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隐士的前半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洪山诗人
“我是农民出身,最近比较烦,想回农村过一段,舒服,没人吵。”
“原来是这样,理解,理解。”他丢掉烟屁股,帮我装石子,眼神中透露出小苏那样的事故和精明。他这几次给我卖的水泥沙石,没收我高价,也没玩我的秤,我看得出来,这人对我,算是比较友善,尽管我是外地口音。
&n
第二百四十二章 根本没秘密
“庄哥,你知道我回去怎么这么久吗”
“肯定有你的原因,我没收到你任何消息,肯定有你不想说的理由。”
“你心还蛮大,庄哥,也不关心人家究竟遇到了什么。”
“估计你没处理完时,你不会告诉我的。”
“完了,不说了,你也不想听。”
她赌气地,又背对着我了。我也没吭声,全凭她的意愿。
过了一会,她沉不住气了,突然翻过来,对我说到:“算了,憋不住,还是对你讲了吧,这事与你有关。”
她说到这里,我其实早有心理准备。此次她回去久久未消息,要不是与我有关,她早打电话告诉我了。
“其实,我们上岛的第二天,我舅妈就知道了。”她这样一说,倒令我吃惊,想不到这个看似闭塞的地方,与外界还有如此广泛迅捷的联系。
“这里是我舅妈的老家,我们到她家原来的房子住,我们在镇上买东西,就有她老家人打电话给舅妈了。当然,我舅妈知道后,肯定会第一时间告诉我妈,我走之前接到的电话,就是我妈打来的。你知道,不用想,她猜就会猜到是你来了,庄哥,我得回去处理好这件事情,所以就离开了。”
“我回去过后,我妈好一顿数落,又是身体不舒服,又是哭天喊地,我只好陪着她了。当时我就想,不如把什么事都给她说了。她理解也行,不理解也行,毕竟她是我最亲的人,我全告诉她。”
“当我妈听了我们在北京的故事,也知道了妍子的事情后,她就更反对我过来了,甚至不惜以死相逼。我为了让她宽心,就只好把我俩现在的状态给她明说了。”
“庄哥,我俩在这里没发生什么吧你其实也不希望这两个月里,我们发生什么吧”
我点点头:“不会发生什么,你肯定也有更高的追求,小池,我知道,你是个完美主义者。”
她苦笑了一声:“看样子,我们之间没有误解。庄哥,我也是这样跟我妈说的。我们现在的关系是纯洁的朋友关系,当妍子的事没有着落的时候,我们之间不会有故事。这事让她稍微放宽了心。最让她放心的是,这二十多天来,我24小时都跟她在一起,你居然没有一个电话找我,她就确认了,你不是因为寻找个人感情来上海的,你只是来避难,来疗伤,来度过这个过渡期的,我只是在尽朋友的义务罢了。”
她把我们的关系形容成这个样子,虽然表面上接近事实,但是,我们俩真的就没有那方面的想法吗潜意识中,我们曾经历过多少犹豫啊。
“她之所以今天让我过来,陪你这余下的时间,也是拗不过我的坚持,更重要的是,这边传来的新消息,让她对你的印象好些了。”
“什么意思”我不太理解小池所说的新消息是何所指,因为我们确实没有互通消息的啊。
“你出没于这个小镇,有人经常给我舅妈透露消息。有一个卖水泥的,就是我舅妈的侄儿,她的电话打得最勤。”
我突然想起,那个年轻的水泥店老板,他与我的对话,他看我的眼神,一切全明白了。我自以为的隐居,其实全在他的默默注视之下。
