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但愿如此。我的工作非常繁忙,我必须时刻监督工厂的生产。假若不能按时保质保量完成国家订单,我就是罪人。”
“您还是不要上纲上线了。”步枪厂长费德洛夫意欲扯开话题,“还是讨论新枪的前景吧。”
“呵呵新枪此事只有里固施科夫同志了解最多,新枪具体的设计参数一概不知,甚至连一份图纸也没有。”
“图纸是有的。”里固施科夫特别强调一下。
“是啊!您是说那位将军的笔记本么或许那上面的叫做图纸,可是,任何工厂都需要完善的工艺图纸,否则工人们无从下手。”
这个尼古拉耶夫斯基人到半百,他的胡子很长,头发基本掉完。虽然西伯利亚距离战争很远很远,他以一个老布什尔维克的身份,有义务有理由捍卫自己钟爱的联盟。那就通过要求自己的工人们加班加点工作,他以身作则,一天几乎有十四个小时投入到工作,而这种为国家奉献的感觉,令他感觉自己的生命也崇高了。
不过,他对苏联红军有着一些不好的看法,甚至对斯大林也有一些看法。
他是一个非常聪明的人,所以在肃反时期,那些对于斯大林的负面感觉全然压在内心。不管怎么样,联盟又恢复稳定了,安详的生活还没持续三年,全面战争突然爆发。
战争伊始的惨败带来了连锁反应,联盟的欧洲部分岌岌可危,那就需要从联盟亚洲部分抽调部队增援。
西伯利亚军区奉命进行大规模征兵,一个个年轻的小伙子奉命走进新兵营,接着登上西去的火车。
身为苏联公民,守卫联盟是义务,尼古拉耶夫斯基有自己的义务,就是领着工人们不停提高冲锋枪的产量供应军队。他也得到了许多前线的糟糕消息,尤其是五月份的大规模反攻战役的失败。《真理报》必是出于稳定国民情绪的原因,没有大肆渲染战败的耻辱与导致的灾难,而是特意宣传,伟大的苏联红军顶住了德军的进一步反扑。
可是,大量的信封送到了新西伯利亚州,那可不是家书,而是当局开具的“士兵阵亡证明”。许多市民的儿子自豪的离开家庭奔赴战场,最终他们的尸首荡然无存,只有一纸书信递送他们的母亲手里,以证实英勇牺牲的事实。
还有许多人,甚至找不到尸首的信物,他们的家人没有得到“证明书”,暂且就以失踪论处。
战役的失败,很大程度就来自军官的无能。
据说那位别列科夫将军打了许多次胜仗,的确,尼古拉耶夫斯基还依稀记得,往期的几份《真理报》特别介绍了一下“游击共和国”和将军别列科夫。
可是,现在的真理报又有多少真实内容呢报社肯定是为了保证士气,把一次小胜利就吹成大捷,就像现在,报社正在疯狂的吹捧一个年轻的女共青团员斯佩洛斯金娜。
年轻人往往打仗最为勇敢,而勇敢和鲁莽转瞬间的事。一个未成年的姑娘击毙五百个侵略者,这可能吗以《真理报》的一贯作风,恐怕那个姑娘击毙了五十敌人。当然,能歼灭五十敌人,的确是可敬的壮举。
无论是那个姑娘,还是即将见面的别列科夫将军,他们都是从普里佩特沼泽来了。坐在自己对面的,更是自称普里佩特沼泽中的铁匠村原村长。斯佩洛斯金娜其人如何,别列科夫又是如此,显然询问“前村长”即可。
尼古拉耶夫斯基是沉稳的老家伙,他能完美的躲过大清洗的原因就是谨言慎行。他也更相信自己的眼睛,外界的吹捧肯定是言过其实的,别列科夫将军究竟如何,待会儿见分晓。
终于,紧闭的房门打开了。
杨明志在市长的亲自陪同下,进入了这间小会议室。
“将军同志,厂长们都在这里。你们的会议,我将留下书记员,希望您能理解。”
“我明白。”
市长乌莫夫对军械生产仅有基本了解,他留在这里不合时宜,故而亲自把将军领到这里就足够了。当然,他还有一项特别的工作,待会议结束后,共进一次午餐是合情理的。
杨明志派出右脚踏入房间,以一身军装的姿态出现在众人面前。
且看这身军装,它是朴素的,其上挂了一排勋章,再朴素的军装也变得意义非凡。
将军的出现顿时令人肃然起敬,因为,没有人会冒着生命危险去冒充“苏联英雄”,而他的胸口可是有着两枚金星勋章。
尼古拉耶夫斯基只相信自己的眼睛,如此众多的勋章已经证明了这位将军,是货真价值的战斗英雄。在震惊中,尼古拉耶夫斯基情不自禁站起身,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
他瞪大双眼,只见将军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女孩。
不,是一个明显怀孕了的年轻女同志,她是一个东方面孔的姑娘,也许是将军的妻子
尼古拉耶夫斯基拼命回忆他在《真理报》上看到的内容,似乎提到过将军的妻子。
这个女同志一样非同寻常,她穿着一般款式的外衣,结果身上也是挂了多枚勋章。
在两人的身后,是一名内务部人员,莫非此人是将军的随从
