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第731章 录取通知书
每年夏季,总有一些幸运的人收到大学录取通知书,不负高中三年的辛勤付出。今年也不例外,据说本科第一批次的录取通知书已经逐步寄出,估计要不了几天,就有人要收到了。
这个时候,也是邮政部门最小心谨慎的时候,由于邮政局特殊的地位,像录取通知书这样重要的文件基本上都是由他们来投递的。
这天,云水邮政局的运输车到了南城,在镇上的邮局放下了一些邮件,顺便把要寄出的邮件取走。邮局的工作人员开始分拣邮件和包裹,按照不同的区域由不同的邮递员投递。
负责余湾一带的投递员叫费启根,由于发音相近,不少熟悉他的人都背地里喊他晦气根。不知道这个让人郁闷地外号是怎么来的,总之南城很多人都认识他。 晦气根今天心情不太好,一脸不爽地分拣着邮件,是自己的就放在一边,不是自己的就扔在边上。他心不在焉的拿起一个大信封,看到了上面的寄件人是齐鲁农学院,就有点好奇道:“哎,今年通知书
下来的这么早” “是的呢!”帮着分拣的女孩也有点好奇道,“按说应该是还有几天的,怎么今天就有人收到了”她说着又把录取通知书拿了过来,有点好笑道,“你说这人也真是的,放着那么多的好学校不去,怎么想
起报考农学院了……咦,余见海这名字怎么这么耳熟呀,好像在什么地方听过。”
“对呀!”一直觉得有点不对劲的晦气根拿过信封又仔细看了一下,这才恍然大悟道,“我说怎么不对劲呢,原来这人和余湾的村长同名,都叫余见海。”
“对对对,余见海!”女孩也笑了,“我说怎么觉得很熟悉呢,原来是和他同名的,不注意还以为就是那个人呢!”
“怎么可能!”晦气根嗤笑道,“那个余见海可是已经当村长了,怎么可能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呢!应该是同名同姓的,他们余湾一多半人家姓余,有同名同姓的不奇怪!”
听到晦气根这样说,也没人在意这件事了,总之也不关自己的事,管他是哪个呢。只不过等到晦气根回来的时候,脸色就有点不大好看了,自顾自地走到了空调前吹风,一言不发。
“怎么了热傻啦”同事间说笑惯了,一直没有出去的女孩笑道,“还是遇上什么事了”
晦气根吹了一阵空调,这才扭过头来,有点沮丧道:“别提了,今天丢人丢大发了!哎!”
“怎么了”女孩好奇道。
“唉,你还记得那个录取通知书吗”晦气根苦笑道,“你绝对想不到,那人是谁。”
“你不是说是和那个村长同名同姓么”女孩奇怪道,“总不会就是那个村长吧” “还真让你猜到了!”晦气根苦笑道,“我们送件习惯性是送到各村村部的,有时候是放在卫生室。我到了余湾之后,正好村部有人,他们那个美女助理在,我就问她余湾还有哪个叫余见海的,有录取通
知书到了让他过来拿一下。结果那个女助理说余湾没有第二个人叫余见海,只有他们村长一个人叫这个名字。”
“啊”女同事也傻眼了,“真的是那个村长”
“可不是嘛!”晦气根无奈道,“我是压根就不相信啊!结果人家直接打了个电话,那个村长就来了,
第733章 旅游项目
余见海当然不会告诉梁玉山,说没有他的药水的作用,新稻七号将不复神奇,充其量也就是和新稻六号等品种差不多罢了。这个社会本来就是这样,各凭本事赚钱,梁玉山采用不光彩的手段从余见海手中
抢走了新稻七号,余见海自然也没有提醒他的义务。
在生意场上,同行之间的朋友是不多的,要不然怎么会有同行是冤家的说法呢。从梁玉山吧新稻七号抢走的那一刻起,他的命运其实已经注定了,只是时间还没到而已。 也就在这个夏天,云水县政府连接召开了几次会议,主题都是有关于云水经济发展的。一唐永飞为首的政府班子一致通过了决议,坚持走科技兴农的路子不动摇,采用技术引进和财政补贴相结合的方
法,鼓励农民搞设施农业,以余湾农业发展公司为模版,在全县范围内全方位的促进农业升级,保证让农民增产增收。 也就是在这个夏天,云水雨后春笋般的成立了上百家农业合作社,涵盖了全县三分之一以上的农业人口,还有不少人成立了家庭农场,总之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都在想办法和高新农业挂钩。这其中
