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强小村长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硝烟
“你老表是哪里人他是从哪里弄来的麦种”单军林更好奇了,追问林苏杭。
“他是余湾的。”林苏杭笑道,“不过这麦种也不是他家的,是他们村长家的。”
第650章:白眼
第650章:白眼
下午还是单军林的课,主讲水稻栽培。其中不可避免的讲到了水稻的品种,在经过简单的现场调查之后,发现几乎有三分之一的人已经购买了数量不等的新稻七号,多的有好几亩,少的亩把地。
再问问他们为什么选择新稻七号,回答是五花八门的,有的说是看到广告上说好才买的,有的说是看别人买了也买点试试的,当然也有几个人的回答让单军林大跌眼镜,他们的理由是,这是余见海卖的稻种。
单军林几乎要吐血了,我勒个去,其他的理由是完全站得住脚的,可是你说因为是余见海卖的稻种你就买,这叫什么事啊哪有这样选择种子的,不看品性只看是谁卖的,完全不合常理啊!
这下子单军林更坚定了要拜访一下余见海的打算,决定等到授课结束后走一趟。不过当天晚上他就回了县城,家里来了电话,说他的小孙子突然发烧住进了医院,他只能急匆匆的赶回去。总之见余见海的机会多得是,也不在意和一天两天的,可是小孙子就不得了了,那可是他的心尖子,容不得有半点闪失。
第二天的培训上午是畜牧局的专家何同,讲的是养猪的一些技术,其中有个环节是讨论,自然而然的提到了天润的生态猪肉,台下听讲的三叔笑而不语,深藏功与名。
下午是水产局的专家孟宪彰,也是洋洋洒洒的讲了小半天,说怎么给鱼塘增加密度,怎么预防疾病,又说了有些水体不适宜养鱼,比如说死水塘。
田凯听到这种言论只是微微一笑,心说你是没去过我们余湾,那块大石塘只有依靠下雨补充水源,正是理论上的“死水”,可是养出来的鱼比渔场的那些还大,品质还好,价钱更是不用说,这又作何解释
可见所有的理论都不是绝对正确的,还是要联系实际情况,不能一概而论。
当然专家们的讲课还是很有效果的,从每次讨论的时间很多人举手提问来看,确实给很多人解疑答惑了,达到了预期的效果。只是来自余湾的人都是有点无奈,因为余湾现在采用的很多源自余见海的技术,专家们压根就没讲过。难道是余见海的学问已经超过了这些专家还是余见海的那些技术本身就是歪门邪道
其中最直观的就是药物的应用,无论是小麦水稻,还是养猪养鱼,专家们都不可避免的提到了病虫害的防治,列举了一大串的药物,不能说人家不用心,可是余见海压根就没有使用过这些啊!他提供的只有自己土造的“药水”,寒碜得连专用的包装都没有,大部分时候都是用饮料瓶胡乱装着的。哪怕是他千叮万嘱的“好药”,也只是用纸包着,哪里像市场上的那些药物,外包装花里胡哨的让人眼花缭乱呀!
这种认知上的差异,等到第三天主讲蔬菜设施栽培的时候,更加的明显了。专家嘴里的大棚种植,几乎就是从头至尾都是用药物保驾护航的,育苗的时候要用甲拌磷等药物防治地老虎、蝼蛄,苗期要用各种杀菌剂防治疫病,栽培后用的药物和激素更是吓人,就拿最简单的早春大棚西瓜来说,要用坐果灵蘸花,坐果完成后喷施膨大素,临近成熟期催熟,哪一阶段离得了激素
虽然专家们也说了,激素在合理使用的情况下,对于人体的健康是不会有影响的,可是究竟是什么样的“度”才合理,现实使用中很难掌握的啊!
还是余湾好,无论是什么时候,余湾出产的瓜果蔬菜,在抽检
第651章:如日中天
第651章:如日中天
“啊这里的大棚里还栽了果树啊”
“啊,这里面空间这么大啊!光线这么好啊!”
