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重,全力保证供应。法润超市的销售量一直稳定,想再多增加几个门店上专柜却没有货了。
这个情况被反馈到了余湾,让余见海暗暗头疼又心生喜悦。不是有很多老百姓质疑种这么多的蔬菜怕卖不掉嘛,现在正好让他们看看呀! 余见海还有一个比较头疼的地方就是,余湾农业和辐射的周边的这些大棚,种植的品种还是很有限的,哪怕今年已经增加了十几个品种,可是相对于市场上上百种蔬
菜来说,还是显得有点寒酸。 可是在淮海一带又不是适合所有的品种种植,即使可以种的算起成本来也比其他地方高不少。就拿冬季市场上最常见的青椒来说,余湾大棚种的产量就比不上海南。
豆角比不过云南,家家户户都离不开的大葱更是比不过齐鲁的章丘。
这种地域上的差距不是靠技术可以弥补的,短时间内还没有好的办法。 而法润超市需要的品种非常齐全,这就让其他地方的产品依然占据了很大的份额。这也很符合法润超市最初的设想,让渔湾鲜生专柜的产品带动其他品类的销售。但
是余见海却不这么想,打算来年调整一下种植结构,争取让渔湾鲜生专柜出现更多的品种。
可是怎么样才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心甘情愿地搞大棚种蔬菜,一门心思地和余湾抱团,一起将蔬菜产业做大做强呢
靠喊口号肯定不行,现在不是过去,已经不是靠刷几条标语喊几遍广播就能让大家行动起来的年代。
靠政府部门动员也不行,说句实话现在老百姓对于当官的没有过去那样敬畏了,很多不错的政策到了下面推行并不理想。 这是个非常现实的年代,人人都在为生活忙碌,人人都有自己的实际考虑。所谓的“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早在太史公的《史记》中被明确指
出,追逐利益是亘古不变的人性。
而在民间,也有无利不起早的说法,更证实了利益对于个人家庭的重要性。
利……利…… 余见海靠在椅子上,两只手叉在一起,食指轻轻触碰。他突然眼睛一亮,猛地站了起来。“对,那我就让他们看看,我们余湾人搞新农业创造的实实在在的利益!我就
不信,真金白银摆出来让他们看看,就没人眼红”
“什么你要搞一个年底现场分红”易娟被余见海这个大胆的想法吓了一跳,“这是为什么呀分红是应该的,可是你为什么要明目张胆的,还要通过网络直播呢”
余见海狡黠地笑了,冲着易娟挤了挤眼睛:“你那么冰雪聪明,还能想不通为什么吗”
“为什么为什么”易娟一手横在胸前,另一手托着下巴,歪着脑袋沉思,突然拍手叫道,“我明白了!”
“你明白什么了
第888章 米与巧妇
云水县城。政府大楼会议室。
“关于加快推进我县农业现代化机械化进程动员大会”正在召开。来自全县各个乡镇的主要领导,各机关单位的负责人济济一堂,人头攒动。 主管农业的副县长倪必岭主持会议,县委副书记、县长唐永飞作了重要讲话。唐永飞对云水当前农业产业结构进行了分析,对农业机械化现状、农业生产中的农资供应及植保服务作了阐述。他指出,今天的云水在基础农业上还存在严重不足,主要表现在主要作物增产幅度不大,老百姓对于种田的积极性不高,部分乡村出现了劳动力大规模流失,留守的老人又无力种地,甚至出现了抛荒的现象。在当前粮食作物价格不高的现实下,如何转变农民的种地方式,如何提高农民收入是全县面临的重大问题
。 他指出,在县委县政府的积极引导下,东部部分乡镇已经开始了思想转变,出现了一些有代表性的种田大户,承包流转乡亲们的土地,起到了不错的示范作用。尤其是南城镇余湾村,出现了以余见海为首的村办集体企业,将全村的土地集中起来,采用村民入股的方式成立农业公司,坚定不移地走设施农业高新农业生态农业的路子,
