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嘿,同志们,你们不要垂头丧气。”

    “您不必安慰我们,我的心态很好。”科夫帕克说,“我的部队还有一些伤员继续接受治疗,等他们康复后,可要将他们送归我的部队。”

    “那是当然。在他们康复后,我们会训练他们。当我们把人归还时,您将获得一批优秀的指挥官。”说罢,杨明志又看看另外两位指挥官。“很快我将要离开,副司令耶夫洛夫全面接手我的工作,伤病员康复后的安排,您该跟他说。”

    耶夫洛夫他真的希望所有伤病员在伤愈后,直接编入63集团军,因为突然失去了一万五千人的武装力量,游击共和国实力暴跌,任何能够武装起来的人都不该再度失去。

    他勉强地说:“我支持司令的决定,康复的伤员会还给你们。接下来……”耶夫洛夫再看看杨明志:“司令同志,领袖给我们的死命令,九月之前必须把机场修好,距离九月仅剩三天了。”

    “额……您在赶我走么”

    “不!我不是,我没有!我的意思是,如果我们不能按时完成领袖的命令,那就太糟了。”

    “那么,吃完午饭我们就去看看吧。”

    就在杨明志等高级军官吃午餐的时候,数以万计的撤离途中的游击队员们,他们齐刷刷的聚集在第聂伯河畔的米西渡口排队过河。

    如今,米罗什尼科的第17游击旅的七百多号人已经去了河对岸,他们在昔日的斯拉夫季奇镇废墟附近的树林里,营建军营。游击共和国的势力扩张计划已经启动,在可见的未来,本已几乎全军覆没的米罗什尼科要杀回切尔尼戈夫北方的拉提兹森林,并主动找寻村庄,或是策反城市居民,以试图恢复队伍的规模。

    他再不是孤军奋战!征召的新兵首先送到沼泽地整训,收留的战争难民也一股脑送去沼泽地安置。曾经的第17游击旅一边打仗,一边还要分出兵力照顾难民。结果在五月初的进攻作战失败后,部队没有能力照顾数以千计的难民,最终导致难民惨遭杀戮。

    惨剧再不会发生,新生的第17游击旅就以整编后七百人为骨干,逐渐扩大的将是纯粹的战斗兵力。以后再不用漫无章法的作战,也并非再直接听从游击运动指挥部的调令。

    根据命令调整,米罗什尼科的部队首先听从游击共和国的命令。

    今天,当大量游击队员展开渡河行动,

    第17游击旅全体抵达河对岸作为接应。甚至在铺设浮桥时,他们也参与帮助。

    第聂伯河河水不再湍急,可能两个月后,它就有封冻的可能!

    河水将有红松构成的浮桥推成了新月状,它桥面较窄,只能容纳并排两人安全过桥。

    所有过桥人员都在桥面奔跑,一来是不给后方人员添堵,二来是早点到河对岸吃午饭。

    待到下午四点,一万五千人全部渡河完毕,他们给游击共和国指挥部发去电报汇报这件好事,便马不停蹄继续奔向自己的活动区。

    随着他们的离开,未来在沼泽地的东方,将出现四个大型游击区!

    米罗什尼科的第17游击旅,该部在乌克兰的切尔尼戈夫西北方的弧形森林区活动,甚至向东渗透直到绍斯特卡。

    红十月大队是在苏俄的布良斯克州最西的庞大森林区活动,去活动区距离第17游击旅最近可能才七十公里。

    茨冈人大队在苏俄布良斯克州西北部,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里的森林区活动,那里距离红十




第1641章 最后的安排
    1942年,德军针对莫斯科的空袭次数屈指可数,所以德军在八月份展开的行动可谓是罕见。

    轰炸取得了一定战果,但在莫斯科上空二十余架轰炸机被高炮部队击落,在其返航途中也遭遇苏军战斗机拦截。苏德双方就在维亚济马上空三千米处爆发空战,最终导致德军的前线空军实力受损。参与轰炸的一百五十架亨舍尔轰炸机,只有七十余架成功返航。即便它们返航了,地勤人员检查发现,所有的飞机机身或多或少留有弹孔。

    可想而知,假若苏军的防空火力更强一些,全军覆没也并非不可能。

    苏军战机一直在追击返航的轰炸机群,德军第二航空队紧急升空二百余架战机。一场鏖战之后,又有五十余名德军飞行员追击,一些人跳伞,因风向原因竟落在苏军战地内。比起战机的损失,飞行员的损失对德军的伤害太大!