有多少是冲着财政补贴而来的,那就没人知道了。总之按照现行的政策,几乎是每一家通过审核的合作社都能拿到一定数量的补贴,人们不想方设法占这个便宜才怪呢。 也是在这个夏天,云水四套班子在经过数次讨论之后,正式将发展旅游这一指导思想提上日程。县委县政府根据云水的实际情况,觉得南城一带的山地很有利用价值,可以结合余湾等地的生态农业,
搞一个集休闲旅游观光为一体的大型旅游项目,暂定规模打算投入两个亿,由政府主导,吸引社会上的闲散资金,鼓励有能力的企业家进行投资。 在会议上唐永飞代表县政府提出,一定要协调好旅游项目和辖地内农民的利益关系,该补偿的要按照法规进行合理补偿,对于那些不遵守政府规定对于项目干扰的农民,要依法依规进行劝导,力保项
目的顺利进行。 按照县政府的设想,一期工程主要集中在南城范围内和林庄的部分地区,其中又主要集中在以余湾为中心的一大块区域,共涵盖余湾村的全部,另有其他三个行政村的部分或大部。视项目的收益再决
定是否扩大范围,最终的目标是将九座山头全部涵盖。 县政府的精神首先下达到南城镇和林庄乡政府,然后按照程序再传达到村一级。实际上余见海接到这个消息的时间并不比孟宪平慢多少,在县里的通知下发的时候,马天水已经私下里将这一消息透露
给了他。
这正是马天水的精明之处,总之这已经是县里形成决议的东西,已经不可更改,余见海知道也就是早一点晚一点的问题,他提前透露出来并不算是违规,还顺便卖一个人情给余见海,何乐而不为呢。
余见海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是有点吃惊的,他之前是对唐永飞提过发展乡村旅游的设想,原本以为还需要一些时间,没想到这么快县里就形成决议了,这大大出乎了他的预料。
按照余湾目前的情况,村
第734章 唐永飞的赌注
见到镇长孟宪平之后,余见海知道县里的具体决议,暗暗寻思县政府的胃口还真的大,居然想要搞出这么大的手笔。 按照县里的方案,这是一项非常大胆又冒险的决定。由于长期以来地处偏僻,位于云水东北部的云山除了过去那一阵子有过不少石材开发之外,近些年基本上就没有进行过像样的经济活动了。连绵不
断长达数公里的山区,除了部分乡镇的农民在山上零星的开垦一些地方栽种果树之外,基本上都还保持着原生态,植被没有受到太严重的破坏。 主要原因就是交通的不发达,南城林庄长期偏安一隅,到县城坐车都要一个多小时,加上这些山上又没有什么特色可以吸引人的东西,自然也引不起人们的兴趣。可也正是这种长期的闭塞,才将云山
九座山头的大部分原始状态得以保留,现在看来反而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县里的打算是,充分挖掘那个只存在民间的那个皇帝的传说,将云山和他联系起来,让这座山增加一些神秘感。尤其是南城这个名字的由来,那可是皇帝金口玉言封过的,自然也能让想象力丰富的现
代人浮想联翩。当然这种编故事的事情,需要县里博物馆地方志编撰委员会的那些闲人来费脑子了。以他们长期的清闲工夫,编个让自己都相信的故事,应该不在话下。 除了和那个无从考证的皇帝强行挂上关系,另外云山的自然环境总体算起来,还真的是不错的。这几座据说在远古时代海里的小山峰,由于长期受到海浪的冲刷,形成了独具一格的岩石地貌,面向朝
东的这一面岩石大部分都裸露在外面,在大自然长期的侵蚀风化下,还颇有点鬼斧神工的味道。
加上几座山头之间的涧沟小溪,大跃进时期保留下来的青石板小桥,散布在几座山坳里风格各异的植被,细细看起来还真的不错。 县政府办公室牵头,县电视台的摄影师和几个志愿者一起拍摄的照片,就是最有力的证据。虽然有着拍摄技巧上的人为因素,那些照片还是非常耐看的,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这就是云山的实景,唐永飞
还以为是哪个著名的景点照片的。也正是有了这些让人眼前一亮的照片,唐永飞才说服了县里的大部分领导,促使他们投了赞成票。 自然风光还算不错,也能和说不清是历史名人还是民间传说的皇帝扯上点关系,这个旅游项目基本上就有戏了。当然在唐永飞的计划里,还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因数,就是国家对于三农的政策,对于农
