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两成这”商人犹豫了起来。

    一商人拱手对玄世璟说道:“公爷,您既然知道这当中没有多少利润,这两成是不是也太多了,若是大批量的购买,在总数目上省下一些,不过分的话,我们还能接受,只是一下子削掉两成,我等”

    “诸位!”玄世璟加重了语气,停顿了一会儿,才将语气放缓:“做人可不要太贪心,这当中的门道,你们觉得本官不懂莫要忘了,本官手底下,可也经营者这门营生呢。”

    “公爷您家大业大的,我们没法儿比啊,我们赔不起啊。”有商人说道,此言一出,身边儿的几个商人纷纷附和。

    “两成呵呵。”玄世璟呵呵一笑:“诸位可算仔细了,真的赔本吗”

    “这”屋子里的商人们面面相觑。

    “钱堆,你来说。”玄世璟看向一旁站着的钱堆。

    “回公爷,两成,尚可接受。”钱堆说道。

    “若是诸位觉得朝堂的价格不公道,也可不与朝廷打交道,你们可以继续按照市场价去出售你们的材料,零零散散的卖,自然也亏不了。”玄世璟笑道:“不过多花费些时




第四百一十二章:利益不是最重要的
    “公爷,照这么说,咱们家的东西,要按照市场价的八成卖给朝廷了”钱堆问道。

    “没错,虽说是八成,但是总算还是有赚头的,而且数量一大,赚的不会比平常少了去。”玄世璟说道:“我问你,做生意最重要的是什么”

    钱堆一愣,随后说道:“诚信、名声。”

    “没错。”玄世璟笑道:“有些时候啊,利益可不是至上的,这买卖与工部做成了之后,咱们商会再往外出手这些材料,比市场低一成,往外卖,这就是名声。”

    “卖给别人是九成的价格”钱堆不解:“这是为何”

    “名声啊。”玄世璟笑道:“咱们的材料供应给朝廷,修建新宫殿,是市场价的八成,这事儿瞒不住,不少人会知道了,供应完之后再卖给别人,九成的价格,虽然少了一成,但是咱们赚到的,可是名声。”

    钱堆听了玄世璟的话,仔细的想了想,好像也有道理,至于这当中有什么道理,或许要花上一些时间想一想了,又或许,等到事情到那一天才会想到这当中的门道。

    “公爷,您说这些商人,会不会答应”钱堆问道。

    “不管他们答不答应,咱们好好的与工部那边合作就是了,还有,不仅仅是关中的材料,往远一些,能订购的,先订购一批吧。”玄世璟说道:“至于那些商人,说是回去合计一番,拿不定注意,只不过是去找背后的靠山询问罢了,若是他们背后的人贪这两成的价格,这事儿自然成不了,若是他们背后的人聪明,此事也就成了。”

    “属下明白了。”钱堆说道:“他们若是来找你,你就咬定八成的价格不要松口,至于工部那里,现在还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儿,还要等陛下查过工部的人才知道。”

    钱堆点了点头。

    “如此,若无他事,我就先回庄子上了,你这边若是有什么事,派人到庄子上来见我就是。”玄世璟说道。

    “是。”钱堆应声。

    玄世璟下了楼,去了后院,他的马在后院儿,玄武楼的小厮给玄世璟的马喂了些草料。

    现在这个时辰从长安赶回庄子上,也不过是太阳刚刚落山罢了,事情进行的比玄世璟想像中还要顺利,还要快,只不过出乎意料的是他多了个新宫督建的活计罢了,只要户部与工部那边儿运行正常,不出什么幺蛾子,他也算是轻松。

    骑着快马赶回了庄子,正好赶上吃晚饭。

    “夫君今日回来的这么晚,风尘仆仆的,可是出远门了”玄世璟回房间换衣服的时候遇到了秦冰月,秦冰月见玄世璟满头大汗,上前拿出手绢帮玄世璟擦汗。

    “嗯,去了趟长安。”玄世璟说道:“咱们家有些生意要和朝廷做,当中有点儿差错,陛下便派人来庄子上召见我,商议了这事儿。”

