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伟大的卫国战争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重生的杨桃
至于游击队员们,能得到妥善的救治真是一种奢望,能否活命几乎全看自己的毅力,以及一点点运气。
在敌人占领区战斗,通常是极度缺乏药品,粮食多数情况也是匮乏的,弹药补给只有大型的游击队能得到上级的稳定空投,小型游击队几乎只能依赖缴获。
当科夫帕克在苏梅和布良斯克战斗时,他们缺乏药品,伤员的死亡率很高。
八月九日夜被送会游击共和国的伤员,有八成来自于科夫帕克兵团。这些乌克兰裔游击队员被连夜救治,铁匠村和鲶鱼村的所有医生护士一齐上阵,各类药品按照规定标准投入使用,直到次日凌晨三点,数百名伤员全部被急救一遍。
时间已经到了八月十日,对于白俄罗斯,秋季已经到来。
“今日,又是一个晴天呢!”
杨桃是脱了白大褂和衣而睡的,生物钟使然,日常早晨的医护人员集结时间,她总是定点苏醒。
她爬起来,迅速把毯子叠好,接着拿起木棍把窗户木板支开。
时间区区六点,今日天气不错,清晨的曙光透过窗户照入房间。户外还有这薄薄的雾气,整个世界有些湿润。
拍拍脸颊,又揉一揉肚子,经过一宿的休息,整个人精神头不错。
“很好,今天也要努力工作!”
一件新的白大褂穿在身,几枚荣誉勋章顺手别在大褂上。长长的黑色辫子迅速盘成一团,最后由一根自己削的木簪串起。她身材娇小形象特别,在众多的医生护士中,就数她最出众!
“一位优秀的医生要时刻保持着严谨与谦逊,要用真心对看待每一个病人,因为病人都相信,只有你才能救治他们。”院长的话她记忆犹新,既然放下了武器选择了医疗事业,这条新的人生路,必须记得院长的教诲。
所有的医生护士,要完成清晨的病房例行检查,方可去吃早餐。
杨桃的肚子咕咕叫,好在她给自己留下半个拳头大的干燥黑面包块,以此垫了肚子后便出了休息室。
因为新来的超过五百名伤员,早餐的工作比以往更加繁重。
之前的伤员,多数已经出院,留下来的多是重伤员,经过大量药物的治疗,伤势恢复情况一片大好。那些人是用不着再操心的,新的问题即来自新伤员们。
作为医生,她有义务检查每一个床位,若是遇到重伤员,还要嘘寒问暖的说上几句。
只是她基本没和乌克兰人说过话,她更是对乌克兰这个概念有一点模糊。
是啊,一年以来,自己打交道最多的还是白俄罗斯人。
一个有些神志不清正喋喋不休的人引起了她的注意。
杨桃凑去耳朵,伤员嘟嘟囔囔的不知在说什么。
“同志们,有谁知道他说的是什么”
伤员隔壁床位的病号,一副无奈的模样:“孩子,他在抱怨!央求着把他的腿还回来。”
腿杨桃仔细瞧了一下,可怜的伤员右腿少了一节,整个大腿被一团麻布包裹着。
还有什么好说的呢杨桃勾下脑袋,再多的安慰对于这位倒霉的战士,目前都是多余的吧。
她转身要走,却被刚刚说话的那位病号拦住:“孩子,你还是个孩子吧!可是你居然是医生请您转过身!”
“嗯!您有要求,我作为医生会尽力满足您。”
“不,我只想看看您胸前的勋章。我的上帝啊,您怎么会有一堆勋章,还有一枚……真是不可思议……”
杨桃一直不觉得自己的勋章有什么问题,她与丈夫在勋章方面的区别,仅是少了一枚金星勋章罢了。
她注意到说活的这位伤病员一把胡子,想必也是个老战士,对勋章方面的了解更为透彻。
“真是漂亮啊!真是难以相信一个巴什基尔姑娘,居然能荣获这么多勋章。”
“不,我是中国人。”
很显然,杨桃的回答非常神奇,以至于周边床位的乌克兰裔的轻伤员们,居然一个个挣扎着坐起来。
他们的举动可是吓坏了周围的护士,更是惊得杨桃额头冒汗。
“战士同志们,你们不要激动!要是伤口崩裂了,可是又要做手术了!到时候,珍贵的麻醉药我们可是要有所保留的。”
听从警告他们又纷纷躺下,眼神倒是齐刷刷地瞪着这位自称是中国人的矮小姑娘,当然,更多是盯着她胸前那排成一排的金星、卫国、红旗、红星、游击队员奖章。
好在赶来的护士帮她解了围,检视工作得以继续进行。
被一群胡子邋遢的男人瞪着,这感觉真是难受极了!幸亏他们只是对勋章感兴趣,若是问及自己的肚子,真是不想和他们废话。
整个大病房里换哄哄的,大难不死的伤员们苏醒之后,纷纷确定自己不是在做梦。
在确定战友们转危为安后,或是谈笑、或是胡扯、或是痛苦,人生百态五味杂陈。安抚他们的精神是护士们的责任,必要时候政委也得来参与一下。
杨桃和其他医生只负责伤病员的身体恢复状况,她溜达一圈并未发现特别情况。
完成了早晨的任务,杨桃拐弯走到院长拉斯柳京的门口,轻柔地敲了下门。
“请进!”
