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巨星
时间:2023-05-22 来源: 作者:楼下赫本
在一轮轮表演过后,很快,所有人都发现,廖远给出的分数,似乎永远是所有评审中最高的,这不禁在现场引起了非议,许多人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专业能力不是很强呢……”
“可能他的标准很低吧,名不副实啊!”
“你看到了吗其实除了廖先生外,整个评审席平均年龄没有低于四十岁的,廖先生拉低了平均年龄……”
“这对选手们来说或许是好事。”
很快,一天时间飘然而过。
经过将近五个小时的评比,第一轮初赛总成绩排名结果出炉,其中,日本选手德川晴明排名第二,华夏选手吴迪排名第十三,华裔选手妮可排名第九。
整个排名看下来,前十名中有六名亚裔选手,这个比例与历届相比,还算正常。
第一轮初赛,全场二十三名选手,排名末尾的七名选手自动出局。
如果连自身最擅长的曲目都无法战胜别人,这样的选手,也不值得进入下一轮赛事。
相比较钢琴组,小提琴组的赛事却似乎更加激烈。
和钢琴组的比赛规则一样,小提琴组的第一轮比赛,也是无主题的自由发挥,选手可以演奏自己最擅长的曲目。
裴红玉手持小提琴,穿着一袭红色的晚礼裙,一步步走上舞台。
她喜欢汉服,是汉服的积极推动者,但在莫斯科,她却只能穿上这身优雅的红色晚礼裙。
裴红玉的身材很瘦,这让她看起来很娇小,至少在评委们眼里,裴红玉看起来似乎有些弱不禁风。
“开始吧!”
其中一位评审说道,声音听起来有些随意。
他们看过裴红玉的简历,以往的赛事奖项多来源于华夏,最多在日韩等地得过奖,像是柴可夫斯基这样的世界级大赛,裴红玉还未曾有过出场的经历——
这并不奇怪,不管是柴可夫斯基大赛还是肖邦国际钢琴大赛,这种世界级的比赛,大多都是四五年才举办一次,这导致年轻选手可能连报名的机会都没有。
此刻,在全场瞩目中,裴红玉把琴箱架在肩膀上,拿起琴弓,慢慢的,那些美妙的音符从琴弦上缓缓流淌而出,那琴音委婉低沉,像是年迈的老人站在家乡的路口,眺望远方久别的孩子,整个音乐声由远及近,儒雅而轻柔,隐约透露出一丝凄凉感。
所有评审都讶然的抬起头来,看向了此刻默默拉奏的裴红玉。
那琴音,仿佛一个离乡的游子在轻轻的哭泣。
那一瞬间,裴红玉整个人似乎沉浸在了静谧的夜里,散发出皎洁、动人的光芒。
“这是什么曲子”
现场但观众们都怔怔的望着专注演奏的裴红玉。
突然,一名金发的中年女评审抬起了头,人们能隐约看到她的目光中饱含泪水,一滴眼泪从眼角迅速滑落。
“抱歉。”
女评审低声说了一句,拿起纸巾擦了擦眼角,然后动情的看着演奏中的裴红玉。
其他评审深有戚戚焉,或多或少都低下头来,重新翻看起了裴红玉的资料。
一切都很寻常,但在参赛区一栏上,裴红玉初赛选择的曲子,从原本的巴赫g小调的一首小提琴奏鸣曲,改成了一首——呃,《辛特勒的名单》
在场所有人并不知道《辛特勒的名单》具备什么样的含义,但他们知道,这必然是一首伟大的作品,情绪的雕塑无比饱满,让人动容。
裴红玉沉浸在自己的演奏当中,手臂轻轻晃动,神色哀伤。
那琴声如怨如慕,如泣如诉,忧伤的旋律仿似倾诉某个人的悲惨命运,但细听之后,流畅的旋律中又有一些亮色和希望,并非是完全的悲伤,正如片头中黑暗的一点烛光,这是那些在灾难深重的人们心中最后的希望。
在这里,裴红玉的琴声并非是一成不变的,它时而明亮,时而低回,但都充满激情,让人感动不已。
“我怎么从未听过这样的曲子”
“不知道是哪位大师创作的,让我想起那段历史,那些
第276章 拒绝
满分!
裴红玉以碾压全场的实力,得到了全场所有评审的一致好评,让台下所有选手和观众都感到震撼。
台下,来自日本的小提琴家宫本朝阳露出了惊骇的模样。
“廖桑她是廖桑的弟子!”
