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你就买些新鲜的马铃薯,给我买上五公斤放在你的厨房中。需要多少经费,我给。”
“遵命!那么食材买回来后,是烘烤还是水煮”
“不着急,一会儿我去看看你的厨房。”
杨明志萌生的亲自下厨的念头。按理说,一般的苏联将军根本就不具备做饭的能力,原因无他,在沙俄乃至现在的苏联,做饭被认为是妇女的义务,即便法律并不支持这种传统。因为这种传统,整个苏联,会下厨的男人寥寥无几。
杨明志的想法真的令安妮大为震惊,她脸上一副惶恐模样:“将军,莫非您对我有意见如果菜品您不满意,我会努力调整。”
“我不是这个意思!倒是您猜的也有几分道理,我们还是喜欢东方式的餐饮。就如这餐具,我们更习惯于操作两根木棍。您是一位美食家,而我也拥有厨师的技能。
见到您我萌生了许多想法!未来您会长期跟着我们夫妇,您是作用恐怕近似于管家。因此您必须学习一下我们的饮食方式,作为交换,我会特别支付您一笔钱。”
“我明白了,我会努力学习。例如东方的面条吗我保证完成任务。”
杨明志点点头,他寻思着,这个女人的确有成为秘书的潜质。
这场世界大战带来浩劫的同时,也会给许多人带来机遇,也许这个女人跟着自己,未来前途似锦
两人的谈论杨桃认真的听着,她不说话不代表左耳进右耳出。丈夫对自己的关爱使得她鼻子酸酸的,得益于强大的抑制力,才没有让泪水滴在餐盘中。
突然间,门外传来三声清脆的鸣笛,还伴随有汽油发动机的轰鸣。
“啊!是您的车到了!将军同志!”安妮喜出望外的走近玻璃窗。
杨明志也无暇慢慢嚼酸菜,他拎着半拉酸酸的黑面包走近床边,只见一辆黑色的轿车就停在庭院了,自己的卫兵们已经围了过去。
“下去看看吧。”
“遵命,将军同志。”
拥有私家车可谓男人身份地位的象征物之一,后世是如此,本时空它的意义更为显著。
杨明志可是晓得,沙俄时期的汽车工业非常薄弱,尔后的苏联开始发展自己的汽车工业,因联盟一直面临着敌对国家的军事威胁,工厂所造车辆几乎都是军用。
纯粹民用的轿车数量稀少,只有职务高贵之人可以享受。
站在二楼俯视漆黑的轿车,车辆的模样他觉得没什么美感。“这个车应该是进口美国或者英国的吧。”
对国际汽车工业的发展,杨明志有着一点点了解。美国和德国可谓在汽油机全面运用伊始,就迅速建立起本国的汽车产业,其中美国最为强大。
德国也是不甘落后,小胡子宣布将以政策性手段,使得每一户德国家庭都能买到私家车。
该计划在其刚刚担任总理时,的确振奋人心!这样的背景下,价格低廉的大众甲壳虫汽车应运而生,当德国入侵波兰的1939年,机动车保有量已经达到389万辆,柏林街头已经车水马龙,私家车到处都是!
德国是如此的强大,美国就更是汽车工业的巨人。
而苏联,就是要用自己有限的工业,一边打仗,一边扩大工业产能。尤其是车辆生产,除了大规模生产坦克装甲车,仅有的几个能生产民用车的工厂,例如“下诺夫哥罗德汽车厂”,全部生产运输卡车!
拥有一辆轿车的使用权杨明志很高兴,而最高兴的莫过于杨桃。
两人下了车后,只见一个非常熟悉的身影就站在车门旁边——拉林大尉,他怎么突然来了莫非有重大命令
除却这个熟悉的家伙,杨明志更注意这辆车。
就在车头处镶嵌着很小的艺术体四个字母,合起来就是福特。
它是一辆福特汽车,显然就是美国进口货。
美国轿车出现在现在的苏联,真是有些幽默。
当大萧条时期,美国的福特和通用两大汽车公司,正面临着巨大的财政压力。生产的汽车因缺乏消费者,显然越是生产越是赔钱。他们急需海外市场消费掉自己的产能,遂与继续建立本国汽车工业的苏联一拍即合。
如今,仿制的美国卡车数以十万计,它们正作为苏军的钢铁骡马!
说来有趣,虽然德国的汽车产能远强于苏联,然在军车装备上,双方相差无几。原因无他,除了苏联在拼命生产外,美国英国还在拼命输送呢!