    “夫君还是先回房间换身干净衣服吧,一会儿太阳落下去天就凉了,夫君可别着凉。”秦冰月提醒道。

    玄世璟点头,和秦冰月一同回了房间。

    生意上是赚了还是赔了,秦冰月并不关心,只是心里担心玄世璟,究竟是什么样的生意,竟然能让陛下这么着急的将自家夫君召见进宫。

    只是这是朝政大事,玄世璟不主动提起,秦冰月也不会去



第四百一十三章:书院外的读书人
    下午玄世璟骑马到书院的时候就见到书院外头有几个读书人在外头徘徊,下了马,牵着马匹往书院侧门走去。

    “这位兄台。”外头的读书人见玄世璟直接牵着马往那边走,快步走到玄世璟身边,拱手说道:“这位兄台也是慕萧相公和高相公的大名而来的吧。”

    玄世璟停下步伐,点点头:“是啊,怎么了”

    “兄台还是不要贸然进书院,且老老实实的在外头等候吧,这书院不允许咱们这些外人进去的,怕搅扰了两位相公讲学。”那人说道。

    在书院门口等候的这些读书人倒也知礼。

    “你们都是想要见两位相公的”玄世璟问道:“我是这庄子上的人,最近庄子上为何多了这么多读书人”

    “正是,兄台,明年可是到了春闱的时候了。”那读书人回应玄世璟:“我等提前大半年来到长安,也是想着到长安来一边等待明年的春闱,一边想要在长安游学,只是那国子监我们是进不去的,毕竟是官学,听长安城的人说这东山县明德书院是民学,而且有萧相公和高相公在书院之中讲学,我等慕名而来,只是没想到,这民学的大门,也未曾进去。”

    “在这书院之中进学的都是庄子上的孩子,萧瑀和高俭两位相公再此处讲学,也不过是讲的一些入门的粗浅的学问罢了。”玄世璟说道:“这些东西你们一开始读书的时候就学过了,所以即便是进了这书院,也没什么用处,而两位相公也不会因为你们明年要闯春闱,就放着那些孩子不管,去给你们讲学。”

    “可是,既然是讲学,那也是人人可听得,而且我等明年要参加大考,时间对于我们来说,所剩不多,而那些孩子,以后还有的是时间”

    “你叫什么名字”玄世璟看向刚才说话的那书生,脸色不是很好。

    “在下杨高。”那书生拱手说道。

    “你方才所说,便是你心中所想吧若是如此,明年的春闱你也不必参加了,像你这样的品性,再有才华,朝廷也不会用你的。”玄世璟冷声笑道。

    “这位兄台,在下是否能被朝廷录用,乃是朝廷说了算,而不是兄台你说了算,若是春闱考中了进士,入了皇宫,参加殿试,即便没有前三甲,也会有个一官半职的。”杨高说道,只是口气,并不像之前那般和善,因为玄世璟所说的话,实实在在的是在讽刺他。

    “每年整个大唐前往国都长安参加春闱的读书人如过江之鲫,除却自己奋发考试来到长安之外,还有个州府的推荐,或是到长安达官勋贵府上投行卷者,林林总总算下来,参加春闱者,成千上万,而走到最后能到入宫参加殿试的,就那么二三十个,兄台当真有信心能够走到殿试那一步”玄世璟笑问道。

    “成与不成,总要试试才是。”杨高说道。

    “是啊,成与不成,总要试试才是。”玄世璟笑道:“你为人如何,现在我且不做评论,若是日后你真的入朝为官,但仍旧是如此心性,那你我之间,少不了一番较量了。”玄世璟笑道:“诸位若是喜欢在这儿等,那就继续等着吧,只要不打搅学院里的人正常上课,没有人会赶你们的。”