杨明志进了屋,他看看左右,和里固施科夫眼神示意。
突然间,他狠狠拍了下手掌,引得所有人注意。
接着一记立正敬礼,他大声说:“同志
第1738章 和厂长们的研讨会(二)
杨明志已经明白,他们质疑的根源就是对新枪定性的模棱两可。其实这也不足为奇,因为世界最初的突击步枪的概念在十九世纪就诞生的。
俄国人在这方面本身就是先驱,和步枪厂厂长同姓氏的另一位费德洛夫,就是这个男人,在沙俄时代末期搞出了俄国自产的第一支自动步枪。
不过在1942年,弗拉基米尔格里高利耶维奇费德洛夫已经是一位69岁高龄的老人。他带着苏联政府给予他的荣耀退休,对于自动枪械的生产,他几乎不再过问。
然而他有着一批优秀的学生,在另一个时空,就是他亲自点拨了卡拉什尼科夫,才造出了大名鼎鼎的Аk47。
老头子不但健在而且活的非常舒坦,卫国战争中物资紧缺,他因为对国家的突出贡献,每天依然是好吃好喝的供养着。
虽然都是姓费德洛夫,新西伯利亚步枪厂厂长费德洛夫和这位老费德洛夫毫无关系,因为苏联,“费德洛夫”这个姓并不罕见。
步枪厂厂长不是老费德洛夫的亲属,他甚至不了解这个人,也更不了解其人穷尽一生,在退休前期,打开了“俄式突击步枪”大门的门缝。
在场的几位厂长,完全是因为了解的太少,他们都对新枪产生强烈质疑。
这其中最为质疑的,莫过于尼古拉耶夫斯基了。
“我们都曾是军人,我更是光荣的老布尔什维克,我年幼的时候一直作为猎鹿人,当列宁领导人民反对沙皇保证,我成了光荣的红军战士。将军同志,您不要看现在的我有些老迈,我的射击技术非常强,年轻时我操持莫辛纳甘,不需要瞄准镜,就能完成过超过八百米的驯鹿猎杀。直到现在,我的视力依旧不错。”
“哦如此说来您年轻时也是精锐的战士。”
“当然。我能击毙八百米外的鹿,全然是我使用了合适的子弹。假若我的子弹小一些,就不能完成这样的成果。我看到您的图纸,您分明是打算用一种缩短了的子弹。这种子弹注定装药量低,威力也随之削弱了。它飞行一千米,恐怕那个速度,甚至……甚至打不穿树皮。”
“哈!”杨明志一拍大腿,他只觉得这番说辞太荒唐了。“打不穿树皮不能击穿敌人的钢盔这倒是一定的。所以,这就是您质疑的根源您在质疑新枪威力不足”
“不!确切的说是不伦不类。”尼古拉耶夫斯基态度依旧坚决,“我的立场很明确,我们现在使用量最大的普通步枪弹,它没什么改进必要。我国本身就有自动步枪,也在大规模生产冲锋枪。”
接下来,尼古拉耶夫斯基自知自己的言论定会刺激到将军,他犹豫了一下还是依然的说出:“我承认您的研发项目很有趣,但是我觉得,战争时期我国已经没必要突击研发新型枪械。大量的人力资源还是去生产坦克和火炮。例如您,您在火箭炮的领域有着巨大的建树,您应该研发威力更强的火箭炮,而不是把时间用在研发新枪。
您应该知晓现在的时局吧!大量的报纸都在刊登报道,斯大林格勒的巷战非常胶着,大量士兵第一天踏入战场,第二天就成了尸体。国家需要一些威力巨大的武器短时间扭转战局,难道您不应该深入研发火箭炮”
今日的会议,基本就是为研讨新枪项目而召开。
突然间尼古拉耶夫斯基居然站出来公然唱反调,丝毫不把战功赫赫的将军放在眼里。就算将军仅仅三十岁出头,活脱脱一个年轻人。可他毕竟是将军,区区一介工厂厂长,怎能如此无礼。
此情此景,其余厂长目瞪口呆,会场一片寂静。
糟糕的话谁愿意听呢何况还是些唱衰的言论。
杨明志是个听得进去意见的人,他没有马上跳起来反驳,而是陷入冷静的思考中,捉摸着尼古拉耶夫斯基的话。
见得将军保持着安静,为打破尴尬,尼古拉耶夫斯基赶紧补救性发言。
“将军,对不起,我的话是过激了一些。在这里,我想我还需举一个例子。在战争爆发前的1940年底,我收到上级的一份计划书。甚至整个城市的枪械制造厂都收到类似的计划书。
上级给予工厂的1941年生产计划,主要的人力物力用于生产半自动步枪。进入春季后,大部分设备已经就位,大规模生产正式开始。
战争爆发的非常突然,随着战争全面爆发,我们又收到了新的命令。原本的生产任务全部取消,我的工厂被要求生产冲锋枪。费德洛夫的工厂负责生产老式的栓动步枪。
您认为,上级为何突然做出这样的安排明明半自动步枪能基于士兵更强的火力,明明能提高部队的战斗力。为什么生产任务突然停滞了。”
“是什么”
“是成本!”尼古拉耶夫斯基强调说,“我不知道您是否了解如何管理一个工厂,或许这就像是指挥作战我听命于上级的安排,工厂生产什么由上级顶多。现在,以我个人的想法去理解上级的态度,所以生产一支半自动步枪的时间,足够生产两到三支栓动步枪。新组建的军队数以百万计,他们需要能快速量产的武器以武装军队。
上级是一定不想冒险的,最基本的轻武器就是栓动步枪和冲锋枪,我们在这方面有着非常充分的生产经验!”
