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败家子
时间:2023-05-21 来源: 作者:吃货大联盟
其实石小凡早就知道这幅古琴的来历,他故意买来给如烟看的果然如烟一见之下脸色大变。只是他以为如烟会拼命掩饰,但没想到她会主动承认与李煜有关系。
第四百一十六章 往事
南唐后主李煜,才华横溢。精书法、工绘画、通音律,诗文均有一定造诣。
在位期间,虽然南唐国力衰弱,他依然坚持轻徭薄税,可以说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好皇帝。
一个是温润如玉、情钟词坛的末代国主,一个是雄霸天下、气势如虹的开国之君,历史不期然的相遇,好像早已写好了命定的悲剧。
面对强大的北宋王朝,李煜屡次上表称臣。去号改主,尊宋为正统。
然这一切的屈辱并未换来大宋的垂怜,赵匡胤以一句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对南唐发起进攻。
然当时大宋定鼎中原乃大势所趋,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终至南唐亡国,李煜作为俘虏被送到东京城。
有人认为赵匡胤得国不正,欺负孤儿寡母上位。然天下是有雄才武略之人才能掌控,而不是你会作几首诗词,你的出身高贵就能稳坐江山。
而赵氏坐上江山后,并未大开杀戒。就连极为不待见李煜的赵匡胤,也仅仅封了李煜个违命侯,并未杀他。
而太宗赵匡义继位后,慌忙把李煜这带有羞辱性质的封号撤去,加封李煜为陇西公。
太平兴国三年七夕,李煜死于北宋京师,时年四十二岁整,北宋赠为太师,追封吴王,葬洛阳北邙山。
然而历史是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谁都可以描绘上几笔。于是有了太宗临幸李煜妻子小周后图,也有了李煜因诗获罪,被太宗御赐毒酒身亡等桥段。
纵观所有宋朝的史料、野史、文人笔记均无此事的记载,就连记录小周后入宫的《默记》也无记载。后证明所谓太宗临幸小周后乃是后世臆断。
而李煜流传千古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据说是太宗闻听后大怒,命与李煜关系较好的赵廷美给送去牵机药,李煜饮后毒发身亡。
这种因写了一首词而致罪的说法,八成是出于后世无聊文人的臆造。因为细节越丰富卖点越多的历史故事,往往就是越靠不住的。
司马光《资治通鉴》关于李煜之死的记载是:“壬辰,陇西郡公李煜薨,辍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如果说司马光作为宋臣在涉及本朝皇帝时有所顾虑而不敢秉笔直书,这也是可以理解的。
但元朝人编修的《宋史》就应该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来为宋朝皇帝遮饰避讳了吧要是宋朝的太宗赵二真的干了如此令人恶心之事,那么脱脱等人肯定是不会放过的。
可事实上,就是元朝人编的《宋史》也没提李煜是被毒死的这事。关于李煜之死,《宋史》是这样说的:“三年七月,卒,年四十二。废朝三日,赠太师,追封吴王。”
所以说,李煜被宋太宗毒死的这种说法,是不见于正史记载的。
最早散播李煜被宋太宗毒死这种说法的人是王铚。王铚是南宋人,在他写的《默记》里详细记载了这件事。
那《默记》到底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呢,按照专业的说法,它应该被定义为一本笔记小说。
所谓笔记小说,就是古代的段子集合体。当然这些段子也不是完全不能当史料来征信的,但其可信程度实在还是有限。
因为从本质上来说,它毕竟还是小说。把小说家言当历史事实来相信,肯定是会有问题的。所以《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这本书中的一些记载“颇近小说家言,不可据为实录”。
《默记》中还提及,是秦王赵廷美给李煜送的牵机药,加倍瞎扯淡了。
秦王是太祖赵匡胤的四弟。太平兴国四年,跟着二哥赵光义征讨太原,进封秦王;而李煜同学死于前一年,即太平兴国三年,所以说“秦王赐牵机药之事”是违背历史史实的。
更为有力的证据是,过惯了骄奢淫逸都李煜时不常的上书哭穷。为此赵匡义特意给李煜加了工资,还时不常关心一下李煜同学的生活情况。
大宋以文治天下,拼命拉拢这些文人还来不及。而李煜文学造诣极高,赵匡义对他速来不错。若要弄死他,早就下手了。
而且李煜死后,赵匡义还为此废朝三日,赠给他太师的尊号,同时还进一步加封李煜吴王!