说这话的都是别的村的人,一惊一乍的,像是刚进大观园的刘姥姥。而余湾本村的人就是觉得好笑,还有满满的自豪感。
呵,这是我们的余湾!和以前大不一样的余湾!
当然也有人小声嘀咕,余湾花了大价钱建了这么多的连栋温室,究竟能不能赚到钱啊那些日光温室里种上瓜果蔬菜,当年就能见钱,这里栽了果树,种了葡萄,水土服不服呀,反季节产量高不高呀
听说要搞什么生态农业园,做观光农业,谁会吃饱了撑的没事跑乡下来呀!你看看放假的时候,新闻上不是都说那些著名的旅游景点人山人海的,哪有说农村挤不动的人了就算是有人图省钱来转转,这里又能吸引多少人流量,能带来多少收入说不定还不如种菜呢!
更有甚者直接下了定论,这一点是想从上面拿补贴的,那些当官的都需要面子工程,肯定是上下串通好了,骗国家的补贴的。
当然这种不负责任的说法是不敢公开说的,只敢在小范围议论,甚至有人刚刚起了个头,就被身边人严厉制止了。
造谣,是要负法律责任的。
当然这些也仅仅是一闪而过,等到大家参观到温室大棚的时候,都被里面欣欣向荣的景象看傻眼了。
无论是黄瓜西红柿,还是豆角茄子,乃至西葫芦等等,看得眼花缭乱。大棚地上干干净净,看不到一点点残枝败叶,工人们说说笑笑的在干活,看到有人进来都投来好奇的目光,然后继续去劳作了。
余见海不停地向单军林他们介绍着,其余的那些各村的人都分散了,自然有人接应,也不怕走丢了。单军林心里诧异,他参观过的蔬菜基地有很多,规模比余湾这里大的多得是,可是没有一个地方像余湾这样整洁,里面的作物长势这么好。
他终于相信了坊间流传的那些话,余湾在种菜这一块,确实有自己的独到之处。想到自己在培训班上大言不惭的那些“授课”,单军林心里就有点不是滋味。你妹的这不是坑人么,孟镇长你这是搞什么呀,还让植保站的人来讲怎么搞设施栽培,你直接把余见海喊去讲就行了啊!要么把那些想学点经验的人组织来余湾参观,忙的时候义务劳动都行,实践几天还怕学不到东西
心里矛盾,就连余见海好几次真心诚意地问他一些问题,单军林都觉得余见海是故意在让他难堪,脸上火辣辣的,回答也都是敷衍了事,心里却在暗暗埋怨。你都这么在行了,还问什么问呀,存心的是吧
好不容易在余湾参观完了,杨长江兴致勃勃的,那些同来的人也都是兴高采烈,直呼大开了眼界,还说怪不得镇上宣传让大家学着余湾搞大棚种菜,现在亲眼看到了,知道这里真的可以让土地的收入翻倍了呀!有些人已经说了,等回去就联络一下,看看等到夏秋的时候,是不是也将土地流转一下,跟着余湾搞设施农业呀!
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杨长江暗暗点头,招呼大家上车,去参观下一个目标,天润集团的生态猪养殖基地。
车队一溜烟的走了,余见海目送离开,摇头笑了一下,正要回身,看到吴菲站到了他身边。
这个年过了,余见海感觉吴菲好像成熟了许多,也许是她的头发剪短了的原因吧,现在看起来比原来更干练,更精神。如果说吴菲原来的头发看起来更像小女生的话,现在的发型配上职业装,那就成熟多了,活脱脱的职场
第653章:影响力
第653章:影响力
他们这时候再看向余见海,就像是见了怪物似的。
有人知道余湾出了个会种菜的村长,有人知道兴旺猪场的老板牛逼,有人知道渔场被整个承包了,甚至有人都知道是余见海干的好事,可是等这三样都综合到一个人的身上的时候,除了震惊,已经没有什么词能表达心中的感受了。
带着复杂的心态,人们井然有序地跟在余见海他们后面,听着他在前面讲解,看着躺在地上呼呼大睡的二师兄,看着身穿工作服在打扫猪舍的工人,闻着不是太舒服但绝对没有臭味的空气,彻底刷新了三观。
猪圈,也可以这么干净!
