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赵祯一惊,狐疑的打量着他:“你什么意思。”
败家子绝没有那么好心会把玻璃厂让给朝廷的,事出反常必有妖,赵祯多少已经了解这混蛋的套路了。
“陛下别误会,臣是发现了一个大生意。做好了,比玻璃厂赚钱多了。本来吧,臣是想做独门生意的,可臣转念一想,陛下对臣这么好,不拉你入伙太不够义气。”
赵祯一听大喜,一屁股跟着坐了下来。他俩现在在一个男男授受不亲的位置上,适才的怒气早已烟消云散:“好有这种事,快说,什么生意”
第八百九十五章 想象力
能和西山玻璃厂比肩的生意,赵祯自然是做梦都想做。这败家子还算是有良心,这次没忘了自己。
这四海升平天下大安的情况下,后宫怎么着也得充实一下吧。都为了皇嗣着想么,我赵祯可不是好色之徒。
既然充实后宫,这搁哪儿哪儿都得花钱,总不能再去国库支取。御史们正虎视眈眈的看着呢,不是赵祯怕他们,而是实在是不胜其烦。
要是自己有赚钱的门路,以后整个皇宫开支甚至都不用国库出钱。仅仅是赵祯的私房钱,就花不完的花。
“陛下,臣在胶州的时候吃过一盘昆布,味道不错。而且此物可治大脖子病,甚是美味。”
大脖子病赵祯是知道的,宫中太监就有患病的。在这个时代,大脖子病很常见,虽然有人知道昆布可治此病,可是这么珍稀的昆布不是一般人享受得起的。
“有这种好事何不叫上朕。”赵祯有些微怒起来,这王八蛋吃独食啊,有好吃的居然不叫上朕。
石小凡有些嗤之以鼻的看了眼前车厢,意有所指的哼唧了几声。意思很是明显了,还叫你,你早就陷进温柔乡里拔不出来了,眼里哪里还有你这个兄弟。
赵祯有些脸红起来,他轻咳了一声:“这昆布和发财有什么干系。”
“臣好像有个办法,可以种出昆布来。”
赵祯一惊:“你的意思是说,你能在海上种植昆布”
石小凡腆着脸笑道:“好像是那么回事。”
赵祯倒吸一口凉气,他比谁都清楚昆布的价值。这要是种植出来,还真是一笔富可敌国的大买卖。
败家子这个妖孽,这简直是在和上天抢夺饭碗:“你在与天斗,你是不是要告诉朕,人参灵芝你也种的出来”
赵祯原本只是随口一说,谁知道石小凡淡淡的道:“种人参有何难,臣也不是没有办法。”
这下赵祯彻底被镇住了,他和陈琳互相看了一眼,二人眼里尽然都是惊恐。人参,这厮还真的能种出来啊!
“不是,小凡,你、你是不是在跟朕开玩笑”
赵祯不得不震惊,人参啊,那可是大补之物。濒死之人喝一口参汤都能吊回一口气的,除了辽北一带,根本就没有这种东西。
百草之王的人参极为稀有,辽北的深山老林找寻更是不易,这败家子居然大口一张的说这个也可以种植。
“臣没有开玩笑,陛下,人参种植并不难。可扦插可种子培育。只是生长缓慢些罢了,当然比不上那些上品百年千年野山参。”
这却足矣让赵祯感到深深地震惊了,若是连人参都能种植了,这世上还有什么稀罕物呢。
“这个,人参都能种植。小凡,他日咱们定鼎辽北,你给朕种上几千几万亩!”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想吞并辽北了”
赵祯一怔:“这个,朕还没有想好。朕的意思是,若果可能的话。”
“其实不必非得在辽北,燕云十六州可以播种,山东也可以播种。”
“你、你胡说什么!”赵祯不可思议的看着他。
“臣没有胡说,人参固然金贵,可药效往往也被世人夸大其词。虽然这是进补神药不假,却并非能包治百病的。陛下,等朝中无事的时候,臣带您去十六州种种试试。”
这个败家子,简直太可怕。玻璃他造出来了,火枪弄出来了。电灯也亮了,电话也能通话了。就连他们脚下的火车,都已经奔跑在大宋的土地上了。
现在这厮又准备搞种植了,他到底还有多少东西没拿出来。
“石小凡,你到底还有多少事瞒着朕。”
“这个说来话长,陛下想听”
赵祯点了点头:“想。”
陈琳给他二人上了壶茶,石小凡端起茶杯毫不客气,赵祯倒不乐意了:“朕让你喝了么,你现在胆子是越来越大了。”
在皇帝面前,皇帝没开口,你就敢放肆吃喝,这也是不予许的。
石小凡只好将送到嘴边的茶杯放下:“陛下,臣渴。”
“念在你要立大功的份上,喝吧。”
这很滑稽,赵祯在努力的维护着他作为皇帝的尊严,而这败家子却在屡次的捋龙须。
