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车队向着波多利斯克开去,一个检查站横亘公路。
“前面什么情况是检查”杨明志问。
“是的将军同志。这条公路一直处于军事管制状态,我们只要通过这个检查站,即可抵达波多利斯克。”
“检查是应该的,或许我也应该下车,接受他们的检查。”
“不必了。”拉林大尉摇摇头,“我们内务部有特权,他们没有权限为难我们。”
车队停下来,拉林大尉叼着烟麻溜的下车。
当下的1942年苏军没有换装新制服,所谓为了体现阶级属性,苏军的制服都很朴素。
即便是内务部人员,他们最有特点的莫过于头上的蓝帽子。
几位“蓝帽子”走了过去,向检查站出示自己的证件后,有说有笑的又给几位哨兵递过去香烟。短短的两分钟时间,路障被士兵搬开,车队得意继续行进。
检查站这么快就放行了能早点出动当然是好事,杨明志也有一丝疑虑。
他问道大尉:“我怎么觉得这群哨兵有着渎职嫌疑,因为是内务部的人,他们就不认真检查了如果德军的间谍浑水摸鱼,这可如何是好。”
“这不可能!”拉林大尉回答的非常果断,“我们内务部的一项工作就是找出这样的间谍,每个月我们总能清理出一批。那些家伙就像是一群老鼠,可能很狡猾,依然逃不过我们的眼线。”
“真的是这样吗”
“当然!对了,将军同志。”大尉扭过身子特别嘱咐,“您的形象的确非常出众,所以您如果有机会在莫斯科城里闲逛时可要当心,我很担心我的同事会怀疑您。”
“哈哈!是我的长相么看来我得把我的证件一直揣身上,还有我的各类勋章。我想,金星勋章能够证明我的身份。”
“这……我倒是建议您把金星勋章收起来。或许我的同事不会调查你,保不齐那些尚未抓到的间谍会向您偷袭。那群老鼠很狡猾,可能他们不知道您的身份,终归您是苏联英雄,他们会毫不犹豫伺机下手。”
“啊,看起来得悠着点。”
大尉的忠告的确有道理,在这方面杨明志是比较警惕的,他离开了沼泽地,目前真的是孤家寡人一个。
在游击共和国时期,流落沼泽地的内务部同志,完全承担起了控制区的内部防卫。
间谍是有被抓到的,那些人混入难民中意欲浑水摸鱼,在被甄别出来后,直接被处以枪决。
“我到了莫斯科,身边一个卫兵都没有,有的只是腰里的配枪,该死的居然还是支鲁格。这要是不引起怀疑就怪了。”
杨明志赶紧摘下枪盒,扔给拉林大尉:“很显然这东西会给我招祸,除非它是一支托卡列夫。”
“很明智的决定!也许您应该将勋章收起来,我们即将进城,您还是表现得低调些。”
全面战争状态下,整个联盟处于军事管制,位于战争前线的莫斯科更是个大军营。
为了拱卫“永恒的首都”,莫斯科周围的卫星城突击建设了一批野战机场。那里的环境很一般,仅能起降战斗机和对地攻击机。当然对于通常比较心大的苏联飞行员来说,他们不对机场挑剔,只要轮子不会陷入跑道中就行。
波多利斯克周边有一些机场,另有超过十万军队驻扎于此,以随时增援前线。
城市是武器弹药的生产基地,同时也是个大医院。前线的伤员经由卡车运到后方的城市进行集中治疗,以至于站在波多利斯克的街道上,能闻到硝烟味,更能闻到酒精味。
酒精的气息,对于老百姓真是醉人的芳香。
苏联的体制决定了她没有自由商业活动,全联盟所有的经济来往都靠五花八门的国营企业完成。杨明志并不反对这种模式,他也没得反对。他甚至会觉得一丝亲切感,因为他的父辈就曾生活在这样的社会模式中。
战争爆发前,城里的工人阶级每月领取超稳定的报酬。不仅仅的工资超稳定,物价也是超稳定,这种稳定愣是持续到八十年代。
但在战争时期,想维持超稳定的工资和物价,这怎么可能
大量的物资送到前线,后方的人们全部吃配给粮。国营商店有限的向公民销售商品,紧俏货要么是都给了军队导致没有货,要么是价格高得惊人。
波多利斯克和许多苏联工业城市一样,平日里的市民是用卢布买粮食,他们是吃商品粮的工人阶级,平均工资也只有每月六十卢布。技术人员工资较高,足有每月一百卢布。仅仅一卢布就能买到十公斤马铃薯,它的购买力始终惊人。
然而现在,马铃薯作为极其重要的战时军粮,绝大部分运到前线了。
国营商店依旧在贩售,但价格之高令人望而却步。一公斤可以涨到40卢布,没有家庭为了吃一顿饱饭,把一个月的工资都拿出来。
什么叫吃饱吃得半饱就是饱,吃了些东西感觉不那么饿了,就是饱了。
但饥荒是不存在的,城市居民几乎都在啃土豆,所有的工厂工人,他们和家属的一日三餐都靠粮票获得,国家只是提供的粮食
第1661章 敌人的生命就值两块面包
?
