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场先锋
时间:2023-05-24 来源: 作者:岑寨散人
陈首长找到钟组部,有人指指头顶说东吴常务的位置已经内定了。
噢!
陈首长点点头继而谋求“中策”即白山,白山省.长与常务副省.长之间不合拍,磕磕碰碰很难开展工作,省.委书计很头痛,为此向钟组部反映过多次。
然而打听的情况是钟组部不打算调整白山省.委领导班子,原因在于去年以来从省.委书计以降到副省.长都有变动,频繁换干部不利于工作的延续性。
“矛盾嘛总会有的,老夫老妻还吵架呢,哪有牙齿不碰舌头?”钟组部长如斯说。
“中策”又被否决,接下来“下策”只有两条路,一是朝明,一是双江。
朝明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爱妮娅,对自己、对同事、对下级都狠,标准的严以律己严以律人,而且眼里揉不得砂子,不满意能让你当场下不了台。
双江呢冉汉增倒是挺随和,不摆架子,可抓经济远远不如海归派爱妮娅,金融、投资等方面更是相差悬殊,“两位公子哥”可别大眼瞪小眼!
最终还是陈首长替儿子拍板去双江!
“双江搞不上去,板子要先打冉汉增,他不扛责任谁扛?”陈首长说。
话虽如此,接到任命后陈皎立即做了三件事:
一是程庚明做了一席深谈,核心就是挽留他继续辅佐自己干一届,接下来不管能不能向上走,决不继续拖着!
陈皎还向程庚明许诺到双江后第一年就想办法提拔正厅,即正厅级副秘书长,这在沿海省份很常见,程庚明虽档案里有污点,但有到原山锻炼的经历足以弥补。
程庚明没有异议。
一方面之前方晟已做过思想工作,程庚明综合各方面因素觉得留在陈皎身边比较妥当;另一方面正厅待遇也是蛮不错的前景,在黄海那班出来的兄弟当中虽说挫折后掉队,但差距不算明显。
目前的形势是:
朱正阳和严华杰一马当先成为领跑者,一位是东吴省副省.长,一位是朝明省副省.长兼公安厅.长;
进京有四驾马车分别是钟宣部机关事务管理局长齐志建,正厅级;钟纪委六室常务副主任楚中林,正厅级;发改地区经济司区域规划处处长肖翔,副厅级——日前在于家运作下已悄悄成为经济司党组成员,有望明年到别的司担任正厅级副司实职;钟组部经济与科技教育干部局副局长范晓灵,副厅级。
——其实还有京都办公厅综合调研处常务副处长明月,正处级,但她只能算方晟后来培养的年轻干部,不在黄海嫡系之列。
陈皎做的第二件事是再度跟方晟啰嗦了将近一个小时,主旨是:我要芮芸!
不过他也知道如今的芮芸坐拥百亿资产,坐镇处于战略要害的香港深水港,意在深远,也提出备选方案,那就是请方晟安排一至两位商界精英到潇南,参与他想做的第三件事!
“什么事?”连方晟都觉得好奇。
陈皎轻轻吐出七个字:“沿海发展大战略……”
得知到双江的任命定下来后,陈皎在京都陈家大院里整整琢磨了三天三夜,脑子里盘旋一个问题:
如何找到着力点,确立双江经济中长期发展规划,行之有效地把整体工作抓上去?
思来想去,再梳理方晟从三滩镇的成功史,眼睛一亮:当年何世风提出的沿海发展大战略规划宏大,前瞻性强,具备可运作性和发展潜力,可惜总投资过大,又得不到冯卫军为首的省.委领导班子配合,加之前期运作不给力,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沿海发展大战略是以梧湘等市为核心建成沿海经济带,龙头则是黄海的沿海观光带。按何世风的设想,单沿海观光带一期、二期工程总投资就超过两百亿,因此整个大战略估计需要上千亿。
沿海观光带作为沿海整体战略中先行一步的试验品,何世风有这个胆拍板,但上升到梧湘市主导的沿海经济带以及战略性的沿海大发展,何世风不敢拿双江财政来赌,必须依靠更高层面的支持。
方案报到京都引发空前激烈的争论,如当时还在部委任职的于道明所认为的,重点不在于是否开发,而是国家有没有必要投入数千亿为沿海省份锦上添花!