收到了不错的经济效益,也给全县农民带了一个好头。 县委县政府经过多次调研,认为余湾村的集体经济并不是走回头路,不是否定家庭联产责任制的优越性,相反这是在充分强调自身权益的情况下,走股份制的新型农
业合作方式。既保证了农民原有的对于土地的使用权,又让这份权益在集体企业手中发挥作用,提高了收入。
实践证明,余湾模式是一种先进的集体经济生产方式,自成立以来得到了成员的一致拥护,也为周边的人津津乐道。 余湾的蔬菜畅销周边地区,甚至远下江南走进大型超市,在农产品附加值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创造了不俗的经济效益。渔湾鲜生这个品牌在省城已经有了一定的知名
度,成为众多消费者的首选。 余湾出产的猪肉上过央视的《舌尖》,闻名全国。现在很多外地人到了云水都指名道姓要尝尝渔湾生态猪肉,带动了县城数家餐饮企业的发展,也提升了云水的知名
度。 余湾农业的另一个拳头产品是生态水稻,全程使用生物药液,不含激素不含合成化学物质,经过农业部门的权威检验,产品达到了绿色食品的标准。渔湾大米在网上
的销售非常不错,也给农产品的销售创造了一个新思路,值得学习和参考。 唐永飞指出,在县里和部分乡镇干部的大力推行下,现在东部一些乡镇已经建起了数量不等的蔬菜大棚,和余湾农业展开了深度合作,采用余湾的技术进行农业生产
,农产品由余湾农业统一销售,经济效益显著。 现今,余湾农产品的名气越来越多,慕名前来寻求合作的客户络绎不绝,而光靠当地的产能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县里决定,加快推进全县农村产业机构调整,由县农业部门和各乡镇牵头,号召农民成立高产试验田,将一些分散在农户手中的地块流转,交由种田大户耕种,或者采取入股的方式成立专业的农业合作社,交给有技术
第889章 经得起繁华耐得住寂寞
好消息好消息啊!县里为了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农民收入,已经协调了银行准备了三个亿的贷款,这下子那些想搞农业又没有资金投入的人运气来啦,赶紧向银行申
请呀!
三个亿!
专款专用,全部投放在三农上。
县政府专门下发了文件,各乡镇干部第一时间转达。
农民一片沸腾。 大家都缺钱啊!想干点事情没钱寸步难行。虽然这几年不少人家也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可是现在房价一年比一年高,大部分人的积蓄都拿出来买房了。尤其是那些年
轻人,一个个都不想待在乡下,也不是十分愿意守着几亩地生活,都在想方设法往城里跑。 在县城有一套房子,已经成了不少女孩子找对象的硬性标准,逼得不少家庭掏干全部积蓄也要在县城交个首付,又欠下银行一屁股贷款。可以毫不客气地说,很多家
庭都因为买房子,现在手上没有什么流动的资金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除了在工厂里打工做活,那些想创业的人大多数都有心无力。有些年轻人人每个月的收入除了还银行的钱之外,甚至还要靠农村的父母接济才能维
持生活,又谈何提高生活质量呢。
就像最近县里一直在宣传加快农业变革,也把余湾村成功的模式宣传得人尽皆知,可是说句不客气的话,有的家庭连建一个大棚的钱都没有,又谈何增产增收呢!