“庄哥,你也真是好。买这多水泥要干啥,做这多工作要干啥,你是如何努力,如何辛苦,其实我舅妈都知道,这镇上,不知道还有她多少双眼睛。庄哥,这些事我妈也知道了。她说,看来你是一个好人,也是不个踏实的人。虽然不足以托付我的后半生,但作为朋友,人品应该是不差的,对我也应该是不差的。所以,我妈就同意我再回岛上,陪你度过这最后的二十几天。反正我妈也看到了,把我强行留在家里,我也不可能安心。你知道,我从小任性,我妈知道她管不了我,所以,也就让步了。”
“但是,庄哥,我妈给我一个条件,我们这种关系仅限于这段时间了。过完这段,要我回上海好好工作,至于与你的关系,得等到你与妍子的关系理清。我说了句直话,倒把我妈吓一跳,鼓励我过来了。”
我晓得她说的是什么,但也要装着好奇地问一下:“你说的什么,可以吓到你妈”
“我给妈说:妈,看看你自己。所以,我根本没有考虑过,我自己今后是否结婚。”
“我知道这话很伤人,伤她的心,她失败的婚姻虽然不是她的错,但给女儿带来人生观的变化,她肯定会伤心。但我说出来并不后悔,因为这就是我现在的真实想法,总得要跟我妈说清楚的。”
这当然是小池的真实想法,但她母亲听了,肯定会吓一大跳的。
“她催我过来,是不是女儿万一不想嫁了,那嫁小庄,也不是不行”小池调皮地问我,我知道,这是试探,也是考验。我不能接她的话茬,我得转移话题。
“看样子,我努力修路,也算是歪打正着”我把话题引到这些事情上。
“当然,仅仅是镇上的人给我舅妈打电话,就有这效果。如果有一天舅妈回来,看到今天这模样,肯定会吃惊的。总有一天,我要把我妈也带来住几天,看她怎么说。”
“我这也算是做了点有价值的事了。对了,那条路约有八十公分宽,轮椅是推得进来的。”
我们讨论着明天该干什么,如同普通的农民。
第二天,我们就早起了。本来我要做早餐的,但小池非要她做,她说免得有一天我不在,她带她妈过来了,她不熟练。
好吧,放鸡喂狗的事我来做吧,但也被小池制止了,说这是她最有意义的劳动,不准我插手。那我做什么呢
“磨豆腐,今天你要把豆腐做出来,你答应过我的。”小池大声说到。
将黄豆浸泡在水里,用两根竹杆绑成一个十字形,再用一块纱布做过滤网,这是滤豆腐的工具。
吃过早餐,看了看,黄豆还没完全泡胀,我们坐在石凳子上喝茶。茶叶是小池从上海新带来的,在这朝阳下,一切明亮;在这微风下,一切清凉。
经过几夜的露水,那些移栽在院子边上的杂花已经开放,月季鲜艳,刺花疯狂。鸡在远处的草地找虫子,公鸡气宇轩昂,母鸡咯咯奔忙。狗在脚边的院坝打滚,你不理它它就叫,你要看它,它就躺在你身边,让你给它痒。
鸡狗的声音其实是会让农村更加宁静的,宁静不是完全没有声音。完全没有声音的世界,容易让人恐惧,容易让人夸大自己的心跳,容易让小池这种从未有过乡村体验的人,变得心神不宁。有安全感的熟悉的声音,让人更为安心。
我和她没怎么说话,背对着阳光,让温暖洒在背上,面对远方的小路,其实没有注视远方。我们都在享受这种宁静,在这宁静中充满生机,甚至,我们都听到了,有些花蕾,在咯吱咯吱地打开,在迎接这初升的太阳。
这与在温州阳台上喝茶是有区别的,那是享受,或者说是慵懒的午后时光。当时妍子在身边,给了我家的模样。这与在大连的露台上喝茶是有区别的,那是挑逗,或者说是妍子故意撩拨的战场。当时妍子变幻的香水味,充满了。
这时的喝茶,是在感觉,不是感觉对方。这是我们分别感觉阳光、土地、植物、花朵的生长,以及鸡与狗生命的力量。大地不是喧腾的,也不是寂静的。它是一股缓慢的强大的力量,枯荣交替中,生命自然地生长。
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我与小池,这个以谈话下酒的人,到了喝茶的时候,都没有话了。因为在生命滋长的环境里,所有语言都无力,都无力比得上这些生命的生长。
