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玄幻灵异

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赵祯怕死怕的要命,宫里的人都注射疫苗了,唯独他这个天子不能打。这让他心慌慌的,是吃不下睡不着。

    直到石小凡入宫,跟他说不用打针,不会损伤龙体。只需在陛下胳膊上划拉几道,跟刮痧似的便可,这让赵祯大喜过望,当场就要接种疫苗。




第七百五十七章 经济战
    “刮痧”这个“痧”字也就是“痧症”。这种疗法起源于旧石器时代,人们患病时,出于本能地用手或者石片抚摩、捶击身体表面的某一部位,有时竟然能使疾病得到缓解。通过长期的实践与积累,逐步形成了砭石治病的方法,这也是“刮痧”疗法的雏形。

    可败家子禽兽不如,当石小凡拿出手里的刮痧器具的时候,赵祯吓了一大跳:“你、你干什么!”

    刮痧器具赵祯见过,铜钱、瓷碗、瓷调羹、木梳背小蚌壳檀香木、沉木香刮板、小水牛角板等诸如此类。可石小凡手里拿着的是个什么玩意儿,一小块缺角的瓦片。

    要命的是这瓦片布满棱棱角角的毛刺,这一道划下去,火辣辣的疼。

    “陛下,您是天子,不能伤及龙体。这玩意儿好,一划下去,不破皮不流血,只是稍微疼一点。”石小凡尽量不让赵祯看出来自己的幸灾乐祸。

    可这瞒不过赵祯的眼睛:“你故意的,朕要诛你九族。你、你看你都笑了,你他娘的是不是早就等这一天很久了”

    赵祯当众爆粗口,旁边陈琳只好不合时宜的咳嗽了一声。你是皇帝,怎么能说这种市井粗话来。

    “天日可鉴,臣绝没有这个想法,臣以陈琳的脑袋发誓,臣只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幸灾乐祸。”

    “你他”赵祯气的差点又要骂出来。

    “陛下稍安勿躁,这可是种痘。必须让疫苗经肌肤进入陛xiati内方可有效,臣也很无奈啊。”

    最终赵祯妥协了,他伸出手臂,让败家子用个缺角的瓦片在胳膊上划拉,那滋味,欲仙欲死。

    赵祯想弄死他,分分钟弄死。这手臂火辣辣的,感觉不是自己的了。

    还好,直到赵祯手臂出现一道道淤痕,石小凡这才取过药箱,用棉签蘸取牛痘疫苗,涂抹在了赵祯手臂上:“陛下,涂上这个,您会有些许不适。三日后便可大功告成,自此您就不用怕天花了。”

    石小凡抬起头来的时候,赵祯一脸的不怀好意:“小凡,朕有个差事派给你,陈留”

    还好石小凡反应的快:“陛下,这痘吧种上是没问题。可臣听说有的人体质不好的,还是会有过敏反应。不过陛下放心,只要臣在京城,时不常的观察着,定然无碍。”

    本来赵祯想把这败家子派到陈留县去防治疫情的,听败家子这么一说不由得将信将疑起来:“过敏,什么过敏,过敏了又如何”

    “过敏嘛,就是身上浑身难受,感觉有一万只蚂蚁在撕咬你。不过陛下放心,臣只要在陛下身边,陛下绝对不会过敏。”言下之意就是,你把我弄走,就有可能过敏了。

    赵祯拿他没办法,恨得牙痒痒:“石小凡,朕谢谢你啊!”

    这话说的咬牙切齿,哪有半点感谢之意。旁边陈琳都吓得一哆嗦,这种事,普天之下也就只有驸马爷能干得出来。

    怕赵祯会秋后算账,石小凡慌忙搬出自己的历史功绩出来:“臣对陛下忠心耿耿,什么救驾勤王的,什么造船造炮的,还不都是为了朝廷。比如现在,臣宁肯让陛下嗔怒责骂,为了您的龙体,臣也得给您施痘。”

    果然赵祯一听,脸色稍微缓和起来:“嗯,百姓们怎么样了”