拉林大尉在这个食堂吃过多次,他自诩和这群厨师关系很不错,奈何这群人今天是铁了心的要收巨款。
他要了六公斤面包,还有一桶红菜汤,食堂还提供了一些酸黄瓜,所需费用高达351卢布。
这个价格实在奇葩,面包如今是战略物资,国营食堂对此疯长物价达到五十倍,而酸黄瓜的价格才提高了两倍。
“你们的良心全给了酸黄瓜。”
工作人员并不生气,351卢布在和平时期就是一笔巨款。至于现在有再多的钱还是粮食实在。
车上虽然还有些罐头,今天的拉林实在是不想吃罐头,再说了如果自己怠慢了别列科夫中将,万一他向领袖抱怨此事可就糟了。
拉林大尉摇了摇牙,他掏出钱包,仔细清点一番后给了食堂七张50面值的卢布。他仔细看看钱包,里面还有一些戈比硬币。
在打了一个响指后,那些等待就餐的士兵全部围了过来,如此阵仗,惊得柜台的食堂职工们还以为他们要搞事。
大尉示意他的部下:“这顿饭基本我请客,你们摸摸衣兜,把零钱拿出来。”
就这样,大尉以各种面值的戈比硬币,加起来竟有二十多枚。
他支付钞票时很是爽快,现在拿着一叠营地,非常郑重的交到职工手里:“硬币折合一卢布。你们很幸运,如果我们全部用戈比支付这顿饭钱,钱比面包还要重!”
食堂知道这是内务部的家伙们成心恶心自己,那有如何呢他们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日子还是照样过。
不过一个月以来,还没有人来此掏钱吃饭,来者即便是略有熟悉的拉林大尉,该收钱还是要收的。
他们口口声声说高物价是上级的规定,所谓避免人们疯抢“战略粮食”,导致破坏了配给制原则。其实呢,谁还没有些小九九。
值得让内务部的家伙们如此破费,恐怕就是那四个奇怪的人吧。
杨明志大衣盖着军装,唯有那顶军帽和内务部的完全不同。军帽也没有什么特别的标志,只要不故意暴露,他身上任何显露自己中将身份的东西都不存在。
他的穿着甚至还很简陋,尤其是脚上踩着的那双苏军旧靴子。
其他三人的情况也很糟糕。就算是娜塔莎,她的军装也满是补丁,科斯佳压根是便装。
很显然,十多名内务部士兵带着四名奇怪的人,直接驱车跑到步兵学校老校舍吃饭,真是个怪事。
学校食堂没有跟着搬迁,所有职工继续做饭,以供应数以千计工人的巨大胃口。
再说了,在食堂工作可是个肥差。谁都知道当下配给制之严苛,如果调换单位,还能享受偷吃饱餐的特别待遇嘛
他们懒的搭理那个奇怪的黑头发的鞑靼人,以及另外三个孩子。内务部的人办差,他们还按照食堂的规定支付了巨额饭钱。
这样食堂对上级有了交代,甚至还能瞒报一些。所谓一大群内务部士兵办差,他们人很多,吃了很多面包。如此食堂就能偷偷扣一部分,让所有职工合理的饱餐一顿。
对此拉林大尉不懂他们的花花肠子,就算现在物资吃紧,一公斤面包哪里有50卢布
大尉懒的纠结,他只想早点完成任务,只要干得好,上级的奖金天知道多少。
当然,他在内卫部队里有这大尉军衔,工资有近400卢布。他还有职位奖金,每个月又有近100卢布。这是当前的收入,当前的状态,基本能保证收入月月上涨。
大尉还经常的出公差,每次公差都有不同额度的奖金,他没有向杨明志透露,完成任务将中将最终送到克里姆林宫外门,即可得到1000卢奖金。当然还有额外奖金,只要斯大林高兴,那是一个妙不可言的期待。
比起前线的战士、一线奋战的同属内务部的战友们,拉林大尉实在太幸福了。他不用在前线拼命,自然享受不到击毁坦克奖金五百的待遇,但生命不受威胁不是最好的么
再说了,许诺士兵杀敌一人奖励一百,战役期间钱到了士兵手里又有何用根本花不出去。
如今开始执行新政策,士兵薪酬奖金可发给家属,那有如何呢又不会增加家属的粮食配给量,50卢布买一个面包,杀一个敌人等于两公斤面包。
敌人的生命就值两块儿面包真是讽刺。
于是乎,所有人得到丰盛一餐,杨明志如厕归来,只见自己的位置前,放好了一叠切好的面包块,另有一碗热汤。话说这饭在他这个中国人看来的确很一般,老毛子没有那么多华丽的烹饪技巧,对此杨明志不多想,空气中飘荡的诱人香气勾引出他的馋虫。
他也刻意的看了看对面而坐的拉林大尉的表情,那人是热脸相迎的,就是给人很别扭的感情——这家伙在苦笑吧!
