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是内务人民委员同志。”
“贝利亚紧急事件”
“您愿意让他进来吗”
“可以。你去通知他等待五分钟,我先换好衣服。”
不一会儿,贝利亚一脸急切的站在斯大林的简约装修的卧室里,一副急不可耐汇报的样子。
斯大林就坐在床帮,手里攥着刚刚放入烟丝的眼都,另一只又捏着火柴。
“您不应该突然闯来,应该提前通知我。说吧,难道德军又有什么重大动向了你的手下侦测到了什么情报。”
“嗯……这件事。我们确实在城里抓到几个德军间谍。”
“间谍德国人想调查什么莫不是想袭击我”说着,斯大林的大眼睛微微放光。
“那是不可能的。没有间谍和反苏份子能逃脱内务部的制裁。”贝利亚顿了顿气:“敌人渗透进莫斯科,他们在近距离搜集轰炸后城市的各种情报。我们审讯了间谍,我现在有理由相信,敌人有意再来一次空袭。”
说到这里,贝利亚还特别补充一下,所谓的新空袭,极有可能还是发射远程火箭。
“什么”斯大林大为吃惊,甚至扔了意欲点火的烟斗,烟丝撒了一地摊。
贝利亚也吓了一跳,连忙安慰:“我们只是掌握了部分情报,敌人……”
“不!他们就是想继续空袭,他们已经尝到远程火箭的甜头。真是见鬼。别列科夫,你倒是给我发明出射程更远的火箭炮。结果你给我造了新枪!”
其实,关于“德军意欲再度用火箭炮袭击莫斯科”的说话,不过是贝利亚编个幌子,斯大林就信以为真。
贝利亚不必为自己的胡说负责,因为空袭的主动权的确一直在德军手里。
斯大林又在嚷嚷别列科夫了,如果是两天前,领袖嚷嚷这位异域来的将军,贝利亚可是有着一万分的警惕。但是现在,别列科夫也是个可爱的人。
斯大林勾着头,弯腰捡起被自己摔了的烟斗,轻轻擦拭干净。
他继续喃喃:“现在局势不同了。德军如果使用远程火箭,他们只能在维亚济马建立发射基地。如果我们的军队解放了维亚济马地区,德军的火箭炮将不能再威胁莫斯科。”
“所以,朱可夫元帅的决定非常具有建设性。”贝利亚附和
第1807章 专家的检验(一)
九月三十日,经历了非常刺激的凌晨,贝利亚硬生生睡了一上午,直到中午时分,他匆匆回到自己的办公室吃了简单的一餐。
“事情都办完了吗”他问前来汇报的梅尔库洛夫。
“都做完了。那个格里申科已经把所有样枪拼装完毕,平整摆在三号会议室里。”
“做得好,现在我们的工作就是等待。”
得到上司的首肯,梅尔库洛夫很是高兴,他又多嘴一说:“那个格里申科还真是个人才,我挑选他时,从未意识到他跟着那个将军后,仿佛变了一个人。”
“哦何以见得”贝利亚抬起头。
“可能因为在科学院待了三周,他的知识水平提高了,见到我丝毫没有畏惧。”
“畏惧为什么要畏惧。”贝利亚叹了口气:“对你的部下好一点,他们就不会畏惧你。我的眼神跟敏锐,只怕格里申科已经和别列科夫称兄道弟了。这件事先不谈,梅尔库洛夫,你的人上午抓到几个间谍了。”
“对不起,一个都没有。”
“让他们盯紧点,最好给我抓到几个。我现在需要间谍,无论是活的还是死尸,都可以。对了,野鹿抓到没有。”
“有两只,可惜都死了。这种鹿肉我可不敢吃。”
“蠢货,这个鹿肉要留给斯大林同志享用。”
“啊……”
正当梅尔库洛夫莫名其妙时,贝利亚摆摆手:“你继续办事,下午的事你不用参与。”
“遵命。”
今日天气晴朗,美中不足就是太冷了。
晚上的最低气温在零度徘徊,相比去年,今年冬季似乎更冷。
寒冷丝毫不能干扰专家们对新式兵器的热情。何况新西伯利亚方面已经吹嘘的太多,它吊足了大家的胃口。
杨明志难得睡了一个懒觉,躺大克里姆林宫曾属于贵族的松软大床,简直是再兴奋的人躺下后迅速昏昏欲睡。
一个慵懒的早晨,他苏醒了,时间也逼近上午十一点。
他换好了衣服,刚打开门,又见到数周前那位检查窃听器的女主角,场面一度非常尴尬。
窃听器之事定是彼此心知肚明,为了遏制住尴尬的发展,杨明志纯粹装糊涂,包括和这个女侍者。
他有理由想象,自己入睡的房间肯定还埋设有窃听器。针对的绝非是自己,只怕大清洗时期一些偶然入住克里姆林宫的贵宾,引起夜班喃喃了几句对斯大林的非议,大清早就是几个蓝帽子的nkvd进门,一脸死灰的拿着文件,说:“您被捕了。”
窃听器什么的都见鬼去吧!