现在县里专门安排了贷款帮助大家,消息刚一出来没几天,银行就快要被挤爆了。
“我想申请一笔农业贷款,都需要什么材料啊” “必须要没满六十周岁,有村里的证明,保证这笔资金确实是用在农业上。承包土地的要有合同,建大棚的村里开介绍信。如果是集体组织和余湾农业有合作关系的优
先,但是要提供合作协议。”
“为什么和余湾有合作的就优先啊我不和余湾合作自己创业就要提供那么多的材料”
“性质不一样!余湾农业现在有多火你不知道吗现在人家种植养殖水产一条龙,产品供不应求,和他们合作就等于是有了保险,我们银行放心。”
原来是这样! 这个消息一出,前来余湾谈合作的人络绎不绝。有的乡镇领导直接带了一大群村干部来找余见海,询问和他合作的条件。还有的晚上带着礼物上门拜访,就是为了得
到一份合作协议。 对于找上门的这些人,余见海心里是高兴的,又十分的谨慎。虽然他现在急需要扩大生产规模,将“渔湾鲜生”这个品牌做大,但是在挑选合作伙伴这件事上,容不得
半点马虎。 宁缺毋滥,精益求精。那些西装革履油光满面的一看就不像长期和农业打交道的人,余见海从心里就很排斥。因为他知道,做农业这一行不是靠一时兴奋就可以的,必须对农业有发自内心的热爱,对于吃农业这碗饭有深厚的感情。用一句很流行的话说,要有情怀。如果一个人对于农业连最基本的尊重都没有,光想着投机捞一把挣快
钱,那是不长久的。
因为农业这玩意儿总体来说一次性投资比较
第890章 宁缺毋滥
“还不都是我们那狗屁干部!”来人有点气愤道,“我们专门到村里问过了,问县里是不是有什么政策,扶持我们老百姓也搞点大棚什么的。哪知道他们说那就是做做样子的
,没有关系的人压根就别想。我们也就信了,光眼红也没办法。”
“那你们现在怎么来了呢”余见海微笑道,“今年干部们说法变了” “可不是嘛!”那人又道,“我们问了,他说上面是有这个政策,可是具体的又一问三不知。说要想搞大棚就自己来找你。我们三个喊了全队的人商议了一下,就派我们
做代表来了。”
“看来你们几个在大伙儿眼里威望很高呀!”余见海笑道,“那我问你们,你们打算和我合作,我让你们干什么就干什么吗” “只要能让我们挣钱,让我们干什么就干什么。”三人异口同声道,“只不过我们手上可没钱啊,要不然也不会来麻烦你了。这事儿还得请你给我们说句话,银行的人说
了,只要你点头同意,就给我们贷款。”
“你们理解错了!”余见海赶紧解释道,“银行又不是我家开的,怎么我说句话就给你们发放贷款呢。”
“可是银行就是这么说的呀!”带头的那个不解道,“ 说什么只要你签了字,我们就能拿到贷款。” “那是合作协议。”余见海笑道,“这其实是县里领导的意思,也是银行规避风险的一种方式。他们的意思是,如果有人和我们余湾农业谈妥了合作协议,那就等于是有
了稳妥的盈利方式。我们余湾的效益怎么样他们一清二楚,知道我们确确实实是赚了钱了。能够和我们合作,那不就等于是稳赚不赔了嘛,银行也没有风险了呀!” “原来是这么回事!”几人恍然大悟,又急切道,“那个……余村长,那你一定要答应和我们合作呀。我们三个今天在这里给你打保票,只要你答应带我们一起发家致富
,你叫我们往东我们绝不会往西,指哪往哪,一点都不含糊。” “没那么夸张。”余见海大笑,“我又不是那种喜欢耍官腔的人,也不喜欢指手画脚的。但是有一点你们必须保证,就是到时候不管怎么样,一定要按照我们的标准来管
理,要不然的话种出来的东西质量没保证,我们也不会按照合同帮你们销售的。” “那必须的啊!”来人拍着胸脯道,“我们老百姓别的不敢说,就是说话算数。再说我们都不怕你坑我们,你还有什么好怕的到时候我们不按照规矩种出来的菜你不收
,我们自己也卖不出高价呀。哪个不知道现在市场上都认你们的牌子,我们自己拿去卖也没人信哪!” 余见海噗嗤笑了,没想到这个看起来憨厚的老农,看问题居然这么透彻。他站起来道:“就冲你这句话,我答应和你们合作。只不过我们现在不和农户单独签协议,你
