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言情

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啊”不仅仅是岳男傻眼了,耿帅也张大了嘴




第730章 老余家也要出大学生了
    到农学院去学习成为耿帅的学生,还是特招生

    余见海怔住了,好一会儿才缓过神来,有点不可思议地看着一脸期待的老教授:“这也可以”

    “有什么不可以的”耿帅反问道,“只要你愿意去,还不是一句话的事!”

    “小余村长,机会难得哦!”岳男也笑道,“你要不要考虑一下”  去专业的学校深造,余见海当然愿意呀!他虽然目前掌握了非常高端的生物技术,可是那都是药王门的底蕴,属于独具一格的不传之秘。而现代的技术发展那是突飞猛进日新月异的,事实上证明采用

    一些高端的科技,在某些方面是可以超越传承下来的秘术的。

    而且药王门的秘术,重实用而轻理论,虽然余见海能够运用这些秘术促进农作物的生产增加产量和质量,可是你要是让他讲出个一二三来,还真的有些吃力。  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余见海最近虽然一直没有耽误修炼,可是境界却没有像之前那样有大幅提升,也就没有办法炼制更多的丹药。可是在他庞大的创业计划里,是需要大量的丹药来支撑

    的,他感到有点吃力了。如果能够学习到一套先进的理论,结合药王门的秘术,有没有可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呢

    余见海心动了,可是他马上就想到了另外一个很现实的问题,眉头皱了一下,缓缓地摇了摇头。

    耿帅有点紧张了,岳男更是大惑不解:“怎么了小余村长你不愿意还是有什么其他想法”  “不是!”余见海有点尴尬地笑了,“我当然愿意去跟着两位专家学习,求之不得。可是我实际上连初中都没毕业,怕是跟不上。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就是,我也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待在学校学习,这可

    怎么办”  “这个没事!”耿帅松了口气,当即就言辞确确的保证,只要余见海愿意,等开学的时候去报个到,在学校里注册一下,然后就可以长期请假在家自学,有什么问题他和岳男会通过网络为他解答,等于

    是私下里开小灶单独培训,只要等到学期末的时候余见海按时去参加考试就行了。

    “还可以这样”余见海愕然地看着两位教授,有点不相信。他可清楚的记得,当年上学的时候,要是有同学迟到了都会被老师罚站的,大学应该要求更严格才是,怎么反而可以长期旷课了

    看到余见海懵逼的样子,耿帅暗暗好笑,心里头又有点得意。嘿嘿,和这小子打交道也有一阵子了,今儿个终于小胜了一局。  岳男却是轻声道:“小余村长,大学和中学是不同的,规矩也是不同的。在我们学校,很多学生都要参与各种各样的研究项目,除了必须的课时之外,大部分时间都不需要待在课堂。你又是耿教授亲自

    提名特召的学生,就是校长都得给三分面子,谁敢在这些小事上为难你”

    “啊原来是这样啊!”余见海恍然大悟,“那我就没问题了,等到开学的时候我去报道,然后回来自学。请你们放心,我会好好学习的,争取不辜负你们的期望。”

    耿帅和岳男相视一笑,前者补充道:“我还有个附加条件,就是你在家自学的日子,要按时完成作业,就是帮着我记录你用自己方法种小麦的全过程,这个可以办到吗”

    “没问题!”余见海满口答



第731章 录取通知书
    每年夏季,总有一些幸运的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负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今年也不例外,据说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逐步寄出,估计要不了几天,就有人要收到了。

    这个时候,也是邮政部门最小心谨慎的时候,由于邮政局特殊的地位,像录取通知书这样重要的文件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来投递的。

    这天,云水邮政局的运输车到了南城,在镇上的邮局放下了一些邮件,顺便把要寄出的邮件取走。邮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分拣邮件和包裹,按照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邮递员投递。