苏醒后的杨明志就在派来接应的内务部派遣人员,在宫里的食堂吃了点简单的午餐。
吃饭的时候,他的心思已经全然飞到了隔壁的卢比扬卡。
那些专家都到了吗新枪是否保存完好
派来的年轻的内务部人员,他们完全不知道凌晨发生的事情,不过敷衍式的“一切安好”这样的回答,让杨明志有些担心。
为什么不担心呢早在从西伯利亚出发时,自己就做好了心理准备,贝利亚这位心思缜密的冷血老家伙,要求其不开箱,话语就跟没说一样。
接着,杨明志打点一番自己的衣装,到底是要见那些专家,表面工作做不好可就太露怯的。
“多布洛夫。”
“到。”
“你吃饱了吗”
“我觉得还行,没想到我们再克里姆林宫的食堂,吃到的并不是什么新鲜的。”
“呵!你是个男人,你还想吃奶油蛋糕。”杨明志白了他一眼,又指出随从嘴角的面包渣。“他们是一群专家,我们也是专家。走吧,咱们去会会他们。”
杨明志这便准备妥当的同时,那些被斯大林钦点的各设计局领军人物已经率先抵达卢比扬卡办公大楼。
贝利亚虽未出面,他们得到了安全局长梅尔库洛夫的热情款待。
这是真的热情款待!开着暖气的休息室,温热的红茶随意供应。只是这里是卢比扬卡,已经有太多的人在这里被判处有罪,并押解到不远处的的监狱服刑,甚至死亡。
有些同行几年前就来到这里,他们是作为囚犯被羁押。
而今,自己居然是以客人的身份进入神秘的卢比扬卡办公楼,难道算是什么殊荣吗
“呸!一个阴森恐怖见不得光的地方。”年迈的费德洛夫将咒骂压在心底。
费德洛夫就是苏联自动枪械的先驱,瞧瞧到来的专家们,托卡列夫、西蒙诺夫,还有些尚未过来的人,他们哪一个不是自己的朋友,哪一个不是自己的学生包括已经担任重要职位的乌斯季诺夫,也是自己的学生。
自己的确有着很高的地位,依旧耐不住被内务部迫害。
“这群混蛋,把谗言当真理,你们把我弄得好苦。贝利亚,我遭遇的破事,你早晚也得亲自享受一下。”
这次费德洛夫赶回莫斯科,完全是听从斯大林的命令。一开始他是不情愿的答应,在得知所行的真正目的后,他的兴致起来了。
乌斯季诺夫比这些专家来的更早,固然他已经是一位国防人民委员,是管理军械生产的部长,在内务部的地界,他的权限没有任何意义。
“我想现在就看看样枪。”
“不行。”安全局长梅尔库洛夫板着一张欠揍的脸,一定要卖弄自己现在拥有的权利。他更是振振有词:“内务人民委员同志又令。没有他的命令,你们所有人不得见到样枪。”
乌斯季诺夫想想也罢,等贝利亚觉得休息好了,等今日的主角别列科夫过来,样枪也就能亲自把玩,甚至拆成零件仔细分析。
无聊的等待很短暂,随着专家们纷至沓来,乌斯季诺夫和他们很快有了谈资。
休息室里迅速烟雾缭绕,年逾五十的西蒙诺夫成了小小的焦点。缘何枪的灵魂是弹,突击步枪所用子弹,就是西蒙诺夫亲自研制的。
关于这一问题,费德洛夫因充满好奇,一个劲得追着西蒙诺夫仔细询问。
“您怎么一直在追问我是否给予他帮助我的回答很明确了!我只是提供了一点技术参数而已。”
“就这么简单那个别列科夫仅靠你的一点参数就造出子弹了”
“难道还有别的解释吗”西蒙诺夫无奈的摇头,“别列科夫身上的奇闻异事难道还少吗他去年参战时还是营长,就是这样家伙居然亲手射杀了德军装甲师是师长。就是这样一个奇人,五六天研发出新枪,我难道还能质疑什么我们一群人站在这里究竟为了什么。”
费德洛夫情不自禁拽拽他的大胡须,“反正是你们年轻人的事,我已经老了,以我的理解,几天时间研发出新枪,事情不是不可能,就是新枪的性能绝对糟糕。它们没有经过实战的检测,不过是一番打靶测验。”
“您在质疑”乌斯季诺夫介入聊天,“那些情报已经说得很清楚了。甚至《真理报》也刊登了相关文章。”
“难道报纸这么写,它就是真理了”费德洛夫深深摇摇
第1808章 专家的检验(二)
捷格加廖夫的成名作就是有着大转盘的轻机枪,其工作原理,的确是参考了费德洛夫的研究成果。
至此情形,杨明志马上插话:“是的,您的著作基于我很大的启示,在座的其他人也给了我启示,我在战场上也得到了一些弥足珍贵的经验,才研发了苏联的第一款突击步枪。”