宫本朝阳小口微张:“或许是搞错了,廖桑是钢琴家,他的弟子即便来参赛,也应该是在钢琴组才对。”
自从廖远在滨松国际钢琴大赛轻松取胜德川晴明之后,整个日本音乐圈可谓是一片哗然。
可在观看过事实录像后,人们却哀伤的发现,廖远在钢琴上的造诣,已经是出神入化,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巅峰。
虽然日本网友不断呼吁国内优秀的钢琴家上门挑战,可至今为止,仍然没有人敢十分有把握的说能绝对战胜廖远。
廖远弹奏《拉三》与《钟》的画面,简直像是魔鬼的印记一般,印刻在所有观看过视频的钢琴家脑海当中。
这一场风波,不仅波及了整个钢琴家的圈子,乃至整个日本音乐圈,都是产生了极大的轰动。
如宫本朝阳。
作为日本小提琴界冉冉升起的一颗新星,宫本朝阳对廖远这个名字也可谓是如雷贯耳,知道这是一位诞生于华夏的大钢琴家。
她也从好友德川晴明口中知晓,此次柴可夫斯基大赛钢琴组评审之一就有廖远,可万万没想到,在小提琴组,竟然也有廖远的弟子
世界上真有这么巧合的事情吗
当宫本朝阳站在舞台上的时候,脑海中依然回荡着裴红玉刚刚弹奏出的小提琴曲,那幽幽的哀伤直到现在还影响着她脑海分泌的多巴胺,内心对传说中的廖桑,更是产生了极大的敬畏之心。
难道说,廖桑不仅仅只是一位大钢琴家,在小提琴的造诣上,也是大师级
……
一天时间很快过去。
柴可夫斯基大赛的首日比赛暂告一段落,状况比想象中似乎更加惨烈,钢琴、小提琴组、声乐组的参赛成员全部被淘汰掉三分之一的人数,其中不乏有赛前媒体预告的冠军种子选手。
但首日比赛给人的话题点却非常丰厚。
首先是钢琴组评审廖远接连给出选手高分的状况,好在他的高分给的很平均,堪称是雨露均沾,并未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每位选手的演奏几乎都给予了8分以上的好评。
和其他评审相比,廖远给出的分数太高,让他瞬间在评审团中被突显而出,犹如鹤立鸡群,成为了大众的话题点之一。
很多人质疑廖远的专业能力,毕竟翻看廖远的过往履历,除了一帝四皇钢琴大赛之外,似乎并没有太过精彩的履历,或许在某些交流会上表现出彩,但没有各大赛事的奖章、证书傍身,似乎有些名不副实。
当然,这仅仅只是行业外的看法。
在整个亚裔钢琴圈里,没有人不知道廖远的琴艺是多么恐怖。
在金色大厅上一曲《鬼火》镇压四方,让整个东南亚各国钢琴家哑口无言。
在滨松国际钢琴大赛上,以倍速弹奏出《钟》也就罢了,竟然连《拉三》都摆了出来!
试问整个钢琴界,能够完美弹奏《拉三》的人有多少
屈指可数!
单单这一点,就已经足够让大部分钢琴家牢牢闭上嘴巴。
但总有一些人觉得廖远徒有虚名,比如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院长菲利普,不过,现在的廖远毕竟是柴院邀请来的评审,因此,在接受媒体采访的时候,面对人们对廖远琴艺上的质疑,他回复道:“我相信,廖先生在接下来,会证明他的判决是多么正确。”
由此看来,虽然菲利普极讨厌廖远这种沽名钓誉之人,但身为院长,他也懂得照顾大局,不会在赛事刚开始的时候就把自己的不满表现出来。
不过,每个人的忍耐度都极为有限,若是廖远在接下来依然发挥不出他作为评审应有的专业素质,那便极有可能遭到众人情绪上的围攻。
另外,德川晴明与廖远之间的恩怨也是被此次媒体扒了出来。
当人们读到廖远在日本某钢琴大赛力挫德川晴明的消息时,都忍不住惊讶起来。
随后,许多人兴匆匆的扒出了在这次柴尔夫斯基大赛上廖远大给德川晴明的评分,8.2分,这跟其他选手的评分相差无几。
这样看来,廖远也的确有资格坐在评审席上。
除此之外,在小提琴组上,裴红玉演奏的《辛德勒的名单》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因为是全球现场直播,各个国家的电视台、网络上都有专属直播通道,所以讯息传达很及时,许多人在听完《辛德勒的名单》之后,就迅速的查阅了裴红玉的资料,以及关于“辛德勒”这个名字所代表的含义。
很快,裴红玉的资料便被查阅了出来。