到底冒犯了多少次天威,石小凡自己都记不清了吧。能活到现在,他绝对堪称是一个奇迹。
石小凡“哦”了一声,准备喝茶。这种屈从,更像是一种表面上的迎合。骨子里,这败家子作死依旧。
“陛下,臣也不敢说将来的事。上天入地臣只能说是有可能,但粮食种子弄回来了,臣有把握让大宋朝的百姓甚至是普天之下的百姓吃的饱饭。包括契丹、西夏、大理、吐蕃、回纥等等。陛下不想打仗是对的,臣也不想。战争,并不是解决问题的唯一途径。”
赵祯深有同感的点点头:“朕也是这么想,百姓安居,国家富强,这才是圣君之道。”
“陛下也可以这么想,等咱们大宋朝足够强大。强大到让那些蛮夷需要仰望的时候,或许不用打仗,他们也会主动投降,把他们的国土并入咱们大宋。”
“朕没想到那么远,适才你说上天入地,你的意思是人也能插上翅膀飞上天”
在赵祯的想象里,败家子有能耐将来把人和鸟儿一样插上翅膀在天空自由的翱翔。
他把石小凡给神化了,因为这个败家子带给大宋朝的东西实在是太多太多了。
石小凡微微一笑:“陛下,您想多了。人力有时而穷,怎么可能插上翅膀飞上天。陛下应该知道孔明灯吧,三国诸葛亮做的那东西。诸葛亮神人也,可他没有去想,若是孔明灯做的够大,人也是可以坐在里面上天的。”
赵祯有一搭没一搭的和败家子在闲扯,扯一些将来的事。石小凡只好给他画饼充饥的规划着一个个近现代的蓝图,赵祯越听越兴奋。
“对了,你答应给朕造的那座七尺高楼呢”
“陛下,是七层高楼。”石小凡纠正他:“事务繁忙,这个尚且再说吧。回京后,臣先研究作物种子的事。”
殊不知,这些海外农作物种子运达京城的时候,并没有引起朝野太大的轰动。甚至有臣子开始攻击,说是败家子劳民伤财。
第八百九十六章 朝堂吵架
火车一路疾驰,实际上因为是蒸汽机的原因速度并不快。可这么昼夜不停的行进,不日也到了东京城。
本来吧,皇帝纳一个民女坐妃子再正常不过的事,可这次不一样。
因为丰翎儿直接被进封的是个才人,一些大臣不愿意了。
久违的早朝,石小凡破天荒的来上早朝了。
“陛下,这不和规矩。”同样久未跳琅的吕夷简站了出来:“陛下,一个民女,岂有入宫便封才人之理。”
“臣附议,古人云,红颜祸水。陛下纳妃为皇家子嗣这无可厚非,若是沉迷于女色,那可是女色误国了。”吕家帮的张茂站了出来。
太常博士王宗道哼哼唧唧的附和:“没错,臣也以为不妥。”
“朕却觉得很妥,很正常!”一直在按压怒气的赵祯忍不住发作道:“传旨,晋封丰才人为美人。”
群臣登时大哗,满朝震惊。臣子们登时嗡嗡之声不绝于耳,皇帝这是怎么了。
以前的赵祯多么的宽厚实诚,一般臣子们有什么事,只要纳谏了。哪怕是赵祯心中不愿意,他一般也不会拂逆别人的意见。
怎么这次跟在败家子去了趟胶州,回来就转了性子了呢。
许多臣子正是抓住了赵祯这种宽厚善良的性格,屡屡冒犯。甚至包括包拯这样的人物,历史上真实的包拯这种事没少干过。
一般地方上有个什么天灾,包拯就容易引据此事,说朝中出了奸逆啦,有人长着反骨啦等等。
在包拯弹劾下被降职、罢官、法办的重要大臣不下30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朝堂要臣,是手握大权的人物。
包拯根据当时的朝政时局,对国家的内政外交上提出过许多批评意见;对朝廷上下不合法、不合情的事就要行使自己的监察权,就要弹劾。
用现在话来说,包拯就是个大喷子。不过他弹劾的那些官员,基本都是些昏官庸官罢了。
有时候包拯都让赵祯下不来台,他7次弹劾酷吏王逵,最终把这个宠臣拉下马;他弹劾仁宗最亲信的太监阎士良“监守自盗”;他4次弹劾皇亲郭承佑,让仁宗几乎下不了台;他弹劾宰相宋痒,其人道德高尚,实无过错,包拯却弹劾他身为重臣却毫无建树
换成别的皇帝,包拯早就死上几百次了。包拯这样的确有点过分了,俗话说君威难测、伴君如伴虎。
只是赵祯的确太仁慈了,是他成就了包拯,也就有了名传千古的“包青天”。
包括石小凡,他也是抓住赵祯宽厚的性格,这才敢大着胆子屡屡作死。
终于,包拯跳出来了。不过他这次并没有弹劾赵祯册封丰翎儿的事,而是矛头直指石小凡。
“陛下,臣包拯有话说。”包拯拿着笏板站了出来。
赵祯正没好气:“说!”