    这个时候还不忘关心百姓疾苦,赵祯果然是个好皇帝。石小凡尚未回答,旁边陈琳躬身道:“回陛下,城内百姓皆在接种疫苗。翰林医官院和太医局的人已经带了数车疫苗奔赴陈留县了,而且、而且奴婢听说驸马爷捐了几十万两,给了陈留县,以便在陈留设置养病坊和安济坊。如此一来,陈留县的那些灾民也有了安置之地,城内百姓无不感恩。”

    陈琳这么一说,石小凡立刻昂首挺胸,一幅大义凛然的样子。这让赵祯有些感动:“嗯,你捐了这么多钱,朕也不能不表示一下,这样吧,朕也捐二十万,以接济百姓之困。”

    在朝廷和民间的支持下,这一场席卷东京城的天花瘟疫终于被遏制住了。为此,朝廷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牛痘疫苗,凡是接种的人全部免费,由朝廷免费发放天花疫苗。

    甚至朝廷将这项措施列入了官员考核制度,凡是州县百姓,都得接种,若是地方官员完不成任务,轻则追责,重则判刑。

    因为这是纯福利性质,不能收取疫苗钱财,使得地方官员失去了捞钱机会。但是在朝廷高压之下,他们又不敢不去办,一时之间,全国都开始普及这种牛痘疫苗。

    甚至是契丹和西夏听说此事,纷纷派出使者入宋,想求宋廷也给他们送一些天花疫苗来。

    朝廷这些官员已经有些飘了,许多人开始膨胀,他们现在觉得自己是天朝上国了。想答应契丹和西夏的请求,做一回救世主,免费赠送疫苗。

    谁知被石小凡知道以后,他去了垂拱殿将一众官员骂的狗血淋头。你们这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忘了宋辽之争,忘了宋夏之战了么!

    免费,只是对大宋子民的。你们这么伟大,何不自己出钱给契丹和西夏送疫苗去。

    朝廷没钱,能给他们疫苗已经是人道主义了,还想免费做梦呢吧。

    你们想免费赠送,好啊。先问问那些马革裹尸、埋骨边疆的将士答不答应,他们用血换来的土地和平,不是让你们做救世主的!

    群臣被怼的哑口无言理屈词穷,最终在石小凡的坚持下,朝廷答应给契丹和西夏送天花疫苗。

    前提是,拿你们的牛羊来换。

    最终,契丹送了五千头牛马,西夏送了两千头牛羊,朝廷这才派人将天花疫苗送了过去。

    西夏的日子不好过,赵元昊如今是打也打不过、惹也惹不起大宋朝。可国内政局动荡,许多部族首领对赵元昊颇有怨言,这让他这个西夏王寝食难安。

    主要是西夏打了几场仗都是大败而归,国内经济崩溃,经济单一,与宋朝榷场交易大量的财富流入宋境。

    他们的货币都成了宋钱,本地西夏货币根本不认,只认宋朝铜钱和银子。

    他们和契丹一样,经济命脉控制在了大宋手里。

    可百姓饿呀,没办法,赵元昊只好继续派出使者,卑躬屈膝的要钱要粮。

    答应,大宋朝一概答应。如今朝廷有的是粮食,可以赈济一下西夏百姓。

    前提是这些粮食是借的,将来是要拿你的牛羊来还的。

    经济上拖垮他们,将来不费一枪一刀,当西夏百姓和杨白劳一样打不起租子还不起账的时候,他们只能归顺大宋朝,连国都不要了。

    到时候大宋要不要你这个破落户,还得看自己的心情。



第七百五十八章 援助粮食
    凭借着强大的军事实力,这是一个没有边关战争的大宋朝。

    甚至,二十万禁军调拨密州,看起来边防空虚的时候,赵元昊和耶律宗真也不敢有丝毫异动。因为他们清楚,惹了大宋会意味着什么。

    就连唃厮啰,人家大宋朝送给他们几百条遂火枪,赵元昊也不敢去招惹了。

    可是国内形势严峻,西夏经济面临崩溃,各部族首领对赵元昊的统制极为不满,政局动荡不安。

    本来赵元昊是想开战,以引开国内部族注意力。等打仗得到好处以后,他的统治就稳固了。

    谁知道周边势力都这么强悍,打也打不过。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赵元昊已经杀了两个部落首领了。他希望以自己的恐怖统治来使百姓臣服,殊不知这样往往适得其反。