们三个最好回去和大伙儿商议一下,你们先签订一个内部协议,派一个代表来,到时候有什么事我只找一个人,也方便我们管理。” “这个我们已经准备好了。”三人齐声道,“我们来之前就让他们都按了手印,大家伙都推选老林做代表的呢。”他们说着就拿出了一张写满了歪歪斜斜名字的纸,上面
密密麻麻的按满了手印。 余见海接过来一看点了点头
第891章 让贤
余见海突然发现,余湾农业的架构搭起来了,顶层设计虽然已经基本完成,最底下的员工也都尽心尽力,可是这中间专业的管理人员,实在是太缺乏了。
余见刚、施志年和三婶各自带着一个小组,维持余湾农业本部的日常劳作不成问题,可是现在余湾农业在外面的大小合作伙伴有十几个,没有专人盯着还是不太行。像一些技术上的指导什么的,他都很难亲力亲为,难免会有遗漏的地方,结果外面的这些合作伙伴的产品质量要比余湾村子出产的要差一点点,也有人私底下抱怨,说余见海偏心,还是向着自己村子里,一碗水没有端平。
对此余见海感到很委屈,可是又没有办法。事实上他是希望这些带动的人们都能种出优质的农产品的,尽管他们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永远也不可能超过余湾,但是绝对可以在现有的水平上有所提升。
管理出质量,管理出效益。那些合作的伙伴干活确实是行家里手,但是都没有独当一面的实力,还是需要有人盯着才行。可是他偏偏没有合适的人手派出去,这也是他面临的很大的一个短板。
招聘吧,要是能招几个帮手就好了,他把这个意思和易娟说了一下,易娟同意了。
招人的消息传了出去,余见海又马不停蹄地拜访了县农商银行。主管业务的副行长亲自接见了他,双方在会客室进行了长达一个多小时的会谈,最后余见海出来时脸上是带着满意的微笑的。
一条爆炸性的消息通过农商银行的官方公众号对外宣布:鉴于对余湾农业发展前景的评估,也为了支持实力经济的发展,为云水经济发展助力,县农商银行决定,对余湾农业提高授信额度,在原有的基础上提升到五千万元。
五千万!这是什么概念按照云水农商银行现有的政策,一般农户的授信额度是一万元,信用良好的农户授信额度一般是五万元。数额再高的就需要有抵押或者是担保了,就连医生老师和政府工作人员的额度,也就是十万元而已。
余湾农业一个成立刚几年的集体企业,居然一下子就可以拿到相当于五千户普通农民的授信,这是多么惊人的呀!
再换一个说法,云水农商银行去年全年的存款额也就是刚突破拾亿元大关,余湾农业一次性就拿走了二十分之一,怎么能不让人吃惊。
这其中虽然有县政府政策上偏向的因素考量,也决不能否认县农商银行对于余湾农业以及整个县域内农业升级的预期。当然这个消息爆出以后,很多老百姓是一片骂声。
“我草你奶奶的,这狗日的银行真是搞笑啊!我特么的想去办五万块的贷款都不给办,他一个村办企业凭什么就给了五千万这里面肯定有问题,还不知道银行的人吃了多少回扣呢!”
“唉,没办法!有关系就是好啊!人家余湾在县里都出名了,县长都指名道姓的让全县学习余湾,能弄到五千万的贷款也说得过去吧!”
“这特么的就是瞎胡闹!他一个种地的能赚多少钱,再赚钱能有房地产赚钱吗,我跟你说银行最喜欢的贷款是什么,是房贷,稳赚不赔。像这种搞农业的风险太大,搞不好就赔个吊蛋精光,说没有领导的意思就给了这么多的贷款,谁信呢!”
也有人说人家余湾这两年确实赚到钱了,一亩地大棚蔬菜的收入都是两三万。那些农民有股份还拿着工资,比城里上班的人赚的还多。这样的企业就该扶持一下,干得越好老百姓的日子才有希望。
这边人们的议论还在发酵,又有新的消息传来。
&nb
第892章 田桂生的肺腑之言
“各位父老,你们还有什么不明白的还要问吗”余见海两手撑着桌子问道,目光挨着扫过到场的每一个人。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