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为了她而戒烟,您的确很爱您的妻子。这样的男人这是难能可贵啊!”

    “还是开始正题吧,我亲爱的战友!我们……我们从哪里开始呢”

    坐在自己的办公椅,波诺马连科彻底来了精神,他轻轻敲了桌子,给手拿笔记本的秘书使眼色,继续说:“我的好朋友,就从去年七月份你们的撤退开始说吧。虽然我获悉了许多资料,还是您这位一切军事行动的策划者指挥者亲自说明,来得最为贴切。”

    所谓述职,基本就是述职者尽可能详细的回忆他的工作情况。

    杨明志的确有许多话要说,也不是事无巨细的全说出来。因为一年多以来由沼泽地发起或策源的军事行动,各类书面报告已经呈交至莫斯科。

    波诺马连科想要知道的,定是报告书之外那些各种各样的小事上。所谓细致入微,这个男人肯定是希望获悉尽可能多的游击共和国详细信息,从五花八门的小事中,评估游击运动发展状况,以及分析游击共和国屡次成功的关键。

    成功的关键究竟是什么这就是波诺马连科最想知道的,并寄希望于在所有的游击部队




第1681章 斥责
    要调动数百万人进攻,极其考验最高指挥官的能力。就算指挥官能力拔群,也不可能给每一个士兵下达周密任务,最多也是给师长下命令。兵力多通常意味着实力强劲,但若指挥层出了问题,严密的防线就出现破绽,庞大军队容易各自为战,即被各个击破。

    阵线避免稳定,战壕必须深挖,地雷必须多埋。主动后撤造成诱敌深入,若操作不当就满盘皆输。何况摊上个对军队主动撤退暴跳如雷的统帅斯大林,波诺马连科很清楚曾经的西北方面军司令员巴甫洛夫是死因,主动撤退是不能撤退,就算有着更大的谋略也不能撤。

    当然,集合戈梅利战役时期的资料,别列科夫将军就是用“违规”的战术,逐个鲸吞了成建制的德军部队,而令人细思极恐的事,他指挥的部队以夸张的机动性做出极其复杂的战术运动,才取得了成功。

    如今的苏军,有那支部队拥有如此强组织度呸!新组建的步兵师,一万名官兵能死守岗位,逃兵数量能够微乎其微,那就是奇迹了!

    本时空的大国作战,普遍选用简单高效的“钳形攻势”。

    波诺马连科也是认为“钳形攻势”就是万能战术,它战术目的狠毒,也不需要复杂的战术任务。真正能决定战役成败的,也在于敌我双方,谁能够最先胜利完成钳形攻势,将对方包围歼灭。

    他寻思了一会儿,缓缓说:“如果我们的目的是最终消灭敌人,只要构成一个严密的包围圈,就成功了。至于如何造就包围圈的结果,也许不必拘泥于一种战术。”

    “是的。”杨明志肯定道:“我认为,袭扰战、炸铁路、打伏击,等待小规模的破坏行动,只能令游击区自保,最多是支援友军作战。您现在认为,通过大规模的小型破坏,能达成量变成质变的目的,是比较难实现的。想要取得胜利,还是要打大规模战役。”

    “这……您这么说,我糊涂了。”

    “并不难懂嘛。”杨明志一脸认真的说:“当游击队非弱小时,频繁的小规模破坏是最佳手段。不但打击敌人,还能通过缴获各类物资满足自己生存需求。”

    “对,大部分游击分队就是这样的战术,也只能这样作战。”

    “当部队的兵力扩充到一定程度,就应该主动出击以应对新形势。但敌人也会展开大规模的围剿行动,难道要像正规军那样建构防线,去打阵地战那是不可取的。我们要把敌人引诱尽量,待其疲惫时在猛烈进攻。整个戈梅利战役,我们奉行的实际是这样的战术,直到进攻列奇察之前,我们的损失远小于德军。但是您……”

    说起来,是谁下令了部队强行进攻列奇察就是这位波诺马连科下令,萨林奇金和耶夫洛夫认为必须无条件执行。

    既然波诺马连科就在这里,杨明志情不自禁绷起嘴,说出自己的矛盾与纠结。

    针对列奇察的战斗可是整个戈梅利战役期间,战斗最为激烈、己方伤亡最为惨烈的战斗。杨明志站起身,就对着办公桌笔直的站着,目光直视波诺马连科本人。

    “您命令我们进攻列奇察,以支援北方作战的友军,就结果来看我们完成了任务。”

    “是的。”

    “为了这一战,我们第63集团军损失惨重!甚至……甚至把家底都快赔进去了。”说到了激动处,杨明志甚至双手扶着桌子,伸着脑袋一副苛责的姿态。

    “我们的部队中,有一万两千人最为精锐。在七月上旬和德军634师的血战中,精锐部队战死了一半!我们上报了部队面临的巨大问题,但您在这个时候认为游击运动面临了巨大优越战机,遂派遣各路大型游击队介入战斗。

