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第一少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墨青空
道政坊的公主府,用一句话来讲,可谓是拎包入住了。
一大早吃过饭,外面的仆役将马车套好,玄世璟和晋阳上了马车,马车便缓缓朝着宫中行驶,道政坊离着皇宫不远,约莫一刻钟的功夫,就进了皇城。
再次进宫,晋阳却是已经嫁为人妇,这让晋阳不由得心生出许多感慨。
“怎么了”玄世璟发现坐在自己身边儿的晋阳情绪上有些变化,眼神看着车窗外,有些伤感。
“前几日这里还是兕子的家,家人之后,突然发现,这里成了娘家,兕子的家,到了侯府呢。”晋阳故作轻松的笑道。
玄世璟伸手将晋阳揽入怀中:“不管是宫中还是侯府,都是兕子的家,不管是我,还是陛下,或者是你的几位皇兄,不都一直站在兕子身后吗只要兕子需要,一回头,就能看到我们。”
因为是晋阳公主回门的马车,所以宫门口的侍卫没有阻拦,直接放行让马车进入了宫城,因为知道要回门事儿,所以李二陛下应该早早就在立政殿等着了。
马车直接行驶前往立政殿,在立政殿外停了下来,玄世璟下了马车,又将晋阳扶了下来。
两人携手走进了甘露殿,在门外等了没一会儿,里面长孙皇后的贴身宫女便出来将两人带了进去。
“儿臣参见父皇、母后。”玄世璟进了殿中,见到高座堂上的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双双跪地行李,不多时便有宫女端着茶杯上来,玄世璟和晋阳分别给李二陛下和长孙皇后敬了茶,这才起身。
“兕子,在侯府过的可还习惯”李二陛下看向晋阳问道。
&n
第二百一十六章:开了个很不好的头
合着之前说亲如一家都是说说而已了.......
帝王的心思啊.......现在,这份心思在自己儿子的事情前,却是用不到了。
李治与李愔谋反的事实坐定,两人也定要面对朝中诸多大臣的口诛笔伐,面对这些,李二陛下也只能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了。
毕竟李二陛下要维持自己光辉的、伟大的形象,给党仁弘求情都要跪求上苍,自己的儿子呢而且,这可是谋反的大罪,又有李佑“珠玉在前”。
“这几天臣一直在张罗成亲的事儿,对长安关注甚少,不知现在朝中各位大人是如何看的”玄世璟反问道。
“朕只想听听你的想法,大胆说。”李二陛下说道。
“这.......”玄世璟沉吟。
“无论你说什么,朕都不会怪罪你。”
“那臣可就真说了。”玄世璟看向李二陛下,得到其示意之后,才缓缓开口道:“其实,陛下您,开了一个很不好的头,所以就有人想要效仿您。”
李二陛下一愣,他也没想到玄世璟胆子竟然这么大,直愣愣的将过错归咎在他身上。
“你的意思,还是朕错了”李二陛下问道。
“是非功过,自有后人评说,人活在当下,只要陛下觉得问心无愧,那就是了。”玄世璟说道。
当年玄武门死了多少人,玄世璟不得而知,但是李建成和李元吉府上的家眷,除却个别长的好看的,其余的无论男女老幼全都死在了那场祸事之中。
“朕若是说有愧呢”李二陛下黑着脸说道。
有愧不是吧这根剧本上写的不太一样啊,李二陛下这样的枭雄心性,会对自己做过的事儿后悔不可能。
“这.......”玄世璟扯了扯嘴角:“您开心就好。”
场面一度陷入了尴尬......
“唉......”
玄世璟低着头,却听到了李二陛下的叹息声。
“朕随先皇自晋阳起兵反隋,大唐定鼎关中之时,整片中原大地依旧四分五裂......”
玄世璟站在原地,听着李二陛下怀念过往,心里也跟着李二陛下顺着他的话语。
多少多少年铲除窦建德,什么时候平定萧铣,什么时候跟自家兄弟开始政见不和,什么时候兄弟之间反目成仇等等等等。
所谓皇家,就是这么多的破事儿。
“朕承认,朕有野心,而且朕的野心也不小,为了朕的野心,死了很多人,付出了很多代价,包括朕自己,但是朕可以掷地有声的说,朕的野心,也是大唐的野心,是大唐臣民的野心,除却这些冠冕堂皇的说法,朕也是想活下来!”李二陛下说道:“两个有能力的皇子,一个在朝摄政,一个在外带兵,若是朕不争,朕的结局是什么,朕十分清楚。”
李二陛下说的都是事实,当初秦王开府,天策府之中人才济济,文有长孙无忌,房谋杜断,武有尉迟恭、程咬金,当初瓦岗寨有相当一部分人,都投奔了李二陛下,除却这些,还有一个外挂一般的玄明德。
之时后来到了玄武门结束的时候,这外挂也到期了。
这样的天策府,也难怪李建成会对其心存忌惮了,若是当年的李建成上位,天策府中,能有多少人会得个好下场
现在即便是李二陛下这般重用魏征,魏征在朝中不还是做的得罪人的谏臣直臣吗这是魏征的自保之道。
“陛下既然清楚,那陛下的愧疚...