“陛下,臣以为驸马爷行为乖张无端,为人太过放浪,非为臣之道。陛下不可与驸马爷私交太密,天子就该有个天子的德行威严。”
又是一枚重磅炸弹,今儿的朝堂热闹至极了。
包拯,居然弹劾起败家子来了。
一直在一旁人畜无害的石小凡本来是来打酱油的,今天来上朝也是兴之所至。谁知道包拯这家伙不知道抽了什么风,居然弹劾自己起来了。
石小凡是大吃一惊,他怎么也没有想得到,包拯这厮居然要弹劾自己:“哎,我说老包,我没招惹你吧”
包拯却不为所动:“驸马爷,你天性好动,不畏礼仪不惧规矩我们也都忍了。可你不能带着陛下一起胡闹,陛下乃是一国之主,岂能如你一般放浪不羁。”
“我……”石小凡极少又被人噎住的时候,比如说现在。若是换成别人,他早就破口大骂了,别说骂人,在朝堂上揍人都有可能。
问题是这是包拯啊,铁面无私辨忠奸老包。石小凡怎么说也得给他点面子的,包拯口碑极佳的,即便后来病逝后,老百姓莫不伤感。
赵祯也是亲自到包家吊唁,并宣布停朝一天以示哀悼。欧阳修曾说,包拯一辈子“少有孝行,闻于乡里;晚有直节,著在朝廷”,这个评价是准确的。但我们也包拯成功的背后还有一位默默支持他的皇帝---宋仁宗赵祯。
包拯的聪明之处在于他没有直接攻击赵祯册封妃子,而是拿石小凡开刀。
以前的皇帝是多么的规矩,从来不做什么出格的举动。为何跟了你个败家子,也突然学的胡闹起来了
才人,丰翎儿一个乡野民女,何德何能一入宫就被册封才人呢。皇帝胡闹,定然是你个败家子在背后搞的鬼。
对于石小凡来说,这真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无端端的背了这么大一口黑锅,这让他暴跳如雷。
“行了,此事与驸马无关。是朕的主意,你们不同意朕册封她为才人,那朕就册封她为美人!”
赵祯这是在跟臣子杠上了,才人是五等,而美人可是四等。
也就是说,丰翎儿更升了一级。有本事你们再逼一下看看,再逼朕还升,一直升到贵妃。
一向和石小凡不对付的吕夷简他们是心中暗喜,窝里斗啦。包拯居然弹劾起败家子来了,这等落井下石的机会怎么能错过。
吕夷简跟着点了点头:“正是,陛下不可受驸马爷蛊惑。若是这女子当真是位奇女子,陛下封个夫人也就罢了,怎可封才人呢。”
“臣等请陛下三思!”几个大臣跟着一起跪了下来:“还请陛下约束驸马爷。”
完了,所有矛头都指向了败家子和赵祯俩人,以石小凡的脾气他怎么能忍的住。
暴走了的石小凡抓起手里的笏板就往吕夷简扔了过去:“你个老王、你个驴相公胡说八道!陛下去胶州乃是去看海外粮食种子。册封嫔妃和我有什么关系!再者,你们说丰姑娘不配册封才人,她如何不配了”
败家子一暴走,众人还真是有些畏惧,要命的是赵祯并没有呵止的意思,他只是坐在龙椅上冷冷的看着。
吕夷简吓了一跳:“你,你想干什么。那民女只是一介草民,如何得配才人之名。”
“你知道个那一种气!”终究是在朝堂之上,石小凡没有敢骂他王八蛋,也没敢骂他放屁:“丰姑娘乃是平安侯之女,怎么就是一介草民了!”
平安侯
平安侯是谁,吕夷简他们面面相觑。
s:求
第八百九十七章 怂恿
一个窝在地方上的空衔爵位,还犯不上让朝中百官去记住。大宋爵位不值钱,仅仅是顶着祖上一个空头爵位并没有什么用。
可是这代表了丰翎儿出身不一般,也就是说她并不是什么普通民女。
这下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吕夷简们有些站不住了,赵祯冷着个脸:“丰美人祖上,跟着太祖打过天下,太祖钦赐丹书铁券。这样的人家,配不上才人,配不上美人之名么!”
这一下炸开了锅了,原来这民女竟然有这层身份。大宋朝开朝以来得丹书铁券者寥寥无几,莫非,莫非对方是杯酒释兵权的人物
有熟悉朝中典故的起居舍人丁文斌猛然记起。太祖设宴石守信等功臣,平安侯丰传胜上书卸甲归田,自愿马放南山…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