高层争论不休始终没拿出结论,黄海那边却在方晟、朱正阳、程庚明几任管委会主任的运作下沿海观光带取得十分耀眼的成功。
按说此时梧湘市长许玉贤顺势推进,起码能营造出欣欣向荣的气势,为京都批准沿海观光带方案加分。
而且许玉贤空降梧湘本来就带着任务,临行前何世风专门与他个别谈话,指出沿海经济带建设在双江申沿海发展大战略中的重要性,希望他到梧湘立即把工作抓上手,全面部署推行一系列准备工作。
然而梧湘体制内深受主政九年时间的市.委书计秦阳影响,暮气沉沉,许玉贤又非方晟那样的强势领导,推出多项改革措施有的被常委会否决,有的通过了也束之高阁,还有的勉强实施却阳奉阴违,许玉贤一筹莫展。
官场先锋 第1222章 龙头再起
出于对许玉贤能力的不满意,何世风居然在他争取市.委书计时选择支持别的人选。偏偏关键时刻容上校说服黄将军力挺许玉贤还是如愿以偿,弄得何世风非常尴尬。虽说事后又重归于好,但很显然许玉贤已不再把何世风当作伯乐,也不再是那种亲密无间的小圈子关系。
正所谓性格决定命运,何世风这种拿得起、放不下,优柔寡断反复无常的性子后来又体现在方晟两次双规上,虽然貌似都帮了忙,实质于家对他很不满意;处理陈景荣的问题也是反反复复,非但没能提拔省.委书计还提前退出省.长位子,连个安慰奖都没有。
这期间又发生一连串职务变动多少也影响战略的推行:方晟提拔到江业当县长,从曾卫华到庄彬都刻意打压朱正阳等人,限制了沿海观光带进一步发展;爱妮娅提拔到申发改,怡冠公司与黄海沟通乏力,两下的作用造成沿海观光带二期工程资金成为泡影;许玉贤提拔市.委书计后,市长吴郁明对战略丝毫不感兴趣,原先设计并已做了一部分的工程纷纷下马。
随着何世风退出双江历史舞台,沿海发展大战略此后再也无人提起,被彻底打入冷宫。
陈皎的思路是:从哪儿跌倒,从哪儿爬起来!
从何世风到现在,外部环境和整体氛围都不一样了:一方面宏观经济持续低迷,京都高层已形成加大投资拉动内需振兴经济的共识,上千亿投资在如今已不算大问题;另一方面省.委书计、省.长、常务副省.长都需要正绩,也都有足够的背景支撑,层层级级审批乃至通过正务院批准是大概率。
因此千亿投资不成问题,问题是怎么实施!
陈皎想贯彻何世风原先思路不动摇:首先加大对龙头的投资,即重启沿海观光带二期工程,让黄海先火起来;其次确立许玉贤当时提出的“三个龙头”,即大型国企、特色农业和文化产业。
特色农业主要围绕农庄、种植园和高新农业区做文章,投资大周期长,但短时间内难见成效;文化产业重点在于旅游资源整合,必须要与沿海观光带连成片,打造成一条旅游长廊;大型国企关键在于转型,打破效率低下、企业经营困难的怪圈,拉动梧湘上下游产业链、改善全市投资环境。
最后才将梧湘附近三个地级市纳入到沿海大发展战略圈,实现真正的战略共赢!
陈皎与冉汉增深谈四个小时后,以省正府名义向常委会提交了成立双江申沿海发展大战略领导小组的建议,准备即日起立即启动!
领导小组由冉汉增亲自挂帅任组长,陈皎、许玉贤任副组长,特别顾问是已退二线的原省.长何世风。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事实上办公室才是真正做实事的,挑选哪些人选,陈皎着实斟酌了一番。
陈皎对双江特别是梧湘那边的干部都不熟,冉汉增与于道明一样也沉不到处级干部,主要靠许玉贤拿主意。
许玉贤自知责任重大,也不敢轻易做主,反复征求了方晟、朱正阳、吴郁明、樊红雨等人的意见,最终形成将7名同志充实到领导小组办公室。
办公室主任由领导小组副组长许玉贤兼任,副主任是现任郜云市副市长居思危,成员有现任江宇区区委书计庄彬、现任郜云市正府办副秘书长江璐、现任阳关区区长宣朔,以及冉汉增和陈皎从省直机关抽调的3名处级干部。
组织架构搭起来后,陈皎最不放心的还是商业运作。
当年方晟之所以大获成功,既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班子,一班想做事做实事的干部,这方面陈皎觉得没太大问题;还有怡冠公司专业而细致的监管,避免投资被地方挪用、被贪官污吏侵吞,这方面也没问题;剩下就是商业运作,当年牧雨秋等人真是功不可没!