    可以说,本次由小胡子本人决定的报复性空袭,结果真是一场失败。但德军并不气馁,毕竟有一些炸弹在莫斯科城内爆炸。

    行动充分证明了一件事——莫斯科的防空的确有漏洞,德军有可乘之机。

    空袭过去了好几天,莫斯科城里的秩序早已恢复。城内的建筑废墟全部清理完毕,死难者的尸体得到收敛,医院里的大量伤病员被转移出莫斯科,空袭的影响几乎消弭殆尽。

    斯大林对德军的本次空袭极为愤怒,负责城市防空的各部队长官都受到质询。

    莫斯科为何又遭遇空袭,军官们自然难逃其咎,但理性的想这件事,如若德军发了疯般不惜代价,如同一枚钻头拼命向莫斯科钻,就算雷达发现了其踪迹,对敌机悉数拦截也是高难度的操作。

    本时空,防空导弹、高炮vt信管、火控雷达、火神炮等高性能防空武器,或是不存在或是仅仅有了理论。

    任何国家的地面防空部队,几乎都倚仗高性能的防空炮与技术高超的炮兵。

    莫斯科增加的防空火力,城内的高炮部队兵力增加,飘在空中的放空气球数量更甚。

    苏联歼击航空兵团报复性的袭击了德军的三处前线机场,一百余架伊尔2对敌攻击机参与进攻。它们倚仗自身装甲硬抗德军的防空火力,以高机动性能躲避德军的高射炮,纷纷飞抵敌人机场,以航炮攻击停在跑道上的敌机,又有挂载的航弹轰炸敌人机库。

    进攻可谓最好的防守,德军的前线空军部队遭遇沉重打击,至少朱可夫和科涅夫部队的锋线,受到的空中威胁将降低很多。

    不过德军的轰炸机几乎都来自明斯克和维捷布斯克的机场,莫斯科面临着的空中威胁将一直存在,除非白俄罗斯全境解放。

    在一段时间内,德军再度展开空袭的可能性不大,游击共和国的那些人于此空档期飞回莫斯科,他们遭遇的空中截击可能性也很小。

    八月二十八日夜,波诺马连科收到了来自游击共和国的电报,次日大清早,他兴高采烈地直奔斯大林于克里姆林宫的办公室。

    那扇其貌不扬的门再度打开,依旧难掩兴奋的他站在了斯大林本人面前。

    “报告领袖同志,我们收到了游击共和国的电报,他们汇报声称,机场已经修建文笔。”

    “您不要过于兴奋,坐下来慢慢说吧。”斯大林端起烟斗吸了一口,显然他的心情很不错。

    “波诺马连科同志,我也收到了一份电报,昨天晚上我已获悉,他们将机场修好了。而在几天前,我收到的电报现实,别列科夫同志声称我们定下的名单人数太少,他认为要将更多人转移而来。”

    “是的。”波诺马连科正襟危坐,“我认为名单增加得合情合理。我真的想不到,他们成功解救了留学生!另一些优秀的军官,也是我军不可或缺的至宝。”

    这些话说到斯大林的心坎里!

    扪心自问,这位苏联的最高领袖在评价战争初期的失败,他现在认为,如果那个时候,军队中有大量的优秀军官,部队也就不会成建制的大规模投降。清洗掉的一些有能力的军官,他们不一定为我所用,突击提拔的军官还缺乏经验。

    不过本着国内战争时期的惊讶,斯大林非常清楚,战争时期会出现许多新星,许多战前其貌不扬的基层军官,会凭军功成为非常优秀的军官。

    别列科夫扩大的名单他看过了,其中提到了三名军官,都是近卫284师的骨干,这些人最次也能担任师长!

    除却这个,游击共和国拯救了一些被德军奴役的孩子,这一情况实在令人细思极恐。

    “他们解救了被绑架的国际小学的孩子,其中还有一名中国人。中国的使馆已经迁移到了古比雪夫,那名留学生将乘机抵达莫斯科,此事我们有必要向驻莫斯科的中国办事处的那些人说明一下。”

    “这……或许此事我们应慎重一些。”

    “为何”

    “因为这个孩子的身份比较特殊。”

    “我明白,但她是中国公民,我们必须通知中国方面,至于她的家人是我们的中国同志这件事,我们不用过于纠结。”

    “好吧……”

    “不过……”斯大林敲敲桌子,“等到别列科夫同志归来,我们必须避免他和城里的中国办事处的人接触。我不希望节外生枝,别列科夫的行动要尽量保密。届时我会差人办好这件事,所以当他抵达后,您对他的管辖权限就结束了。”

    波诺马连科深深地点点头,他的心中真的有些不舍。

    他顿了顿气,又说:“德军在占领区将我们的孩子运到德国做奴隶,那位被解救的留学生一定能为提供很多情报。他们解救的不仅仅是中国留学生,还有南斯拉夫的孩子。恐怕数以万计的孩子被运到了德国做奴隶,上百万计的苏联公民在做奴隶劳工,所以当我军反攻德国的时候要注意这一点。”

    “此事我们应该注意,我们要竭尽所能的救助那些人。根据他们提供的电报,几支游击队从敌人手中拯救了至少一千个孩子,他们是我国未来的希望,他们必须全部接回来。波诺马连科同志,此事是您的分内之事,告诉我,您能否完成运输机数量是否足够”

    “完全足够,我将完美的完成任务。”波诺马连科站起身,面对着领袖炯炯有神的双眼,他发了誓。

    为了使得领袖更加放心,遂继续说:“101远程航空团执行过几次对游击共和国的空投任务,西南方面军的航空兵执行空投的任务次数更多,他们对普里佩特沼泽的地理环境已经非常熟悉,所飞行的航线也可以确定是非常安全的。新的机场位于霍姆尼奇镇,别列科夫同志在几年年初就解放了该城市,那里始终是他们的防区,地理位置可谓绝对安全!”