    负责余湾一带的投递员叫费启根,由于发音相近,不少熟悉他的人都背地里喊他晦气根。不知道这个让人郁闷地外号是怎么来的,总之南城很多人都认识他。  晦气根今天心情不太好,一脸不爽地分拣着邮件,是自己的就放在一边,不是自己的就扔在边上。他心不在焉的拿起一个大信封,看到了上面的寄件人是齐鲁农学院,就有点好奇道:“哎,今年通知书

    下来的这么早”  “是的呢!”帮着分拣的女孩也有点好奇道,“按说应该是还有几天的,怎么今天就有人收到了”她说着又把录取通知书拿了过来,有点好笑道,“你说这人也真是的,放着那么多的好学校不去,怎么想

    起报考农学院了……咦,余见海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呀,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对呀!”一直觉得有点不对劲的晦气根拿过信封又仔细看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道,“我说怎么不对劲呢,原来这人和余湾的村长同名,都叫余见海。”

    “对对对,余见海!”女孩也笑了,“我说怎么觉得很熟悉呢,原来是和他同名的,不注意还以为就是那个人呢!”

    “怎么可能!”晦气根嗤笑道,“那个余见海可是已经当村长了,怎么可能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应该是同名同姓的,他们余湾一多半人家姓余,有同名同姓的不奇怪!”

    听到晦气根这样说,也没人在意这件事了,总之也不关自己的事,管他是哪个呢。只不过等到晦气根回来的时候,脸色就有点不大好看了,自顾自地走到了空调前吹风,一言不发。

    “怎么了热傻啦”同事间说笑惯了,一直没有出去的女孩笑道,“还是遇上什么事了”

    晦气根吹了一阵空调,这才扭过头来,有点沮丧道:“别提了,今天丢人丢大发了!哎!”

    “怎么了”女孩好奇道。

    “唉,你还记得那个录取通知书吗”晦气根苦笑道,“你绝对想不到,那人是谁。”

    “你不是说是和那个村长同名同姓么”女孩奇怪道,“总不会就是那个村长吧”  “还真让你猜到了!”晦气根苦笑道,“我们送件习惯性是送到各村村部的,有时候是放在卫生室。我到了余湾之后,正好村部有人,他们那个美女助理在,我就问她余湾还有哪个叫余见海的,有录取通

    知书到了让他过来拿一下。结果那个女助理说余湾没有第二个人叫余见海,只有他们村长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啊”女同事也傻眼了,“真的是那个村长”

    “可不是嘛!”晦气根无奈道,“我是压根就不相信啊!结果人家直接打了个电话,那个村长就来了,



第732章 梁玉山得意了
    给谢若云报名商学院学习的事情,还需要考虑一下,主要是谢若云有点舍不得离开余见海,而且余湾现在发展处在非常关键的时候,她也确实走不开。另外一个原因就是,报考商学院不像很多大学那样需

    要进行升学考试,而是需要有人推荐就可以进去学习,在这里学习的人大多都是带着各种各样的头衔,什么经理ceo执行官满天飞,基本上都是在各自行业有点小名头的。  与其说这是一个学校,倒不如说其是个沙龙更合适。很多人在商学院并不是学到了什么宝贵的经验,而是认识了不少朋友,多多少少的对以后的生意产生帮助。在华夏这个国度,有时候一个人的成功并不是单纯的靠能力,而是看他的交际圈怎么样。所谓的多个朋友多条路,华夏对于人买的经营那可是一门深奥的学问。余见海当然知道这些,他也只是嘴上说说,心里其实是舍不得让谢若云出去抛头露

    面的。

    谢若云说要考虑一下,余见海也没放在心上,一门心思地扑在了当前最重要的水稻田田间管理上。  在经历了历史上少有的干旱后,临海终于迎来了雨季。此刻水稻已经进入了生长的关键时期,大部分有效分蘖已经完成,田间也早就进行了传统的“烤田”,就是停止向田里灌水,让土地快速脱水,最