    “兄台,你。”先前那个与玄世璟搭话的读书人听玄世璟这般说,一半是惊诧玄世璟说的话,一般是惊诧玄世璟的态度。

    听着外头的动静,书院的门房也从侧门出来了,见到玄



第四百一十四章:玄世璟的宏愿
    “哦愿闻其详。”高士廉说道。

    “某些读书人的品性,学生不多做评论,学生倒是想到了,咱们学院教导这些孩子读书识字,是否要更加着重于这些孩子品格上的培养,一个人,读再多的书,再有才华,若是心是脏的,品性不端正,岂不是培养出来的都是有文化的祸害”

    “此言却是不虚。”高士廉点头附和道:“所以,世璟对于书院,是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难啊。”玄世璟叹息一声:“添为书院的一份子,我希望书院的学生都是品性端正的君子,但也希望他们的处事能够圆滑,这两者当中找到一个平衡点,谈何容易。”

    “要求的确是有些高了。”高士廉笑道:“不过想法是好的,眼前就以萧相公来说,萧相公的才华是数一数二的,可是在朝为官数十年,起起伏伏,六遭罢相,也不过是因为太过板直,哪怕萧相公圆滑一丝,也不会如此跌宕,但是朝廷也需要这样的直臣啊。”

    朝廷是需要这样的直臣,但是萧瑀的性子也太直了,也就是遇到李二陛下这样的君王,而且拐弯抹角的跟皇家有这样那样的亲戚关系,要是在别处,萧瑀能不能活到这么一大把年纪,还未曾可知呢。

    而书院的这些孩子,将来不是全都要去做官的,即便是在庄子上,为人处世也是需要几分圆滑而非刻板,刻板的人或许在别人口中有不错的评价,但是在生活当中,却是孤独的很。

    但是玄世璟也不希望书院的孩子们,以后有了出息,读了书,变成杨高那样自私的人,那样的人,从心里就觉得全世界都应该围着他们转

    这才是让玄世璟对杨高印象不好的地方。

    “现在这些孩子年纪还小,如同树苗一样,而学院的责任,也不仅仅是教导他们读书识字,为人师表,更多的是要教导他们为人处世,品行端正啊。”玄世璟说道。

    “这倒是,不过老夫觉得,这些孩子都很好,心思单纯,但终究是没有经历过什么名利场,看不出什么来。”高士廉说道:“一直保持着一颗赤子之心,最是难得。”

    都说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得始终易,不忘初心却是难。

    “如此的话,学生打算也到这书院之中来教导这些孩子。”玄世璟说道:“占用的课时不必太大。”

    “这也不错,只是听说陛下让你督建龙首原新宫,你忙的过来吗”高士廉问道。

    “龙首原的新宫倒也没什么,只要户部和工部一切正常,学生这督建之名,就在那摆着好看就是了。”玄世璟说道“日后等阎立德和阎立本大人图纸都弄完,也就腾出手来了。”

    “阎家兄弟是不错的。”提到阎立德和阎立本兄弟,高士廉称赞在:“有他们负责整个新宫的修建,加上你在旁督建,估计也出不了什么大事。”

    “嗯。”玄世璟应声,随后说道:“对了,老师,明日可就是中秋节了,这书院是不是要休息一天,老师和萧相公也好回长安,与家人一同团聚。”

    “老夫不打算回长安了,若是团聚,便让长安的那些孩子来庄子上吧,在这庄子上生活的时间越长,越是发现这东山县的



第四百一十五章:布局
    高士廉在书院里也待了不少时间了,玄世璟及玄世璟府上的人对书院的重视程度让高士廉也不得不多想,这明德书院绝对不会像是玄世璟所说的那样,只是为庄子上的孩子建造的书院,让庄子上的孩子们能够读书,若是如此,这书院何必将他找来做这书院的山长,还将萧瑀给拉了进来。