门被缓缓打开一个缝,因注意到院长正龙飞凤舞地写着文件,她也不好鲁莽,小心翼翼的走了过去。
“是贝茜卡啊!工作完成了。”
杨桃注意到,他说话都不带抬头的,再瞧瞧纸上的那些文字,话说俄语的手写版确实很漂亮,写的太快的话,搞不好笔者事后也看不明白。
“嗯,我已经完成了。”
“听说好闹了点小插曲”
“是……是吧。”
拉斯柳京放下笔停止胸膛:“我早就说过,你用不着一直把勋章挂在衣服上。真是太引人注目了。那些哥萨克们可能一辈子都没见过能一口气佩戴五枚勋章的军人!”
“可是,司令给我下了命令,勋章即荣誉,要一直戴在身上。”
拉斯柳京耸耸肩:“你啊!其实组织还欠你一枚勋章。有一种专门奖励医护人员的奖章,因为上级没空投,医院就没法发放。”
“唉还有奖章”杨桃顿时喜笑颜开。
“真是个孩子,很快又会是母亲。”拉斯柳京嘟囔几句后,说起正经的事。
“亲爱的,既然你已经来了,指挥部那边刚刚给我下了一个命令,司令让我通知你一下。今天你的最大任务就是陪着娜塔莎,待其康复前,你必须重点关照她的身体状况。”
“遵命!”
这一点杨桃是不反对的,自己的这个妹子性格旷野,为了能多立功总把自己弄成病秧子。如今落在自个手里,她康复之前想离开医院,得先过我这一关!
“还有一个。”
&n
第1602章 娜塔莎在医院(下)
并肩作战的姐妹,如今有共处于特护病房中,上一次这种情况还是在五月底。
那一次的事杨桃还记忆犹新!
“亲爱的,这次你又立新功。不过你的身体情况更加糟糕,听我的话,以后你不要再冒险了!”
“我答应你。唉,司令同志昨天特别给我下了个命令,他说不会再给我指派军事任务。我……我真有些失落。”
“他是爱护你,再说了,如果我有那种权力,我也不会让你再去拼命。咱们毕竟是女人,男人们实际普遍抵触女人当兵打仗的。”
“可是,我们已经牺牲了数以百万计的男同胞,我们女人又……”
“别多想了,先把这一口吃掉!”
这是司令亲手做的饭,能得到如此待遇,整个游击共和国只有少数几人能够享受。
娜塔莎吃着饭,鼻子一酸,泪水不禁流下来。
“你怎么了”
“没……没事。我很感动,司令亲自给我做饭。”
“是啊,的确令人感动。圣诞节的时候他就说了,由他来做你新的亲人,你也用战绩来汇报他的救命之恩。与其你对他感动,你同时也是他的骄傲!”