面包进了肚子,就是口感有些怪怪的。
突然间杨明志意识到,他吃的是波多利斯克制造,而非游击共和国的产品。口感塞拉拉的,就好似加了些奇葩玩意儿。
不对,他们就是给面包加料了!
顿时他脑子里浮现出很多糟糕的情况,例如说目前还处于被包围状态的列宁格勒,军民依旧啃食加了木屑的面包。
给面包加木屑并非战争时期不得已为之,俄国缺乏香料,为了给面包增加点异香,用特殊树木的锯末做填充物是合理的手段。战时,这类填充物加个量就多。
只是这么做了,口感真的有些别扭。
它终究是面包,不是么。既然这顿饭是拉林大尉请客,杨明志很识趣的啥也不说,他明白自己必须低调。
吃几口面包,再喝一口菜汤,对于他这个饿了十多小时的肠胃,就是一种享受。他还吃了点莫斯科式的酸黄瓜,和白俄罗斯的差别略大,甚至还有一丝怪味儿。
鬼知道这酸黄瓜是储藏了多久!
杨明志风卷残云一般把自己的一餐吃的干干净净,他看看其他人,妻子依旧在细嚼慢咽,娜塔莎和科斯佳吃饭就更文雅了。
要不说当兵的多半孔武有力,吃饭的姿态就如同一群狼,唯有他们的头狼,这位支付了整顿饭钱的拉林大尉面色有些不悦。
“嘿,大尉同志。”
“将军同志,您有吩咐。”
“我就问您一件事。您买了这些丰盛的早餐,花了多少钱似乎很多。”
“很多”这话直接说到大尉心坎,他苦笑着摇摇头:“是啊,的确很多,一共花了351卢布。您能想到这是怎样概念么!这些过国营食堂的家伙们,振振有词的瞎胡搞。”
“我没有听错!真是一笔巨款呐。”
杨明志的确非常惊讶,且说他一年多前随着军列初入白俄罗斯,那时候是四月份他担任特种反坦克营营长一职,军衔还是中尉。那时候的他每月的津贴还不足100卢布,放在1940年,这比津贴相当于两个产业工人的月收入。
似乎津贴很有限,实则卢布的购买力非常强大,再者这个时期的卢布并非信用货币,它和国际金价直接挂钩,也就是所谓的金卢布。他还记得,以前拿着津贴在叶卡捷琳堡里逛游了一天,没了一些生活用品,尤其是给妻子置办一些必须的衣物用品,里外里才花了三十卢布。期间甚至还乘了公交车,合计就花了20戈比。
“现在情况不同了、如今很多物资紧缺,百货商店里许多商品属于有价无货。明码标价的面包还是一卢布一公斤,前提是能买得到。商店里是那个样子,真想不到这里也是一样。”
“供不应求的时候涨价也是一种调节机制嘛。”
大尉遗憾的摇摇头:“至少是遏制了大部分潜在的投机者。您知道吗,有些人趁这这个机会倒弄粮食,对于
第1662章 向着莫斯科前进
?
车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当驻扎旧校舍部队的长官前往食堂探明情况时,杨明志等人已经乘车离开了。
一行人并非独自离开,两辆装满烤熟面包的卡车就跟着他们后面,再进入城市的大陆后,卡车拐向一个专职生产迫击炮弹的兵工厂。
吃饱喝足的杨明志精神很不错,他以为经过了这一遭,接着车队直奔莫斯科最终停靠在克里姆林宫门口。
“拉林大尉,接下来我将直接面见斯大林同志,您说,我在见到他时该说怎样的问候语”
“就像平常那样吧。再说了,我们并非直接去克里姆林宫。”
杨明志一愣,这家伙几个小时前可不是这么说的。
“不直接去我们要拐弯去哪里”
“我们先去卢比扬卡,我要先回总部报道。你们刚从沼泽地回来,如果邋遢着去见领袖,那是对他的极度不尊重。何况在你们面见领袖前,一些必要的从程序必须走一遍。”
想想也是,这番直接面见苏联最高权力者,就是非正式会面,不过是上衣不打领带而已。杨明志低头看看自己的衣着,这间军装是四个多月前空投的,一百多天的战地生涯,身为中将必要时也必须亲赴前线,军装为此满是补丁。
“糟了,这就是我唯一一件正式的衣服!看看内务部会怎么安排。”
杨明志内心有些忐忑,他很清楚苏联内务部的职权之一,就是保卫斯大林本人,任何接见他的人,当然是要经历繁琐的检查。
九月二日,莫斯科的天气还不错,也是如此,城市面临着极大的空袭威胁。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