    “是否绝对安全我要看结果。好吧,此事由你全权负责,



第1642章 设计局搬家
    “他们……他们难道急不可待了九月二日,我就要站在克里姆林宫里”杨明志几乎是第一时间看到这份电文,他实在难以想象区区三天自后自己将抵达莫斯科。

    很明显,斯大林将自己的急切情绪明明白白的写入电报,难道自己的战略价值真的那么大么

    他难以不受宠若惊。

    随着明确的“撤离电报”传达到位,整个游击共和国的指挥层瞬间躁动起来。

    司令要带着一些人离开这是必然事件,但事件真的近在眼前,留下来的人们真是五味杂陈。

    毕竟那是领袖斯大林亲自下达的死命令,谁敢表示质疑,就是很大的罪过。

    萨林奇金和柳得巴廖夫大清早匆匆跑去军事指挥部,他们急切的样子完全不像是高级干部,就仿佛奔向码头,为即将远行的挚友送行。

    “别列科夫,电报收到了吗您……您即将出发。”

    “哦,我亲爱的专员同志,我已知晓此事。”杨明志故作镇定站起来说:“我们必须完美的完成领袖的命令。”

    “对!对!”萨林奇金依旧急切:“我们必须召开紧急会议。既然主要人员都到了,我们立刻行动。我们的时间真的已经不多了。”

    留给游击共和国的最后时间的确不多,虽然之前的多次会议已经把“后别列科夫时期”的诸多工作事宜,安排得明明白白。临近一批精英真的离开了,方发觉还有许多事尚未解决,难免不手忙脚乱。

    杨明志和妻子可谓干干净净的抵达白俄罗斯,私人物品屈指可数,一个小盒子即全部装下。

    他们干净地来,也能以简洁姿态走人。

    然后同时离开的必将有许多人,电报内容表明,将有十架里2运输机降落。如果仅是接走名单上的人何故如此大费周章就算是把“普里皮亚季武器设计局”整理的图纸带上,一架飞机也足够了。

    游击共和国收拢的大量战争孤儿,以及伤残人士可以通过飞机撤离。杨明志和萨林奇金完全认同上级的态度,即大量非战斗人员留在沼泽地总体弊大于利,通过某种方式将其护送到后方此合情合理。

    很明显,上级太重视这一次撤离行动了。

    萨林奇金没有任何稿子,他毕竟是政委出身,他的发言很有口号性。

    “同志们,十架运输机在戈里佐杜波娃同志的领航下飞抵霍姆尼奇机场。她是伟大的苏联英雄,在和平时期曾驾机从莫斯科飞到勘察加,创造了全联盟和世界的飞行历史。

    在戈梅利战役期间,她率领第101远程航空团对我们展开大规模空投,不但增强我列奇察守军的实力,也大大支援了军民的生活。

    她对我们的地理位置非常了解,由她执行本次任务,可谓万无一失。”

    穿越敌占区的行为岂能是绝对安全萨林奇金可不傻,因为至少有八架运输机要执行特别任务,倘若自己扯出什么“可能遭遇德军战斗机拦截”的话,只怕整个办公室会人心惶惶!

    “同志们,孩子是国家的未来。我掌握了非常确凿的数据,目前我们收拢的纯粹战争孤儿高达一千四百人。其中一些孩子因为年纪较大而加入了青年旅,目前尚有八百余年幼的孩子亟待照料。”

    “是八百二十二人!”柳得巴廖夫指正说。

    “好吧,八百多个孩子,他们需要最好的照顾,可惜我们甚至不能为他们提供一个安全的环境。上级考虑到这一情况才派遣飞机而来,我们尽可能将他们一口气算不送走。”

    运走战争孤儿无可厚非,新的问题接踵而至。

    耶夫洛夫挠挠他满是胡茬的下巴,萨林奇金说话总是慷慨陈词,可是他分明说了一个不得了的数据!

    他执意道:“什么您认为十架飞机就能把八百多个孩子全部接走您……您也太高看那些飞机了。”

    杨明志轻轻敲敲桌子:“耶夫洛夫同志,这应该是可行的。”

    “是,我懂!领袖下达这样的命令一定是经过深思熟虑的。我的数学一塌糊涂,我不理解。”

    “您很快就能理解了。一个年幼的孩子还不到三十公斤,一架飞机一定能挤下一百个孩子。为了能快点让孩子们脱离苦海,我们需要冒险。”

    “我完全赞成。”萨林奇金拍拍手说,“所以我们现在就该行动,将全部的战争孤儿击中起来,第一时间送到霍姆尼奇兵站等候着。别列科夫同志。”

    “嗯。”

    “我想,您和名单上的所有人都该立即动身去霍姆尼奇。”

    “唉事情还没有着急到这种地步吧。”

    刚看到电报,杨明志固然认为时间很紧迫,这番安静地坐下来开会,静下心仔细审读电文内容,他认为要是硬挤时间,时间还是充裕的。
1...481482483484485...632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