陈皎想复制当年的成功,也就要复制当年的结构甚至人选,所以死缠烂打要求方晟提供“合适人选”。
关于这一点方晟是有预见的。
上次轩城聚会,方晟将牧雨秋、芮芸等人兵分两路也有这方面考虑。芮芸、周挺、吉林手里的资金几乎都是自己的,转移到香港重新洗白提高安全性;靖海仓储那部分比较复杂,其中卓伟宏、余金杭的钱是自己的,但也包括牧雨秋等人的自有资金,索性融入到上市庞大的资金流里。
目前牧雨秋、芮芸、徐靖遥、余金杭都有重担在身,周挺在鄞峡的房产还有相当规模脱不开身,吉林和高棋则在润泽有重要作用,唯一能腾出手的就是卓伟宏。
说起来卓伟宏还是朱正阳推荐的,真是慧眼识才啊,从负责西城儿童嘉年华,到承建鄞坪山风景区,卓伟宏体现了重义气、讲诚信、肯吃苦和稳重务实的优点,早在鄞峡做市长时,方晟就想让卓伟宏挑更重的担子。
如今机会来了!
沿海观光带二期主体工程是填海建岛,届时将调来在南海大展雄姿的“造岛神器”——自航绞吸式挖泥船,外围修防波堤加沉箱,里面利用挖出的淤泥加海水速凝水泥进行吹填,半年便可在原有礁石基础上建成一座人工岛。
按照当年何世风、姜源冲等人的规划思路,正府要杜绝以往大包大揽的兜底做法,而是采取“正府基建、资本运营”的方式,让市场去衡量项目成败。
黄海森林公园就是这种理念下的产物,不过话说回头,若非方晟独具匠心的设计和铺垫,牧雨秋实力再雄厚、再有魄力,恐怕也没法取得商业成功。
人工岛也是如此。
陈皎的想法是把岛建起来、人工沙滩铺起来后交给投资商搞商业开发,倘若能够赢利,再以人工岛为核心继续加大投资;人气拉不上去赶紧调整规划,二期工程到此为止。
怎样把人工岛、人造沙滩打造成继森林公园后又一个旅游热点,陈皎只能给政策,方晟只能给大致方向,具体主意还得卓伟宏拿。
就象卓伟宏负责开发鄞坪山的情况,方晟前后登山视察不超过十次,顶多手一挥说这里修条路,那边建个庄园,两座山峰之间架座桥等等。但路怎么修,庄园修什么式样、规模多大、如何布局,桥架在哪个位置等等,都需要卓伟宏结合实地勘查和地质数据,以及对旅游长线发展眼光做判断。
自然,卓伟宏要对旅游项目成败兜底,财政不会支持一分钱,这才是陈皎紧紧纠缠方晟不放的原因。
要换第二个人早被方晟骂出老远!
凭什么呀,老子出主意,老子出人,老子出钱,就为了帮你捞取政绩,老子只有付出没有半点好处?!
可陈皎就是陈皎,且不谈多年来的情谊,双方相互帮助合作共赢,就是最关键的市长提拔市.委书计那场较量,陈首长也真是不惜拉下面子做了很多工作。
按说陈首长这样的地位别说正厅级干部,就是副部、正部边缘职务都不会随便发表意见,为方晟几次三番出面甚至在高级别会议中给钟组部长脸色,也算是前所未有了。
就冲陈家父子关键时刻冲锋在前的义气,也要帮这个忙。
此外方晟也有两个方面考虑:
一是沿海观光带一期工程后轧然而止,从方晟、朱正阳、程庚明到爱妮娅、许玉贤等人内心来讲都蛮遗憾,虽说大势所趋,但当时的确倾注了无数心血,绘制了美好蓝图,非常期望沿海观光带发挥龙头作用带动沿海发展大战略腾飞。因此心理上方晟对陈皎重启二期工程乐见其成,也愿意贡献自己的力量。
二是方晟希望居思危、江璐以及庄彬通过沿海观光带项目建设,能在仕途上更进一步。这当中居思危因为有硕士文凭,在仕途升迁当中只要有人相助便是柄见神杀神的利刃;江璐起步虽迟但也没错过任何节点;庄彬则是担任黄海县.委书计期间想岔了气,居然打压朱正阳、齐志建那班人导致仕途走了弯路,幸好后来转向及时获得方晟等人原谅,保留了一定的上升空间。
有成绩上级领导才有理由提拔,这方面不能叫冉汉增和陈皎为难。
私底下,方晟还与许玉贤、居思危商量,等二期工程至实质性阶段时把俞晓宇调到黄海,加入景区管委会工作!