    西夏政权暗流涌动,许多部落族长已经开始频频与宋示好,希望能够归顺大宋。不过宋廷方面暂时不想引起战争,对此也只是不置可否。

    天花瘟疫已经被彻底控制住,朝廷终于可以松了口气。

    垂拱殿早朝,石小凡最近突然勤快起来,居然好几天都跟着上起朝来了。

    不过上朝归上朝,石小凡一般是不参与政务的。除非,除非有人脑残。

    脑残之一的太常博士王宗道站出来上书了:“陛下,西夏使者来催,十万石粮食什么时候运抵西夏。据说,他们的百姓依然揭不开锅了。臣以为,应该多调派些马车,如今水稻大丰收,咱们应该尽快调拨,以彰显我天朝上国之恩德。”

    “水稻是给他们吃的么。”角落里,石小凡懒洋洋的说了一句。

    众人一愣,谁都听得出这败家子想惹事。这厮最近飘得很,整日又闲来无事,怕是又想要到朝堂上来寻乐子来了。

    赵祯呵斥道:“朝堂之上,不得放肆!”

    有官家撑腰,王宗道立刻觉得自己硬气了一些,他微怒道:“借粮给西夏,乃是朝廷决议。咱们既然已经答应了,岂可反悔,驸马爷在这朝堂之上阴阳怪气,是何道理。”

    石小凡看都不看他一眼,先是傲慢至极的站了出来。对赵祯倒是不敢失了礼数,然后恭恭敬敬的施了一礼:“陛下,粮食丰收,皆归于杂交水稻之功。然今年水稻增产,也多是归功于白渠修复,还有就是江南两浙。可这咱们大宋多山丘土岭,并不是所有土地都适合种植水稻。大多数百姓种植的那是些稷、黍、菽、麻,这些谷物粗糙难咽。咱们自己的百姓尚且吃不上白米饭,何故还要给西夏人这么多大米!”

    “那你说该当如何,咱们既然已经答应借粮,若是食言而肥,威严何在!”王宗道被惹毛了,他不明白败家子为什么非要找自己的麻烦。这是朝堂,你想胡闹看官家收拾不收拾你。

    赵祯没有收拾石小凡,因为他知道这败家子的手段,这么说肯定有他的道理。

    “驸马有何话不妨直说,朕也想听听。”

    “陛下,这从白渠运粮到西夏,少则三个月,多则半年。十万石粮食,咱们最少得运送三十万石。因为路上还有自己吃的,一个来回送到西夏,运粮的百姓也得吃饭。三十万石粮食,真正运到西夏的也不过十余万石。若是这三十万石白花花的大米给了西夏人,臣心有不甘!”

    白渠离着西夏稍近,当地供给粮食,可是粮草规模过大,地方承受不了,那就要从其他地方调派粮食到这里支援。粮食在很远的仓库里怎么办

    所以这时就要征发劳役,牲畜,长途运输粮食,而劳役,牲畜吃的粮食草料也都是要算国家的,运的粮食边走边吃,这都要算到粮食的运输成本中。路上吃了两成,那运输成本就是剩下粮食的四分之一,吃了一半,那粮食价值就翻了一倍,吃的只剩一成了,那价值就10倍于初始。这些成本都要国家来承担,如果国力跟不上,很难承受。

    说是给西夏十万石粮食赈灾,可是动用的人力物力至少需要三十万石粮食,这其中有二十万石粮食是被运输成本给吃了。这一切,都因古代运输缓慢,仅靠人力畜力。

    王宗道一听大怒:“驸马爷,古往今来那里运粮不是如此。咱们既然答应了给十万石粮食,就得做好三十万石的准备,既然驸马不同意,当初西夏使者来求粮的时候何不早说!”