听了这么多,杨明志深深的点点头:“说来说去,您只是想表明三件事。第一,兵工厂不该冒险生产新枪,一切生产必须稳妥。第二,现在的枪械生产,成本控制与生产效率达到了最佳状态,不宜再突然改变。第三,您对我的新枪,有着强烈的性能质疑。是这样吗”
“对……基本就是这样。”
杨明志再度点点头,他已经准备见招拆招。
“尼古拉耶夫斯基同志,平心而论,您有两项质疑,我觉得的是非常合情理。联盟的物资供应非常紧张,我们作为生产方,的确没有多少资源用于挥霍。甚至利用有限的资源,我们依旧有理由进一步简化生产,甚至是保证枪械质量与性能的同时,使得成本和所用工时降到最低。您觉得是这个道理吗”
将军是这般和善的态度,他并没有不悦,尼古拉耶夫斯基真是长出一口气:“是的!毕竟现在是战争时期,半自动步枪就是因为结构复杂,所消耗工时太多,才被紧急暂停生产。如果……”
“不会的!我的新枪,绝不是消耗工时的怪物。”杨明志的回答斩钉截铁,甚至吓到了身边安静坐着的妻子。
此刻的杨桃真是心情郁闷,一群满脸胡子的男人们坐在一起,对着武器生产的专业问题你一言我一语。她想离开,可是丈夫不让。全然是丈夫的一道命令,自己不得不留在这里。幸亏,这些男人很识趣的没有抽烟。
杨明志狠狠敲了一下桌子,又自信的昂起胸膛。里固施科夫看着这样的将军,将军能如此态度坚定,很显然,他的计划绝对行得通。
“我已经考虑到生产成本问题,所以你们应该再自信看一下图纸,尤其是附属的工艺卡片,你们应该会发现,严格按照工艺走,一个零件的生产真的不需太多时间。好吧,这件事先放在一边。我们应该讨论一下最关键的问题!它的性能究竟如何。”
对于二战时期的各械,大家都是在成本、生产时间、装备量
第1739章 和厂长们的研讨会(三)
突然间,杨桃不知所措,其他人本是听着津津有味,突然间也不知所措。
一个经验丰富的狙击手,那人是谁就在这里!
杨明志伸出左手,拍拍妻子的肩:“亲爱的,你站起来说话吧。”
“啊!”杨桃条件反射式的站起身,完全不知该说些什么。
事到如今,杨桃因为在苏联待的时间足够久,她不再对老毛子有着本能的害怕。甚至,这里的许多老者留着各类胡子,看的多了,她会觉
得挺有意思。
丈夫突然让自己说说话,说些什么
杨明志反倒是不紧不慢的向与会者们介绍自己的妻子,尤其是介绍她胸口那枚金星勋章的来历。
“哇!真看不出来,这么一位漂亮又年轻的姑娘,已经是苏联英雄了!”费德洛夫故意加大音调,只为缓和一下会场里紧张的气氛。
然而他的话令杨桃更加不自在。
毕竟,在坐的没有几位熟人,和初次且被迫见面的人谈笑风生,她自觉没这方面能力。
“亲爱的,你不要紧张,你自己说说自己的经历。嗯,就从你开始做狙击手讲起吧。”
丈夫的话让她有了主心骨,这便开始发言了。
既然要说起狙击手的短暂生涯,真是有太多的话要说!那可是自己的辉煌时刻呢!
“有一次阻击战,一个傲慢的德**官,脱离了他们的阵地,站在开阔地用望远镜看着我们的阵地。这时候,我和娜塔莎一起射击,将那
个军官击毙。那是一次距离达到一千米的射杀,只是我们是同时射击的,不知道谁打出的致命一枪。
还有一次,我们执行进攻作战,那是在去年的一场惨烈作战。我和娜塔莎爬上一座塔楼,娜塔莎用反坦克枪击毁了德军坦克。那一场战
斗我们在塔楼上击毙了许多敌人。
又是一次进攻战役,我们两个使用svt40,配合部队进攻。我们完全使用机械瞄准,一场战斗下来,我击毙了至少十个敌人。而娜塔莎,
她至少击毙了二十个。”
对于杨桃,她说起自己的狙击手生涯,就不得不提到娜塔莎。两个苦命的女孩在战场上培养了强烈的战友情,正是这份情谊,杨桃从不
称呼娜塔莎的姓。
娜塔莎她究竟是谁!听起来,那个“娜塔莎”也是一名优秀的女狙击手。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