    好是干裂才好。这样做的好处是防止水稻生长太过茂盛早衰,还可以让土地硬度增加,免得等到收割的时候田里土壤太软,增加收割难度。

    今年水田的烤田质量特别好,其实是压根就没有刻意去排水。因为一直没有怎么下雨,从上游下来的水勉强够维持水稻正常生长就不错了。

    经验丰富的农名总结出一套经验,俗语叫“雷雨三场”,就是说夏天在下过雷雨之后,由于气温高水汽蒸发快,很容易在空中遇到冷风后产生强对流天气,连着再下一场或者两场雨。  这种判断并不是百分百准确,却一直被云水一带的农民所熟知。今年有点意外,雷雨不仅仅下了三场,已经连接着下了十几天了。虽然不是一直不停地在下,偶尔也有放晴的时候,短时间内又把人热

    得晕头转向,可是几乎是天天都要打雷,或多或少的都要下一阵子雨,甚至有时候短时间内降水量就达到了暴雨级别。  充足的水分,适宜的温度,水稻生长异常迅速,在余见海的稻田里,插秧机留下的一行行痕迹已经消失看不见了,两行水稻之间已经合拢,连成了一片。只有特地留出来的方便打药的宽行距还有痕迹

    ,也仅仅是一道不明显的痕迹而已。  余见海已经雇人在田里连喷了两次药,一次是预防稻瘟病纹枯病的,一次是喷施抑制水稻生长促壮的。现在远远的看去,余见海的稻田绿得发黑,那是肥力足长势稳定的表现。一般在肥水条件适宜的

    情况下,水稻旺长会呈现出一点点黄,这种情况在余见海的稻田里完全不存在。  但凡是路过余见海田边的人都会情不自禁的停留,都说如果到时候不遇到强台风,这块稻田最少要收一千五百斤一亩。更多的人是关心这块地里种的是什么品种,怎么会长得如此出色。这个连打听都

    不用,只要是识字的都能从标识牌上看到,这块地种的是新稻四号。  长得好的水稻不仅仅是余见海自己的地,在云水的不少地方,在临海,在周边很多地方,今年水稻长得都很不错。这些明显比往年长得要好的水稻,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从余见海的种子公司买的新

    稻七号。



第733章 旅游项目
    余见海当然不会告诉梁玉山,说没有他的药水的作用,新稻七号将不复神奇,充其量也就是和新稻六号等品种差不多罢了。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各凭本事赚钱,梁玉山采用不光彩的手段从余见海手中

    抢走了新稻七号,余见海自然也没有提醒他的义务。

    在生意场上,同行之间的朋友是不多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呢。从梁玉山吧新稻七号抢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只是时间还没到而已。  也就在这个夏天,云水县政府连接召开了几次会议,主题都是有关于云水经济发展的。一唐永飞为首的政府班子一致通过了决议,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不动摇,采用技术引进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

    法,鼓励农民搞设施农业,以余湾农业发展公司为模版,在全县范围内全方位的促进农业升级,保证让农民增产增收。  也就是在这个夏天,云水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了上百家农业合作社,涵盖了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人口,还有不少人成立了家庭农场,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想办法和高新农业挂钩。这其中

    有多少是冲着财政补贴而来的,那就没人知道了。总之按照现行的政策,几乎是每一家通过审核的合作社都能拿到一定数量的补贴,人们不想方设法占这个便宜才怪呢。  也是在这个夏天,云水四套班子在经过数次讨论之后,正式将发展旅游这一指导思想提上日程。县委县政府根据云水的实际情况,觉得南城一带的山地很有利用价值,可以结合余湾等地的生态农业,

    搞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旅游项目,暂定规模打算投入两个亿,由政府主导,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家进行投资。  在会议上唐永飞代表县政府提出,一定要协调好旅游项目和辖地内农民的利益关系,该补偿的要按照法规进行合理补偿,对于那些不遵守政府规定对于项目干扰的农民,要依法依规进行劝导,力保项

    目的顺利进行。  按照县政府的设想,一期工程主要集中在南城范围内和林庄的部分地区,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以余湾为中心的一大块区域,共涵盖余湾村的全部,另有其他三个行政村的部分或大部。视项目的收益再决