    您说您昨日和茨冈人、红十月的两位大队长相谈甚欢,可是您也必须清楚,正是因为您的决定,将已经高强度战斗了四个星期的我们拉上战车。

    我绝非是反对友军主动进攻,如若在错误的时机展开进攻,就会造成恐怖的损失。

    尊敬的总指挥同志,我现在就站在您的面前,我不得不告诉您,因为我们第63集团军基本丧失了全部精锐,不得不全面武装起妇女和儿童。这些所谓的新兵严重缺乏战斗力,他们只能针对游击区自我防卫。至于想要继续进攻,已经没有实力了。

    既然您认为我是同级的朋友,那么我就以挚友的立场告诉您。

    您错了,而且错的很严重。”

    “你……”

    波诺马连科一直是笑呵呵的,现在的他真是浑身难受。

    这不对呀!领袖和国防委员会,贺电叠起来都有一厘米厚了,明明是一场小型战役级别的胜利,到了别列科夫将军嘴里,就成了重大失败呢

    他气不过,压着内心的不悦,反驳说:“斯大林同志都定性了,那是一场战役胜利。”

    “是啊,难道您不觉得为了胜利,让苦心经营一年的庞大游击区伤亡惨重,对全联盟的游击运动有帮助吗您好好看看数据,参战的各个游击部队,谁的伤亡最惨重,谁的战果最大,杀敌与损失的比例谁最悬殊

    您以为茨冈人和红十月大队战斗力很强,实际非常有限。他们严重缺乏攻坚能力,人数是近乎一万人,基本都是轻步兵。他们严重缺乏反坦克能力,所以当德军371师参战,那可是德军第100军集中了大部分装甲车的部队,简单的冲锋,就把两个游击大队的战果冲得七零八落。就是这个原因,我们不得不在列奇察和德军拼得基本失血休克。

    您以为我们损失多少参与守城的兵力相当于三个整编步兵团,当我们撤离时,仅有不到三千人。

    而这三千人,就是我们最后的主力了。”

    “的确,你们伤亡很大,所以我紧急调派同样实力雄厚的科夫帕克部队增援。或许我真是操之过急了,可是科夫帕克出动了六千生力军,他们的到来实实在在帮助了你们。”

    杨明志觉得这番说辞更是一个槽点,这便摇摇头:“什么叫做实力雄厚恕我直言,科夫帕克所部,他们除了一腔热血,也就剩下一些微不足道的烧火棍了。”

    “他们确实取得了巨大战果!这是举世瞩目的事实。”

    “我承认!只是您真的了解那支部队么当我初次和科夫帕克见面,他们的部队的确兵力雄厚,武器装备十分落后。一百人才有一挺机枪,最基本的步枪倒是满足了,弹药方面十分匮乏。他们是轻步兵,也是只能保证最基本战斗力的轻步兵。他们丝毫没有攻坚能力,更无能力对付坦克装甲车。”

    说到这里时,波诺马连科脸色已经变得难看,即便是会激怒这个人,杨明志已经决定,此事关游击运动大业,今天就是要得罪一下他。

    “科夫帕克的奔袭取得重大胜利,这场胜利我们出力巨大!当这六千人抵达后就立刻更换武器装备。

    我送给他们三百挺机枪,保证每个班拥有一挺。我



第1682章 礼物
    波诺马连科可是看过萨林奇金发来的电报,关于他们战后会议决定了那些事,他的相当清楚的。

    别列科夫有着超于常人的眼光,他有着极大的能力,更有远见。

    关于如何治理国家,波诺马连科自诩有一套手段,各类数据证明了,他担任第一书记期间,白俄罗斯在内战后的发展速度的确非常快。

    新一轮世界大战将他苦心经营的成果摧毁,数百万人民也沦为奴隶。

    必须解放受压迫的人民,波诺马连科拥有这样的义务,他惊喜的发现,自己手握游击运动指挥大权,仅仅是拯救白俄罗斯人民,他是有能力的。所谓只要游击运动蓬勃发展,游击队想办法迁移走人民,人民就不会被德军继续奴役。

    自古白俄罗斯地广人稀,全民在森林里隐居,其中的年轻人神出鬼没的攻击敌人,理论上都是可以的。

    而游击共和国的存在,令该战略拥有更大的执行前景。

    无论他们伤亡多么严重,德军的损失一样巨大。白俄罗斯南部存在一处德军无暇顾及之地,那里即可恢复苏维埃的统治。

    萨林奇金的电报里说明了一件事,实在令人记忆犹新。

    “别列科夫将军,您制订了十二个月战略,您坚定的认为,十二个月后,我军就反攻到基辅了”

    “看来您已经获悉我们的会议报告了”

    “当然。”

    “是的。”杨明志回答得斩钉截铁,顺便简单说明一下这番推断的理由。“我们会解放基辅,主力部队将和游击共和国会师。主力将沿着我们在沼泽地修好的道路,坦克部队可以直接进攻明斯克方向。我给予第63集团军十二个月按兵不动从不是畏战,我们必须用一年时间积蓄力量,接着一口气解放明斯克。对于这个问题,我是绝对不会谦虚的。我所说的从不是预言,而是根据宏观战略进行得推演,它一定会成功的。”

