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穿越重生

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是。”长孙冲应声。

    若是长孙冲能够一直在家守在长




第二百八十章:全都留下
    高士廉坐在夫子的位置上,玄世璟跪坐在一旁,扫视下方,而赵元帅和房遗爱则是不断的在下方游走。

    “在座的孩子,可能有不识字的,不认字的,这都没关系。”玄世璟说道:“现在,识字的,将手举起来。”

    下面七十多个孩子,稀稀拉拉的举手,玄世璟一眼看去,识字的,才六个。

    心里默默叹息一声,算了,能有六个已经很不错了,能教导孩子识字的,这也说明家里面还是有点儿远见的,能识字,就差不了。

    “房二哥,将他们的名字记下来。”玄世璟看向房遗爱。

    房遗爱点了点头,上前去查看这几个孩子的名字。

    “剩下的既然不识字,那就回答夫子的问题吧,你们身前都有相应的编号,一会儿你们身边儿的这位......大哥哥。”玄世璟指了指赵元帅:“会叫到你们的编号,被叫到的,就到旁边隔壁的屋子之中,夫子会问你们问题,问题都不难,所以,也无需害怕。”

    “是。”下方的孩子应声。

    玄世璟转过头来看向高士廉:“接下来,就有劳老师了。”

    高士廉点了点头,接下来就是他要挑能够教导的学生了,不识字,总要明理,总要有德行吧,所以单独询问这一关,高士廉也是赞同的,只要孩子品质德行过的去,且不是傻子,皆能入学,至品质德行上,稍微有点儿差错,只要不是无药可救,高士廉也不会将他们拒之门外,但是重要的是,这样的孩子还在他能够教导的范围之中。

    人质初,性本恶,为什么这么说因为人在孩童的时候,懂的少,所以有些行为在旁人的眼中是在作恶,比如小孩子漠视动物的生命,因为他不能理解,而教育,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这个过程就是教导孩子向善的过程,告诉他们,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对的。

    孩子的成长环境对于他是向善还是向恶也是十分重要的,高士廉作为夫子,可以给这些孩子在书院之中一个好的氛围,一个好的环境,但是学生的家里,他是管不到的,若是学生真是因为家里,才变成无可救药,那他还真是力不从心了。

    不过这点儿也无需担心,东山县庄子上,还没出过什么十恶不赦的混蛋。

    高士廉起身去了旁边的屋子,房遗爱也跟着过去了,赵元帅站在了学舍门口,玄世璟仍旧留在学舍之中。

    紧接着,一个个孩子被叫了进去,不多时又从房间里出来,看着这些孩子慌慌不安的表情,玄世璟也是无奈,这次,不会给这些孩子留下阴影了吧

    只是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啊。

    大半天过去了,孩子们也都一一问过了,房遗爱和高士廉从房间里出来,房遗爱手中还拿着学生的名册。

    玄世璟拿过名册翻看了一番,房遗爱站在身侧说道:“结果还不错,原本觉得可以过两天出名册,结果,就算是现在宣布也没什么问题。”

    “怎么赵二柱家的孩子也在”玄世璟问道。

    “夫子说,这孩子虽说有点儿痴傻,但是本性不错,留在书院中也可,即便将来不指望他出息,在书院混迹下来,将来或许能留在书院做些别的,不至于在外面颠沛,庄子上条件虽好,但是对于这孩子不见得好,所以留在书院也没问题,就当可怜这孩子



第二百八十一章:两代人的野望
    学舍这边散了之后,孩子们一涌而出,出了书院,去找在门口等候着的自己的父母亲人去了,从自家孩子口中得知孩子能够上学之后,书院门口一片欢呼,庄户门的脸上的喜悦是怎么也藏不住的。