“庄哥,黄豆泡好了吧”
她这一问倒提醒了我,我进屋一看,黄豆已经泡胀了,可以上磨了。石磨已经清洗修理过,倒上带水的黄豆,转动磨盘,就流出雪白的豆浆出来,像一条乳线,挂在磨与桶之间,小院弥漫着黄豆的香。
当我滤渣时她洗磨,当我煮浆时她烧火,卤水却是用草木灰滤水制作,她按我的指示,一步步配合。点卤凝结顺利,出锅压方顺利,剩下的豆渣也可以吃,但豆腐要压一会才能够了。
当做完这一切,已经有三个小时了,我们都有点累了。
“庄哥,平时这么便宜的豆腐,做起来,咋这费事呢”小池问到。
“你不知道,千年来,从豆腐发明至今,这就是穷人的生意。按时间算,早上集市卖豆腐的,估计五点钟出摊,那么,至少他凌晨两点钟就要开始忙。头天晚上将豆子泡好,睡到两点钟就开始工作,每一步都很辛苦。”
“按这进度,那么做豆腐生意的,每天睡眠时间不超过四五个小时”
“对啊,这是个穷人的生意,卖力气,牺牲睡眠,吃不了苦的根本做不下来。做豆腐的人,虽然挣不了大钱,养家糊口倒还可以。一块钱的黄豆,做成豆腐卖,可得三块钱,利润率还可以的。”
“那要是这样,如果穷人都去做豆腐,那供给过剩,豆腐不就跌价了吗”
“问得好。这里有个门槛,就是体力和辛苦门槛。你知道,做任何一个行当,门槛越高,就越容易排除一般竞争者。就越容易把生意做得长。这个体力和辛苦门槛,涉及人的本性
,稍有办法的人,哪个愿意讨这个辛苦饭呢要说勤劳致富这恐怕有点理想化,但勤劳糊口,大体上是没问题的,只要你做豆腐。”
“我知道了,干农活还分农忙农闲,做豆腐的,天天忙,确实不是一般人能够坚持的。我想起《白毛女》,杨白劳穷,为过年有饺子吃,才做豆腐卖,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她说到杨白劳,我记得那个唱段,还是初中语文课上老师教的。我随即唱了起来:“卖豆腐攒下了几个钱,集上称回来二斤面,带回家来包饺子,欢欢喜喜过个年。”
小池拍拍手:“唱得好哎,庄哥,给我唱红头绳那一段。”当时我坐在院坝中的石凳上,她过来直接坐在水泥地上,在我,作喜儿状。
我轻握着她的头发,装模作样地作扎辫子模样:“人家的闺女有花戴,你爹我钱少不能买,扯上了二尺红头绳,给我喜儿扎起来。”
“哎嘿哎,扎呀么扎起来!”这变成了合唱了,她也是个戏精,她是传媒大学毕业的,当然了。
她躺在我的一条腿上作幸福状,过了一会才收回情绪,将手住后面辫子上一拉,拉出一根草来。我没红头绳,为了配戏,当时从地上捡了根草,给她当红头绳扎了。
“庄哥,你要把我卖了吗”她是说的草标的事,古代要卖东西,就往东西上插个草标。
戏得进行下去:“不,东家,喜儿不能
第二百四十三章 我们都知道
“庄哥,我有一个感觉,你明天一别,恐怕再也不会来找我了。”小池的句话,我无言以对。但提醒了我,我想,我不会再回来了。
我们都明白,我们再也回不到从前了。那些灿烂的日子毕竟已经远去,单纯的青春已经远去,我们都得面对现实。这些天,对小池是多么煎熬啊,她想靠近我,但始终得不到我主动的召唤,她想远离我,却不由自主地要跟我在一起,抱着一丝残存的希望。
我又何尝不是呢我不想让她伤心,不想让看出我的无情。我用尽了力气,送给她这个小屋,让她看到我对她的感激,我和她谈诗论酒,让她感受到美好。但是,这些毕竟都不是她想要的。
她想要我对她的依恋和激情,我不能给她了。她想要当年火热的闪电和猛烈的风暴,我不能给她了。不是我没有热情,而是消耗在了对妍子的愧疚和思念之中了。
从另一个角度不看,不会抛弃就不会得到。她不从我的感情中得到绝望,就不可能发觉新的感情。