时不待我,方晟打算利用难得的机遇加快培养人才进度。
处理完陈皎调任双江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再看手机上居然有十多个未接来电,都是蔡雨佳打的。
以蔡雨佳的沉稳内敛一般情况下不会如此,八成还为了殷教授与苣山集团的合作。
方晟略加思索,回了条短信:正在开会。
然后把手机关了放到何超那边,拿着笔记本步出办公室。
没撒谎,确实要开常委会,议题是讨论市正府提交的“关于开发润泽三圆环式旅游城市十年发展纲要”。
这是一场恶战!
官场先锋 第1223章 软硬兼施
难怪方晟没工夫理会蔡雨佳,根据何超打听到的消息,为这份纲要郑南通采取破釜沉舟的姿态,市长办公会上与娄伯林较量了足足十分钟,真是除了撕破脸什么狠话都撂出来了。
提交常委会前故意压了半个月,既照顾到白翎下落不明使得方晟情绪糟糕因素,也留了时间让郑南通逐个击破,个别做常委们的思想工作。
会前三天正府办把厚厚几万字的纲要分发给常委们,考虑到大概没几个人有耐心看,郑南通又体贴地抓取要点列了份3000字左右的提纲,还配有简图和表格,看起来更加一目了然。
值得一提的是,从纲要到提纲,以及十多张简图、表格都是郑南通独自在电脑上完成的!
这样的情况别说正厅领导干部,恐怕副科级层面都做不到,基本是吩咐手底下办事员或秘书去做,然后在此基础上修改润色就行了。
郑南通却说这份纲要事关重大,哪怕错一个标点符号都不行,必须自己亲自把关!
何超听郑南通秘书说老板单是弄提纲图表就花了三个通宵,可能有点夸大,但写材料的人都知道,根据文章写提纲的工作量并不比根据提纲写文章低多少,某种程度更考验总结归纳的水平。
这又是郑南通与方晟相似之处,即信任秘书,但不依赖秘书,能自己动手做的决不交给别人!
收到会议材料,方晟连同几万字材料细细看了两遍,心里腾起个念头:
郑南通这样的人才应该拉到双江搞沿海观光带二期工程!
从无到有,在空白地带兴建气势恢宏的建筑群,的确是郑南通的拿手好戏。然而润泽是座人口密集、古建筑成堆的中型城市哎,几十万人口赶鸭子似的搬迁到别处,单一进一出要牵扯到多大的人力物力,造成多少资源浪费和重复投资,想想都觉得不寒而栗!
方晟到润泽后是采取“大拆大建”策略,但不是郑南通这样“胡拆海建”,那是有现实需求和财政支撑的,绝非乱来!
润泽市.委常委会会议室——也就是位于常委办公室这一层的小会议室,其实这样容纳30人左右的会议室最适合平时各种小范围会议,但权力的神秘感使得只有常委会才正常使用。
话说——市府大院还有个冷笑话,说方晟上任后有“三多”:一是会议室使用频率多,包括常委会在内,以前不成文的惯例是除非特殊情况一个月开一次常委会,如今平均每周开一次;二是办公费用多,因为各单位各部门经常加班,周六正常上班,水费、电费甚至连a4纸使用量都比以前多了数倍;三是机关食堂吃饭的人多,以前领导干部动辄下基层打秋风,到企业“检查指导工作”,到景点“开会培训”,方晟到任后各项工作都应付不过来,没准吃饭时都叫过去安排工作,那敢到处休闲?
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市,那是太夸张了;但一个人改变一座城市体制内作风,这在方晟仕途经历里并不稀奇。
话说郑南通却是想改变整个润泽的基本格局,想到这个,方晟都倒吸一口凉气。
会议室气氛凝重,常委们鸦雀无声看着纲要提纲——有些常委忙得没来得及看或仔细看,临时补课。
郑南通仍在滔滔不绝做介绍:“……三圆环结构符合当今城市规划主潮流,即把城市功能按区域划分,生活区、商业区、旅游区、生产区等等,能够最大限度整合资源、缓解交通、利于城市长期发展繁荣。润泽的问题在于功能错乱,新旧交错,要发展旅游势必影响居民正常生活,要提升城市形象又与古建筑保护相冲突,所以必须从源头解决矛盾,花五年、十年哪怕二十年时间逐步完成这桩千秋大业!”