村发展特色项目的扶持,对于振兴农村经济的决心。
而在这一块,余见海已经在云水做出了榜样,带领一个村子集体致富,还创建了自己的品牌,潜力无限。这个年轻人还大胆地承包了渔场,和县开发公司合作建起了大型养猪场,预期收益不错。
正是对于余见海创业致富能力的毫不怀疑,唐永飞才坚定自己的想法,一定要走一条与众不同的路子,让整个云水搭上这趟班车,让全县人过上美满的生活。 设施农业,生态农业,观光农业,这是唐永飞在结合云水的实际情况后,定下的发展路子。设施农业就是在全县适宜的地方,多建塑料大棚和日光温室,鼓励农民成立合作社
第735章 县里开会
对于孟宪平抛过来的这个橄榄枝,余见海真的没有半点想法。他从回来看到家里穷成那样之后,只想多赚钱让家人活得舒服些,活得轻松些。只想发家致富后,找个情投意合的女人,过那种无拘无束的生
活,生两个孩子,让父母颐养天年。 只不过他在看到余湾这些年还是不富裕之后,真的不忍心丢下乡亲们,打算带他们一起致富。在遇上楚天舒几个同门之后,又更深地领会到了相生相克的含义,知道自己力所能及的反哺社会,会对修
行大有益处,从此才下定决心,一发而不可收拾。
赚钱,让更多人利用他药王门的不传之秘得到益处,让药王门这个古老门派在新社会造福大众,这才是余见海这个新掌门的愿望。 虽然这样做也许并不太符合老头子的意愿,不过余见海现在是掌门人,几个师兄师姐也没有表示反对,所以他还是做了。只不过他一直小心翼翼的保护着自己的核心机密,哪怕到现在已经有不少人知
道他利用中药促进了农作物的生长,知道他利用药水改善了猪肉和鱼的品质,却不知道他这些技术的来历,最多在暗地里猜测一番罢了。 余见海喜欢这种无拘无束,尽自己能力去做事,没有人去管他,除了自己管自己。虽然他现在的身份是余湾的村长,算是接受镇政府的领导,可是按照现在的情况,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他在余湾人心
目中的地位,也不怕有人会顶替他的位置。
只是他在决心要带动更多人发家致富后,制定的那个宏伟的计划,还真的没办法靠一己之力去完成,需要整合多方面的力量,确实绕不开官方这个最有生杀大权的决策机构。 如果能在未来短时间内当上南城的副镇长,那么对于实现他的计划肯定大有益处,可是余见海真的不感兴趣。他不喜欢官场的氛围,尤其不喜欢那些当了一点点小官就装腔作势的人,拿着鸡毛当令箭
,还真的拿自己当大老爷了。
正是因为打心眼里看不上这种装腔作势狐假虎威的家伙,余见海才对整个官场都没有什么太好的映象,也压根没打算蹚这趟浑水。 “哈哈,镇长,感谢你对我的信任。”余见海心里盘算着怎么委婉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满脸堆笑道,“我还年轻,当个村长都有点吃力,要不是有村里几个老干部在支持,还有吴菲帮我分担了大部分繁杂
琐事,我估计早就焦头烂额了。您也知道我的特长是什么,这个副镇长……哈哈……” 孟宪平马上就明白了余见海的用意,在基层和各行各业的人打了近二十年的交道,他哪里听不出余见海的弦外之音。他马上就笑道:“这也不急,我就是随口一说,最快也得一两年后的事。你的当务之
急是专心做好手头的事,其他的都不急。”
“好勒镇长,那我就先谢谢您了!”余见海见坡就下,又是作揖又是陪笑,“我以后的工作还得靠您多多支持,您多费心哪!” “呵,那是必须的!”孟宪平笑道,“你现在是县长面前的大红人,还是咱们南城经济发展的重要一环,我这个镇长不支持哪个支持你你就放开手脚干吧!需要我出面协调的地方,我肯定不会含糊的。
” 就在孟宪平和余见海说得正起劲的时候,县政府办公室的又一条通知下来了。通知要求,个乡镇主要领导于三天后在县政府大礼堂开会,任何人不得缺席。在通知的最下面用手写加了一条:“另请通知
余湾村余见海同志列席会议,不得有误。”
孟宪平有点惊愕,瞄了一眼余见海道:“见海,县长通知你去县里开会呢!”