养猪,原来也可以穿得这么整洁,跟工厂上班一样。
喂猪,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打扫猪舍,原来可以这么轻松!
最最重要的是,这里的猪居然可以这么安稳!这么懒!懒得连这么多生人进来都不想动弹,偶尔有一两头起身,也只是去撒尿排便,对于这么不速之客压根就熟视无睹,最多是伴着排便放个屁而已,又懒洋洋的回来躺下,继续呼呼大睡。
真的不敢相信啊!
来的人有很多是家里养猪的,他们的猪圈平时都不让人随便进去的,这是可观的事实,一来是怕人使坏,二来是猪怕见生人,看到生人会受到惊吓乱跑,嗷嗷乱叫,踩得粪便到处都是。
这里的猪就像是傻子一样,真正的是笨猪啊!
可是他们马上又刷新了认识,在参观即将结束的时候,正好是猪场喂食的时间,只见那些原本安详地躺着的猪老爷,像是突然听到了集结号一样,闻到饲料的味道就忽噜的爬起来了,挤着排在饲料槽前,头也不抬地大快朵颐,完全不顾参观的人惊讶不已的目光,偶尔有一两个嘴快的吃饱了,慢悠悠的走到水嘴前咬着喝水,再晃悠悠的去撒尿排便,回来就直接躺下了。
杨长江也是被刷新了三观,何同这个参观过不少大型猪场的行家都觉得不可思议。这里的猪太老实了,老实得不可思议。说句不恰当的话,这些猪和很多人期待的状态是多么相似啊!吃饭,睡觉,只是没有豆豆可以打罢了。
中午了,人们默然无语地出来了,连议论声都没有。当然各人心里是这么想的没人知道,只是后来有人私下里向三叔打听,猪场喂的是什么饲料,能不能透露一下。
当然各人回家后就完全不同了,大肆地宣扬余湾的大棚种得如何如何好,兴旺猪场的猪怎么怎么的长得好,最后话题都集中到了余见海身上。那个年轻的小村长,今天终于见到真人了!乖乖,人家多年轻啊,怎么就那么能干呢!
然后话题引申到了余见海承包了渔场的事情上,又有人提到了林苏杭家的麦子,又提到了新稻七号……
乖乖!话题越聊越多,最后连天润集团的养殖基地是余见海招商来的都被有心人扒了出来。更不要说余见海在镇上的那些轶事了,无一遗漏啊!因为很多小混子的家也在农村啊,他们听到有人在议论心目中的偶像,自然要插嘴说几句好话啊!他们的家长也自然要附和啊,有些人还吃过余见海的鱼呢,那味道现在还忘不了呢!
尼玛,最后大家惊讶地发现,这个小村长好像无所不能啊!起码在农村,没有比他更全才的人了呀!