或许有人还是会说,你这还是不能证明啊。万一赵匡义阴险毒辣,故意做给世人看的呢。
那除非赵匡义是个脑残,因为他不但对李煜不错,朝廷还特意封李煜长子李仲寓为郢州刺史。
开始李仲寓被授右千牛卫大将军,请记住,这还是个武将官职。后来这李仲寓也跟他老爹一样不安分了,跟赵匡义哭穷说自己家大业大养不起家了,求官家给个刺史当当。
于是赵匡义还真就给了他一个刺史,李仲寓倒也宽简仁治,郢州百姓皆感念其德。
居后主丧,哀毁逾制,太宗临朝,遣使劳问,终丧,赐积珍坊第一区,久之,自言族大家贫,求治郡,拜郢州刺史,在郡以宽简为治,吏民安之,淳化五年,八月,卒,年三十七,子正言好学,早卒,于是后主之后遂绝,初,江南闻后主凶问,父老皆巷哭,及是,其嗣续殄绝,遗民犹为之兴悼云。
所以说,谣言不可信,还是要结合史实来看。
而如烟的母亲,曾在陇西公李煜府上为侍女,因其喜好音律,为李煜所注意。
李煜发现这女子对音乐颇有天赋,于是也就倾囊而授。忽忽数年,如烟母亲技艺更是精进,琵琶、古筝、琴箫、笙笛都颇为熟练。
李煜大喜之下,竟然将自己早已烧毁的霓裳羽衣曲倾囊以授。只是李煜曾告诫,此曲不可示与外人知。
可惜后来李煜因病去世,如烟母亲流落民间,后嫁给一贫困书生。不久父亲去世家道中落,母亲又身患重病,弥留之际将如烟送入了扬州青楼烟巷。
青楼发现如烟谈吐不俗,对音律又颇为精通,于是将她作为艺伎重点培养。
长大后,如烟成了江南名伶歌伎选为花魁。后被明玉楼高价买到京城,结果与赵祯相遇。
当下如烟将自己的身世和盘托出,石小凡虽然猜中一二,却不想其中竟有这许多曲折。
而赵祯更是惊讶莫名,难怪感觉她除尘脱俗与众不同。
第四百一十七章 受不了了
如烟的聪明之处在于,十句话中夹杂着一两句真话。这才让你真假难辨,她身世是真,李煜传她母亲霓裳羽衣曲也是真。
不过她母亲并不是因为李煜的去世而流落民间,而是醉心诗词歌赋的李煜最终发现,如烟的母亲人品有很大的问题。她竟然偷窃府上财物,被抓后,李煜将她逐出府邸并且终她一生不得表演霓裳羽衣曲。
后李煜去世,如烟母亲也是所托非人,嫁了一个落魄书生。母亲自幼便将霓裳曲谱教授了如烟,而诗词歌赋方面如烟同样和母亲一样拥有惊人天赋。
而才华有时候和人品并不是对等的,东京城皇亲国戚多如狗,达官显贵遍地走。如烟这才愿意北上,想在东京城寻觅一份自己的人生。
她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做个正室不可能,可即便做个妾室,自己也有手段能够获得恩宠。
在明玉楼她已经看出赵祯的不一般,能让当朝宰相吕夷简等人抱头鼠窜的人物,非皇亲国戚莫属。
东京城明玉楼的格局是与别处不同的,那是一座圆形青楼。一楼和二楼只见有两幅楼梯,如烟的翠玉轩与吕夷简他们的房间对面相望。自刘文正和老bao子吵架时候,她便从门缝看着。
等石小凡进去不久,吕夷简他们抱头鼠窜的从房间遁走的那一刻,如烟就盯上了赵祯。不然哪有那么巧合,赵祯出来的时候正好遇到如烟从对面楼梯上下来。
石小凡知道,这女人满腹心机。所以对她一直没有好脸色,可赵祯那里遇到过这种看起来善解人意又才艺双绝的女子了。
听如烟这么一说,赵祯登时心疼不已:“不想你身世居然如此坎坷,如烟姑娘,暂时只能先委屈的住在这里了,不过你放心,朕绝对不会亏待你,你想要什么喜欢什么,朕都会给你弄来。”
如烟有些吃惊的看着赵祯:“朕”
赵祯一愣,随即笑道:“我是说真的不会委屈你。”
如烟“哦”了一声便不再问。
石小凡却“哼”了一声,你装什么装,怕是你早就知道六子是天子了吧。到这个功夫了,你还装白莲花假装不懂,好啊,你不知道,那老子就让你知道。
“这位是当今圣天子,大宋皇帝陛下。”石小凡开口说道。
此言一出赵祯和如烟大吃一惊,赵祯愤怒的看着石小凡:“小凡!你干什么!”
石小凡却满不在乎的道:“陛下,你既然喜欢如烟姑娘就得让她知道你的身份。将来毕竟如烟姑娘得是入宫的人,怎么能瞒着她呢。”
一听是让如烟入宫,赵祯登时大喜过望:“你、你有办法让如烟入宫”
赵祯虽然很想把如烟纳入后宫,可毕竟畏惧百官和皇后,这败家子诡计多端,也只有他能想出主意来。是以石小凡这么一说,赵祯是又惊又喜。
谁知道石小凡干脆利落的回了过去:“没有,臣没办法!”