“但是!”费德洛夫睁着一双大眼:“您用的是另一种子弹,我曾和西蒙诺夫同志聊过,我们多年前就对这种子弹颇为担心,没想到您在全力研究它的潜力。”
西蒙诺夫亦是插话:“我不得不有所怀疑。我研发中间威力步枪弹,是竭力将冲锋枪的优势和步枪的优势融合我们没有进一步的研究战争就爆发了。我这里其实没有进行更深入的研究,如果那些报告上的数据都是真的,我真的很高兴。”
“您过奖了。”到这里,杨明志顺水推舟的编了一个幌子:“我军部分装备的svt40帮助我们在后方的游击队大忙,我们也非常喜欢,我也很喜欢冲锋枪的火力。我的确是将两者的优点融汇在一起,现在我真的只能感叹我的运气,没有经历什么波折,样枪在新西伯利亚的靶场表现的非常好。也许到了莫斯科,我的运气依旧。”
是运气运气也是实力的一种。费德洛夫可不觉得别列科夫这一年多来全靠的是运气,此人的资料简直是记载了这个别列科夫就是个打不死的狂战士。
“但愿您的样枪依旧优秀,这样,我们就能好好教训那些德国人。”
在场的诸位巴不得杨明志的新武器取得巨大成功,哪怕他就是个实实在在的竞争对手。
在大义面前,捷格加廖夫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还是默默的表示支持。
送来的样枪有两种,其中一个是全重仅有九公斤的新式轻机枪。今天的别列科夫亲自肯定那些报告的内容完全属实,想想看,安装75发大容量弹鼓,全枪重量仅有九公斤,西伯利亚方面的测试又很不错。
在感受到强烈竞争威胁的同时,捷格加廖夫如何不好奇呢。
难道西伯利亚的家伙们都是怪物吗为什么我们造不出这么轻的轻机枪!
被一种苏联枪械研发领域的大佬们强烈关注,杨明志的小尾巴也翘起来。
他此刻非常兴奋,兴奋至极状态下更是张开双臂,郑重其事的宣布一件大事。
“同志们,我们的样枪相关的全部图纸全部打包带来了,它们被内务部保管必然绝对安全。今日,我将文件全部送给你们。我觉得我的样枪,无论你们如何看待它,它的确有自己的精妙之处。诸位可以尽情的从图纸上获取灵感,我丝毫不会介意。”
大家都知道别列科夫把图纸也带了回来,其实带不带都是无所谓的。
各个枪械设计局都有一票高人,逆向研究的本事相当了得。
拿走一支样枪再一捣鼓,什么问题都没有了。
但杨明志的这番话,充分证明了自己国际主义战士的无私精神。
其实,不管杨明志是否乐意,他带来的图纸注定会立刻面向全联盟的相关工厂所公开。
固然图纸是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的重大科研成果,苏联对“知识产权”的定义非常特殊。杨明志和他的伙计们搞出新武器的设计蓝图,它是知识的结晶,亦是国家和人民的财产。
苏联不支持“专利”这种概念,想通过出售“专利”盈利等行为更不可能。当局认为,如果这是合法的,那就是直白的资本主义行为,怎能许可呢
但科技发明会得到国家的一笔高额奖金,除此外,发明者获得的个人声誉、终身待遇等,可是不能小觑。
此刻的杨明志还没有意识到,包括改进rpg(乌斯季诺夫认为就是改进苏联原有的设计思路)、发明飞鱼火箭炮,它们的成功还意味着一笔巨款。
斯大林科技奖,杨明志没仔细考虑过这件事,其实再给他的140万卢布的综合性巨款里已经包括了。
如果新枪得到一众大佬的首肯,尤其是乌斯季诺夫的认同,奖金至少有五万卢布。
“你们拿到图纸就能立刻仿制,我对新枪有着强烈的信心,你们的工厂有着更大的生产能力,或许一年后,全面装备新式枪械的红军,将完全占有战略主动权。”
费德洛夫耸耸肩:“年轻的将军,您太乐观了。一款轻武器的作用是有限了。”
“是的,我明白。我也明白量变化作质变的道理,局部的战术优势会逐渐变成整个战线的战术优势。”
“那就拭目以待吧,我们继续等内务人民委员同志。”
他们一众人在休息室里聊了非常多,贝利亚则非常机智的握着一个耳麦,通过窃听器听到了他们说的那一席话。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