    玄世璟随后出了书院,站在书院门口的台阶上,看着外头庄户门欢欣鼓舞的模样,心里也是被填的满满的。

    当权者虽说享受荣华富贵,享受万姓供养,但是他们肩膀上,也要扛起相应的责任,有句话叫做当官不为民做主,不如回家卖红薯,这会儿还没有红薯,玄世璟当的也不是父母官,但是这里是他的封地,或许他自己没有旁人眼中那么有能耐,但是他能保护这一方水土,保护这一庄子的庄户,让他们有饭吃,有衣服穿,小孩儿能够上学,能够看到他们脸上发自内心的喜悦,这就够了。

    东山县的庄子从来不缺乏轰轰烈烈,但是那不叫日子,温情总在无意之间,过日子叫做细水长流,而现在的玄世璟,就很享受庄子上的这份温情。

    或许之前有些不愉快的小事儿,但是人聚集在一起,就像是牙齿和嘴唇,哪儿有牙齿不碰嘴唇的时候,做个饭,勺子还有碰到锅沿的时候呢。

    外头的许多庄户看到玄世璟站在门口,反应过来,直接跪在了地上,这一跪,连带这身边的人纷纷都跪了下来,最后,书院门口跪了一地的人。

    “多谢侯爷!”

    玄世璟被众人的行为弄的一愣,随后赶紧从上面走下来,将前面的几个人搀扶起来。

    “这是做什么,都起来。”玄世璟一边扶人一边说道。

    “侯爷,这书院对于您来说,或许只是个普通的书院,但是对于我们这些庄稼地里出身的人来说,能让孩子进书院上学,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事儿啊,如今孩子能上学,我们心里实在是感激的很啊。”

    “是啊,侯爷。”

    “之前还因为庄子上的一些小事儿心里对侯爷有些怨怼,我等,实在是羞愧......”

    玄世璟笑道:“过去的事儿就别再提了,人这一辈子,要往前看才是,明儿个大家伙儿都回去给自家孩子好好准备准备,后天让孩子精神抖擞的来书院上学,本侯不信,咱们庄子上的孩子会别别人家的孩子差到哪里去。”

    “是。”众人纷纷应声。

    随后,书院门口聚集着的人逐渐的散了去,高士廉也从书院中出来,准备乘坐马车回府上去。

    “你给了他们太多的信心了,将来若是没个好结果,就不怕让他们失望吗”高士廉走到玄世璟身边问道。

    “孔圣人有教无类,弟子三千,成材者不过七十有二,无论是学生我,还是老师您都不及孔圣人,虽说如此,只要尽力,无论结果如何,都不会后悔不是。”玄世璟说道:“我很高兴,看到他们的满足,看到他们的欢欣鼓舞,这就是我的庄子,生机勃勃,无论是商户还是庄户,对于明天都充满了希望,这才叫生活,这才是正儿八经的日子。”

    “是啊,这大唐虽说天下太平,但是仍有诸多州府百姓的日子仍然不好过,又有多少地方的百姓能像长安周围百姓的日子这般好过呢不多啊,老夫大半辈子,勤勤恳恳兢兢业业,辅佐陛下治理大唐,心中的愿望便是这天下百姓的日子,都像你这庄子上一样,只是岁月不饶人啊,老夫老了,未来还是需要看你们这些年轻人啊。”高士廉笑道:“说起来,老夫诸多学生当中,属晋阳最为聪慧,属你最为有出息,不要让老夫失望。”



第二百八十二章:拼版印刷
    果然是雕版啊,玄世璟依稀记得,大唐第一部雕版印刷的书籍,便是佛门的《金刚经》,接着才是人们耳熟能详的书籍,再往前,一些珍贵的书籍都是手抄本。

    玄世璟府上的书籍除却那些珍本、孤本,大多都是手抄的书籍,毕竟手抄的书籍翻开,比如今雕版印刷出来页面要干净的多。

    “夫君想要印书”晋阳问道。

    “嗯,这庄子上学堂不是已经开了嘛,刚才我看了看账单,发现学堂之中最大的开支不是别的,就是这书本,纸张和笔墨本没有那么值钱,这书这么贵,就是贵在这印刷做工上了。”玄世璟说道。