那你在这扯这个什么蛋,赵祯恨恨的看了石小凡一眼。
还好石小凡接着道:“不过臣可以慢慢想办法,此时暂时急不得。”
如烟假装吃惊的看着赵祯,整个人都吓得呆了:“你、您是皇帝”
赵祯微微一笑:“是朕的错,朕不该瞒着你。”
只见如烟摇着头不住后退,显然是吓得厉害,有谁能想得到,在明玉楼会遇到当今天子。自己是什么身份,不过是一个风尘女子,怎么敢与皇帝如此亲热。
石小凡越看越气:这一通演,你咋不上春晚呢,你咋不去好莱坞呢。就你这演技,分分钟奥斯卡小金人拿到手软。
“不、不,您是皇帝,我一个浮萍女子,怎么敢冒犯天颜。陛下,您,您还是将奴家送出京城吧。”
这幅楚楚可怜的惺惺作态,登时让赵祯摸不着北了:“如烟姑娘你怎么能这么说,你虽然出身青楼,然冰清玉洁。朕不在乎你的出身,你放心吧,总有一天朕会把你接回皇宫日夜陪你吟诗作画。”
如烟激动的心中怦怦乱跳,她似乎觉得富贵无极的荣华已经触手可及。可表面上她还在装:“陛下要做个圣君,怎么能留恋后宫。奴家听说只有红颜祸水的女子才会让天子乐不思蜀,奴家可不想做个恶人。”
赵祯对着石小凡:“你看看,你看看如烟姑娘这境界,女中大丈夫是也!”
石小凡恨得牙痒痒,咬着牙道:“臣真是刮目相看啊,如烟姑娘大义。”
如烟一脸无辜的对着石小凡施了一礼:“谢小公爷夸奖,奴家愧不敢当。”
“我受不了啦!”石小凡大叫一声窜了出去,他冲到门外对着墙角一顿猛踢:“他妈的贱人,贱人!”
赵祯和如烟一脸错愕,这败家子抽哪门子风这是。
石小凡在大门口对着空气施了一套王八拳,他恨不能活活捏死这个白莲花。
“小公爷。”一人在背后叫了一声,旺财。
石小凡一回头,打量了他一眼然后又踢了他一脚:“你死哪儿去啦”
旺财指着身后两个女仆:“去、去找人牙子雇佣人去了啊。就、就是这俩。”
“来福!”石小凡又对着院子大叫,不多时来福跑了过来。
“把她俩送到屋里去,伺候那位娘娘!”
来福一愣:“娘娘”
石小凡对着来福又是一脚:“滚!”
来福吓得慌忙招呼那俩女佣:“你们跟我来。”
旺财见势不妙想躲,石小凡一招手:“滚过来!”
旺财摇了摇头,石小凡大怒,一脚飞了过去。旺财转身一闪,石小凡一脚踢在门口一块大青石上。
“他妈的你也来气老子!”石小凡对着那块石头又是一脚,然后“唉哟”一声抱着脚丫子:“差、差点折了我大脚指头。”
受不了了,必须弄死如烟,把她赶出东京城,越快越好!
可是现在赵祯对她是如胶似漆,怕是说什么赵祯如今也不会相信如烟是坏人。这女人又是聪明如斯,若是把赵祯绑起来塞到床底,逼迫如烟说出心里话。可赵祯肯定会哼哼出声,到时候定然会暴露。
那怎么办,这个时代又没有窃听器,又没有电话录像的。
窃听器突然石小凡灵光一闪。
第四百一十八章 竹筒电话
对付如烟,石小凡是没有什么好办法的。他原先的计划是,把赵祯给捆了塞床底下去,然后把如烟叫来揭穿她。
可问题是绑了赵祯简单,把他塞床底下去的话,赵祯肯定会直哼哼。到时候自己计划就失败了,再说绑架官家这事,可是提着脑袋干的。
还有重要的一点,自己若是太直白的引诱,怕如烟不会轻易上当。所以这事还得从长计议,先让如烟放松警惕,这样就可以逼着她说出心里话。接近赵祯不过是为了她的荣华富贵,至于什么琴棋书画都是逢场作戏瞎扯淡的。
如果有一个窃听器就好了,便可以背后偷听。若是有个电话也行,比如电话通信是通过声能与电能相互转换、并利用“电”这个媒介来传输语言的一种通信技术。两个用户要进行通信,最简单的形式就是将两部电话机用一对线路连接起来。
对于这个时代来说,电能的事还是洗洗睡吧。石小凡做不出来,所以电话的事也不太可能。
但是他可以做个简易的土电话,不远的两个房间里,用竹筒连着棉线,就可以听到另一个房间的说话内容。
石小凡的预想是,在毕昇故居家的正堂房间内的墙壁上放一个竹筒制作的土制电话,连接到东屋里的厨房。然后把赵祯骗进厨房内,自己和如烟去正堂揭穿她。
于是石小凡带着狗腿子去了毕昇故居,给了房东两吊钱租下了这里。
正堂只有一间屋,旁边东屋是厨房。
旺财扛了一根竹子来了,这让石小凡气不打一处来:“你抗根竹子干嘛”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