“嗯……”
娜塔莎心里暖暖的,她又看了看杨桃,说:“姐姐,你别喂我了。我有手有脚,我能自己吃饭。中国式的餐具,那两个小木棍我已经非常熟练了”
“是吗你的胳膊酸痛,还是不要乱动的好。”
娜塔莎耸耸肩,继续说:“我也想我弟弟了,他好吗”
“科斯佳他过得非常好,那个小家伙可是吃胖了一些。这段日子他和其他的孩子每天都参加义务劳动,你瞧瞧,这浓汤里的碎蘑菇,可能就有他采集的。”
“是嘛!他现在也去义务劳动了我回来的事他是否也知道了”
杨桃点点头:“他应该是知道的,等他忙完上午的劳动,中午就能来看你了。一切都不用担心。”
“好吧,那么整个上午,我就一直待在这里”
“对,你把饭吃完后继续睡吧,可能等一会儿还要给你测量体温血压。还有你腿上的伤,我觉得再给你打一针会比较好。如果实在无聊的话,我去找找还有什么没有被糊墙的旧报纸。”
“书呢就是我上次看的那个”
“那本著作你已经看了很多遍了,不觉得无聊的话,我再给你拿来。”
“那就有劳了。”
经过了昨日的清洗,娜塔莎恢复了青春美貌,只需再稍稍打扮一下,定能吸引无数男孩的目光。她现在的状态依旧有些憔悴,要完全恢复精神头,实在需要些时日。
对她而言,长期的战场生活故而艰难,经历久了也就习惯了。她目前并不奢望舒坦的生活,既然已经躺在温暖的床铺,继续躺着何乐不为呢。
等到中午就能看到弟弟了。
虽说司令是自己的恩人,他毕竟不是血缘上的亲人。这世上,自己唯一的亲人就只有科斯佳一个了。他还是那么幼小的小男孩,再等一年多自己就成年了,届时抚养他的重担必然要落在自己肩膀。司令是恩人,等那时候他自己的孩子已经牙牙学语,再去麻烦他真是过意不去。
想到这儿,娜塔莎又瞥了一下面前杨桃的肚子。
“姐姐,已经……已经四个月了吧。”
“我是啊,估计到了一月份,这个小家伙就该出世了。我估计应该是个儿子,司令倒是无所谓,他说是个女儿也不错。到时候给孩子取名字也是个问题呢”
“好啊!”娜塔莎神采奕奕挺直身子,“男孩就叫弗拉基米尔,女孩就叫伊利扎维塔。”
这两个比较常见的名字,杨桃自然晓得其意思,她对俄语的名字不怎么感兴趣,毕竟作为一个中国人,等孩子出世后,除了取中国名字,还要教会他汉语汉字。
对于未来世界格局的变化,杨桃没有那么多心思了解,丈夫拍着胸脯保证中国会富强,那么中国就一定会富强。加入苏联国籍,是丈夫为获得更大权力与荣耀的手段,亦是一家人保命的措施。
等到战争时代终结,一家三口回到中国,若是孩子连中国话都不会说,那这做母亲的可真是不肖子孙了。
肚子是一天天的大,万幸的是,自己的妊娠反应比较微弱不说,饭量也越来越大,整个人比以前胖了一些,本就是小圆脸,现在大有大饼脸的发展趋势。
杨桃点点头:“你取得名字很不错,不过那时候孩子的命名权可是归父亲的,希望他不会想些奇怪的名字,比如叫什么十月革命,这种名字太庄严了!”
娜塔莎被她都乐了,咯咯的笑起来。
话说,关于娜塔莎干掉403个敌人光辉战绩的大新闻,已经张贴在各个集体农庄的告示栏。
伊戈尔提交的那份笔记,指挥部众人翻阅后又拿给了萨林奇金。
403个战绩,一个勉强十七岁的少女完成了这一壮举,这是苏维埃的奇迹!
所以萨林奇金亲自突击撰稿,写了一份名为《她击毙了403个敌人》的社论,交由印刷部门,成为《游击共和国时报》的头版头条。
又因为娜塔莎还是年轻的列宁共青团员,耶莲京娜也差人写了一份名为《她像列宁一样战斗》的文章。
一个月以来,报社的文章几乎都是在张贴战役进程,为了振作士气,通篇的报喜不报忧。当然,广大军民知晓部队在前线也吃了亏,因德军的损失更为恐怖,那么己方遭遇重大挫折的事实就没有击垮士气。
而增援的科夫帕克过境后一路奔袭,又打出一串胜仗,还解放了数以千计的人民。这些内容自然要被大力歌颂,记者们已经写了许多慷慨激昂文章。
终究那些事迹完全没有娜塔莎的新战绩更有影响力!
“时代需要实干家,人民需要英雄,我们歌颂一个娜塔莎,就会有更多人向她学习,游击共和国将涌现出更多的娜塔莎!”萨林奇金的意思即是整个宣传部门的意思。
当报纸贴在报栏后,以及连夜印刷的一堆专题小报分发到各个连队。文娱方面本就匮乏的军旅生活,得到这样的宣传文件,无论正规军还是民兵大家都乐于阅读。
娜塔莎是大家喜欢的姑娘,她悲惨的身世大部分在沼泽地待久的军民也都知晓。她完成了绝地反击的事实,直接戳击着万千军民的内心。逃入这里的大部分人,都有家人死于德军之手,奈何自己难有报仇的机会,那个姑娘帮着自己完成了复仇壮举!
……
属于少年营的战斗在七月二十日后就暂停了,之后的日子虽然他们也参与到一些区域的布防任务,只是那些地区非常靠近铁匠村,怎可能有敌人渗透袭击呢
一周之前,因大量难民进入,少年营的队伍迅速扩充,兵力迅速突破了五百人,且增员的趋势非常显著。
哈尔科夫终于的营长职位终于实至名归!
士兵是多了,可是安插进来的是一大堆少女。说实话,他根本不觉得这些女孩有自己心爱的娜塔莎漂亮。再说,娜塔莎在战役期间,是临时编入指挥部直属侦察营的,战役结束,她理所当然回来继续做军训教官。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