月色朦胧地从窗外照进来,她面色如玉,湿润如烟。这样一个美好的女子,一定会有一个刚强的男子,比我优秀得多的男子,想征服她,想拥有她,想爱护她,想温暖她。是的,一定有。我希望是这样。
我不离开,她的感情没有未来。
千债万债,难还情债。她的呼吸有一种野花的芳香,如同院坝外的黄绿,自然地开放。只要有她需要的露水,等待阳光出来,她就灿烂了。
而妍子,我不可能把她忘掉,这是一个曾经将一生托付给我的人,她给了我全部的身心,我也得打起十分的精神。在最困难的时候,我是她哥,我是她男人,我要为她支撑起最后的,在这人世间快乐的精神。
两害相权取其轻,离开我,小池依然可以有任何可能。离开我,妍子就渐渐没有人生。
人的选择方向主要有两种思路。一是朝利益最大的方向出发,二是朝伤害最小的方向出发。这是人性,也是理性。
其实,这二十来天,每天晚上都睡得比较晚,好像打坐的习惯总是克服不掉,如果不打坐,就不好睡觉。前几年,我睡觉前总是要看书,如果没一本书放在枕边,总觉得少了点什么。现在打坐成瘾,好像有点戒不掉了。
有人说一个人的习惯,过了二十一天,就可以形成。不打坐就睡觉,这个行为刚好二十一天了,但我还是不习惯。是为什么呢
最近,每晚,我都要胡思乱想两个小时左右,刚好是原来打坐的时间。过去我在云南或者温州家里打坐时,一般是以一个小时为限,要我坐两个小时,要么烦躁要么昏沉,效果很差。自从到这里开始打坐以来,居然没有障碍地坐了两个小时,并固定下来,这是为什么呢
是不是心中真正的杂念少了还是农村生活让我更加适应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在这打坐的过程中,我其实是在享受,或者说是我需要。
满足需求就是享受,这跟饥饿是最好的调料一个道理。
我为什么需要打坐呢是不是恢复了跟妍子在一起时的生活习惯,就可以让我安心了呢是不是一个人在这荒郊野外没有人烟的地方,就更有打坐的氛围呢是不是我的身体和心理现在需要打坐呢
与劳动有关与过去有关与环境有关与自己的心理和精神状态有关
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即使在小池离开的那些晚上,我并没有感到孤独。这仿佛有点不合常理啊人们孤独,大多数是因为没有陪伴。
我回想一下,也许有点特例。比如,在一大堆唱歌的、蹦迪的人中,我偶尔也会产生孤独感。那么,按这种情况来说,并不是人多就不孤独,而是没人理解你,没人与你的心灵有关,你就会孤独了。我倒是知道,一个人就会孤独,是一种常识,但我为什么就能够一反常态
我的心灵,当我自己看见或者感受到心灵时,也就是在观察自我的时候,就有两个我。一个呼吸的我,一个观察的我,这实际上是用心思与身体对话,自己面对自己,在安静的夜晚,是这样不孤独的吧。但,这是不是精神病呢
我确认自己没有精神病,如果有的话,小池会告诉我的。也许还有一个原因,当你知道自己要干什么时,排除了犹豫和怀疑的时候,你的心理活动就减少了,也就进入了所谓心理的冬眠期,也就感受不到孤独等心理活动了。如同梦中的人一样,外表安静地睡,脑中却有梦境的欢腾。
当祭师举起双手祈祷苍天时,他背后站着一堆女人,除了那些年轻的孕妇,就是老人和小孩子。孩子们没意识到灾难的后果,仍然在游戏和跳跃。但有一个男孩子惊恐中,有个老妇人在安慰他,但是那些孕妇要生产,祭师却不知道该怎么办。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