    定是否扩大范围,最终的目标是将九座山头全部涵盖。  县政府的精神首先下达到南城镇和林庄乡政府,然后按照程序再传达到村一级。实际上余见海接到这个消息的时间并不比孟宪平慢多少,在县里的通知下发的时候,马天水已经私下里将这一消息透露

    给了他。

    这正是马天水的精明之处,总之这已经是县里形成决议的东西,已经不可更改,余见海知道也就是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他提前透露出来并不算是违规,还顺便卖一个人情给余见海,何乐而不为呢。

    余见海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吃惊的,他之前是对唐永飞提过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原本以为还需要一些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县里就形成决议了,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按照余湾目前的情况,村



第734章 唐永飞的赌注
    见到镇长孟宪平之后,余见海知道县里的具体决议,暗暗寻思县政府的胃口还真的大,居然想要搞出这么大的手笔。  按照县里的方案,这是一项非常大胆又冒险的决定。由于长期以来地处偏僻,位于云水东北部的云山除了过去那一阵子有过不少石材开发之外,近些年基本上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经济活动了。连绵不

    断长达数公里的山区,除了部分乡镇的农民在山上零星的开垦一些地方栽种果树之外,基本上都还保持着原生态,植被没有受到太严重的破坏。  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的不发达,南城林庄长期偏安一隅,到县城坐车都要一个多小时,加上这些山上又没有什么特色可以吸引人的东西,自然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可也正是这种长期的闭塞,才将云山

    九座山头的大部分原始状态得以保留,现在看来反而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县里的打算是,充分挖掘那个只存在民间的那个皇帝的传说,将云山和他联系起来,让这座山增加一些神秘感。尤其是南城这个名字的由来,那可是皇帝金口玉言封过的,自然也能让想象力丰富的现

    代人浮想联翩。当然这种编故事的事情,需要县里博物馆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的那些闲人来费脑子了。以他们长期的清闲工夫,编个让自己都相信的故事,应该不在话下。  除了和那个无从考证的皇帝强行挂上关系,另外云山的自然环境总体算起来,还真的是不错的。这几座据说在远古时代海里的小山峰,由于长期受到海浪的冲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岩石地貌,面向朝

    东的这一面岩石大部分都裸露在外面,在大自然长期的侵蚀风化下,还颇有点鬼斧神工的味道。

    加上几座山头之间的涧沟小溪,大跃进时期保留下来的青石板小桥,散布在几座山坳里风格各异的植被,细细看起来还真的不错。  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电视台的摄影师和几个志愿者一起拍摄的照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虽然有着拍摄技巧上的人为因素,那些照片还是非常耐看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就是云山的实景,唐永飞

    还以为是哪个著名的景点照片的。也正是有了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唐永飞才说服了县里的大部分领导,促使他们投了赞成票。  自然风光还算不错,也能和说不清是历史名人还是民间传说的皇帝扯上点关系,这个旅游项目基本上就有戏了。当然在唐永飞的计划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数,就是国家对于三农的政策,对于农

    村发展特色项目的扶持,对于振兴农村经济的决心。

    而在这一块,余见海已经在云水做出了榜样,带领一个村子集体致富,还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潜力无限。这个年轻人还大胆地承包了渔场,和县开发公司合作建起了大型养猪场,预期收益不错。

    正是对于余见海创业致富能力的毫不怀疑,唐永飞才坚定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让整个云水搭上这趟班车,让全县人过上美满的生活。  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这是唐永飞在结合云水的实际情况后,定下的发展路子。设施农业就是在全县适宜的地方,多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




第735章 县里开会
    对于孟宪平抛过来的这个橄榄枝,余见海真的没有半点想法。他从回来看到家里穷成那样之后,只想多赚钱让家人活得舒服些,活得轻松些。只想发家致富后,找个情投意合的女人,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
1...143144145146147...29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