像是把玩一个大玩具,杨明志敷衍了几句拉林大尉的问候,就继续上下打点这俩汽车。
“嘿,将军同志,您看,这就是您的车。”
“我都看见了。”
“您觉得如何”
“很好。我甚至看到了它的标致,这是一辆进口车,还是美国进口的。”
“对!”大尉好奇的问,“您怎么知道它是美国进口”
“福特。这种车行销全世界,中国虽然穷,我在这中国时还是见过的。”
 
;拉林大尉点点头,甚至把将军的话牢记脑中。
“现在告诉我吧。你早晨突然来,就是亲自来送车的还是有别的事上级有命令了”
“暂时还没有。”大尉耸耸肩,“您昨夜睡得还舒坦吗您的卫兵们工作还卖力吗还有那位……”
“保洁员兼厨师的安德罗娃同志她很优秀。还有内务部指派给我的警卫人员,他们都很优秀。”
大尉舒服的长舒一口气:“真是太好了,看得您脸色不错,显然很适应莫斯科的生活。我很放心。”
话音未落,大尉示意杨明志走近车后备箱,并以钥匙打开,其中又放着两个木箱。
“这是什么新的礼物”杨明志问。
“是食物!也是内务部的礼物,包括这辆车也是。车是领袖赠与您使用的,这两个箱子则是我的最高上司心血来潮。”
“是贝利亚”
“真是他。”
听到这个名字,杨明志当场就糊涂了。那个戴着着小眼镜、有时一脸奸相的家伙,为何给自己送礼
唉,我也顾不
第1690章 一只蚂蚁市场遇险(上)
斯大林懂得用钱收买部下的忠诚,杨明志何尝不知道。
待卫兵集合后,他给每人又发了一百卢布,并嘱咐说:“你们就在庭院里,坚守自己的岗位。如若有人问到我,就汇报轿车车牌以便找寻。”
本时代困扰人们的重大问题之一,便是信息的交流难以迅速。无线电话的技术全面运用军事,然该技术很是耗电,又很受自然环境的制约。
杨明志寻思着,等会儿自己带着老婆开着车,在列宁大街上高速行驶。有谁跑到自己家门,想找到主人,恐怕只能请内务部去联络各个路口的交警亭,电话询问警察是否看到相关牌照的车子。
他亲自坐在驾驶室,令格里申科少尉坐于副驾驶。妻子和拎着篮子的女佣安妮则在后排。
“将军,这不合适吧。”少尉一副受宠若惊的模样,谨慎的问。
“非常合适,开车的感觉谁会讨厌呢”
“可是,您……您还没有执照。”
“呵呵,执照。”它的确是个理由,杨明志真的不想多说。驾照的确是个重要的证件,没有苏联的驾照就不能在苏联的大街上开车了
杨明志摇摇头,“刚刚忘记问拉林大尉一件事。”
“将军,什么事。”
“我需要一个证件,一个证明这栋房子是使用权是我的。唉,我没有证件就住在如此精美的房子里,没有证件开车又如何。”
“将军!我……我不是这个意思。”
“不要再说了,我们出发。而你,给我指引到道路。我们先去……嗯。安妮同志。”
“到!将军。”
“你要去那个市场买菜”
“去伊兹麦罗沃市场,我想,那里能买到一些有用的商品。”安妮说。
“好吧,就去那里。少尉同志您来指路。”
且说杨明志,他听到“伊兹麦罗沃”这个冗长的名字后,竟萌发了一种熟悉感。
怎么会有些熟悉呢哎呦!那个市场,该不会就是所谓的“一只蚂蚁市场”
他越想越觉得那就是事实,更加充满好奇。
“真是……一只蚂蚁市场市场难道历史悠久不是吧,可能是那个地区第一个市场和以后的那个,应该完全不同。”杨明志寻思着。
其实伊兹麦罗沃是个历史悠久的地名,它是莫斯科公国的一个定居点,尔后成为莫斯科市的一部分。该地区在莫斯科东北部,其中有一座古老的伊兹麦罗沃三一教堂。
然整个伊兹麦罗沃区并未特别奇妙的,它就是个大型定居点,其中有一个商品集散地,算是莫斯科东北部的最大露天市场。
战争之前,来自莫斯科西方的的货物,往往运抵伊兹麦罗沃区的大市场,再分流到城市的各个国营商店,以供全城市民消费。而市场本身也是个巨型国营商店,附近的居民一直到市场购买第一手商品,虽然商品无论怎么运输,价格都是恒定的。