华夏中央音乐学院毕业,主修民乐,辅修管弦乐。
迄今为止,拿到过多项华夏民间或官方举办的小提琴大赛第一名。
2021年加入小黄鱼经纪公司,跟随廖远学习音乐,在这期间,裴红玉走出国内,在日韩泰等地多次获得小提琴比赛大奖,在小提琴圈声名鹊起。
2022年6月,跟随廖远前往俄国参加柴可夫斯基大赛。
除了裴红玉的资料外,辛德勒的资料也逐渐在国际引起瞩目。
奥斯卡辛德勒,德国商人,利用德国的战争,诱逼德国人投资,再雇佣廉价的犹太人做工,在这充满了杀戮与硝烟的年代大赚了一笔钱,同时又散尽全部家当,保护了一千两百名左右的犹太人生命,占据整个波兰全部存活犹太人数量的四分之一左右。
1958年,耶路撒冷的浩劫纪念馆宣布辛德勒为义人,并邀请他在义人大道上植树。
1974年10月9日,辛德勒去世,被以天主教方式安葬在家乡的兹维塔齐尔山上,每年都有许多许多幸存的犹太人及其后代来祭奠他。
至于“辛德勒的名单”,则大有出处。
辛德勒在上世纪40至60年,代发自慕尼黑、布宜诺斯艾利斯、法兰克福、纽约、耶路撒冷、特拉维夫等地的几百封信件,里面有成堆的剪报、照片、保险单据、抵押证明,辛德勒工厂的位置草图等等,其中最珍贵的就是所谓的“辛德勒的名单”。
辛德勒曾是一位富有正义感的企业家,同时也是一位党成员,正是因为有这种特殊身份,当他看到大规模屠杀犹太人时,他深受触动,以雇工的名义开出了一份1200人的名单交给党卫军,并为之付出了全部的身家财产。
他把这些犹太人从集中营解救到他在波兰南部的一个工厂,从而使他们幸免于难。
辛德勒生前共开出了两份名单。其中第二份名单写于“二战”结束前一个月,这份名单,至今被保存在以色列亚德瓦谢姆犹太人大屠杀纪念馆里。
“竟然真的有辛德勒的名单!”
全世界关注这场赛事的人们,在了解过辛德勒的资料后,对于裴红玉拉奏的《辛德勒的名单》,都是深受震撼。
结合历史事件,再去重听这首曲子,人们不禁感到头皮发麻。
这一晚,在全世界的社交网站上,无数人发起了“辛德勒的名单”这个话题,倾诉着这首曲子所带来的悲伤。
“那可能是无数犹太人的尸首被焚化后,变成无数纷纷扬扬的碎片随风飘零时响起的曲子。”
“那些‘雪片’蹁跹落下,落在名贵轿车的车顶,落在嬉戏的孩童掌心,落在那些殉难者以及幸存者的世界里。”
“愿世界永无战争,愿种族间永无屠杀,愿我们每个人都热爱和平。”
“人性的善在那一刻熠熠生辉,小提琴的旋律仿佛在平静地诉说着那段回忆,凄美而动人。”
“如果你不知道辛德勒的名单,不知道辛德勒的事迹,你就不知道那曾经被屠杀的600多万犹太人,你也就体会不到旋律中的那种无力和绝望,然而即便如此,你在听到这首曲子的时候,依然会无比难受。”
“辛德勒的名单,其实不只是一件遗物,它更是一种象征,是人类精神遗产的一部分。”
“感谢裴红玉的演奏,感谢廖远的谱曲,希望好莱坞的大导演们,能够抽空拍摄出辛德勒的故事。”
&nbs
第277章 决赛
柴可夫斯基大赛第二日的比赛在万众瞩目中正式开始。
全球各国媒体、社交网站进行实时转播,由于《辛德勒的名单》在推特等社交网上引起巨大反响,这直接导致小提琴组的观众几乎人满为患,不过,第二日比赛规则与昨日不同,选手需要按照组委会列举的曲目表进行演奏。
可即便如此,裴红玉的发挥依然是整个小组里数一数二的存在,一曲莫扎特的《g小调第40号交响曲》,以小提琴的方式演奏而出,引起全场掌声雷鸣。
但和昨天的表现相比,倒没有人们期待中的那样惊艳,因此最终平均分只有8.5分,但依然顺利晋级。
另一边,钢琴组的比赛也正式开始。
吴迪在评审组列出的十首古典钢琴曲中,挑出了圆舞曲之父约翰施特劳斯的《蓝色多瑙河》,凭借出色的节奏赢得了现场评审们都称赞。
廖远再一次给出了8.8的高分。
但在场的媒体记者、听众以及评审们对此已经麻木,并没有感觉太多的惊奇。
毕竟妮可、德川晴明等人的演奏,廖远也并没有打出过低分。
很快,第二天的比赛结束,这一日,再次有三分之一的选手被淘汰,全场只有十二位选手顺利晋级,其中包括了妮可、德川晴明以及来自华夏的吴迪。
而明天的比赛,将淘汰将近三分之二的选手,能晋级的名额只有五个。
气氛越发的紧张起来。
猜你喜欢