外运回来的粮食作物,还真是少不了这败家子。
“那就罚你去城北,一个月之内不得回京!”
去城北就去城北,老子还懒得在京城看你们这群王八蛋的嘴脸呢。我这是人在朝中坐,黑锅天上来。
没招谁没惹谁的,你们过河拆桥卸磨杀驴,现在矛头都指向老子,老子立的泼天大功你们咋不说。
谁知一提起这些粮食种子,太常博士王宗道又不乐意了。
“说起这粮食种子,我到要问问驸马爷,你带来的这些东西有什么用。看着是奇形怪状,可是那什么米,玉米,跟个指头粗,这样的东西还不如咱们的粟米产量高。朝廷造船远航,就为了得到这些东西,是不是劳民伤财了些!”
粮食作物种子确实差强人意,这和石小凡预想中的不太一样。红薯、马铃薯等个头都很小,玉米花生啥的产量也并不是很高。
这一切,都源于这些农作物并没有经过培育的原因,在美洲只是驯化了这些作物。要想让这些作物高产,还得重新培育。
“劳民伤财王宗道,敢不敢赌一把!”
又赌,众人心有余悸的心中一跳,我王宗道有些孱弱的退了一步:“赌,赌什么,不赌。”
“赌我三年内,让这些粮食亩产千斤五千斤,输了的学狗叫。”
亩产五千斤你这边败家子海口夸大了吧。
即便是如此,王宗道还是不敢赌,这败家子身上发生过的离奇事太多了:“赌有什么意思,不赌。”
这算是认输了,原本还想跟着一起开炮的官员们可退缩了起来。御史李德悄声的把王宗道拉到一边:“什么粮食能亩产五千斤,别听他吓唬,赌了!”
吕夷简也低声点头:“对,赌了,我们支持你。”
“感情不是你们打赌,我不赌。”王宗道头摇的似拨浪鼓。
“你怕个甚啊,我问你王博士,这世上可有亩产五千斤的东西”吕夷简问道。
王宗道摇了摇头:“没有。”
“这就对了,你就算是种野草,也产不来五千斤。跟他赌!输了看驸马学狗叫岂不是有趣。”
第八百九十八章 新政,新政
王宗道有一个特点,容易拾级而上的被忽悠。
吕家帮支离破碎,刘文正特立独行的做了言官不和他们玩了,张尧佐成了败家子的劣徒不以为耻反以为荣,只剩下张茂李德还有王宗道他们几个。
这几人在朝中日渐被边缘化,甚至于宰执吕夷简权利也是一再被削弱。这次他们把王宗道拉出来顶缸,让他和败家子打赌。
而王宗道又是经不住忽悠的那种人,被吕夷简忽忽悠悠的就有点瘸了。他想也是这么个理,哪有亩产五千斤的东西,这不是瞎扯淡么,赌了!
石小凡还在激他:“唯,王宗道,说你呢,赌不赌”
“赌,驸马爷若是真能做出亩产五千斤的粮食,我就算是学狗叫学猫叫也认了。这等利国利民的好事,学两声狗叫又如何哈哈哈哈!”
为了配合他的尴尬,众人只好跟着哄笑起来。王宗道输了还好说,许多人其实盼着石小凡能输,让这个败家子当朝汪汪汪,看还不把他的脸给丢尽了。
“吕相公,若是驸马爷输了,在这朝堂之上看那他的脸还往俺哪儿搁。”李德凑到跟前,低声说道。
吕夷简“嗯”了一声:“这败家子脸皮奇厚无比,怕不见得会有多丢人。”
没错,就算是输了,我石小凡学狗叫也得咬死你们,汪汪汪!
况且若是种植红薯,在试验田亩产五千斤应该是不成问题的。
……
这一年是庆历三年,按照历史车轮的走向在这一年里发生了很多很多大事。
首先就是积贫积弱的大宋朝爆发了空前危机,西有西夏寇边,北有契丹虎视眈眈。而国内,农民起义此起彼伏,土地兼并空前严重,百姓流离失所。
冗官冗兵冗费,三冗压的百姓喘不动气,国库空虚,士兵散漫羸弱的战斗力更是让朝廷头疼不已。
心力交瘁的赵祯皇帝在有识之士的臣子们的帮助之下,开启了庆历新政。
这是个名臣辈出的时代,范仲淹、富弼、韩琦、杜衍同时执政,欧阳修、蔡襄、王素、余靖同为谏官。
范仲淹向仁宗上《答手诏条陈十事疏》,提出“明黜陟、抑侥幸、精贡举、择官长、均公田、厚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恩信、重命令”等10项以整顿吏治为中心的改革主张。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
可是,这一切都随着石小凡的到来产生了一系列的蝴蝶效应。
首先,西北赵元昊已经不足为惧,无力再对大宋开战。而契丹自保不暇,更是臣服与宋。庆历新政早在多年前就已经提前实施,如今已经效果显现。
首先,三冗问题得到了一定解决,土地兼并得到有效遏制,另、国库充盈,百姓安居。
以前军费占据财政收入的十之七八,如今大量的裁军。只保留中央直辖的禁军二十万,清一色火器装备。保留少量地方厢军以护卫地方治安,二十万禁军轮番驻守边关。
原先一百四十多万军队,腰斩了一多半。加上厢军和地方兵种,不过七十余万人,省下来的财政收归国库。
因为石小凡的谏言,宋仁宗极为重视范仲淹富弼等人提出的新政实施。赵祯给笔札,责令条奏政事。范、富二人随即提出了十项改革主张,谏官欧阳修等人也纷纷上疏言事,赵祯大都予以采纳,并渐次颁布实施,颁发全国。
首先是澄清吏治,明黜陟,就是严明官吏升降。以前官员提拔都是只讲资历,不看政绩,这也早就大批草包官员碌碌无为。