没人呼应。
纵使准备与方晟唱对台戏,也看出方晟反对这项纲领性提案,卢克松和宗华都不敢出面支持,更不用说段勤、鞠红翔等本土派。
无它,常委们都被投资金额吓住了,纲领第一页就赫然写道:预计总投资1200亿!
之前两条高架几十个亿,对王智勇为首的领导班子来说就无法接受,适逢省正府大力推动城市建设才闯关成功;地铁投资幸好有财政补贴,勉勉强强也转得过弯来。
1200亿什么概念?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动态总投资也就2000亿左右,那是多大的工程量?移山隔水、淹没县城、迁出移民,总工期达到17年才算基本完成!
长时间冷场,然后咸翡道:
“很佩服南通同志在这份纲要上花费的心血,几万字全是自己在电脑上敲出来,我大概三个月也敲不完,还有那么些数据、图表,不容易嗬。”
他的发言好比拿着邻居家小孩的成绩单,看了之后夸孩子懂事、性格好,就是跟学习没半毛钱关系。
郑南通被夸得象征性咧咧嘴,笑都笑不出来,索性直截了当道:“纲要行与不行各位请给个意见,要不直接表决?”
方晟微觉不悦。
是否表决,决定权在市.委书计手里,可不是市长说表决就表决。换而言之若方晟觉得表决没有把握,宁可缓一缓。
涉及润泽结构性大调整,十年远景规划、1200亿总投资,岂能举举手就拍板决定?
三峡工程经历了几十年争论,国家不知投入多少人力物力做论证、搞研究,这方面书籍就出版了几大箱,不料投入使用后还是产生事先都没预料到的复杂情况。
可见“人定胜天”要注意前提,不是任何情况下都通用,不遵守自然规律、不敬重科学原理吃亏的终究是人类自己。
“嗯……还是充分讨论讨论吧,老规矩,请各位常委畅所欲言,不要有顾虑,”方晟微笑道,“半年前为修高架几十个亿智勇同志跟我辩论了好几回,怎么,1200亿反倒没事了?有意见都摆在台面说,从各个角度把问题考虑全面了,才有利于工作的推进嘛。伯林,你代表正府那边先说说。”
真是被方晟吃定了!娄伯林哀叹道,表情严肃地翻了翻笔记本,道:
“首先我想说明一点,市长办公会讨论纲要时我是持反对态度的,但少数服从多数,我尊重集体表决结果;关于纲要本身,我认为写得很好,既指出润泽城市发展症结所在,又指出解决矛盾的方法方式,具有前瞻性和整体性;但是,我觉得作为十年发展纲要,实在承受不起那么大的动荡,举个最简单例子,1200亿平均下来每年就是120亿,明年润泽财政本来就吃紧,要消化高架、地铁等基础性投资,还有东城大道等地段旧城改造项目,想想头都大呀;还有大规模搬迁后学区怎么办,高价买学区房的会不会闹事?珑黄街四边商铺、店面、商场又怎么办,为鼓励人家投资都有优惠政策的!我的想法是,如果这份文件改成润泽五十年发展纲要,我举双手赞成!我说完了。”
段勤双手划着圈边揉肚子边笑道:“南通同志提十年规划我们就觉得远,伯林更好一下子推到五十年了,还让不让我们看到实际效果?”
常委们发出轻微的笑声,只有郑南通脸绷得紧紧地没笑,他本来就是缺乏幽默感的人。
贺铮翘着二郎腿,手指夹着笔晃悠着说:“俗话说得好前人栽树后人乘凉,你得把树栽下去,后人才会坐到树下乘凉;要是仅仅在地上挖个坑,后人或许干些别的未必栽树,反正你也管不着,对吧?”
这叫人歪理不歪,贺铮虽没明确反对,但意思很清楚:你郑南通辛辛苦苦把商机最火爆的珑黄街单位、住户都赶跑了,要是继任者根本不打算按规划行事,而是大力引进商家进驻,你能拿他奈何?除非你郑南通一直在临海当省.长、省.委书计!
“请各位注意,纲要性文件是有法律效力的,容不得更改!”郑南通铁青着脸强调道。
宗华毕竟被郑南通当面请托过,却不过面子,当下缓颊道:“不管五十年还是十年,事情总得分阶段做,比如珑黄街那块地方我是觉得居民太多不利于旅游市场拓展,搬出来比较好。”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