    “王宗道,你个老王”石小凡看了赵祯一眼,后面‘八蛋’两个字生生咽了回去:“我说不给了么,你在这叽叽歪歪啰里啰嗦的蹦跶什么,你信不信我发飙。”

    “你!”王宗道还真怕这败家子突然暴走,在朝堂之上揍自己一顿。反正人家是官家身边红人,还有个疾疯病的护身符。他虽然不敢再争辩,却气的脸红脖子粗。

    “石小凡,不得无礼!”还好,赵祯并没有袒护这个败家子,而是厉声呵斥起来。

    让石小凡来上朝,赵祯是着实有些头疼的。每次他一开口必然鸡飞狗跳,王宗道又被气着了。

    “臣的意思是十万石粮食可以给,但不能给他们大米。东京城郊区周边有的是稷、黍、菽、麻这些糙米,咱们就把这些东西给西夏,把大百米留给自己百姓吃岂不快哉。”

    此言一出,群臣登时哄笑起来,王宗道更是看傻子一样看着石小凡:“驸马爷的意思是,从东京城调拨粟米到西夏”

    石小凡点点头:“对啊,为何不能如此呢。”

    众人一听又是哈哈大笑起来,王宗道气急反笑:“我还以为驸马爷有什么高见,原来是消遣老夫来了。从白渠调拨粮食尚且需要三十万石,若是从东京城调拨,岂不需要五十万石么!这还不算动用十万民夫,骡马牲畜,驸马爷,您没发烧吧”

    “没有,我清醒得很,若是要我说,咱们从东京城给西夏调拨十万石粟米。且到了西夏还剩下十万石,路上一石粮食不会损耗,王博士,你以为如何”

    “哈哈哈驸马爷,你是说,您插上翅膀飞过去么”

    石小凡摇了摇头:”非也,只有你王博士这种榆木脑袋才会想插翅膀飞过去,我有火车,仅需五到七日便可送到兰州。”



第七百五十九章 用钢铁修路?
    火车

    就是败家子说的,一路冒着白烟,呜呜响着不需人力,一路风驰电擎的家伙。

    石小凡还是多说了,快的话,三日就能到达兰州榷场。这是一个多么恐怖的数据,搬山移海啊这是。

    十万石粟米,五到七日从东京城就能发到兰州。而且运输十万石,送过去还是十万石,还没有损耗。

    要知道,从东京城运五十万石粮食,到达兰州剩下十万石就不错了。火车,真的就有这么神奇么。

    众人似乎看到了一个不一样的大宋,将来的大宋朝会成什么样,怕是想都不敢去想。

    败家子,神人也!

    赵祯却是皱了皱眉头:“据朕所知,延安府一带并未通车,铁轨尚未铺就,如何运输”

    石小凡微微一笑:“征集民夫啊陛下,咱们是给西夏运送粮食,他们不该出点力啊。”

    此言一出,群臣大哗。满朝文武震惊的看着石小凡,好可怕的计谋!

    对啊,可以让西夏人给帮着修铁路啊。

    修铁路,这是一项声势浩大的工程。朝廷动用了半壁江山之力,征集民夫、铺垫石子。遇山铺路遇水搭桥,一根根铁轨就是这么靠人力畜力往前延伸着。

    可是从兰州到延安府一段路,尚且没有铺就。西夏既然想要粮食,那就让赵元昊征集西夏民夫,让西夏人修铁路。这样一来,不但解决了人力畜力,还能节省财政支出。

    赵祯一听登时大喜:“好!朕即刻颁旨,朝廷可以送西夏二十万石粮食。前提是,让赵元昊派人修路。而且,只要他们能贯穿延安府,这二十万石粮食酒等于朕送给他们的!”

    尖脑袋里兀,这厮回到兴庆府,告知了赵元昊宋廷的要求。

    “大王,喜事,喜事啊!”尖脑袋里兀在王廷喜不自胜的说道。

    赵元昊正在被国内政局弄得焦头烂额,听到尖脑袋里兀带回来这个好消息,脸上也现出了喜色:“怎么,宋朝皇帝十万石粮食有着落了”
1...349350351352353...537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