 
第654章:炸了锅
第654章:炸了锅
该来的总要来,渔场现有的养殖户一一接到了通知,请他们在余湾村部商议事情。那几个已经决定退出的人没来,下面怎么做已经和他们无关了。
小夏他们都来了,村部里又热闹起来。
很多养殖户是第一次来余湾的,被这里成片的大棚和整洁的村庄惊了一下。虽然这里的楼房数量不算多,还有很多是过去的老房子,可是整个村庄很干净,路边没有像其他地方乱七八糟的,基本上看不到杂草和垃圾。
水泥路,路灯,粉刷过的墙壁,再配上斑驳的山体,蓝天白云,看起来还是很舒适的。他也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很多人一直想搬离的乡下农村,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让他们有点不安的是,此次协调会,农开局的人来了,镇政府也派了杨长江来参加,一方是余湾水产合作社,另一方就是那些迟迟没有行动的养殖户。
双方坐定,农开局的代表先开了口,大体上讲了一下今年的承包方案,也提了曾经在媒体上的公告和投标结果,最后再次重申,余湾水产合作社已经是渔场合法的承包商,敦促相关人员赶紧办理好手续,不要影响即将开始的新一季养殖。
接着是田凯发言,着重提了在场的养殖户无视他们的通知,迟迟不肯主动前来洽谈,现在是不得已的办法,要是双方再打不成妥协,那就只有按照程序维权了。
余见海作为水产合作社的最大股东,因为是余湾村长的原因,并没有开口,一切都交给田凯出面,正好也检验一下他的能力。
田凯的发言还是不错的,有礼有节有据,不失礼貌有带有浓浓的警告意味。
这边老梁他们有点坐不住了,无论是农开局代表的发言,还是田凯的“最后通牒”,都对他们十分不利,实际上从一开始他们就没有占据主动过,无非是心里有点小小的倚仗,以为能够糊弄过去罢了。
“那个,这几年我们一直都是在渔场养鱼的,现在政府说不让我们养了就不让我们养了,这说不过去呀!”有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咳咳,不是不让你们养。”农开局代表严肃的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是为了便于管理和监督,整个渔场现在整体上由余湾水产合作社来承包经营,至于他们是自己经营,还是分包给其他养殖户,合作社和养殖户之间如何协调,这回事另外一回事。人家合作社也早通知你们了,有想法可以来谈,你们一直避而不见,想采用消极手段软抵抗,这才导致了今天的情况。你们有想法有主张可以提嘛,可以谈嘛,今天正好敞开了谈,千万不要再回避了。”
“好,既然这位……主任……已经说了,那我就谈谈我的想法。”老梁眉头紧锁道,“我在渔场养鱼五年了,前两年没经验一直亏本,这两年才赚了点小钱,现在刚刚有点起色,你们就不让我们养了,是不是太不人道了就是仗着钱多想逼我们走”
“老梁,你这话说错了!”田凯微笑道,“我们不是想逼你们走,而是想让大家坐下来谈!要是非要你们走的话,那我们今天就没有必要坐下来了,直接对薄公堂采取手段就是了,还费这么多事干嘛”
“啊那就是说,我们还可以继续养鱼”老梁惊讶道。
田凯扑哧笑了:“谁说不让你们继续养鱼的”
老梁顿时尴尬了,和那些之前私下里曾经信誓旦旦要斗争到底的同行们目目相觑,一个个都说不出话来
第654章:炸了锅
第654章:炸了锅
该来的总要来,渔场现有的养殖户一一接到了通知,请他们在余湾村部商议事情。那几个已经决定退出的人没来,下面怎么做已经和他们无关了。
小夏他们都来了,村部里又热闹起来。
很多养殖户是第一次来余湾的,被这里成片的大棚和整洁的村庄惊了一下。虽然这里的楼房数量不算多,还有很多是过去的老房子,可是整个村庄很干净,路边没有像其他地方乱七八糟的,基本上看不到杂草和垃圾。
水泥路,路灯,粉刷过的墙壁,再配上斑驳的山体,蓝天白云,看起来还是很舒适的。他也也是第一次感觉到,原来很多人一直想搬离的乡下农村,其实还是蛮不错的。
让他们有点不安的是,此次协调会,农开局的人来了,镇政府也派了杨长江来参加,一方是余湾水产合作社,另一方就是那些迟迟没有行动的养殖户。
双方坐定,农开局的代表先开了口,大体上讲了一下今年的承包方案,也提了曾经在媒体上的公告和投标结果,最后再次重申,余湾水产合作社已经是渔场合法的承包商,敦促相关人员赶紧办理好手续,不要影响即将开始的新一季养殖。
接着是田凯发言,着重提了在场的养殖户无视他们的通知,迟迟不肯主动前来洽谈,现在是不得已的办法,要是双方再打不成妥协,那就只有按照程序维权了。
余见海作为水产合作社的最大股东,因为是余湾村长的原因,并没有开口,一切都交给田凯出面,正好也检验一下他的能力。
田凯的发言还是不错的,有礼有节有据,不失礼貌有带有浓浓的警告意味。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