    玄世璟在书房之中想了想,觉得书院里的学生也不能仅仅局限在儒家纲常的教育之中,一个人的思想,比一个人的学识更要重要,纵观大唐从建立到走下坡路到灭亡,可以从中发现这么一个现象,大唐盛产诗人、战士、能臣、艺术大家、明君、权贵、阉宦,但是却一个哲学家都没有,这显然对于大唐的发展来说是不健全的,大唐的年轻人的眼界很开阔,但也仅仅只限于他们看到的,听闻到的,却从来没有人去主动思考,思考那些没见过的,没听说过的,前所未有的。

    缺少哲学思考,再强盛的国家,又能维持多久

    而培养这样的所谓的“哲学家”的基础是什么很显然,仅仅是孔孟之道这种文科类的东西,是培养不出这样的人才的,大唐需要的,是理科。

    天上打雷是因为云里带的电引起的,为什么有时候下雨会打雷有时候下雨不会打雷因为形成雷是要有必须的条件的,一是空气要很潮湿,二是云一定要很大块,天气干燥的地方不容易出现雷电。

    打雷并不是老天爷发怒了,不是老天爷要惩罚谁,也不是谁做了缺德事儿引起天怒人怨了。

    要是有了科学,玄世璟也就不必担心庄子上的庄户门被一群只会装神弄鬼的假和尚给糊弄住了。

    玄世璟想了想,恐怕自己又要发挥文抄公的技能,将十万个为什么先给抄出来了,让后再去抄点儿别的,至于印刷一事,让工学院的工匠们去忙活就好了。

    “夫君在想什么”晋阳看玄世璟端着饭碗拿着筷子,却是自己在那儿发愣,不由得出声音问道。

    “在想印刷的事儿,兕子,你说这雕版印刷,如果改良一下,如何”玄世璟笑道。

    “改良夫君又想到什么稀奇古怪的招儿了”晋阳问道。

    玄世璟拿出自己的印章,印了红泥,狠狠的戳在了纸张上,东山侯玄世璟六个篆书清晰可见。

    “兕子,你的印呢”玄世璟问道。

    晋阳的印是一方小印,只是一个象征罢了,不像玄世璟的印这样具有权威性。

    晋阳从荷包里将小印拿了出来,递给玄世璟,玄世璟将晋阳的印,印在了自己名字的旁边。

    “如果这两个印,上面写的是别的字,或者是两句话,拆开便是单独,放在一起便是合二为一,如何再往细了拆分,一个印,一个字,需要印那句话,就将字挑出来,排列好,这样如何”玄世璟问道。

    “夫君的意思是,将所有的字,都雕刻成妾身小印这般,或者说是,比这小印还要小,等到需要印刷的时候,直接排列起来便是”

    &nb



第二百八十三章:纳妾
    玄世璟修书一封,派人送到了长安城的工学院,这活字越早弄出来越好,这几天玄世璟在府中空闲,便开始将自己脑子里所记得的那些十万个为啥的问题都写出来,一一对应写上答案,答案下方再写点儿小字,解释一下,只要学生有这个好奇心自己按照书本去探究了,这些问题会真正的被人接受,而不是把玄世璟写的这些东西当成一个疯子的著作。

    而玄世璟写的这本书,也没打算往外传,仅仅是用在书院之中而已,传出去,开启民智的事儿且不说,玄世璟就得被人套麻袋打晕了送到火堆上做烧烤,又或者要强制灌下香灰符水这些玩意儿。