    要是仅仅要教导庄子上的孩子,普通的教书先生在长安一抓一大把,何须费这么大的功夫,当时高士廉可还在朝堂之中,没有致仕呢。

    虽说萧瑀六遭罢相,可是玄世璟和高士廉把注意打到萧瑀身上的时候,萧瑀还在朝堂上叱咤风云呢,两人也只是估摸着萧瑀会得罪李二陛下,然后再次被贬官。

    结果真的是,玄世璟从平壤回来,萧瑀已经在书院教书了。

    有萧瑀和高士廉在,书院也只是暂时的普通罢了。

    玄世璟在着手布局,明德书院现在仅仅是一个小书院,有七十多个庄子上的孩子在书院里头,可是这书院对于玄世璟来说,就是一个试验,而这第一批孩子,是这个试验中的受惠者。

    他不惜砸重金来建造书院,不断的往书院倒贴钱也要将书院开下去,高士廉想不出玄世璟别的用意,或许只是为了给大唐培养优秀的人才

    而这些人才日后若是进了朝廷,那可都是玄家的门生如此一来,玄家在大唐的根基,就稳了。

    一步步的稳扎稳打,或许书院成熟了,需要等上十年,二十年,甚至三十年四十年,玄世璟等得起,他还年轻,若是玄世璟等不起,玄家还有后人,只要这玄家不倒,总会等到书院屹立于大唐的那一天,因为书院是玄家出资修建的,书院是玄家贴钱办起来的。

    这书院,也算是玄世璟投资在东山县的产业了,虽说这样形容书院有辱斯文,但是事实上就是如此。

    玄世璟虽然身处庙堂,但他从来不是个纯粹的文人,也不是个纯粹的官员。

    “老师是希望这书院就此止步,还是继续发展呢”玄世璟看着高士廉问道。

    “若是于大唐有益,让它继续成长下去,又有何妨”高士廉笑道:“老夫竭尽余生之全力,推你一把。”

    玄世璟闻言,起身,恭恭敬敬的躬身行了一礼:“学生,多谢老师成全。”

    “书院之事,非你一家之利,若说在当中受益最多的,还是书院里的这些学生,一入书院,或许能改变他们的命运。”高士廉说道。

    高士廉也清楚,那些勋贵家的孩子,家里都自有人教导,他们看不上明德书院,或许也会有冲着自己和萧瑀的名头来的,但说到底,都是些在家族里几乎没有分量的孩子,除此之外,来报考书院的,大部分应该都是普通老百姓家的孩子,像东山县庄户家里的孩子,因为书院花费的不多普通老百姓若是省吃俭用一些,是能上的起书院,读的起书的。

    “只是,书院这边,仅仅只有老夫与萧相公,还是远远不够的。”高士廉说道:“老夫与萧相公虽说仍旧有爵位在身,但毕竟人不在朝堂,虽有人脉,但是在各家利益面前,这些关系如同蛛网一般脆弱,所以,这学院,还需有个更强的靠山。”

    “老师觉得,何人合适”玄世璟问道。

    &



第四百一十六章:高瞻远瞩
    “现在没有,但是不代表以后没有啊。”玄世璟回应道:“你也别忙着拒绝,书院以后的路还有很长,对你绝对有好处。”

    李承乾一愣,随后反应过来:“我就知道你小子办事儿肯定不会这么简单,一个书院,当初信了你的邪,还真让书院收了你庄子上的那些孩子,这大半年自己还一直往里面倒贴钱,怎么想都不是你的做事风格,现在看来,你图谋的不小啊。”

    “书院才刚刚起步,想要等到成熟,怎么说也得十几二十年,这么长的时间,当中发生什么事儿,谁知道”玄世璟说道:“所以我的找个大人物为书院保驾护航,想来想去,就殿下你合适。”

    “此事你问过父皇了吗”李承乾问道。

    他虽是太子,但是无论做什么事,想要不引火烧身,还是让李二陛下知道,这样最为稳妥。

    “还没来的及与陛下说,现在东山县庄子上不过是个小书院罢了,殿下也说,除却书院落成的那几天,在长安城也没什么人注意。”玄世璟说道:“老师说,若是太子愿意,那这书院山长的位子,给殿下留着。”
1...290291292293294...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