第二百一十七章:如何处置
“两位王爷是陛下的儿子,陛下无论是作为君父还是作为父亲,对他们二人如何处置,都是陛下的职责,所谓雷霆雨露俱是君恩,臣谨听陛下吩咐。”玄世璟拱手说道。
李二陛下点点头:“对于蜀王,朕忍之甚久,此次蜀王与前朝乱党联合兴事,朕也不得不下重手处置了。”
简单的一句话,李二陛下不想再在李愔身上花费心神了,所以说,李愔,已经伤透了李二陛下的心,被李二陛下放弃了。
若是像李治那般拉帮结派,到底还是自家人的争斗,但是一旦扯上前隋,那可是老李家的旧敌,其性质可比李佑与阴弘智凑到一块儿要严重多了。
抛却阴世师挖老李家的祖坟不说,阴弘智可是正儿八经的大唐的臣子呢,李渊称帝之后,阴弘智就成了秦王洗马,姐姐阴月娥被赏赐给了当时还是秦王的李二陛下,现在成了李二陛下的四妃之一。
阴弘智可以说是从李二陛下还在潜邸的时候就跟随李二陛下,曾经一度与李二陛下的大舅哥长孙无忌分庭抗礼,即使这样,扯上与皇子联合谋反,仍旧逃不了一死,更何况现如今的李愔了。
这下,李愔死定了。
历史上吴王李恪被长孙无忌陷害谋反,李愔尚且遭到了牵连,而现在,李愔可是实打实的谋反,不知道这事儿会不会牵扯到李恪身上。
毕竟现在李恪统领着玄甲军,在长安也是一股令人忌惮的力量,说不定不少朝臣都眼巴巴的看着李恪倒霉遭殃呢。
这下李愔一出事,攻讦李恪也就有了理由。
“那......晋王殿下呢”玄世璟问道。
“稚奴的事,不便闹的动静太大,此事从头到尾知情者甚少。”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点点头,这倒是能够理解。
如今武媚已经销声匿迹,也就是说,历史已经有了一个很大的改动,至少那位女皇,不会再出现了。
想到这里,玄世璟心里也是暗道一声可惜了。
李二陛下走到书案前,拿起一道已经拟好了的圣旨,递给了玄世璟。
“这是便是朕的处置方法,明儿个一早,不要忘了进宫上朝,你也成了家了,改改那惫懒的性子。”李二陛下说道。
玄世璟连忙称是。
这么长时间混迹于朝堂,却天天不上朝,玄世璟就这一点,让李二陛下看轻了,看看与玄世璟同龄的年轻人,哪个不挤破了脑袋开拓自己的仕途,巴不得扎根在太极殿。
话说玄世璟又不管朝堂上那些大事儿,不像御史大夫那样每天盯着百官看,也不像三省官员那样有处理不完的政事儿,上朝干啥
也就是逢年过节的,或者是神侯府接了什么大案子,需要在朝堂上禀报一声,玄世璟这样才会上朝走一趟。
明儿个上朝堂,完全就是要给李二陛下当托儿罢了。
玄世璟看了圣旨,之后将圣旨还给了李二陛下。
恐怕李二陛下让自己看这圣旨还有另外一层意思,那就是让自己出宫之后到李恪那里走一趟。
这回处置李愔,李恪若是不懂轻重感情用事为李愔开脱或者是直接站在李愔那边帮着李愔躲避罪名,那他可就成了泥菩萨了。
朝堂上的喷子战斗力是惊人了,玄世璟不就是经常被喷吗玄世璟属于厚脸皮的,喷着喷着,他就习惯了,都是鸡毛蒜皮的小事儿,让他们过嘴瘾去吧,对玄世璟没什么影响,日子不是该过过吗
&nbs
第二百一十八章:找上门的袁天罡
“毕竟是亲兄弟两个,若是三哥不站出来,这才是怪事。”晋阳感慨道:“蜀王无论在封地如何闹腾,长安这边都能忍受,父皇最多下旨责怪,或是惩罚一番,如今牵扯到前朝乱党身上,无论是父皇还是朝中的大臣,都不会再容忍蜀王这般了,蜀王还是走上了齐王的路,这两年,也真是不太平。”
“人心不足蛇吞象,都是贪欲过多闹腾的,好好的日子不过,非得自己作死,活着不好吗”玄世璟无奈一笑。
长安城一如既往的热闹,玄世璟与晋阳的大婚也不过是当天热闹过了一次,往后剩下的,也只是人们口中的津津乐道罢了,茶余饭后谈论起来,说说那日的光景是如何盛大。
过了那一天,长安城是什么样子仍旧是什么样子,各大佛寺轮流开法会宣扬佛法,长安城也依旧热闹。
玄世璟的婚事不过是在长安城这略有波澜的湖水之中掀起一朵浪花儿罢了,浪花过后,时光依旧。
“这些日子长安城里倒是热闹。”听到外面喧嚣的动静,晋阳先开马车车窗帘朝着外面看去,外面熙熙攘攘的人群,让长安城活力更甚:“听说是因为玄奘法师回到长安了,长安城的各个佛寺都活跃了起来呢。”