    玄世璟自己在书房中忙着给学院的学生写东西,而府上也是开始为玄世璟张罗娶小妾的事儿。

    按照规矩,秦冰月早就回了长安,现在暂住在秦玉心那里,等到大婚的那天,才会乘坐侯府的喜轿,被抬到庄子上,进门,成为东山侯的侧室。

    这一切都有晋阳在操办,玄世璟就安安心心的等着当新郎官就好了。

    这几天晋阳的忙碌,到了晚上休息的时候,玄世璟也是关怀几句,虽说只是关怀,但是还是让晋阳觉得心里暖暖的,心中的那点儿小别扭也很快消散。

    毕竟当初这事儿也是她提出来的,现在,顺其自然皆大欢喜,挺好的。

    一般府上这种事情也是不能让玄世璟一大男人插手的,所以玄世璟能做的,也就只有抱紧晋阳,给她足够坚实的依靠罢了。

    “夫君,这次秦姐姐进门,这府上的喜宴,名单也已经拟好了,夫君要不要看一下”

    晚上闲来无事快要就寝的时候,晋阳看向躺在床上的玄世璟问道。

    “明儿个再看吧。”玄世璟笑了笑:“这些日子也辛苦你了。”

    “不辛苦。”晋阳笑道:“其实妾身也了解夫君,无论是妾身,还是秦姐姐,在夫君心里都是有分量的,这婚事,也断然不会缺了什么,少了什么,让秦姐姐委屈了,只是......这终究是侧室进门,若是论这婚事的隆重程度,定是不能与妾身进门时相比的。”

    “这是自然。”玄世璟说道:“放心,这个我知道的。”

    晋阳是大唐的嫡出公主,又是皇帝的掌上明珠心头肉,若是秦冰月的进门儿这事儿办的堪比晋阳那次,那皇家的脸面往哪儿搁晋阳身为侯府大妇的颜面往哪儿搁

    “还有六天便要办喜事儿了,夫君不紧张吗”晋阳笑问道。

    “一回生,二回熟。”玄世璟也是调侃着回应:“当初娶你进门的时候心里头的确有些紧张。”

    玄世璟娶晋阳,那是两世为人头一次,现在娶秦冰月,倒是有些经验在当中了。

    “这秦姐姐和妾身可不一样,夫君莫要忘了,您对妾身,现在是看的着,吃不着......秦姐姐进了门.....”晋阳脸上的笑容,当中的意味十分深长。

    当初出阁的时候,宫里头的嬷嬷可都教导过,所以两口子私房话,说的带点儿彩,也是增添些情趣。

    “吃不着闻闻味儿总还是可以的。”玄世璟坏坏一笑,紧接着起身走到晋阳身边儿,伸手揽过晋阳,将她打横抱起,放在床上。

    “狼来了嗷呜”

    -----------------------------------------

    侯府大门



第二百八十四章:太聪明
    外头的丫鬟将洗漱的用品端进来,秦冰月有些不好意思,让丫鬟将东西放下后离开了房间。

    秦冰月艰难起身,披上外衣,身下传来的痛处让她皱紧了眉头,但仍旧坚持着穿好了衣服,洗漱罢了,借着便是坐在床沿上,看着熟睡的玄世璟。

    现在是不是应该叫他起床了呢一会儿还要去给婆婆敬茶,去给正室行礼呢。

    “夫......夫君.....”秦冰月的这声夫君叫出口,估计也就她自己能听到,玄世璟睡的熟,自然是听不到秦冰月的动静,所以,床上的玄世璟,毫无反应。

    秦冰月伸手轻轻的推了推玄世璟。

    “夫君”

    “嗯......”玄世璟迷迷糊糊的应声。

    “天已经亮了,该起了。”

    “嗯......”

    玄世璟再“嗯”出生的时候,也反过来了,对啊,昨天自己大婚,今天是秦冰月进门的第一天啊。

    睁开双眼,玄世璟看见了坐在床沿上的秦冰月,此时的秦冰月已经盘起了秀发,作妇人打扮了,昨夜初承雨露,褪去了女儿家的青涩,如今身上却是散发着一股成熟的韵味。

    到底是为人妇气质就不一样了啊。
1...261262263264265...545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