战争爆发了,稳定的市场体系遭遇沉痛打击!不仅仅是来自西方的物流中断,伊兹麦罗沃区数以十万计的市民撤离莫斯科。物资集散量降低,人口大幅下滑,整个市场的商业活动萎靡了,可并不意味着,市场所在的那片空地就荒废掉。
今日的重要任务是去医院取眼镜,杨明志估摸着,太早前往会给医生带来困扰晚一点去也好,此行莫斯科,整个两天的功夫,自己和妻子都如超负荷运转的机械。
是应该游览一下苏联的首都,以及这座未来的欧洲第一大人口的大都会。
宽大的柏油马路只有聊聊车辆行驶,偶尔还会有军车开过。杨明志不想太引人注目,然路人难以不注意挂着内务部拍照的轿车,虽然离得够远了,还是本能的避而远之。
杨明志倒是无所谓这一切,他开着车,对后面的安妮说:“本来我是打算把你放在市场,我就去办别的事。现在我改主意了。”
“不碍事将军,我买完东西会自行走回去。”
“算了吧,我们已经行驶了快四公里了,您不是军人,我对您完全不放心。再说了,我也想去市场逛逛,是该散散心了。”
盛情难却,女佣安妮也就从了。
“既然您执意如此,我愿意做您的向导。我对市场比较了解。”
“真是太好了,那么我们快到了吗”
“是的,我们就在伊兹麦罗沃区,再有五百米就是目的地。”
等待杨明志一行的是一个大型露天市场,出乎他的意料,这里仿佛就不是市场。
“真是奇怪,我怎么觉得到了军营”杨明志放慢车速,不必用多犀利的眼神,只见来来往往有许多戴着船形帽的士兵,这里难道不是军营。
“安妮同志,到处是军人,究竟是什么情况”
“很正常,因为市场已经被军队接管了。”
“什么那还能买到什么靠谱的东西吗”
“正是因为如此才可以。”安妮一副什么都明白似的,嘿嘿的乐起来。
在杨明志一头雾水时,副驾驶的少尉洞悉了缘由。“将军,我懂得安德诺娃同志的想法了。您想要买些马铃薯,这里的确是很好的选择。”
“什么难道一般的商店买不到”
“您说的不错,恐怕就是买不到。基于这种情况,最好还是去物资集散地买。”
被这么已解释,杨明志瞬间明白了那个女人的精明。不错,不管哪个城市,外部物资进来首先是集中输送到一处集散地再二次运输的,如今莫斯科整体的物流状况有些糟糕,集散地市场情况肯定还可以。
安妮继续骄傲的卖弄自己的聪明:“莫斯科真的很大,所以即便全城留守人民知晓,可以在伊兹麦罗沃大市场买些价格低廉的好东西,他们也难以成功的。一来是路途远,二来很多人要拼命在工厂工作,如何有时间出远门呢”
“那么市场除了买马铃薯,还有什么”
安妮捏着下巴寻思着:“大概是衣服吧,一些高级的衣服。我想将军您是买得起的,至于我,我不敢奢求。如果我有一笔巨款,我就寄给我女儿了。”
她说着无意,杨明志听着有意。难道这个女人在撺掇自己,她渴望更多的金钱
的确,只要能买到有用物资,钱真的宝贵的东西。
凭借一双眼睛,杨明志很快明白过来,这座露天市场的大量临街房间,分明已经被军队管理了。偶尔还有开车开来与轿车回车,杨明志看清了卡车上堆砌着的绿漆涂装的木箱,其上还有俄语铭文标注——那些都是一箱箱步枪子弹!
既然有子弹,恐怕还有炮
弹吧!一想到这个,杨明志就不寒而栗,更是由着深深的费解。
“我真是服了这群毛子,用数千个防空气球组成云彩以防备空袭,难道是自信满满了,炮弹子弹能露天堆砌一枚航弹就能将整个市场变成火山”
老毛子许多时候有着粗枝大叶的一面,他寻思着,也许是前线需要的弹药量太多,部分弹药就以该市场为起点,转运给朱可夫的部队
当然,杨明志可不是行走无人之境。
巡逻的一组士兵注意到一辆挂着内务部拍照的卡车,形迹可疑的在路上慢速行进。
这辆车难道不可疑吗
真是太可疑了!内务部孤零零一辆车,大白天到这里干什么
“谢苗,你去通知其他人,立刻集结在三号库区道路,把路障架设起来。伊戈尔还有埃尔金,你们分别去四号和五号库区,也去通知那里的弟兄架设路障。弗拉基米,你跑步通知团长。其他人,跟我瞧瞧的跟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