    “好啊!真是一个伟大的战略,我们必须成功。”

    波诺马连科兴奋的快要跳起来,毕竟白俄罗斯是他仕途的福地,十多年的白俄罗斯生涯,他已经将其看做自己的第二故乡。

    仅就这个问题,自己和别列科夫不也是一样的么彼此都是外乡人,荣誉与地位都在白俄罗斯获得的。

    那么给予苦难中的人民,当然是给予他们救赎,带来胜利。

    经过这些提问,波诺马连科不得不承认,就军事指挥自己确实技不如人。他试探性的说:“看来,我应该向领袖举荐您,由您担任游击运动总指挥。”

    “不!”杨明志断然拒绝,“领秀已经决定了,把我分配到某个兵工厂。”

    “继续造武器哈。”听到这个,波诺马连科真得想笑:“真是屈才了!您可以成长为优秀的战略家。”

    “我并不这么认为。联盟不缺战略家,而我,我可以有特别突出的作为。因为对军队的了解,我认为戈梅利战役之前的第63集团军,核心的近卫284师,其战斗力已经是军队第一。

    我绝非吹牛!因为部队的最基层士兵,都是经历多场血战的老兵,每一个战斗经验丰富。士兵的武器装备极好,每一个步兵班不但有一挺机枪,rpg弹头也至少有六枚。每个排必有无后坐力炮或迫击炮,而步兵连则直接装备有107毫米口径射程不输榴弹炮的火箭炮。恩,您想想看喀秋莎直射四号坦克的结果。

    至于射程四十公里的火箭炮,它的价值恐怕您已经难以估计了。

    您也是指挥过正规集团军的,平心而论,您见过如此武装部队么”

    “我没见过!真是太疯狂。”

    “所以我还是去后方吧!我把武器设计局也带回来了,我们将在后方另起炉灶,尽可能生产各类先进武器,帮助军队增强战斗力。您知道我怎样看待这场世界大战么”

    “不知道。”

    “一战的时候,有位法国将军说,战争的胜利将取决于,谁先将75毫米炮装在履带拖拉机上。现在是二战,我这个中将认为,战争的胜利将取决于谁拥有更强的火力。

    所以,我们不仅要奉行大炮兵主义,还要拼命增强基层部队火力。

    我去了后方,我可能掀起一场军事装备的革新。我已经有超过二十项新型武器的研发计划,只要国家给予我场地和足够的资源,这些计划将能迅速落实,并能迅速带给军队成倍的战力提升。

    远得不说,仅仅是火箭炮一项。以联盟的强大工业生产力,遮天蔽日的四十公里射程的火箭弹,将带来战场新态势。”

    “妙啊!”

    波诺马连科恍若被打了鸡血,当然,杨明志说了这么多自己也是激动异常,两个大男人仿佛已经在为战争胜利提前庆祝了。

    “看来您真的应该去后方,您将是全联盟最伟大的军事技术专家,您获得的徽章必将铺满整个上衣。”

    “由勋章构成的盔甲”

    “哈哈,您的解释真贴切。”

    “哦,还是算了。”杨明志摆摆手,“我们还是务实的做事吧。话说领袖确实给予我一个重大许诺。”

    “请讲。”

    “有朝一日,我将成为方面军司令员。我的部队将跨过第聂伯河上的桥梁,成为首批进入普里佩特沼泽的正规军。因为我撤离的时候,站在飞机的梯子上向所有在机场的同志许诺,我将带着主力部队回来,带着第63集团军和所有民兵,如战斧般,冲向明斯克。”

    这番许诺充满诗意的盛情,更有着无限的浪漫!

    杨明志和波诺马连科相谈甚欢,甚至超过了午餐时间。他们就这样你一言我一语,最后波诺马连科干脆搬出来凳子,就坐在杨明志面前,两人敲着二郎腿无视着咕咕叫的肚子,继续讨论起军国大事。

    两人的讨论的确有了重大成果。

    一年前,白俄罗斯是首先沦陷的加盟共和国,一时间波诺马连科完全失去了实际权力。

    那时候全联盟没多少人对游击运动看好,军事将领乃至斯大林,都认为游击运动虽然必须展开,取得的成果必将非常有限。

    斯大林令波诺马连科负责这一工作,确实有一点“打发”的用意。

    事到如今,也确实没有另一人比这位更了解全联盟游击运动的发展。所以杨明志只是抱怨这个老家伙有这急功近利的毛病,如果能够变得更加有智谋,什么问题都没了。因为,暂时也确实没有谁能替代他的工作。

    “好吧!就这么结束吧。”

    因为精神激动,波诺马连科额头已经湿漉漉得,他损失了非常多的精力,是时候结束这次意味深长醍醐灌顶的会谈。

    “那就结束吧。我还能忍受,我就怕我的妻子会不耐烦。”

    杨桃边吃着面包片,边观摩了两个男人的交谈大喜。她不怎么饿,对于两人的谈话内容亦是听得津津有味。

    几个小时的时间,她恍若局外人。或许这位总指挥同志会继续问自己许多话呢想必他已经忘却了。
1...500501502503504...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