多年前朝廷已经颁布条令,官员实行考核制度。破格提拔政绩卓著的官员,撤换有罪和不称职的官员。并规定京朝官及郡县官吏,有人保举在三年任期届满即与磨勘升迁,否则便要等到满五年之后,方行磨勘。
这一政策的实施,使得吏治顿清。同时也涌现出了一大批有作为的官员,比如京东西两路转运使王阳和、晋州知州白子良等人。
抑侥幸,限制官僚滥进。宋初以来,,恩荫制度造成官僚滥进的情况越来越严重,,有任学士以上官职的,在二十年内通过恩荫,其兄弟子孙出任京官的就有二十人。
范仲俺对此提出限制中、上级官员的任子特权,防止权贵子弟亲属垄断官位。赵祯极为重视,如今即便是达官显贵的子嗣,只有科举才是唯一出路。
第三,精贡举,严密科举取士。改革科举考试内容,把原来进士科只注重诗赋改为重策论,把明经科只要求死背儒家经书的词句改为要求阐述经书的意义和道理。
令州县立学,士子必须在学校学习一定时间方许应举。这样,学生有真才实学,进士之法,便可以依其名而求其实了。
这一点,石小凡功劳甚大,他出资建了不少学堂,着重教育事业。
这也是赵祯最感激这败家子的地方,教育是兴国兴民的最大善举。这是为朝廷网罗人才,石小凡教育这方面向来大手大脚,绝不含糊。
第四择长官,慎选地方长官。针对当时分布在州县两级官不称职者十居的状况,范仲淹认为官员的升迁要严格依照政绩,建议加强对官吏的考察,奖励能员,罢免不才,并主张由各级长官保荐下属。
第五条就是均公田:重新规定官员按等级给以一定数量的职田,调配给缺乏职田的官员,以“责其廉节”,防止贪赃枉法。
再就是富国强兵厚农桑,重视农业生产。朝廷降颁布诏令,加强农桑立法,命令全国各路转运使及其所管辖的乡县真正重农桑,奖农桑,使农业的好坏作为考察官吏、官吏黜陟的重要内容。
还有减徭役。宋代的赋税与力役基本上沿袭了唐末及五代的制度,宋初虽作了一些调整,但赋税残酷、力役烦苛,赋税、徭役迫使贫苦农民纷纷破产,也激起农民起义反抗。
这一点赵祯做的非常好,大宋朝如今已经取消了徭役制度,取而代之的是有偿徭役。也就是说,给国家办事,民夫们自愿的原则,还可以拿钱的。
这由原来纷纷抵触的徭役改为百姓争抢的参加,因为有俸禄。
修武备,训练将士战斗力。国威水师代志云就干的很不错,还有就是各地禁军要时常进行实战演练,以训练临时应战能力。
厉行法治,重命令,严肃对待和慎重发布朝廷号令。朝廷法令一旦颁行,必须遵守,不得随意更改,否则要受到惩处。
推恩信,落实朝廷的惠政和信义。宋代皇帝三年一郊祀,照例大赦天下、免除百姓多年积欠的赋税,但多未彻底施行。朝廷要取信于民,主管部门若有人拖延或违反赦文施行,要依法从重处置。除此之外,必须向各路派遣使臣,比如皇城司,巡察那些应当施行的各种惠政是否施行。这样,就不会发生阻隔皇恩的现象。
历朝历代的改革都是伤筋动骨的,新政实施以来也遭遇过重重阻挠。赵祯也怀疑过自己,是范仲淹他们的坚持,是石小凡的力谏,使得赵祯以皇权之力强行推行新政。
第八百九十九章 城北
新政的实施,使得大宋朝逐渐摆脱了积贫积弱的被动局面。不止是军事上因为燧发枪的发明,更重要的是经济。
军事是保家卫国的利剑,经济则是国泰民安的保障。
随着火车的不断同行,贸易的活跃使得经济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
而大宋船队又开始了新的征程,这次的目的不再是为了寻找新大陆上的粮食作物,而是准备沿海贸易,开辟海上丝绸之路。
通过贸易,使得各国黄金白银源源不断的输送到大宋,大宋朝迎来了盛世开篇!
赵祯怎么能不膨胀,怎么能不嚣张。每当想起这些事,他就忍不住激动,忍不住热血沸腾。
重要的是他的儿子赵昉因为败家子的救命之恩,在健康的成长。二皇子赵昕的降生,更是因为太医局和翰林医官院的御医们联手保全了小命。这一点,石小凡的劣徒之一的史成礼立了大功。
两个皇子的平安降生,使得赵祯后继有人。而大宋朝正在向着极盛发展,宋仁宗赵祯,可与唐宗宋祖秦皇汉武比肩了。
石小凡被发配到了城北,其实无关痛痒。早过去一个多月了,他随时可以回京。
可他并没有回去,他有很多事要做。管小北的土著妻子阿其娜也被派驻到了这里,石小凡有许多问题得向她请教。
“阿其娜,你们那里玉米是如何种植的”
来到大宋一年有余,阿其娜早已学会了汉语,只是口音蹩脚。
“驸马爷,我们都是把玉米种子撒在地里,等着它生长就行了。”
“你们不管理么”
阿其娜摇了摇头:“能不能收成是要看神的旨意,我们能做的,只是给它们浇浇水。”
难怪那么种的玉米比黄瓜还小,这样能种出丰收的粮食就有鬼了。
“阿其娜,我来教教你们怎么种玉米,这东西要耕地,施肥、播种、还有最重要的一点,得选择健壮的植株进行人工杂交授粉。”
“什么是杂交授粉”
“杂……”石小凡还真是不好解释:“反正你等着就行了,等明年,我们种的玉米会是你们产量的好几倍。”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