“怎么可能!”余见海噗哧笑道,“我一个小小的村委会主任,县长怎么可能通知我去开会”
“你不信”孟宪平晃了晃传真过来的通知,“拿过去自己看!”
余见海抓过来一看也有点惊讶:“还真是的!真的让我列席会议!”
“好了,你回去抓紧准备下吧!三天后早上我在政府等你,咱们
第724章 再一次露脸
“下次带上我!”卢琳的好友通过私下联系知道这确实是一场误会之后,在微博下评论了一句,算是变相的支持自己的好友。
“ok !”卢琳回复,“下次一定叫上你,千万记得到时候调整一下档期。”
“求带!”又一个好友冒泡了。
“没问题!” 谁都有几个好朋友,何况是像卢琳这样在圈内人气很旺的当红明星。在确定卢琳恋爱的消息只是一场别有用心的狗仔闹出来的乌龙事件之后,不少一直在密切关注的友人纷纷出来调侃了,说究竟是什
么样的红烧肉这样好吃,居然让圈内公认的劳模连难得的休息都放弃了,非要冒着被偷拍的危险,跑到农村去吃。
卢琳的粉丝中有不少人是属于那种铁杆粉,卢琳喜欢的她们都喜欢,卢琳讨厌的她们也都讨厌,非常密切地个偶像保持着同步。现在看到卢琳对红烧肉这么着迷,马上就有不少人在后面跟风了。 加上之前的那一期《舌尖》又被翻了出来,一时间播放量居然又有不小的增长,居然在短时间内超过了一档最新上线的真人秀节目,让不少人大跌眼镜。《舌尖》节目组也深感意外,这档节目一般在
电视上播出之后,网上会及时更新,也会收获不错的点击量。一些往期的节目也会有人去看,只不过都是零星的,从里没有哪一期像“走进云水”一样,在卢琳恋爱乌龙之后,被这么多人再次观看。
受此影响,其他期的《舌尖》居然也收获了不小的点击量,这是所有人都没有想到的,可把节目组给高兴坏了。 最先发布卢琳恋爱消息的网站,看到了卢琳的回应之后,事情基本上已经算是真相大白,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网站再继续就这个话题继续深入报导,那就很容易引起纠纷,严重的说不定还会收到律
师函。 不过网站也已经很满意了,从消息发布后到现在为止,网站的点击量差点创下了娱乐频道的新纪录,就连之前号称轰动半个娱乐圈的某知名男星和他模特女朋友的婚礼,点击量也仅仅比卢琳恋爱曝光
的消息多出几万次点击而已,可见卢琳恋爱的消息在人们心里引起了多大的关注。 单从流量来看,这次网站算是赚大了,还从数万网友的议论漩涡中全身而退,也没有将卢琳彻底得罪,算是还留下了一点点余地。更让主编高兴的是,哪怕现在已经基本上确定卢琳没有恋爱之后,还
有不少网友在进行各种各样的猜测,甚至说一些毫无根据的话,极端的还在对卢琳进行人身攻击,可是这纯属网友的个人行为,不仅给网站继续带来流量,还不会引起法律纠纷。 在这个社会,哪怕是事情的真相已经确定了,还是会有一些人在借题发挥蹭热度。不少明显是蹭热度的喷子还在大放厥词,有的说卢琳是白天让干弟弟从酒店带走,晚上正好干弟弟。汉语的博大精深
 
; 这时候就充分显示出来了,智者见智淫者见淫,不乏部分满脑子精虫的东西会心一笑,一脸的淫邪。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