“是啊,玄奘法师一回来,给佛门带回来了新鲜的血液,让本就繁盛的佛门,又更上一层楼了,长安城的善男信女不少,佛门借着这个机会,又开始忽悠人了,而且是名正言顺,有理有据的忽悠,玄奘法师不过是去了一趟天竺,就被这些人吹捧成了立地成佛,似是人世间的活佛一般。”玄世璟感慨道。
“父皇还在宫中接见了玄奘法师,听说父皇想让玄奘法师还俗为官来着。”晋阳捂嘴笑道:“不过玄奘法师拒绝了。”
“还好他拒绝了。”玄世璟也笑了,李二陛下这是想一出是一出了,不可否认玄奘的确是在佛学上有着很高的成就,但是还俗入朝为官就不成了,好比让一个厨子去做裁缝一样,能做的了吗
宫中的太史局,养了李淳风和袁天罡两个道士,闲着没事儿能看看天象,推测一下黄道吉日,顺便看看未来几天的阴晴风雨,也算是有点儿用,至于和尚,在玄世璟的眼里,吃吃素,念念经,做了官员,能管什么事儿
马车穿过繁华的东市,拐个弯,进入了道政坊的地界儿,过了道政坊的牌坊,与东市便是两个世界,一个热闹喧嚣,一个庄严寂静。
顺着坊门这条大道往里走,大路的尽头便是工学院,工学院的一侧,便是晋阳的公主府了。
公主府的院子里的门房见到主人家的马车回来,连忙将大铁门推开,马车缓缓的进入了院子当中,绕过中间的石雕,停在了主宅的大门口。
玄世璟先开马车的车帘下了马车,将晋阳搀扶下来。
这时门房走了过来,双手地上一封拜帖。
“侯爷,这时袁天罡道长送来的拜帖,说是让小人转交给侯爷。”门房说道。
“袁天罡他亲自过来的什么时候”玄世璟问道。
“回侯爷,临近晌午吃饭的时候,袁道长亲自过来的,小的告诉袁道长您还在宫里,袁道长留下这封拜帖就离开了。”门房回应道。
“嗯,好的,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玄世璟接过请帖说道。
门房退了下去。
&nb
第二百一十九章:见李恪
玄世璟收拾一番,换了件衣服,让下人准备了马车,便朝着吴王府走去,在路上就捉摸着,该怎么跟李恪说这事儿。
杨妃就这么两个儿子,亲兄弟,这回李愔的命保不住了,玄世璟想象不到李恪会是个什么反应,正是因为想象不到,所以心里才没底。
这会儿玄世璟倒是希望从道政坊通往吴王府的路能够再长一些了,只是再长的路,终究也有走到目的地的时候。
吴王府的大门口,玄世璟坐在马背上看着吴王府的牌匾,叹息一声,从马背上跳了下来,牵着马走到门口的拴马石旁将马栓好,上千叩门。
吴王府的门房见到玄世璟,问了好,让玄世璟在门房处稍等,自己则是进去通报去了,少卿,门房出来,将玄世璟引入了府中。
吴王府下人直接带着玄世璟到了李恪的书房,玄世璟推门而入,李恪正在书房中看书。
到了冬天,玄甲军的训练也停歇了下来,李恪倒是有了不少空闲,能够窝在府上歇息一番。
“稀客啊,今日是你陪着晋阳回门的日子吧,怎么有空来我这儿了。”李恪抬起头来看向刚进来的玄世璟问道。
“我也是无事不登三宝殿啊,我刚从宫中回来,从陛下那里回来。”玄世璟自顾自的找了个地方坐下。
“可是出什么事儿了”李恪问道。
玄世璟点头:“嗯,关于蜀王殿下的事儿。”
李恪一愣,忙问道:“父皇怎么说的。”
玄世璟抿了抿嘴:“这次,怕是逃不过了,殿下,听我一句劝,等过两天进宫好好开导开导杨妃娘娘,此事已成定局,当中利害关系如何,殿下应该能想明白。”
李恪闻言苦笑:“这种结果,应该想得到的,之时有些不甘心,有些惋惜罢了,毕竟是我亲弟弟,却要眼睁睁的看着他死。”
“那也是蜀王殿下自己选择的路,现在想想,无论是之前纵马游猎还是殴打官员,陛下给了蜀王殿下一次又一次的机会,只是蜀王殿下自己,却是不懂得珍惜罢了。”玄世璟说道:“另外,一旦圣旨下发下来,告知天下,蜀地那边定会掀起不小的乱子。”
玄世璟为何会知道岐州府的前隋旧臣虽说大多都在李愔府中,被玄世璟一网捞了起来,可是这么多年的发展,他们的根基却是不在岐州,而是在蜀地。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